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5章 突襲(一)

武成伯顧緝人稱軍中戰神,其在軍中的影響力是常人難以想象的。

大夏的軍隊與現代軍隊不同。忠君愛國只是一句口號。士兵的糧餉、升遷、作戰時安排的位置、生命安全的保障、以及灰色收入,全都掌握在他的上級指揮將軍手中。

故而一般說來古時的君主都很忌諱帶兵的將軍。因爲他帶出來的兵基本上只聽他的號令。這就是所謂的“跟着我、有肉吃”。但是,這些帶兵將軍給下屬中層將士和士兵吃的肉是哪裡來的?是靠帝國的資源才獲得的。帝國的最高統治者是誰?是皇帝。所以皇帝對於自己花錢養的軍隊聽別人的話這一情形,腦子正常的都會心頭有疙瘩。更別說這軍隊還有十足的戰鬥力,只要刀刃方向一轉,他的帝位很容易就被搞下馬了。

所以,只要不是自己能帶兵打仗的皇帝。基本上對武將都很忌諱。打壓他們比文官要狠多了。而出於“兩權相害取其輕”的道理,基本上太平年月的帝王們情願使用那些能力不是很強的武官,也不願提拔個人魅力極強的驍勇將軍。而即使是這樣,對於武官集團,也是要時不時打壓打壓的。

於是乎,太平年月時間一久。帝國上下就會不自覺的興起重文輕武的民風。‘武夫不如文人士子’這一觀點漸漸洗滌了百姓的大腦。然後,整個民族的戰鬥力會在幾百年漫長的歲月中整體下降。

葉明淨對此的看法是:一羣沒出息的男人

既然握不住鋒利的兵器,就該加倍鍛鍊自身,強大了自己後再去掌握鋒利的好刀。而不是將兵刃回爐重煉成他能掌握住的鋒利度。這種飲鴆止渴的方式雖然可以換得一時間的太平,然造成的危害性卻是整個民族戰鬥力的衰退。落後就要捱打,再嚴重的則會滅亡。消失在歷史長河中的古老民族實在是太多了。物競天擇、適者生存,只有勇於超越自我的民族才能長長久久的延續下去。

看問題的角度不同,註定了她無法和內閣在軍事問題上達成一致。葉明淨只能孤軍奮戰。

很多時候,她都會不自覺的想起李若棠。亂世之中人們對思想的苛求比之太平年月要寬容的多。即便如此,想來在羅耀離世之後,李若棠也是很孤獨的吧。

李若棠前世大約是個理科生,她的筆記中很少提到自己的感情問題。記錄文筆如同流水賬。在提及羅耀時,只反反覆覆的說一句話“他明白我的想法”。

何其幸運。葉明淨合上筆記,嘆息着看向窗外掉光了葉子的古樹。時隔五百多年的時光,景色依舊,物是人非。

馮立輕手輕腳的走了進來,送上最新的西域情報。

葉明淨翻看了兩眼。科技不發達,即使再快馬傳送,她拿到手裡的,也是兩個月前的消息了。她只能分析長線戰略思路,短線戰鬥指揮就不行了。

“就看顧朗的了。”她輕嘆一聲,收起手中的紙張:“端看他學到了幾分武成伯的本事。”情報傳遞滯緩,她只能選擇去相信人。

馮立不出聲。自從上林苑媚香事件後,他在葉明淨面前越發沉默了。

“瓦剌人不會拖到年後的。突不花爾模沒那個耐心。”葉明淨面色凝重,“臘八已過,時值中旬。估計也就是這幾天了。”

自從確認了袁鹿的身份,武嵐樓和樑洪立刻給予了她十二分的尊重。這兩人在當天就搬離了那所院子,帶着個人用品擠到士兵值班所去住了。正屋留給了袁鹿,還找了個老媽子來照料她和孩子。鍾秀兒不由感嘆:顧家在軍中的威望,真的很不得了。

武嵐樓和樑洪兩人的心情則有些沉重。袁鹿帶來的消息太過震驚了。

瓦剌人會在年前來邊關打草谷,而且是九大部落聚齊出徵。只是不知道是進攻哪一座邊城。

樑洪已經幾天鎖着眉頭了,問:“你覺得是真的嗎?”

武嵐樓道:“顧夫人怎麼會騙我們?”

