二零三章:偵騎交鋒,大戰開幕(元旦加更一章)

在雙方偵騎相遇的初期,類似這樣的戰鬥場面不斷的重演。

逼的蒙古偵騎不得不變得更加謹慎的同時,也不得不加強了偵騎的規模,從十人小隊,提高到三個牌子頭一起行動。

而且,遇到陳憲的偵騎的時候,這些蒙古偵騎再也不敢迎頭就衝了,他們往往在百米外就停下腳步,用輕箭吊射百米外的陳憲騎兵。

這些年下來,火繩槍和三眼槍的製造方法,不可避免的擴散了開去。

陳憲很早就意識到,他根本不可能阻止火繩槍的外流,上萬條槍發到士兵手裡,有遺失的,有戰死士兵丟掉沒有找到,有連士兵和槍支一起失蹤的,這些年下來,火繩槍至少丟掉了幾百把。

當陳憲第一知道外面有人開始仿製火繩槍的時候,他還以爲是自己工廠的技術流傳了出去。

但當他拿到第一把外面仿製的火繩槍,他就知道,這種技術很可能不是從他工廠泄露出去的,而是外面有工匠根據他流失的火繩槍,破譯了這種簡單火槍的製造方法。

原因很簡單,外面仿製的火繩槍槍管後方的封口並不是羅絲,而是直接熱鍛焊接封口。

當初製造火繩槍的時候,陳憲鑽了牛角尖,非要按照資料圖紙,用螺栓來作爲槍管後端封口,實際上,用熱鍛直接焊封,也並沒有什麼不妥,只是將來槍管內部磨損嚴重時,不那麼容易返修。

