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基本統一

趁着這個機會,朱繡封彙報了黃陂特區的工作進度。全部基礎工程,預計要一年才能完工,目前與特區達成協議的中外企業有一百二十二家。其中半數爲國內企業,洋人的企業主要以德國、美國爲主,英、日、俄三國的企業,全部加起來也才十三家。

還有十幾家企業正在接洽的過程中,最後應該能敲定至少一半。朱繡封對於方劍雄這個特區的構想,心裡很是敬服。六十多家外國企業,涉及的行業很多,國內的企業多數爲武漢本地的企業,搬遷出城區之後,成本下降的很多,這是吸引他們的地方。

換成別人,能不能有這個魄力,先期投入巨大,就爲了吸引企業進駐。現在看來,這一切都是正確的。短期內,特區無法在稅收上有所收穫,但是帶來了大量的就業機會,同時拉動了周邊的很多產業。更重要的是帶來了工業技術,不然靠自己吃奶的力氣都用上,也未必能達成如此巨大的規模。

1913年對於方劍雄來說,過的很快,但是對於很多人來說,那就是一種緩慢的煎熬。5月10日,國防軍前鋒抵達韶關城下,王隆中、冷遹、唐之道、劉玉堂四個乙種師的兵力,對於韶關一個混成旅的守軍而言,實在太多了。

守備韶關的是陳炯民所部林虎的混成旅,此君頗爲勇悍,拒絕國防軍勸降。南下軍總指揮爲冷御秋,勸降不成下令強攻韶關。國防軍四個炮兵團一字排開,外加一個新編的重炮團,以猛烈的炮火轟擊韶關城防陣地,半個小時的炮火準備後,林虎部棄城而走。怎麼說呢,國防軍的炮火太猛烈了,根本不是士兵勇猛能對抗的。再者這是內戰。沒幾個軍閥的部隊能在這種局面下死扛的,除了某黨領導的軍隊。

國防軍輕取韶關之後,消息當日傳到廣州,當日夜深夜,廣州城內槍聲大作。反動軍閥方劍雄收買了龍濟光的軍隊,對革命同志下了毒手。陳炯明、胡漢民這個組合雖然早有防備,但是兩人心不齊。一個要聯合龍濟光,一個要先下手爲強。兩邊說不服對方。只能被動的防禦。龍濟光倒是下了狠心的,怎麼看民黨的人都搞不過方大帥,還不如納上投名狀。

激戰一夜,準備更充分,裝備更好的龍濟光打贏了,陳炯明和胡漢民逃往香港。獲勝的龍濟光通電全國,廣東擁護中央,反對地方以自治之名行割據之實。民國政府回電,高度讚揚了龍濟光在國家和民族的利益的大是大非面前,顯示出一箇中人的崇高品質。並要求龍濟光維持好廣州的秩序。等候國防軍的主力進入廣州。

廣州事變之後的第二天,也就是5月11日。廣西的陸榮廷通電全國。宣佈放棄自治的訴求,並要求國防軍進駐廣西,整編廣西地方軍隊。兩廣前後放棄自治的次日,福建的孫道仁宣佈下野,赴德國考察軍事。相比廣東的流血,廣西的和平難能可貴。陸榮廷早年混跡綠林,有個陸白衣的綽號。江湖地位很高。

龍濟光和陸榮廷是親家,在廣東動手之前,本着親家要照顧的原則。提前溝通了一下。土皇帝這個東西當上癮了,不是誰都願意放手的。廣西和廣東還不一樣,陸榮廷借臨時政府的手弄走王芝祥後,在廣西大權獨攬。你讓陸榮廷放棄手裡的一省軍政大權,那不現實。

有了龍濟光這個榜樣,事情就不一樣了。龍覲光從蕪湖回來之後,將所見所聞一番轉述,龍濟光下了決心,並且轉告了陸榮廷。廣西的土皇帝雖然當着很爽,但要是被人派兵隨隨便便給滅了,那就不一樣了。歷史上北洋政府對兩廣鞭長不及,那是北洋內鬥的結果。方劍雄的國防軍不存在這個問題,直接拉四個乙種師的兵力攻打韶關,半年搞定林虎。這個消息通過電報到了桂林,陸榮廷就不得不下決心了。在桂林這個大城市裡過慣了好日子,錢也撈了不少,讓他一家人回十萬大山去當土匪,怎麼可能啊?

