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 伴讀

葉明淨愕然。半天后才恍然,難怪那小子說什麼六表弟、放爆竹時,花雕她們的臉色那麼難看呢。原來是這麼一回事啊。

於是,她很坦然的道:“既然是六哥哥的伴讀,那淨兒的伴讀就找別人好了。”

承慶帝又道:“可你六哥哥已經不在了。他們兩人現在也可以做你的伴讀。”

щшш .Tтkan .c o 葉明淨想了想,道:“父皇替我決定吧,我聽父皇的。”

孰料承慶帝今天還就不依不饒起來,緊緊逼問:“那你喜不喜歡他們?”

葉明淨非常無奈:“父皇,我和他們只見過幾面,沒有喜歡也沒有不喜歡。薛凝之就是母后的侄子,齊靖就是姑姑的兒子。”

承慶帝摸了摸鬍子:“這樣啊,那薛洛呢,你可喜歡她?”

葉明淨實在不知道她家父皇在想什麼,很無力的搖手:“薛洛就是母后的侄女,薛凝之的妹妹。”

這一番對話下來,承慶帝就又有了那種喜憂參半的心情。身爲皇帝,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對人不能有個人的喜好,要能客觀冷靜的就事論事。從這一點上來說,葉明淨冷淡的性子無疑是非常之好。可私下裡他又怕這孩子過於冷感了,對天下人無愛,會刻薄寡恩,這樣也就很難有責任感。

算了,孩子還小。慢慢看吧。他心底暗暗的打算,必須要好好選幾個伴讀,從小陪着長大,潛移默化她的性情。

開春之後,承慶帝給內閣發了一道旨意。大意是,五公主葉明淨已經到上學的年齡,關閉了半年的上書房將重新啓用。文華殿大學士廖其珍、翰林院學士林珂,翰林院侍講學士張奉英入值上書房任教。其中廖其珍加封太子太傅。

旨意一出,滿朝震驚。

廖其珍原本就是六皇子的老師,爲人品性高潔。六皇子死後,他痛不欲生。卻強忍悲痛,上書皇帝應再次選秀,充裕**,以求再有子嗣。這樣一個大儒。讓他爲了江山社稷,再換一個皇子教,他想必不會有什麼意見。可現在的問題卻是,去上書房讀書的是一位公主。雖然,自周太祖後,周夏兩朝歷代也會偶爾有那麼幾個公主進上書房。這些公主或是遠嫁異族,或是和世家聯姻,對皇室的貢獻遠比一般的公主要多的多。照這樣說來,五公主進上書房讀書也不是什麼大不了的事。

可惜,滿朝文武沒有一個人會這麼想。他們的心中同時冒出了一個很微妙的詞,一個不敢相信,卻又揮之不去的詞——“女帝”。

在周太祖李若棠出現以前,沒人會相信女人能夠當皇帝。李若棠開創熙照盛世之後,曾召集有才學之士,和一些守舊學者展開過長達十日之久的辯論。辯論女子爲帝是否符合天意。

據說,在午門外的廣場上,先賢大儒們,席地而坐,各抒己見。周太祖十分大度,不以言論獲罪,還組織了百姓和各國使節過來參觀。所有參加辯論者,免費提供茶水和簡單的吃食。廣場外圍搭建了許多臨時棚子,租給商人小販們做生意。學者們的言論由專人記載,每天傍晚印刷,第二天發行,兩個銅板一份。賣的異常火爆。

十日之後,周太祖將所有的言論整理成十本厚厚的典籍,命名爲《十日談》。賣遍了全國各地,甚至周邊各國。這套書忠實的再現了那十天的言論,無論好壞,沒有一點兒刪減。周太祖名聲大振。

而那些持女子不應爲帝、不應牝雞司晨的老派言論者,直到這時才發現他們被李若棠給狠狠涮了一把。

請問,哪一位男子皇帝有這樣的氣度?哪一位男子皇帝有這樣的胸襟?哪一位男子皇帝可以開創這一盛世大典?前無古人後無來者。李若棠以一種磅礴浩然的氣勢向天下宣告:她,是最傑出的皇帝。

後世即使有那麼幾個機靈的想要仿效,卻悲催的發現了一件事。他們沒有那麼多錢來操辦。天知道李若棠哪兒來的那麼多錢,熙照朝共三十二年,人均收入爲歷朝第一,國庫收入爲歷朝第一,糧食儲備爲歷朝第一,世家貴族們的豪華生活也是歷朝第一。這在各個階層都是有真實的數據記載流傳下來的。

李若棠以事實證明,沒有人比她做的更好。

文人們可以載入史冊的、最輝煌的、獨一無二的辯論大典恰恰只有在女帝統治的年代纔有。

後世甚至有不少人猜測,熙照女帝是天女下凡。觀音轉世。

熙照女帝在登基後並沒有怎麼禁制民間言論,很多君臣相知的感人事蹟都有流傳。女帝手下更是有無數千古流芳的傳奇名臣名將。位極人臣者,有幾個不想有盛名流傳後世。這樣的一位皇帝,即使她是女人。在她的手下做臣子又有什麼關係?