當外面的仿製火繩槍第一次出現後,火繩槍的製造技術就很快擴散開來,在金軍和華北的地主豪強軍隊中流行起來。

這也是爲什麼,陳憲會輕易將火繩槍的生產技術賣給宋國人的原因。

所以,蒙古人並非第一次見火繩槍,實際上,作爲一個新興的軍事組織,他們對於新武器有着極大的興趣和敏感性。

蒙古人很早就知道,火槍在百米之外,準頭就急速下降這個事實。

所以,他們會做出在百米外吊射陳憲使用火槍的輕騎兵這中戰術,就不值得奇怪了。

面對蒙古人的這種戰術,陳憲的偵查輕騎兵掉頭就走,並不糾纏。

他們會引着蒙古偵騎一直退到馬步兵埋伏的地方。

在誘敵的過程中,輕騎兵會在一里之外,通過鳴槍通知埋伏的馬步兵。

於是,這追來的蒙古騎兵就難免被馬步兵打黑槍。

吃虧吃多了,蒙古騎兵在追殺陳憲偵騎的時候就謹慎多了,只要看到有能夠埋伏人的地方,他們就會停下不追。

這樣一來,陳憲的偵查騎兵的壓力就一下子變輕了……

就在偵騎的這種反覆糾纏中,陳憲大軍和木華黎的大軍不可避免的相遇了。

雙方在距離十多公里的位置停下腳步,安營紮寨。

相對於對面聯營十餘里的十幾萬大軍,陳憲這邊六萬大軍(有兩萬充當輔兵的民兵)的營地就顯得有些單薄。

紮好營寨,雙方都埋鍋造飯,輔兵守衛營寨,正規軍抓緊時間休息。

第二天一早,雙方不約而同的開出營寨,在各自營寨前方排開大陣,緩緩的向着對方推去。

當雙方距離接近到兩裡多路的時候,陳憲就揮動帥旗,命令全軍停止前進。

對面的統帥顯然有些意外,他們也暫時停止了前進,但隨即就再次吹動號角,繼續前進,一般來說,在冷兵器時代,雙方軍陣在一里以內,纔算是進入了交戰距離。

陳憲站在十多米高的望樓上,觀察着對面滾滾而動的敵軍;在他的腳下,第一,第二旅,六個團,二十四個營,以營爲單位,在排出了前後兩排,一排十二個營級方陣的大橫排。

上百輛馬拉炮車在步兵陣列左側排成一排,跟着步兵陣列的前進而緩緩前行。

當步兵陣列停下腳步,炮兵們紛紛調轉馬車,將大炮炮口朝向前方,然後,炮兵們卸下炮車,卸下馬匹,將馬車推到炮車的空隙中,即方便取彈,又能充當臨時防禦工事。

炮手們迅速將大炮架好,火炮護衛兵從馬車上卸下可拆卸的拒馬,迅速組合起來,很快就在大炮前方十多米的位置,安置了一排密集的組合拒馬。

在大炮陣地的左側,是八個營的衝擊騎兵列成的縱隊。

在炮兵陣列的後面,是四排橫列的馬步兵,他們高距馬上,視野開闊,如果有敵人的騎兵衝擊炮兵陣地,他們就會輪番上前射擊敵人,保護炮兵。

剩餘的馬步兵作爲預備兵,以連爲單位,列成一個個縱隊,排列在炮兵後方上百米的位置,等待着命令。

在對面,蒙古人的漢人僕從軍列成了一個巨大的方陣,他們方陣的縱深極大,遠比陳憲前後兩個營,只有十幾排縱深要深的多。

對面方陣前排是一排刀牌手,刀牌手後面是七八排縱深的長槍手,長槍手身後則是縱深更大的弓弩手。

對面方陣縱深雖然比陳憲這邊大的多,但因爲對方人數遠比陳憲要多,所以上方軍陣的寬度倒基本相似。

方陣的左翼是漢人僕從軍的騎兵部隊,這些騎兵部隊分成了大小兩部分,小的一部分只有千餘人,緊靠着步兵方陣列隊,這些騎兵都騎着高頭大馬,無論人馬都披着密不透風的鐵甲,如同一個個鐵塔,他們是人馬具裝的鐵浮屠。

