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

段芝貴是無論如何都不相信憑着黑龍江士紳富商的能力,能夠修起一條鐵路的,哪怕這條鐵路不過一百多公里。

他是看中了俄商庫萊恩的急不可耐,居然肯拆借三十萬兩銀子給黑龍江官銀號,要是能讓庫萊恩牽頭,向俄商招股修鐵路,那麼華俄道勝銀行會不會拆借更多的銀錢。

是的,他就是想要借外債。

公帳上,他完全可以私自扣除百分之幾的折扣,歷來借外債的折扣都是九成左右,甚至有八成五以及八成出現過,比如這三十萬兩銀子,按照已有的成例,最低可以八成折扣從外商手中拿到銀錢,實際到手二十四萬兩。

歷來借外債都是相當屈辱的,償還本息都是一筆沉重的負擔。

雖說這次他不能做的太過火,但九成的折扣還是可以做的,只要俄商肯配合。

他看出來這個庫萊恩還是有些能量的,至少華俄道勝銀行很賣這個傢伙的面子,來頭着實不小。

修鐵路至少要借百萬兩白銀往上的款子,要是能成,他就能從中挖下10萬兩銀子至少,多麼美妙的一件皆大歡喜的好事啊。

段芝貴看着眼前垂眉順眼的李安生,本來很是厭憎,如今卻多出不少的欣賞,這李二愣也不全是壞處,至少還送了樁天大的好處來。

想着官銀號的麻煩暫時是有解決之道,這新軍的事情也就好解決,通過這樁事情,他也認識到新軍急切之間還不能馬上掌握在手中,之前的確是操之過急了。

不過,他自然有他的辦法,新軍混成協的編制徐世昌已經許了,奉天那邊馬上就撥了五十萬兩銀子的款項,讓黑龍江新軍混成協能儘快成立。

到時候可是有一大票的官位,自然會有想上進的擠到他跟前討好他,這便是其他人給不了的好處。

看看,也只有我段大人,才能給你們官位,給你們前程,給你們銀子,因爲咱背後可是有北洋軍。

就這麼想着,暫時不想與李安生爲難,之前他想試着動動黑龍江農業銀行與黑龍江工商銀行,便是因爲李安生多少參與其中,他懷疑程德全等一干人在背後以兩家銀行爲手段,控制黑龍江的權力分佈。

既然有着修鐵路與銅礦這兩件大事,就先放過李安生,且讓那兩家銀行先興旺着,也不再管金廠的事務,由得李安生去折騰。

等從老毛子那裡撈了一票,便是他重新出手的時機,到時候,嘿嘿,看程黨如何抵擋。

李安生告辭出來,便去跟程德全等人道了別,要回墨爾根去繼續他的軍校大業與種田大業。

馬上就是小麥的播種,這可是重中之重,去年沒趕上趟,今年定要來上一個小麥奇蹟,小麥能大豐收,味精廠也就辦得起了,工業製造味精經過幾個月的時間不斷試驗,終於算是成功了。

雖然沒有成功實現發酵法,但憑藉目前掌握的技術,也能夠大賺一筆,獲得寶貴的發展資金。

他也讓劉竣幫着找了唐紹儀的門路,儘快在歐美各國申請專利,並且採買機器與原料,準備開始建廠生產,等到首批利潤入賬,便能趕上小麥大豐收,又能大肆擴張一番。

不然的話,就要晚一年,這晚一年要少賺多少錢啊。

味精的產品名字都想好了,就叫“仙粉”,而且他還派人鄭重其事的包裝精美,送到了京城,這可是給太后老佛爺的貢品啊。

雖說他官職卑微,可他憑着延壽丸這項利器,可是有專門的渠道與李蓮英打交道,這味精也能直接送到李蓮英手上。

只要李蓮英嚐到這味精的鮮,這味精就能到慈溪太后的手上,到時候,這仙粉,還能是皇家特貢。

他還隨着味精附上了一份建議書,請求太后老佛爺爲“仙粉”正名,他願意每年進貢定量味精。

這可是活廣告啊,還是大清朝最有號召力的廣告,只要太后老佛爺一點頭,稱道一聲,這“仙粉”果然是仙,那麼那些達官貴人只怕要搶破了頭,怎的?這可是仙粉啊,吃了能成仙啊。

