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缺糧啊缺糧

事實上,這次對俄戰爭,俄軍主力傷亡十七萬人,後備兵力損失了不下二十萬,甚至超過了日俄戰爭時期的損失,這引起了國際的一致驚歎。

而中國方面雖然對自身的戰損語焉不詳,但是還是有各國駐華武官聯合推算出來一個驚人的結果,那就是東北軍到目前爲止的人員損失不會超過十萬人——唐努烏梁海損失的五萬餘人也算在其內。

日俄戰爭歷時19個月﹐日軍參戰總兵力約110萬人﹔俄軍參戰總兵力約120萬人。戰爭中﹐日軍傷亡﹑被俘約21萬人﹐損失艦船91艘﹐支出軍費17.2億日元。俄軍傷亡﹑被俘約27萬人﹐損失艦船98艘﹐支出軍費20億盧布。日軍在戰場上雖然節節勝利﹐但人力﹑財力消耗殆盡﹔俄國接連失利﹐國內醞釀着革命危機。雙方均不願將戰爭繼續下去。

當初中俄戰爭開打之後,誰都不敢相信,中國會取得巨大的優勢,甚至,俄軍給打的如此之慘。

東北並沒有因爲這場戰爭而元氣大傷,相反,東北的重工業因爲這場戰爭迅速的蓬勃發展起來,整個東北甚至是全國的工業都在迅猛增長。

日本本來蠢蠢欲動,但是現在學乖了,安心的蟄伏,想要坐山觀虎鬥。

東北軍這麼強悍,日本自認爲,他們並沒有完全壓制東北的把握,東北現在三十萬常備軍,窮兵黷武,他們希望東北能夠自己崩潰掉。

現在誰都不敢相信,俄國就一定能夠擊敗中國,獲取這次戰爭的勝利。

俄國依然沒有吸取日俄戰爭的教訓,依然是如此的腐朽,過於低估東北的實力﹐對戰爭準備不足,甚至對中央軍與南方衛北上參戰也預料不足﹔戰場遠離國家中心地區﹐僅有的一條西伯利亞鐵路﹐運輸能力低﹐兵員和物資的補充不能滿足需要﹔軍隊的編制裝備不適於交戰戰場地形作戰﹔官兵厭戰﹐士氣低落﹔軍隊缺乏訓練﹐軍事素質差﹔統帥部執行消極防禦戰略﹐指揮失當。

俄國雖然號稱有百萬大軍,四十五萬從歐俄調過來的常備軍,五十萬農民與礦丁。

但是,俄軍過分的臃腫,戰鬥力成倍的打了折扣。

現在,伊爾庫茲克的二十萬正在訓練的毫無軍事素質可言的民兵們居然暴動起來,打家劫舍,殺人放火倒是表現出了極高的素養。

俄軍在西伯利亞伊爾庫茲克段駐防的四個師兵力損失慘重,這其中也有部分官兵加入了暴動行列,燒殺搶掠了起來。

這種混亂一直持續了數天,大股俄軍的到來,使得無數暴民們紛紛開始逃竄。

這是個七月初的好日子,很適合逃亡,入冬之前,足夠他們逃回歐俄,然後,他們就能夠過起屬於他們的好日子。

日林斯基親自趕到了伊爾庫茲克,看到整個城市幾乎成爲了一片廢墟,恨的咬牙切齒,用最爲惡毒的語言開始詛咒這些暴民。

如今不僅是城鎮村莊,就連軍隊中也開始瀰漫着消極厭戰,各種負面的情緒,日林斯基很清楚,要是再不能夠取得勝利,看到勝利的希望,那麼俄軍將會不戰而潰,現在軍隊的士氣還遠遠不如日俄戰爭時期。

有人在歐俄的報紙上發表評論,俄國的制度,將會使得這場戰爭再次以失敗告終。

沙皇尼古拉二世很害怕這種言論,的確,要是真的再遇到大潰敗,看不到勝利的希望,恐怕國內會繼續動盪,情況會更加的惡劣,他更在意的,不是開疆拓土,而是保住自己的統治地位。