在鐵浮屠左側,是人數大約五六千人的人披甲,馬不披甲的甲騎,也即是金人貫稱的柺子馬。

蒙古騎兵並沒有和他們的漢人僕從軍列陣一處,而是在僕從軍大陣後方大約一里多處伺機。

在步兵方陣的右翼,是一排大約三十多輛馬車,馬車後面也拖拽着和陳憲的炮車差不多的車子,車子上駕着一車子門門黑沉沉的鐵炮。

通過望遠鏡,陳憲發現,這些鐵炮都箍着密集的鐵箍。

這種大炮是完顏平濤將自己仿製的大炮獻給金國朝廷後,又從金國朝廷手中擴散出去的鑄炮技術所鑄造的大炮。

這種大炮大小看着和陳憲的七斤炮相似,但實際上,口徑只相當於一斤炮多一些,無論射程,還是威力都遠不能和陳憲的銅炮相提並論。

觀察了一會,陳憲向炮兵陣地傳去命令,火炮的第一優先目標爲對方大炮。

……

五十一章:山民一八四章:鐵騎成軍,楊妙真的煩惱三四三章:參謀三十七章:改進(中)一一九章:安撫一八一章:鐵騎過境三十八章:選舉人制度,對抗第二章:葉公好龍一零一章:鎖子甲七十六章:潰散一三七章:佔領西莊子六十章:擴大學徒招募六十一章:步兵方陣四十三章:新的戰爭,變化九十三章:衝突十九章:XI腦一二四章:硫酸四十二章:配甲七十章:敵至一六零章:渡河,堵門二十章:鍛刀(上)一一四章:列陣一九四章:明州港一四零章:農業公司一六零章:渡河,堵門三三九章:刮目相看四十章:新學徒三十二章:差點真泄露三三九章:刮目相看三一二章:技術擴散,棱堡一四四章:設伏三三六章:家族,和解,伐金三十六章:改進(上)三三八章:北金戰雲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一六二章:佔領,解決七十三章:訓練六十九章:激勵一九二章:擴軍一零一章:鎖子甲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七十二章:偵查二十一章:鍛刀(下)一零三章:行政體制一三三章:察覺一九一章:商品第九章:獻甲九十五章:新建一七七章:大勝,霸道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三十一章:故意泄露十六章:紮根五十六章:戰場急救十七章:開工一四八章:生意十九章:XI腦三一九章:經營河北,攻略遼河一四五章:誰是獵手八十章:取子彈二十一章:鍛刀(下)一一七章:勝利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三十九章:報紙一九七章:招降,好消息一六三章:開礦,撤退一六一章:棄城二零二章:蠶食華北,偵騎初交鋒七十九章:傷員三十一章:故意泄露第五章:殺人救人三四四章:水泥過剩六十二章:螺絲二零四章:敗敵,追擊五十三章:準備一七八章:矛盾,新泰一八四章:鐵騎成軍,楊妙真的煩惱三零九章:擴張計劃,引進人口六十四章:對比試驗一四四章:設伏一九一章:商品二十五章:鬥陣一三七章:佔領西莊子四十二章:配甲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二零一章:滲透高麗,沿海城堡羣六十七章:楊安國三零九章:擴張計劃,引進人口六十二章:螺絲六十八章:楊妙真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一一四章:列陣一三三章:察覺第二章:葉公好龍一零二章:波特蘭水泥三四零章:錯失良機十八章:飯票一三六章:勝負翻轉一六零章:渡河,堵門一一一章:三眼銃的威力
五十一章:山民一八四章:鐵騎成軍,楊妙真的煩惱三四三章:參謀三十七章:改進(中)一一九章:安撫一八一章:鐵騎過境三十八章:選舉人制度,對抗第二章:葉公好龍一零一章:鎖子甲七十六章:潰散一三七章:佔領西莊子六十章:擴大學徒招募六十一章:步兵方陣四十三章:新的戰爭,變化九十三章:衝突十九章:XI腦一二四章:硫酸四十二章:配甲七十章:敵至一六零章:渡河,堵門二十章:鍛刀(上)一一四章:列陣一九四章:明州港一四零章:農業公司一六零章:渡河,堵門三三九章:刮目相看四十章:新學徒三十二章:差點真泄露三三九章:刮目相看三一二章:技術擴散,棱堡一四四章:設伏三三六章:家族,和解,伐金三十六章:改進(上)三三八章:北金戰雲三零八章:內政,成績一六二章:佔領,解決七十三章:訓練六十九章:激勵一九二章:擴軍一零一章:鎖子甲一七五章:雷耿虎翻身記七十二章:偵查二十一章:鍛刀(下)一零三章:行政體制一三三章:察覺一九一章:商品第九章:獻甲九十五章:新建一七七章:大勝,霸道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三十一章:故意泄露十六章:紮根五十六章:戰場急救十七章:開工一四八章:生意十九章:XI腦三一九章:經營河北,攻略遼河一四五章:誰是獵手八十章:取子彈二十一章:鍛刀(下)一一七章:勝利一六八章:球磨機,水泥窯,說招安三十九章:報紙一九七章:招降,好消息一六三章:開礦,撤退一六一章:棄城二零二章:蠶食華北,偵騎初交鋒七十九章:傷員三十一章:故意泄露第五章:殺人救人三四四章:水泥過剩六十二章:螺絲二零四章:敗敵,追擊五十三章:準備一七八章:矛盾,新泰一八四章:鐵騎成軍,楊妙真的煩惱三零九章:擴張計劃,引進人口六十四章:對比試驗一四四章:設伏一九一章:商品二十五章:鬥陣一三七章:佔領西莊子四十二章:配甲十一章:超標的鐵匠鋪二零一章:滲透高麗,沿海城堡羣六十七章:楊安國三零九章:擴張計劃,引進人口六十二章:螺絲六十八章:楊妙真三二七章:矛盾,選擇一七四章:敘功,大治,食髓一一四章:列陣一三三章:察覺第二章:葉公好龍一零二章:波特蘭水泥三四零章:錯失良機十八章:飯票一三六章:勝負翻轉一六零章:渡河,堵門一一一章:三眼銃的威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