所以,女帝,大家不是不能接受的。

但是!有一個很重要的但是。

李若棠將皇位傳給了她的兒子,之後周朝也都是男性爲帝。直到三百三十二年之後,第二位女帝出現了。周朝的亡國女帝,周肅宗李青瑤。

李青瑤的兄弟們,在皇位爭奪戰中,紛紛落馬亡故了。她十歲登基,年號景豐。娶了一位年長她十二歲的丈夫,皇夫攝政王葉承祜。景豐十五年的時候,李青瑤禪讓皇位給了葉承祜。葉承祜登基稱帝,改朝換代,國號夏。年號新堯。廣納**,封李青瑤爲皇后。新堯五年,李皇后之子,年僅七歲的太子因病夭亡。新堯七年,年僅三十二歲的李青瑤亡故。至此,李氏家族的時代煙消雲散。

所以說,女帝,真的是讓人又愛又恨那。

廖其珍接到旨意後就在家閉門謝客,林珂和張奉英也是一樣。

如果說清流士大夫的心情是忐忑不安,世家勳貴們的心情就更復雜了。

夏高祖葉承祜的第一個身份是什麼?是李青瑤的丈夫。

世家勳貴們都很憤然。

親愛的陛下,您怎麼可以這樣爲難您的臣子們呢?畫這麼大一塊餅在面前。您讓臣是吃還是不吃呢?這皇夫是做還是不做呢?江山是篡還是不篡呢?到底是您真的老糊塗了,還是這只是一個陰謀呢?這真是一個難解的問題。您真是太壞了!

在這樣風雨欲來的形勢下,伴讀的人選就微妙了。

清流們自持身份,商量了半天決定就認一個死理。靜觀其變。是明主,咱就正常輔佐。是李青瑤之流,咱就拖她下馬。葉氏皇族還是有一些旁支遠親的。

世家勳貴們心思各不相同,採取的方法倒是和清流很一致,也是靜觀其變。不過,這伴讀人選還是要出的,皇帝只會選擇世家的孩子。

承慶帝似笑非笑的對着勳貴們說:“朕只要嫡子。”

然後勳貴們就悲催了。

李若棠前輩有過很多劃時代的偉大舉措。在世家勳貴的傳承上也是一樣。

爵位無論高低,共分兩種傳承。第一種,是世襲罔替。第二種是一代代降襲遞減。

世襲罔替是很珍貴的,連皇子們被封的王位都只能代代降襲。以無上榮華富貴酬謝無上之功勞,是莫大的恩賜。

然後李青瑤說了。我能理解大家爲了子孫後代着想,想要代代富貴的願望。所以呢,就有了這麼一個世襲罔替的爵位。不過,我只認嫡子說話。只有嫡子,纔可以不降爵的繼承。如果是庶子,就要降一級。以示嫡庶有別。當然,如果這位庶子生了嫡子,那就還是一樣繼承他老子的爵位。如果沒有嫡子,還是庶子,就繼續降一級。以此類推。

然後,李若棠又補充了,如果哥哥沒有嫡子,爵位也是可以傳給嫡親的弟弟的。當然,只限於親兄弟。隔代的就不行了。什麼大伯、叔叔傳給侄兒也是不行的。

至於代代降爵遞減的,也是一樣。嫡子降一級,庶子降兩級。

勳貴們一開始覺得有些彆扭,不過想想還是答應下來了。畢竟李青瑤纔是老大不是。而且那個時候的他們每人都有嫡子,還不止一個。嫡孫也同樣有不少。他們不認爲自家會落到連嫡子都找不到的地步。即使偶爾有一代倒黴了,也不會代代都繼續倒黴下去吧。

事實證明,他們的運氣並不怎麼好。李若棠開國共封了世襲罔替三十六位國公,六十四個候。三代之後,犯事的,沒嫡子的,一番折騰下來只剩下了十五位國公,二十二個候。

所以,對於世家勳貴來說,嫡子是非常非常寶貴的。

陛下!您確定您不是在妒忌嗎?妒忌咱們有嫡子,你沒有。

不管怎麼說,皇命還是要遵守的。只是進宮當伴讀,又不是去邊關打仗,勳貴們沒有拒絕的理由。再說,他們也確實需要派出家族成員去探探這位公主的底子。只不過,原先本着節約成本,只想派庶子的,現在不行了。陛下生氣了。魚兒是很挑剔的,只吃香餌,不吃饅頭屑!

誰家有幾個嫡子,那是記錄在案,逃不掉的。名單報上來後,承慶帝心情很好,打算讓他可愛的小女兒親自看着挑選幾個。結果葉明淨一句話就打消了他的念頭。

“父皇,是不是就像您選秀一樣?”

承慶帝出了一身冷汗。當即冷靜了下來。沒錯,士可殺不可辱。不能引起世家勳貴們的反感。清流們那裡也說不過去。幸好,幸好!