現在西伯利亞東段鐵路給中隊佔據大半,伯力也給攻陷,雙城子與海參崴兩座要塞如今孤軍作戰,要不是能夠從英法的遠東殖民地以及日本獲取補給,只怕兩座要塞都要不保。

赤塔已經給徹底的隔絕了起來,由於伊爾庫茲克這場大動亂,俄軍不得不西撤,使得中隊將赤塔築壘地域從西面與南面牢牢的封鎖了起來。

7月4日,李純帶兩個師的兵力,攻佔了廟街,這個極北的中國人失去已久的故土,終於回到了祖國的懷抱。

第二天,李純繼續帶兵進攻庫頁島,這個大島可惜南邊給日本佔了。

庫頁島的俄軍並不多,才幾百人,但是怕日本人挑事,故而李純派了一個旅的軍隊掃蕩庫頁島。

在後世的共青城方向,李安生親自指揮,開始在這裡建城,中國風格的城鎮,名字就叫興華城。

後世的共青城利用阿穆爾河以及西伯利亞大鐵路,成爲了一個工業基地城市,李安生同樣要利用這個得天獨厚的條件,在這裡建成,建一座大工業城市。

蔡鍔與蔣方震繼續帶兵逐步清掃俄軍自伯力往南,直至雙城子的據點,並且派兵打到了海邊,直通韃靼海峽。

沿着烏蘇里江與西伯利亞大鐵路南下,也是個練兵的好機會。

俄軍不斷的收縮兵力,將五萬餘兵力逐步的後撤到雙城子要塞,故而一路上都是殲滅戰與追擊戰,攻克幾個俄軍負隅頑抗的據點而已。

這個期間,也很有利於蔡鍔等人進一步的將南方衛錘鍊一番,爲進一步的惡戰做準備。

接近五萬的俄軍龜縮在雙城子與海參崴要塞,要想攻克,將會付出極大的困難。

東線戰場的形勢相當明確,那就是俄軍固守雙城子與海參崴要塞,憑藉外部援助死死支撐着。

而西線,日林斯基面臨着一個巨大的問題,那就是缺少物資,尤其是糧食。

沒有軍械裝備,頂多不發動大型戰役,但是沒有糧食,這是要餓死人的,關乎到人心安定與否。

在伊爾庫茲克周圍,雲集了兩百多萬人,其中有無數的難民,難道真的讓這些難民就此餓死,眼睜睜,不伸手拉一把?

日林斯基無比的憋屈,一把大火,一場大騷亂,結果把整個伊爾庫茲克的戰略儲備都弄沒了。

歐俄畢竟離這裡太遠了,只依靠一條西伯利亞大鐵路,運輸能力根本就無法滿足這場戰爭的需求,之前又沒有什麼儲備,況且從西伯利亞到遠東,都是貧瘠之地,根本就無法出產各種物資,說到底,這只是一個沙俄一廂情願構建的以農業與採礦爲主的虛幻之地。

李安生很清楚到了後世,許多俄羅斯人因爲在西伯利亞等地生存不易,生活成本高,都選擇回到歐俄,要不是俄羅斯在國家政策上作出了許多動作,不然的話這裡會變成無人之地。

中隊毫不留情的攻略各地的村鎮,殺人放火,更加肆無忌憚的燒燬對方的房屋,就是爲了製造大量的難民,製造沙俄的窘迫。

等到冬天來臨,這些人必定會給全部凍死,要想保住性命,那就要回到歐俄去想辦法。

這也是在變相的削弱沙俄在西伯利亞的戰爭潛力。

沒有了人口,沙俄如何徵集人力,如何補充兵員?

東北軍執行起這些相當殘忍殘酷的行動起來,沒有絲毫的猶豫,戰爭天生就是殘酷的,不存在人性與悲憫。

他們許多人都跟俄國仇深似海,他們的親人都平靜的生活着,卻給俄軍肆意的殺戮驅趕,從故土趕走,所有的辛勤創造的財富都給奪走,那種悲傷,不是一般人能忍受的。

由於仇恨的支撐,他們捱過了東北軍各種殘酷的訓練,成爲了一支支的鐵軍,戰無不勝攻無不取。

這些俄國平民,也是他們的敵人,他們是潛在的俄軍兵員,也爲俄軍提供着各種物資與勞力。

李安生的這個絕戶行動迅速的推廣開來,各軍在不斷的燒殺搶掠,製造災難,屠殺。

戰前從西伯利亞到遠東,有總共五百多萬的俄羅斯人,但是開戰後,隨着消耗與蕭條,不斷的有俄國人死去,逃回歐俄,人口已經不足四百萬人。

李安生的目標,就是要將這片龐大土地上的俄羅斯人變成零,這裡將是中國的國土,容不得什麼俄羅斯民族做少數民族,中國是個多民族國家,但是不需要俄羅斯這個民族。

日林斯基看到滿目皆是難民,心頭如同火燒一樣,睚眥欲裂。

糧食,上哪找這麼多的糧食。

西伯利亞是個糧倉,俄國在東方主要的人口基本都集中在西伯利亞,日俄戰爭之後,西伯利亞的糧食產出還能夠滿足自身需求的同時,向歐俄略微供應部分,但是近幾年的情況就很糟糕,除了勉強能夠供應俄軍,就沒有能力運到歐俄去了,而開戰後,則更加的悲慘,要從歐俄運糧食過來——從中國進口大量糧食的通道關閉了。