李安生本來就沒打算讓這味精從一開始就走入普通人家,畢竟開始的產量也不允許。

但是大清國家羸弱,財政萎靡,可並不少有錢人,奢侈消費這個時代大清朝的達官貴人們仍然能在世界上獨佔鰲頭。

這味精用了專門的精美木盒包裝,二兩裝,一盒準備賣統一價——六百八十八兩銀子,也就是十天左右的量,一天在這個仙粉上花個六七十兩銀子,也許對於普通百姓家不可思議,可對那些富豪貴官們來說,不過是毛毛雨。

這可是定量的,有錢還不一定買得到,一個月花上一千多兩銀子,就能享受這種神仙一般的待遇,傻瓜纔不買。

李安生對此是很有自信的,他依稀記得後世看過雜誌,味精一開始在日本上市時也是有價無市,一小包就能賣兩三百日元,這個時代的匯率他也有點數,白銀與日元的比價是七點幾比十,雖然白銀比前幾年略有貶值,但日元同樣在貶值,相差不會很大。

從這點來看,他這個六百八十八兩銀子的價格,還不算是離譜,基本還是符合市場行情的。

後世歷史上的“味之素”誕生後再日本掀起了一陣狂潮,但隨後在日本遇到了瓶頸,便是因爲賣價太高,日本的富人並不多,國家也支持味之素向外國市場開拓,而味之素的首要目標就放在了富得流油的大清身上。

大清這個國家或許沒錢,但大清的富豪多得嚇死人,江浙隨便找幾個富豪出來,都能讓整個日本的所謂上流階層嚇到要死。

後世的味之素風光無比,迅速的從大清斂取了巨量資金,坐上了日本從大清獲利商品的頭把交椅,讓整個日本在大清的外交官們都在忙着爲味之素開拓市場並且保駕護航,可見味精斂財之犀利。

李安生當然沒有在日本申請專利,日本這個野蠻國家並不十分承認專利,耍賴那是常有的事情。

他只要佔領大清市場,然後憑藉成本優勢強佔歐美市場,便足夠今後數十年味精產業的蓬勃發展。

小日本發明味精也無所謂,來近身肉搏好了,打價格戰,看誰挺的住,哥還有殺手鐗,發酵法並不是摸不到門道,而是眼下根基還淺,等當了黑龍江軍閥,他立馬就幹,到時誰都無法來覬覦使用發酵法之後的味精生產技術。

這些都是以後的事情,眼下的要緊事,便是種好田。

在關內,小麥可以在秋天播種,歷經冬季到來年六月份甚至更早的時候收穫。收穫後的土地,由於正處於一年中水、熱條件最好的夏季,因此完全可以再種植一茬別的作物,這就大大提高了土地的利用率。

在北大荒由於無霜期太短,小麥收穫後再種一茬作物是不可能了,但是它卻可以在早春播種。當整個氣溫還很低的3月下旬或4月上旬,大多數植物還不敢露頭的時候,小麥就播在了表層剛剛化凍的土地中。

這一點對其它作物來說是不可想象的,僅這一點,就使它在與大田雜草的競爭中佔到了極大的優勢。

由於小麥能夠比大多數雜草提前一個多月發芽、生長,因此當麥地裡面的其它雜草開始萌發的時候,人家小麥都已經長的很高、很粗壯了,這對於搶奪陽光和水分是極爲有利的。一旦進人6月下旬,小麥一起身,很快就把麥地封死,地面基本照不進陽光,處在下面的小草在競爭中完全處於下風,再也不可能對小麥構成威脅。

播種前首先是翻、耙和平整土地,小麥需要平整、深厚的苗牀,其實這些都需要機械化,小麥的種植對農業的機械化是要求最高的,但這時只能讓大量的大牲畜來代勞。

百姓不是不想養大牲畜,實在是養不起,牲畜吃的糧食可比人多幾倍,雖說能喂草吃,但只吃草不吃糧食是要餓死的,最起碼也不長膘,瘦的跟猴子似的,見過瘦的跟猴似的牛馬羊嗎?

