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8章 隴海線

在東北軍,絕對不會出現軍官剋扣餉銀的現象,也不會出現貪墨與各種不良現象,軍法執行的很嚴格。

而南方衛國軍中,比如在廣東等地的,他們沒出發的時候,許諾的安家費沒有到手,餉銀也給剋扣。

等到他們到了東北才知道,原來東北是支付了開撥費給中央的,由中央統一撥到各省,於是,他們很多人都極爲憤怒,東北如此赤誠,卻還是上了那些貪官污吏的當。

這天下雖然換了漢人的天下,但是,老百姓的日子依然沒有得到多少的改善,在許多落後的地方依然如故。

反而是在東北,他們看到了許多截然不同的現象,這裡的百姓很自由開化,擡頭挺胸通,開口閉口國民,憲政。

雖然他們不明白什麼是真正的民主,東北似乎也沒有那麼的民主,但他們還是很羨慕,這是多麼的來之不易。

比如這次東北許諾他們的鐵路債券分紅會逐年寄回他們的家鄉,這點他們是絕對相信東北。

他們許多人固然是不敢相信他們家鄉的那些當官的,會讓他們輕易的得到那些錢,同時他們也是在爲着東北的慷慨與信任而感動,士爲知己者死,這是一個平凡之人也懂的道理。

於是,他們到處串聯,希望能夠留在東北,留在東北軍中。

李安生不但讓人大肆宣傳中央以及南方各省貪墨開撥費與餉銀之事,還讓人大肆宣揚,南方衛國軍將會被解散一事。

的確,除了雲貴軍、兩江新軍的確是抽調了部分正規軍,其餘的都是臨時組建的,並不屬於正規編制,就連後備役也不屬於,早晚是要給裁撤的。

於是,這個事情鬧的越來越玄乎,就連今日在恰克圖視察的袁世凱與段祺瑞等人也有所耳聞。

的確,他們也很爲難,這股軍隊要是留在東北,無疑是個禍害,給李安生如虎添翼,再怎麼是組建沒多久的軍隊,也是上過戰場見過血的,經歷過生死血戰,有了些老兵的氣息,極爲的難得,要是真的這麼解散實在可惜。

雲貴軍與兩江三個師固然沒事,回去之後直接能夠安插掉,但是其他省份的軍隊就不行了。

比如湖南、廣西等幾個省份,本來就有超編的軍隊,讓他們回去,地方上必定會笑納,等於說讓地方上多出不少兵力來。

至於財政壓力,地方上表示無壓力。

他們的財政不上交,分稅制也暫時不打算理會,倒還真拿他們沒轍。

給東北不行,給地方不行,中央強行裁撤也不行,袁世凱也真是爲難。

袁世凱一直在琢磨着,是不是將這個難題,交給李安生去解決。

看到恰克圖到庫倫的鐵路正在進行準備,休整道路,準備砂石等原料,衆人都在說着鐵路的問題。

袁世凱也暫時按捺下心思,想要問問李安生看看,中央政府對鐵路的何種安排較爲合理。

東北現在鼓勵自發組織修築鐵路,讓民間擁有各種權力,使得整個東北投資鐵路的熱情較爲高漲。

東北目前由民間募股修建的奉海鐵路與通海鐵路都已經破土動工,可見東北民間資本家們的強烈預期。

在李安生的推動下,官商合辦的通集鐵路也開始進行募股,集資非常順利,有望在年內動工。

奉海鐵路干支線營業里程總長337.1公里,幹線自奉天省城(瀋陽)經海龍縣至朝陽鎮263.5公里;支線自梅河口至西安縣城(今遼源)及煤礦73.6公里,預計兩年的時間就能修築完畢。

通海鐵路則是通遼至海龍的鐵路幹線,總廠416公里,從錦齊鐵路接近完工,地位大增的鐵路樞紐通遼開始,直至海龍縣,與奉海鐵路干支線相連。

兩條鐵路都是由民間商股參與投資,政府沒有撥一份銀子,商股在各大銀行、各地銀行和各商民個人中募集。商股不足額或整個投資不足部分,由奉天省財政廳隨時墊支,保證了築路資金來源。公司章程明確規定:“入股者以本國籍人民爲限”,公司股票爲記名式有價證券,股票可在中國人之間轉讓,“不準轉讓或抵押給外國人”。

奉海鐵路與通海鐵路都是李安生東北南部的鐵路發展重中之重,兩條鐵路的經濟價值無可置疑,鐵路沿線土地開墾成耕地,“物產均可吸收集中省城”。

奉海鐵路其沿途經過奉天、撫順、清原、海龍、東豐、西安(遼源)六縣,還有山城鎮和朝陽鎮兩個商業中心市場,煙麻、糧產、森林、礦產等資源豐富,以前都通過南滿鐵路運輸,現在則基本將轉向馮海鐵路。