陸榮廷手裡頭兩個混成旅能幹嘛?估計他自己心裡最清楚了。在龍濟光的勸說下,陸榮廷宣佈放棄自治的要求,歸附中央政府,並請國防部派員前來整編廣西地方軍隊。

福建督軍孫道仁儘管借袁世凱的手鬥贏了對頭同盟會出身的彭壽鬆,一時軍政大權獨攬,但是隨着許崇智率前民國第十四師的迴歸,孫道仁對福建的控制力度大減。

二次革命的初期,許崇智逼迫孫道仁通電反袁,可見一斑。許崇智這個人沒有什麼太大的野心,軍事才能倒是比較突出的。此人據說過目不忘,但是出身好,聰明人的懶毛病在許崇智的身上得到了充分的體現。作爲日本士官學校步兵科第九期日本的正式算法,國內有另外一種算法,大概跟中國學生就讀的時間有關。的畢業生,許崇智成績一般,他的同學有一幫學習很厲害的,比如,蔣方震、蔡鍔、張孝淮、荒木貞夫、真崎甚三郎、小磯國昭、本莊繁、鬆井石根、阿部信行等等。注:有讀者說,日本陸軍士官第一名天皇是不授軍刀的,蔣百里的事蹟是編的段子往中國人的臉上貼金。不知道這個說法從哪來的,反正我沒看過。我所知道的關於蔣方震第一名獲授刀一事,消息來源有二,一爲陶菊隱先生的吳佩孚、蔣方震合專,二爲薩蘇先生一本根據日本史料看抗戰的書。

許崇智儘管心向孫文,但是客觀事實可以看到,民國已經在走向正軌。儘管許崇智身邊有一羣人在詆譭新的民國政府,並以南京、杭州、廣州之變爲例子,說明方劍雄這個反動軍閥正在搞軍事獨裁政府,新的民國不是真正意義上的民國。

國防軍總參謀長蔣方震給這個同學寫了一封親筆信。該信的核心內容,就一句話,軍隊國家化是我輩軍人畢生追求的強國必由之路。也許是這封信起了作用,也許是溫州集結的國防局發揮了作用,最終許崇智放棄了軍事對抗中央的作法,通電下野,去蕪湖陸軍大學進修。

許崇智的舉動,直接導致原陸軍第十四師的軍心渙散。剩下一個孫道仁自然沒啥好撲棱的,此君雖然對權力有足夠的,但還是很識趣的。很快跟着通電全國,放棄自治。

整個五月,中華民國實際統一進程相當的順利,大概是一個穩定的中國符合大英帝國的利益這一前提下,英國政府沒有做出任何的反應。倒是日本人活動的身影頻繁。江蘇、浙江、福建、廣東等省份,都有日本人在地方政府放棄自治之後黯然離去的背影。這個過程,有點向臨時上的二次革命後期,日本在民黨的革命過程中,很是出了一些力氣。奈何爛泥扶不上牆,革命同志們紛紛黯然東渡。這一時空,因爲民黨內部的分裂,加上政治氣候也比較溫和,日本人能做的事情就更少了。民黨在國會內部有一定的席位,不是沒有參政的機會。離開民黨的黃興,帶走了一票民黨的軍事人才。有機會參政,民黨內部的聲音本就不統一,有人要搞議會政治對抗,有人要搞軍事對抗。最終的結果,還是參政派佔據了上風。

隨着南方傳檄而定,東北的趙爾巽在張作霖的勸說下,於六月初通電放棄了自治的初衷。隨後前往北京,加入國民政府,成爲一名總統府高級參議。因爲孫寶琦喝湯化龍的關係,立憲派在這一時期的民國政府內部顯得相當的強勢。

隨着趙爾巽的放棄,張作霖在東北宣佈接受國防軍的整編。六月中,國防軍進入奉天,隨後民國政府改奉天爲瀋陽。六月底,許蘭州、孟恩遠宣佈接受國防軍的整編,七月底,東北各項歸附工作基本告一段落。

西北,一邊剿匪一邊整編的工作進行的也很順利。陝西的張鳳翽、陳樹藩,河南的王天縱、劉斌,湖北方面的歐陽武等部,前後總計爲五個乙種師,部分甲種師抽調旅、團一級部隊參與剿匪。精銳的特戰旅,在這一次剿匪過程中大方異彩,其他部隊四面圍困的時候,特戰旅孤軍深入,在三省交界的山區地帶,多次採用偷襲的方式,重創白朗匪幫。