樑洪反駁:“顧夫人自然不會騙我們,我只是擔心,這情報是真的嗎?別是……”

武嵐樓卻是對顧朗信心十足:“顧小將軍不是那等無能之輩。他三年前奉命出關,其後就一直沒有消息。我猜,一定是隱姓埋名的打入了草原深處。這個消息,說不定就是他自己弄出來的。”

樑洪心中一動,壓低了聲音:“我記得顧小將軍曾經任過東宮侍衛長吧。”

這話一說,武嵐樓的眼睛也瞬間一亮,兩人目光一接觸,立時就明白了對方的心思。

他們兩人同是出身有幾分家底的富裕家庭。家裡錢財有,地位也有一些。只是還入不得高層。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他們兩個的家族正是興旺之勢,想要更上一層樓就離不開後輩們的努力。而同樣的,家族地位有了提升,對於各房子弟的升遷發展也是一大助力。這是相輔相成的。

想要在仕途有所發展,家族的助力是先期要素。武嵐樓是脾氣不好被貶了不談。樑洪的家族助力卻是隻能到此了。再想往上升,要麼就慢慢熬資歷,要麼就是找人提攜。

可高層人士,誰會平白無故的提攜你?非親非故的。

但若是有了戰事就不一樣了。危險也是機遇。現在這個情形,明擺着就是機遇來了。

顧朗的計劃他們不知道。但顧朗缺人手,找上了他們幫忙是毋庸置疑的。這就是機遇。不抓住的人是傻子。雖說武成伯現在不帶兵了,可顧朗的後臺是誰?剛剛已經說得很明白了。他曾擔任東宮侍衛長。後來又曾任職太女親兵營校尉。他的後臺是當今女帝。

武嵐樓眼中露出了幾分興奮之色:“這麼說,皇上是要對軍隊動手了?”

“我看差不離了。”樑洪也頗爲激動,誰家男兒不熱血:“雖說京城守備軍是在皇上手中的。可這邊防駐軍也不能一點不掌握住不是?咱們西域一代,原先就是顧伯爺帶兵打出來的。收服兵權也是先收服咱們這一塊纔對。”

武嵐樓聽到這裡,猶豫了一下,遲疑道:“你說,陛下會打算怎麼收復兵權?”

樑洪理所當然的道:“自然是打起仗來後,讓顧小將軍帶兵啊。”

武嵐樓神色沒有放鬆,反而皺起了眉頭:“我總覺得事情沒那麼簡單。”

“你想太多了。”樑洪拍了拍他的肩膀,“咱們只要抓住這次機遇,爭取當上顧小將軍的手下就行。到時自然可以升遷,也算是給家裡一個交代。”他們走武將的路子,在家族中地位比那些走士子路線的同族兄弟要低一些。連帶着父母妻兒在族中的地位也不怎麼高。若是能升遷到一定的高位,地位就會發生截然不同的變化。

武將者平時地位不高。戰爭時就不同了。武將者是最容易封侯的。現在女帝陛下要收攏兵權,又有戰事。他們只要好好表現,留下一條命。日後的大好前程就歷歷在目了。

他們這次要做的事,也不過是在戰後將物資瞞着涼州守備運送至戰場。危險雖有,卻也不是很大。

樑洪信心十足。

他本能的排除了瓦剌軍隊攻打涼州城的可能性。

廣平四年臘月末。

瓦剌人的鐵蹄沒有敲響任何一座邊關小城的城門。他們直接奔着最繁華的涼州城來了。

涼州城作爲西域邊關重城,守軍是那些小城的幾倍。不是吃素的。只是說到這裡就要說一下夏朝的徵兵制度。

夏朝的兵制是葉承祜當年定下的。他採取的是半世兵制和半募兵制。世兵制,顧名思義,家中男子世世代代都當兵。算是兵戶。募兵制,則是百姓自己報名,經過一定的考覈後入伍當兵。

這兩種兵源在葉承祜的時代相輔相成,結合的很好,於戰爭中發揮了最大的功效。

可惜一百多年後,到了承慶帝時期,就不一樣了。軍隊人數龐大,費用極高。可能真正抵得上用的卻沒多少。

顧緝當初的那支打敗瓦剌韃靼聯軍的大軍,幾乎全是由後期徵召的募兵擔任。這對於國庫財政是一筆極大的開銷。故而打完仗後,大部分都散去了。

仗不是不能打,而是打不起。

如今的涼州城,號稱守軍五萬。吃空響的名額一萬多,剩下的三萬多名額大多是世兵制下的兵。再刨除各家的人員虧空、無戰鬥力者。真正能頂用的大約只有兩萬。

突不花爾模這次帶來了一萬騎兵。

他沒有輕舉妄動。性格粗暴不代表他就是莽夫。相反的,他還頗有軍事才華。

瓦剌人平時雖然各自爲政,出征時卻不一樣。他們嚴格執行了草原狼羣的動物法則,一切行動聽從頭狼的指揮。

打草谷只是後期的掠奪。在這之前,他們和夏人邊城守軍的作戰,容不得一絲懈怠。

黑壓壓的鐵蹄在離開草原邊境後,突不花爾模便下令了:“凡是我們走過的路,一個活口不留。”

大軍過境,屍體橫陳。

時間越是臨近新年,計都越是緊張。他悄然在邊城一代潛伏,每天打探着最新的狀況。

然後,這一天。在一條人跡罕至的道路邊,他發現了很多馬蹄踩踏過的腳印。

順着腳印的方向往前走。不多一會兒,就看見了幾具屍體。有老有少。橫七豎八的躺在路邊。身邊沒有任何值錢之物。

他走上前仔細查看。死者都是一刀斃命。看傷口的痕跡,是由一種厚背刀造成的。使用這種刀需要一定的力氣。他眼前閃過巴音幾人的佩刀。眉頭皺起。

看馬蹄前進的痕跡,明顯是繞過了附近的幾座小城。

而那個方向,有一座最繁華的邊城,涼州。

相隔十里路程的地方,一身當地人打扮的魏三謀也在看着地上的馬蹄印,神色凝重:“竟然是涼州。”