通海鐵路則是進一步的打擊了日本南滿鐵路的囂張氣焰,通過這條鐵路將奉海鐵路與錦齊鐵路連在一起,能夠直接將南滿鐵路的作用去除大半。

東北將不再依賴南滿鐵路,大部分的生意都將從滿鐵流失,這是顯而易見的。

通集鐵路則更加的犀利,完全就是在利用錦齊等鐵路,將東北腹心之地與東北西北的地域更加的聯繫密切,與庫倫相連,從而使得整個一盤東北的棋走活,至少是在陸地上盤活。

可以預知,通遼作爲未來的鐵路樞紐之一,前景不可估量,而且,這裡也是李安生認爲的相對穩定的後方,能夠輕鬆發展重工業。

同僚位於內蒙古東部,松遼平原西端,科爾沁草原腹地,南與奉天接壤,東與吉林省相鄰,距大連、營口、錦州、天津等港口城市三百到七百公里之間,距東北最大的中心城市奉天才二百五十公里。

如此便利的條件,使得通遼有成爲重工業大城市的可能。

大修鐵路,正好那超過五十萬的俄軍俘虜能夠當一陣苦力,中俄戰爭還沒有結束,李安生想要吃下中東鐵路、庫張鐵路以及收回外東北的同時,佔據伊爾庫茲克,這觸及到了沙俄的底線,無論如何,中俄都沒有緩和的可能,故而,戰爭還將繼續下去。

“安生,你看隴海線能不能儘快開始籌備?”

經過深思熟慮,袁世凱終於下了決心,要推動隴海線的修建。

隴海蘭新線其實早就開始修建分段,在後世歷史,經過了停停起起,經過了數十年才修成,也是受到了軍閥混戰的影響。

這條鐵路是中國的又一生命線,不修通,中國很難將西部直至新疆的疆域牢牢的控制住。

自汴梁(今開封)至洛陽的汴洛鐵路是依照蘆漢鐵路的支線修建的。1904年10月開工,以鄭縣車站爲起點,分別向東西兩個方向施工。1909年12月竣工,全長183公里。

自今年開始,中央政府一直在與比利時與荷蘭進行談判,希望能夠達成一致,由兩國提供借款,簽定修建1800公里的隴海鐵路借款合同,以汴洛鐵路爲基礎向東西方向展築。

隴海鐵路一旦修成,將是中國東西向的主要鐵路幹線之一。它橫貫江蘇、安徽、河南、陝西、甘肅五省,東起連雲港東站,與海運港口相接;西行經徐州、開封、鄭州、洛陽、西安、寶雞、天水至蘭州西站,全長一千八百公里左右。

之前中央政府提出之後,引發了全國的熱議,無數民衆傾向於修建這條鐵路,甚至將蘭新線也修起來。

擬定中的蘭新線從蘭州西行跨越黃河後,翻越海拔三千米的烏鞘嶺,進入祁連山北麓的河西走廊,經武威、張掖、酒泉出長城西端的嘉峪關,過馬鬃山南麓的玉門、疏勒河,西跨紅柳河進入新疆境內。經尾亞後,沿天山南麓過哈密、鄯善、吐魯番,在達阪城穿過天山到烏魯木齊。

鐵路沿線既有水草豐美的河西走廊,又有寸草不生的戈壁沙灘;既有新興的工業城市,又有璀璨文化的古邑;既有瓜果飄香的原野,又有海市蜃樓的幻景。

可以說,隴海蘭新線,中國早晚要修,晚修不如早修,哪怕沒有資本借債也要修,這不僅是出於對國家整體戰略的考慮,也是進行西部大開發的先決條件,想要消除從中原到新疆邊疆龐大地獄的各種弊政,將這些地方的權力收歸中央,這兩條鐵路一前一後,一定要趕緊修成。

雖然這些地方相當貧瘠,修成鐵路之後產生的利潤並沒有東北鐵路那麼可觀,但是意義卻非同小可,只要合理開發,所能產生的利益會逐年提升。

要不然,中央政府也不會念念不忘,一直在提這個方案。

這是個長期戰略,長期的鐵路規劃,隴海線只是第一步,然後便能以此爲基礎,修建蘭新線,甚至是青藏鐵路第一期——西寧到格爾木段,格爾木是西藏的門戶,從西寧到格爾木的這八百多公里鐵路,也是青藏鐵路極爲關鍵的一段。