也只有足夠的糧食多餘下來,百姓們纔敢養殖牲畜,不然的話即便李安生怎麼蠱惑都沒用。

仗着去年的豐收,百姓們的膽子也壯了不少,加上有官府的支持以及銀行的貸款,許多人家都養了大牲畜。

李安生還記得當初奚文山跟竇固說過,那會江東六十四屯的百姓家家都有大牲畜,每百戶人家擁有的牛馬最起碼超過七十頭,這還是編造在案的,不在冊上的遠不止這許多。

李安生想着他要是沒本事讓璦琿與墨爾根等地的農戶也達到如此發達的水平,那他當初的專業還真是白讀了,也枉費了胖叮噹的幫忙,胖叮噹可是神器啊。

從去年到現在,黑龍江各地新近落實的農戶多了六萬多戶,雖說真實情況還不止這麼多,但人口多了二十多萬那是起碼的,因爲官府編造在案的新開墾土地數便超過了兩百七十多萬畝。

這是好事情,李安生只怕人口太少,不會嫌多,歷史上的土地兼併都要面臨新開墾土地的難題,這新開墾土地最大的難處便是糧食問題,以及開墾土地所需的農具、種子、畜力等等,李安生從一開始就有妥當的成套計劃,實施下來成果顯著,連齊齊哈爾與呼倫、綏遠等地都開始照搬,也無形中幫助黑龍江農業銀行的大擴張。

說來說去,糧食還是要大豐收,有了大量富餘的糧食,就能換來大量的生產資料,還能進行農產品加工產業打造,實現農村工業化。

段芝貴在齊齊哈爾要折騰,便由得他折騰好了,聽說黑龍江新軍混成協已經獲准正式編制在案,銀兩與軍資都已經在火車上,離正式成軍的日子不遠了。

這些都是實打實的好處,徐世昌當了東三省總督果然財大氣粗,對於袁黨嫡系段芝貴是有求必應,要啥給啥,短短的時間,便撥了大筆的銀子與物資過來,讓人眼紅不已。

可李安生卻在偷笑,段芝貴只怕待不了多久,當初他悔恨不已,蝴蝶翅膀一扇,將段芝貴提前扇來了齊齊哈爾,處處與他爲難,可現在倒好,還要感謝段芝貴提前來到,這是給黑龍江謀福利的無私無畏的大好銀啊。

因爲黑龍江有邊境防衛的重任,所以段芝貴上任的短短兩月不到,東三省也好,朝廷練兵處也好,北洋衙門也好,給黑龍江撥來的銀錢物資起碼高達百萬兩銀子。

李安生之所以附和着段芝貴假裝指哪打哪,就是想繼續讓段芝貴多向朝廷伸手,向袁世凱與徐世昌等大佬伸手,幫黑龍江這個窮地方多要些好處。

等到段芝貴一走人,這不是白白的便宜了黑龍江地方麼?