八月初,白朗所部被圍困在熊兒山區,四面鐵桶合圍之下,白朗匪軍內部發生內亂。一部分原河南官兵軍官勾結起來,派人刺殺白朗,結果白朗身中三槍,但是未擊中要害。匪軍內部混戰一團,國防軍聞訊發動全面圍剿,在部分投降的匪軍的引領下,順利將白朗爲核心的一千多土匪包圍在一座小山上。

白朗最終槍傷不治身亡,餘部作鳥獸散,紛紛下山投降,個別土匪選擇了藏匿。白朗匪患就此終結,消息傳到京城,民國中央政府通電全國,併發布命令稱:長期以來,地方武裝客觀上成爲了地方亂源,河南匪患嚴重,與地方武裝林立有很大的關係。經內閣草擬,國會審議,即日起取締一切河南地方武裝,收繳地方槍支。但凡有對抗中央,決絕合作的地方勢力,堅決予以鎮壓。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七十七章辛亥年(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列強沒好東西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十一章 離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四十四章 碰釘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總有意外第一百二十三章 列強沒好東西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一百零五章擴張(十一)上門採購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三十四章 接敵第三十八章中原鹿正肥(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日友好?第七十五章方某,不承認!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十三章飛行員之歌第一百二十三章 列強沒好東西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七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十八)第十九章東征、北伐(八)第七十一章歷史慣性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二百章 延伸第七十七章辛亥年(五)第三十八章中原鹿正肥(五)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四十二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下)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須堅守的城市第一百三十九章 圍城(2)萬餘匪至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註定要發生的事情第二百七十七章 經略東北(2)第九十二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中)第五十二章躍馬中原(八)第一百八十六章 只此一家第一百四十八章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上戰場第二百零三章 歷史一去不復返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下之前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六十九章 聯合?第一百七十五章不是神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二百二十六章 那麼好說話?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一百八十三章戰術欺騙(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風雲(3)操練新戰術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子和裡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圍城(2)萬餘匪至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第二百零四章 各有軟肋第一百四十九章熱鬧的歐洲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六十二章女悍匪(上)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一章春天裡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九十八章 縱橫之道(上)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日友好?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第五章 針對性的訓練(上)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四十八章 謀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十章 詹天佑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一百八十五章暗招第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
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七十七章辛亥年(五)第一百二十三章 列強沒好東西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十一章 離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四十四章 碰釘子第一百三十七章 總有意外第一百二十三章 列強沒好東西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六十三章女悍匪(下)第一百零二章 擴張(八)不玩嘴炮第一百零五章擴張(十一)上門採購第七十六章辛亥年(四)第三十四章 接敵第三十八章中原鹿正肥(五)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日友好?第七十五章方某,不承認!第八十三章 尋找着力點第十三章飛行員之歌第一百二十三章 列強沒好東西第四章 不戰取江西第八十一章 國民黨的“可趁之機”第十八章東征、北伐(七)第七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十八)第十九章東征、北伐(八)第七十一章歷史慣性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二百章 延伸第七十七章辛亥年(五)第三十八章中原鹿正肥(五)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四十二章 女性解放先行者(下)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須堅守的城市第一百三十九章 圍城(2)萬餘匪至第一百一十三章 以我爲主(三)第一百六十四章 註定要發生的事情第二百七十七章 經略東北(2)第九十二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中)第五十二章躍馬中原(八)第一百八十六章 只此一家第一百四十八章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一百二十四章 再上戰場第二百零三章 歷史一去不復返第一百六十三章 南下之前第三十九章中原鹿正肥(六)第六十九章 聯合?第一百七十五章不是神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一百三十章 不淡定二百二十六章 那麼好說話?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一百八十三章戰術欺騙(上)第一百一十八章 中亞風雲(3)操練新戰術第一百九十六章 暫時不考慮結盟第二百六十九章 結局早已註定第一百三十六章忙着挖坑第一百九十八章 面子和裡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圍城(2)萬餘匪至第一百一十章二次革命(續)第二百一十三章以暴制暴第二百零四章 各有軟肋第一百四十九章熱鬧的歐洲第二百二十二章宣了就戰第六十二章女悍匪(上)第七十二章第四艦隊第九十一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上)第一章春天裡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九十八章 縱橫之道(上)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中日友好?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第五章 針對性的訓練(上)第四十七章躍馬中原(三)皖北第四十八章 謀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三十一章 爾虞我詐的國際形勢第十章 詹天佑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一百八十五章暗招第十八章 早做準備第五十一章 要快,一定要快!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一十五章擴張(二十一)開啓新時代第一百二十六章 革命青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