葉明淨其實只是怕煩。她不相信就憑一兩眼能看出一個人的好壞來。再說都是些孩子,變性很大。而且,這些嫡子們的世家背景她都不清楚,真要她自己去選,還得做許多功課。何必這麼麻煩呢?能者多勞,讓承慶帝去搞定就好了。要得罪人也是他去得罪。

----------------------------------------------------------------------------------------

(今天還有一更。)

第155章 血夜(上)第19章 出遊(一)第193章 初夜(下)第178章 基因第116章 春近(中)第50章 會試風雲(一)第280章 改變第47章 錢從哪裡來(一)第66章 馬球(四)第56章 小桃(一)第41章 秘密(二)第18章 桃花塢第275章 孩子們的遊戲(上)第182章 回京第214章 局(一)第121章 京中傳聞第230章 鍾秀兒第126章 賞春宴(一)第302章 父親是誰(五)第278章 孩子們的遊戲(下)第206章 陸府(上)第205章 開戲(上)第274章 姚蒙的打算第114章 冬來(下)第105章 顧朗第129章 心思第92章 百花坊夜宴(二)第186章 上林苑第83章 銅匭的作用(上)第141章 側卿入宮第239章 突襲(五)第52章 會試風雲(三)第84章 銅匭的作用(中)第287章 地第174章 田地(下)第209章 母乳餵養第251章 情人怨遙夜第194章 天子之怒第272章 晚宴第3章 宮廷往事第130章 練兵(一)第97章 計劃(三)第74章 秋狩(三)第37章 病第274章 姚蒙的打算第293章 瑣事第148章 漩渦(上)第3章 宮廷往事第105章 顧朗第101章 計劃(七)第41章 秘密(二)第163章 調動第153章 風起(三)第39章 赴宴(二)第254章 海上(上)第171章 張之航(下)第140章 晉國公府第320章 蛻變(一)第58章 小桃(三)第237章 突襲(三)第265章 小名番外緣起緣散第43章 後續(中)第166章 落榜第32章 生路第59章 小桃(四)第23章 謀劃第314章 病逝第259章 回程(上)第196章 談判(上)第151章 風起(一)第223章 流逝第10章 齊靖第67章 馬球(五)第113章 西林書院(三)第269章 壓力第299章 父親是誰(二)第294章 三年第240章 談判(上)第264章 相信第301章 父親是誰(四)第128章 登場第156章 血夜(中)第230章 半生緣(上)第217章 局(四)第6章 八卦要有度第184章 涼州城第44章 後續(下)第85章 銅匭的作用(下)第77章 結局(一)第22章 進宮第114章 冬來(下)第266章 教育第129章 心思第69章 較量(二)第19章 出遊(一)第86章 酒醉第231章 刺殺(上)第293章 瑣事第212章 葉初陽的改變
第155章 血夜(上)第19章 出遊(一)第193章 初夜(下)第178章 基因第116章 春近(中)第50章 會試風雲(一)第280章 改變第47章 錢從哪裡來(一)第66章 馬球(四)第56章 小桃(一)第41章 秘密(二)第18章 桃花塢第275章 孩子們的遊戲(上)第182章 回京第214章 局(一)第121章 京中傳聞第230章 鍾秀兒第126章 賞春宴(一)第302章 父親是誰(五)第278章 孩子們的遊戲(下)第206章 陸府(上)第205章 開戲(上)第274章 姚蒙的打算第114章 冬來(下)第105章 顧朗第129章 心思第92章 百花坊夜宴(二)第186章 上林苑第83章 銅匭的作用(上)第141章 側卿入宮第239章 突襲(五)第52章 會試風雲(三)第84章 銅匭的作用(中)第287章 地第174章 田地(下)第209章 母乳餵養第251章 情人怨遙夜第194章 天子之怒第272章 晚宴第3章 宮廷往事第130章 練兵(一)第97章 計劃(三)第74章 秋狩(三)第37章 病第274章 姚蒙的打算第293章 瑣事第148章 漩渦(上)第3章 宮廷往事第105章 顧朗第101章 計劃(七)第41章 秘密(二)第163章 調動第153章 風起(三)第39章 赴宴(二)第254章 海上(上)第171章 張之航(下)第140章 晉國公府第320章 蛻變(一)第58章 小桃(三)第237章 突襲(三)第265章 小名番外緣起緣散第43章 後續(中)第166章 落榜第32章 生路第59章 小桃(四)第23章 謀劃第314章 病逝第259章 回程(上)第196章 談判(上)第151章 風起(一)第223章 流逝第10章 齊靖第67章 馬球(五)第113章 西林書院(三)第269章 壓力第299章 父親是誰(二)第294章 三年第240章 談判(上)第264章 相信第301章 父親是誰(四)第128章 登場第156章 血夜(中)第230章 半生緣(上)第217章 局(四)第6章 八卦要有度第184章 涼州城第44章 後續(下)第85章 銅匭的作用(下)第77章 結局(一)第22章 進宮第114章 冬來(下)第266章 教育第129章 心思第69章 較量(二)第19章 出遊(一)第86章 酒醉第231章 刺殺(上)第293章 瑣事第212章 葉初陽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