第151章 誰輸誰羅奔第257章 製造局立威第446章 黃皮猴子之間的區別第97章 銅礦之爭(1)第25章 蹊蹺第32章 修路之策第79章 璦琿除暴(13)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366章 伊爾庫茲克大動亂第3章 你就是俺兄弟第169章 一起發財如何?第81章 璦琿除暴(15)第39章 老毛子喝尿記第190章 胖叮噹要成兔兒爺?第311章 德國需要戰略儲備第350章 轟炸機第343章 買賣城會師第244章 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第296章 文萊攻略第49章 海蘭泡的怒火第305章 東北大事記第141章 鐵道游擊隊第363章 以命搏命第343章 買賣城會師第378章 隴海線第82章 璦琿除暴(16)第350章 轟炸機第254章 安琪來了第361章 大借款嚇死人第454章 大清洗第30章 一網打盡第345章 軍心可用第16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3)第73章 璦琿除暴(7)第98章 銅礦之爭(2)第123章 動你的女人第170章 結拜兄弟第199章 王喜兒的決定第39章 老毛子喝尿記第31章 神秘手錶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第134章 初次交手第326章 北京政府第327章 爲了大日本帝國,請多吃點豬腰子第132章 以牙還牙第133章 耀武揚威第183章 毒穿腸的陰謀第127章 錢多了怎麼花纔好第420章 留下來吧第35章 手錶的秘密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61章 農業規劃第90章 嫩江銅礦第384章 文萊崛起第286章 新軍第十一鎮第5章 誰是棋子?第103章 墨爾根之陰謀詭計第321章 武昌起義第357章 南方軍北上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143章 邊境大勝第358章 洪氏兄弟相認第104章 梅依雲第274章 江南造船廠激將法第72章 璦琿除暴(12)第100章 李蓮英的心事第400章 明天走着瞧第126章 老子坑的就是你第155章 該死的神罰第122章 載洵那個小兔崽子第388章 艱難的抉擇第398章 胖神父看病第81章 璦琿除暴(15)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95章 跟老毛子搶公園第373章 財政收歸中央第369章 以打促談第281章 飛機廠第224章 關二爺是朝鮮人?第56章 就讓你河上無匪第266章 洋騙子們的聚會第107章 公審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13章 追查第349章 來自土耳其的訂單第349章 來自土耳其的訂單第6章 總有人不願意當奴才的第215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稅務部隊第44章 初試牛刀(5)第393章 外交訛詐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37章 李安生的謀劃第377章 三軍皆歡騰第73章 璦琿除暴(7)第10章 因禍得福第20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第126章 老子坑的就是你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409章 訓斥
第151章 誰輸誰羅奔第257章 製造局立威第446章 黃皮猴子之間的區別第97章 銅礦之爭(1)第25章 蹊蹺第32章 修路之策第79章 璦琿除暴(13)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366章 伊爾庫茲克大動亂第3章 你就是俺兄弟第169章 一起發財如何?第81章 璦琿除暴(15)第39章 老毛子喝尿記第190章 胖叮噹要成兔兒爺?第311章 德國需要戰略儲備第350章 轟炸機第343章 買賣城會師第244章 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第296章 文萊攻略第49章 海蘭泡的怒火第305章 東北大事記第141章 鐵道游擊隊第363章 以命搏命第343章 買賣城會師第378章 隴海線第82章 璦琿除暴(16)第350章 轟炸機第254章 安琪來了第361章 大借款嚇死人第454章 大清洗第30章 一網打盡第345章 軍心可用第16章 醉金剛怒懲惡霸(3)第73章 璦琿除暴(7)第98章 銅礦之爭(2)第123章 動你的女人第170章 結拜兄弟第199章 王喜兒的決定第39章 老毛子喝尿記第31章 神秘手錶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第134章 初次交手第326章 北京政府第327章 爲了大日本帝國,請多吃點豬腰子第132章 以牙還牙第133章 耀武揚威第183章 毒穿腸的陰謀第127章 錢多了怎麼花纔好第420章 留下來吧第35章 手錶的秘密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61章 農業規劃第90章 嫩江銅礦第384章 文萊崛起第286章 新軍第十一鎮第5章 誰是棋子?第103章 墨爾根之陰謀詭計第321章 武昌起義第357章 南方軍北上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143章 邊境大勝第358章 洪氏兄弟相認第104章 梅依雲第274章 江南造船廠激將法第72章 璦琿除暴(12)第100章 李蓮英的心事第400章 明天走着瞧第126章 老子坑的就是你第155章 該死的神罰第122章 載洵那個小兔崽子第388章 艱難的抉擇第398章 胖神父看病第81章 璦琿除暴(15)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95章 跟老毛子搶公園第373章 財政收歸中央第369章 以打促談第281章 飛機廠第224章 關二爺是朝鮮人?第56章 就讓你河上無匪第266章 洋騙子們的聚會第107章 公審第263章 各處密謀第13章 追查第349章 來自土耳其的訂單第349章 來自土耳其的訂單第6章 總有人不願意當奴才的第215章 有史以來規模最大的稅務部隊第44章 初試牛刀(5)第393章 外交訛詐第316章 這也太惡搞了第37章 李安生的謀劃第377章 三軍皆歡騰第73章 璦琿除暴(7)第10章 因禍得福第20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第126章 老子坑的就是你第295章 全部燃油鍋爐戰艦第409章 訓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