東北現在找到了合理的藉口,管制了糧食出口,凡是給發現有哪個國家的商人在東北進口了糧食立即轉運到海參崴的,以後永遠都取消購買資格。

現在李安生在海外的農業恐怖主義大軍迅速的擴張,早就超過了十萬人,他們一年到頭的想方設法在各個糧食產地進行農業恐怖主義,使得整個世界糧食產量出現了迅速滑坡。

穀賤傷農這回事情在中國永遠的都不可能實現,因爲只有中國的糧食產量在飛速的增加着。

中國成爲了世界第一大糧食出口大國,甚至中國的麪粉、麪包等經過加工之後的糧食產品都開始大規模的遠銷歐美,其他國家的麪粉製造成本很高,主要的糧食大國中國整體成本就低。

現在的糧食是賣方市場,許多外國糧食商人都在眼巴巴的等着中國尤其是東北的糧食運到港口,有多少要多少。

東北與德國約定的糧食換取援助也在穩步的實行着,在德國的幫助下,自去年以來,東北的工業體系初步建立起來,教育等都在不斷的飛速發展。

有糧食就是好,能夠支撐工業建設。

反觀農業大國沙俄,反而因爲需要向西伯利亞運輸大量的糧食,使得自身的工業體系也受到了影響。

對於日林斯基來說,迫切需要解決的,還是糧食問題。

大規模的在西伯利亞與遠東征兵,減少了大量的農業人口,加上戰亂損失的人口,對農業種植的破壞,今年整個西伯利亞到遠東之間龐大土地能夠有多少的糧食產出,這還真是個問題。