無論是青藏鐵路還是南疆鐵路,隴海線始終是第一步,所以,這條鐵路在當前規劃修建,也是勢在必行。

新疆的面積佔整個國土的六分之一左右,而西藏也不相上下,故而,隴海線這條橫貫東西的大鐵路,對於中國來說是多麼的必要。

袁世凱向李安生詢問,也是想要聽聽李安生的意見,看看對方能不能有更好的方案,或者,能不能提供支持。

第373章 財政收歸中央第400章 明天走着瞧第110章 段芝貴傻眼了第363章 以命搏命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151章 誰輸誰羅奔第35章 手錶的秘密第9章 陷害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280章 印度巡捕殺人了第323章 兩江獨立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448章 伯魯格第335章 慘烈的戰場第322章 坐看風雲起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206章 胖叮噹試槍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21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3)第174章 片言爭軍權第96章 步步緊逼第314章 首輪談判就不爽第47章 初試牛刀(8)第38章 怕他個鳥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39章 老毛子喝尿記第297章 橡膠股票大崩盤第348章 北上抗戰第318章 公然挑戰第28章 王道清的毒計(3)第83章 璦琿除暴(17)第120章 囂張的欽差大臣第281章 飛機廠第31章 神秘手錶第108章 慶親王又能怎樣第312章 必須進行戰略儲備第34章 農業之辯第154章 詛咒之地第267章 開始跌了第56章 就讓你河上無匪第419章 關於民主的爭論第43章 初試牛刀(4)第395章 段祺瑞組閣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24章 良機不能錯過第350章 轟炸機第231章 進監獄了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223章 識破日本的陰謀第42章 初試牛刀(3)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373章 財政收歸中央第204章 王喜兒的告別演出第115章 我妹即你妹第205章 徐世昌的小妾第319章 江南造船廠的新歷史第441章 西線僵局第125章 招商引資有奇招第33章 做官了第52章 傳奇將軍程德全第227章 舊金山第6章 總有人不願意當奴才的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第277章 股票又漲了第29章 王道清的毒計(4)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356章 我們真的是來打仗的第219章 真相大白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207章 後宅給佔了第155章 該死的神罰第340章 陸軍大整編第251章 新的航運集團第232章 這是個誤會第361章 大借款嚇死人第277章 股票又漲了第262章 我們要投機第260章 美國小妞霸氣側漏第333章 哥薩克的表演第134章 初次交手第18章 韋宅釋疑(1)第407章 老光棍也有春天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257章 製造局立威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342章 東北振興公債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380章 衛國軍南歸第10章 因禍得福第52章 傳奇將軍程德全第249章 無恥的英國軍艦第171章 聯姻?第247章 重建南洋水師?第340章 陸軍大整編第50章 南下齊齊哈爾第251章 新的航運集團第384章 文萊崛起
第373章 財政收歸中央第400章 明天走着瞧第110章 段芝貴傻眼了第363章 以命搏命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151章 誰輸誰羅奔第35章 手錶的秘密第9章 陷害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280章 印度巡捕殺人了第323章 兩江獨立第211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4)第448章 伯魯格第335章 慘烈的戰場第322章 坐看風雲起第359章 蔡鍔之戰略第206章 胖叮噹試槍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210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3)第174章 片言爭軍權第96章 步步緊逼第314章 首輪談判就不爽第47章 初試牛刀(8)第38章 怕他個鳥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39章 老毛子喝尿記第297章 橡膠股票大崩盤第348章 北上抗戰第318章 公然挑戰第28章 王道清的毒計(3)第83章 璦琿除暴(17)第120章 囂張的欽差大臣第281章 飛機廠第31章 神秘手錶第108章 慶親王又能怎樣第312章 必須進行戰略儲備第34章 農業之辯第154章 詛咒之地第267章 開始跌了第56章 就讓你河上無匪第419章 關於民主的爭論第43章 初試牛刀(4)第395章 段祺瑞組閣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24章 良機不能錯過第350章 轟炸機第231章 進監獄了第117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2)第223章 識破日本的陰謀第42章 初試牛刀(3)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58章 來世,可否不再爲人第373章 財政收歸中央第204章 王喜兒的告別演出第115章 我妹即你妹第205章 徐世昌的小妾第319章 江南造船廠的新歷史第441章 西線僵局第125章 招商引資有奇招第33章 做官了第52章 傳奇將軍程德全第227章 舊金山第6章 總有人不願意當奴才的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第277章 股票又漲了第29章 王道清的毒計(4)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356章 我們真的是來打仗的第219章 真相大白第449章 東線危局第207章 後宅給佔了第155章 該死的神罰第340章 陸軍大整編第251章 新的航運集團第232章 這是個誤會第361章 大借款嚇死人第277章 股票又漲了第262章 我們要投機第260章 美國小妞霸氣側漏第333章 哥薩克的表演第134章 初次交手第18章 韋宅釋疑(1)第407章 老光棍也有春天第259章 賊喊抓賊第394章 柳州兵變第257章 製造局立威第26章 王道清的毒計(1)第342章 東北振興公債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380章 衛國軍南歸第10章 因禍得福第52章 傳奇將軍程德全第249章 無恥的英國軍艦第171章 聯姻?第247章 重建南洋水師?第340章 陸軍大整編第50章 南下齊齊哈爾第251章 新的航運集團第384章 文萊崛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