今天的第一更……

第7章 毛筆字第101章 計劃(七)第94章 春宮第284章 見面禮第169章 殿試(下)第兩百二十七 補湯第229章 對症下藥第282章 元宵節(中)第303章 靖海侯世子第223章 謀劃第37章 病第295章 上街一第261章 懷孕第211章 湖邊談話第200章 流言第290章 好日子第322章 蛻變(三)第99章 計劃(五)第223章 流逝第317章 心事第79章 太女第92章 百花坊夜宴(二)第302章 父親是誰(五)第101章 計劃(七)第229章 對症下藥第220章 邊關(二)第302章 父親是誰(五)第283章 元宵節(下)第303章 靖海侯世子第46章 改嫁第114章 西林書院(四)第54章 會試風雲(五)第72章 秋狩(一)第237章 突襲(三)第91章 百花坊夜宴(一)番外百花深處第一百二十二 婚禮及笄第30章 結緣(下)第200章 流言第234章 一觸即發第195章 條件番外百花深處第213章 分頭行事第156章 血夜(中)第5章 宮女和太監第290章 好日子第156章 血夜(中)第116章 春近(中)第66章 馬球(四)第258章 交涉第297章 上街三第138章 一月訓練(四)第88章 調查(一)第322章 蛻變(三)第17章 送行事件第143章 冬來(中)第178章 基因第234章 一觸即發第210章 新的天波衛(下)第201章 所謂堅持第141章 側卿入宮第298章 父親是誰(一)第125章 各方涌動(三)第166章 落榜第200章 流言第291章 緣聚緣散第299章 父親是誰(二)第140章 晉國公府第62章 安排(三)第318章 憫逝第121章 京中傳聞第295章 上街一第287章 地第169章 殿試(下)第252章 非男非女第73章 秋狩(二)第140章 晉國公府第110章 交談第300章 父親是誰(三)第176章 生產第201章 所謂堅持第11章 伴讀第298章 父親是誰(一)第51章 會試風雲(二)第135章 一月訓練(一)第10章 齊靖番外春日燕陽第110章 交談第224章 深秋(上)第63章 馬球(一)第119章 動向(三)第162章 茂國公第252章 非男非女第269章 壓力第280章 改變第67章 馬球(五)第223章 流逝第241章 談判(下)第298章 父親是誰(一)第175章 出使
第7章 毛筆字第101章 計劃(七)第94章 春宮第284章 見面禮第169章 殿試(下)第兩百二十七 補湯第229章 對症下藥第282章 元宵節(中)第303章 靖海侯世子第223章 謀劃第37章 病第295章 上街一第261章 懷孕第211章 湖邊談話第200章 流言第290章 好日子第322章 蛻變(三)第99章 計劃(五)第223章 流逝第317章 心事第79章 太女第92章 百花坊夜宴(二)第302章 父親是誰(五)第101章 計劃(七)第229章 對症下藥第220章 邊關(二)第302章 父親是誰(五)第283章 元宵節(下)第303章 靖海侯世子第46章 改嫁第114章 西林書院(四)第54章 會試風雲(五)第72章 秋狩(一)第237章 突襲(三)第91章 百花坊夜宴(一)番外百花深處第一百二十二 婚禮及笄第30章 結緣(下)第200章 流言第234章 一觸即發第195章 條件番外百花深處第213章 分頭行事第156章 血夜(中)第5章 宮女和太監第290章 好日子第156章 血夜(中)第116章 春近(中)第66章 馬球(四)第258章 交涉第297章 上街三第138章 一月訓練(四)第88章 調查(一)第322章 蛻變(三)第17章 送行事件第143章 冬來(中)第178章 基因第234章 一觸即發第210章 新的天波衛(下)第201章 所謂堅持第141章 側卿入宮第298章 父親是誰(一)第125章 各方涌動(三)第166章 落榜第200章 流言第291章 緣聚緣散第299章 父親是誰(二)第140章 晉國公府第62章 安排(三)第318章 憫逝第121章 京中傳聞第295章 上街一第287章 地第169章 殿試(下)第252章 非男非女第73章 秋狩(二)第140章 晉國公府第110章 交談第300章 父親是誰(三)第176章 生產第201章 所謂堅持第11章 伴讀第298章 父親是誰(一)第51章 會試風雲(二)第135章 一月訓練(一)第10章 齊靖番外春日燕陽第110章 交談第224章 深秋(上)第63章 馬球(一)第119章 動向(三)第162章 茂國公第252章 非男非女第269章 壓力第280章 改變第67章 馬球(五)第223章 流逝第241章 談判(下)第298章 父親是誰(一)第175章 出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