只怕大戰結束之後,俄國政府仍然要大規模的運糧食過來賑濟,或者,除非能完勝東北軍,攻佔東北。

現在東北可是有大量的糧食,有了這些糧食,能夠迅速恢復元氣。

可是,日林斯基自己也不敢想象有那麼一天。

就如今這個態勢,赤塔要塞能不能保住還是個問題,別說進一步打通滿洲里與海蘭泡,打開進入東北的要道。

就連綏芬河方向,只求中隊不要發起大規模進攻,就已經是燒了高香了。

東北軍這次大規模的動員,將接受進一步特訓的民兵算上,也只是三十個師,四十多萬人的兵力,其他都是後備役。

目前好像沒有進一步動員的打算,而且正在進行特訓的民兵,其中也大部分是由鐵道兵轉來。

東北的幾條鐵路修的很快,逐步的完工,就連錦齊鐵路,也修完了大半。

之前的鐵道兵與工程建設兵用不了這麼多,轉了部分成爲了民兵,他們會逐步的進入工廠,或是繼續在軍隊服役。

也幸好東北軍沒有進一步窮兵黷武的打算,不然的話,動員個數十萬軍隊出來,用人海戰術去消耗雙城子與海參崴要塞,就連東方的這個港口也保不住。

目前在東線,俄軍處於被動防禦,只能固守兩大要塞,而在西線,俄軍除了威脅恰克圖,還在試圖重新打通與赤塔的聯繫。

而接下來的戰役,都將圍繞這兩個戰略目標而打。

中隊也有收縮的跡象,傾向於在恰克圖前沿打防禦戰,在烏蘭烏德與赤塔之間構建堅固防線的打算。

收縮兵力的中隊將會更加的難啃,這一點日林斯基很清楚,而接下來的戰事也將越來越艱難。

從歐俄到伊爾庫茲克的運輸,需要三個多星期的時間,在運輸能力無法大規模改進的情況下,別說打大型戰役,就是要保證這麼多人存活下去,都是個問題。

第11章 指點迷津第156章 過江,過江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310章 文萊大屠殺第445章 文萊參戰第217章 孟繁路的閃亮表演第357章 南方軍北上第357章 南方軍北上第193章 糖業托拉斯第328章 買賣城對峙第148章 除了暴利還是暴利第10章 因禍得福第171章 聯姻?第32章 修路之策第246章 李安生是奸細?第85章 此乃陽謀第56章 就讓你河上無匪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367章 殺戮第404章 七大軍區第234章 塔夫脫的抉擇第129章 農業恐怖主義第31章 神秘手錶第4章 漢奸劉二癩第188章 喊救命都沒用,嫁不嫁?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158章 讓民衆自己決定吧第392章 沙俄的陷阱第200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67章 活得不耐煩就來試試第380章 衛國軍南歸第208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1)第383章 長興島軍備基地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279章 炮擊事件第422章 邊疆經濟第97章 銅礦之爭(1)第20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第312章 必須進行戰略儲備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182章 這不是李二愣嘛第20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第128章 糧食交易所第55章 黑龍江發展方略第266章 洋騙子們的聚會第446章 黃皮猴子之間的區別第88章 李安生的自救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84章 璦琿除暴(18)第286章 新軍第十一鎮第167章 活得不耐煩就來試試第32章 修路之策第222章 吉祥銀行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337章 大刀隊第444章 這是交易第379章 海參崴第233章 美國之星的野心第301章 伯利恆合同?第166章 打了黃.帶子第153章 出神跡了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387章 日置益的叫囂第355章 我們是來打仗的第344章 飛機發威第119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4)第361章 大借款嚇死人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366章 伊爾庫茲克大動亂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104章 梅依雲第422章 邊疆經濟第146章 青雲直上第348章 北上抗戰第280章 印度巡捕殺人了第141章 鐵道游擊隊第324章 混亂的局勢第225章 錫良召見第377章 三軍皆歡騰第33章 做官了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374章 蒙古兄弟的款待第8章 放開那個孩子第256章 李平書的建議第264章 匯豐要一手遮天?第120章 囂張的欽差大臣第183章 毒穿腸的陰謀第417章 黃興辭職第124章 民變與譁變第244章 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245章 回國了第203章 大鬧那家戲園第21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5)第167章 活得不耐煩就來試試第27章 王道清的毒計(2)
第11章 指點迷津第156章 過江,過江第145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310章 文萊大屠殺第445章 文萊參戰第217章 孟繁路的閃亮表演第357章 南方軍北上第357章 南方軍北上第193章 糖業托拉斯第328章 買賣城對峙第148章 除了暴利還是暴利第10章 因禍得福第171章 聯姻?第32章 修路之策第246章 李安生是奸細?第85章 此乃陽謀第56章 就讓你河上無匪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367章 殺戮第404章 七大軍區第234章 塔夫脫的抉擇第129章 農業恐怖主義第31章 神秘手錶第4章 漢奸劉二癩第188章 喊救命都沒用,嫁不嫁?第437章 先達成一致再說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164章 三木財閥浮上水面第158章 讓民衆自己決定吧第392章 沙俄的陷阱第200章 得饒人處且饒人第167章 活得不耐煩就來試試第380章 衛國軍南歸第208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1)第383章 長興島軍備基地第432章 李大總統第279章 炮擊事件第422章 邊疆經濟第97章 銅礦之爭(1)第20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第312章 必須進行戰略儲備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182章 這不是李二愣嘛第209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2)第128章 糧食交易所第55章 黑龍江發展方略第266章 洋騙子們的聚會第446章 黃皮猴子之間的區別第88章 李安生的自救第421章 西藏特產第84章 璦琿除暴(18)第286章 新軍第十一鎮第167章 活得不耐煩就來試試第32章 修路之策第222章 吉祥銀行第303章 對民族工業的扶持第337章 大刀隊第444章 這是交易第379章 海參崴第233章 美國之星的野心第301章 伯利恆合同?第166章 打了黃.帶子第153章 出神跡了第71章 璦琿除暴(5)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387章 日置益的叫囂第355章 我們是來打仗的第344章 飛機發威第119章 奇襲結雅發大財(4)第361章 大借款嚇死人第381章 五省邊防第228章 揭穿康有爲第366章 伊爾庫茲克大動亂第161章 民族糾紛?第104章 梅依雲第422章 邊疆經濟第146章 青雲直上第348章 北上抗戰第280章 印度巡捕殺人了第141章 鐵道游擊隊第324章 混亂的局勢第225章 錫良召見第377章 三軍皆歡騰第33章 做官了第175章 高二虎搶親(1)第374章 蒙古兄弟的款待第8章 放開那個孩子第256章 李平書的建議第264章 匯豐要一手遮天?第120章 囂張的欽差大臣第183章 毒穿腸的陰謀第417章 黃興辭職第124章 民變與譁變第244章 這是最好的生日禮物第98章 這不是來送財嘛第245章 回國了第203章 大鬧那家戲園第212章 新官上任三把火(5)第167章 活得不耐煩就來試試第27章 王道清的毒計(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