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

張作霖一邊等待,一邊與身邊的欒貴田說話。欒貴田是實際上的兄弟公司負責人,張作霖和把兄弟們搞的企業,一律冠名“兄弟”二字,1916年入張家做賬房的欒貴田,在隨後的歲月中很快顯示出他的能力,得到張作霖的青睞。

當土匪的打家劫舍不是問題,論合法經營,張作霖和他的兄弟們基本抓瞎。這可不是平行歷史上的民國,可以搜刮民脂民膏可以開大煙館,唯一合法的賭場還得申請牌照,接受政府部門監督,不行賭場搞歪門邪道,只准收取手續費。

張作霖從中將退役,至今還享受國防軍的中將待遇。從商幾年,靠着當初在軍隊積累的人脈,得到了不少軍隊方面的照顧倒是有的。

欒貴田屬於老派的掌櫃作風,平行歷史上一直在爲張家的產業努力,忠心耿耿。這個時代這樣的人很多,人品忠信是經商者被稱頌,必備的基本素質。中國,一直就不是契約社會。

兩個衛兵出現在樓道上,張作霖立刻站了起來。沒曾想隨後出現的不是方劍雄,而是地質部長李仲揆。張、李沒多少來往,第一次罩面還是走晚上接站的時候,之前只是聞名。

“仲拱部長好。”張作霖記性不錯,上前招呼。頂着一對黑眼圈的李仲揆笑勉強的笑了笑道:“雨亭省長來的真早。”

“仲拱部長怎麼不多休息休息?”張作霖關心的問一句,李仲揆搖搖頭道:“還好,大慶那來了急電,出了點事情,我要去處理一下。”

“大慶?那不是軍事警戒區麼?”張作霖下意識的問了一句,李仲揆心裡一驚。暗道居然連張作霖都不知道大慶那邊的事情麼?仔細一想也對,黑省劃歸遠東軍區管轄,軍區司令齊正鴻那傢伙,除了扶帥誰都不買賬的主。去年一家黑省一家報紙發表評論,稱遠東貧瘠,國防軍在遠東以及西伯利亞的投入,都是虛耗國帑。結果這家報紙夜裡及被一羣當兵的給砸了,弄的黑省議會多次彈劾。齊正鴻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揚言,“中國的現狀根本不適合搞所謂的民主政黨政治。這個國家只需要一個領袖,一個聲音就夠了。”

這個事情造成的影響很大,全國各界都在討論這個事情。知識分子的領域居然也因爲這個事情一分爲二,一派把齊正鴻被當成民主憲政的反面教材來批判,認爲齊正鴻是逆歷史潮流而動的復辟分子。一派則根據歷史進程來支持齊正鴻的觀點。重點還是在方劍雄崛起以後國家的變化。認爲民國能有今天的國際地位,哪一次不是方元帥的高瞻遠矚導致的?

總之爲了這個事情,國內一些知名的知識分子互相爭吵,不可開交。誰也無法說服誰,直接導致了一些國際大事,反而不能引起大家的注意。方劍雄對這個事情一直沒有表態,倒是齊正鴻進京述職一趟之後。在報紙上發表聲明,向那家被他打砸的報社道歉,但再次聲明堅持自己的觀點。齊正鴻因爲這個事情,在各大學很是有一批年輕人成爲他的擁躉。

“我還得趕去大慶。不多說了,專列還等着呢。”李仲揆匆匆而去,留下張作霖不明所以。方劍雄的東北巡視,對外宣稱重點是遠東軍區和蒙古軍區。大慶油田目前還是絕對的機密。周邊都有軍隊把守的禁區,連接的鐵路都是工程兵修的。張作霖不知道也不奇怪。

張作霖拱手相送,回頭時見樓道上再次出現幾個衛兵,立刻快步上前。果然,隨後下來的是方劍雄,並行的是丁文江,隨後跟着陳果夫、楊永泰以及新任瀋陽軍區司令李逸風。現在國內大以前的軍區司令,除了了蒙古的徐樹錚,其他各大軍區司令,不是早期跟隨方氏者,便是教導隊的出身。老派軍人中非當初聯合自治區出身還能在軍隊體系說上話的,沒剩下幾個了。尤其是當年追隨南京臨時政府的,更是慘淡凋零。北洋一系,倒是混的不錯,段祺瑞是國防部長,徐樹錚是蒙古軍區司令,一線部隊帶兵的還有第二十軍長吳佩孚,二十一軍長陳宦,師長一級不足十人。說起陳宦和吳佩孚,那是在歐洲戰場打出來的地位,遠征軍老北洋的師長中,也就這兩位算是稱職。

“扶帥好!”張作霖姿態很低,問候了方劍雄之後,與其他人打招呼。一番客氣之後,方劍雄笑道:“雨亭兄,勞你久候了。”

張作霖趕緊笑道:“應該的,應該的。扶帥能出席新機車下線儀式,兄弟公司上下與有榮焉。要不是擔心打擾扶帥休息,兄弟公司的懂事們都要來此等候。”

方劍雄聽了笑道:“雨亭兄太客氣了,說起來我要感謝兄弟公司,要不是該公司銳意進取,沒有躺在中德合作的功勞簿上混吃等死,而是自主學習消化德國技術,開發屬於中國人自己的機車,第一款實現全部自主產權的中國機車還得等上幾年也未可知。”

說着話,方劍雄邁步往外,一邊走一邊繼續道:“雨亭兄,兄弟公司乾的好啊。眼下中國的機車是萬國牌,兄弟公司實現全面自產機車,走出了重要的一步。聽說內閣要搞一個國家重點企業系列,給於相應的優惠政策,我看兄弟公司就夠這個資格。希望未來中華大地的鐵路上,跑的都是國產的兄弟公司生產的游龍機車。”

這段話被隨行的《民國時報》《國防軍》報記者記錄下來,並加評論“學習消化外國先進技術,從引進到自主生產,系委員長爲民國工業之路指明的方向。”這樣的馬屁,官媒拍起來叫一個熟練,但是從理論上來看,這個評論是對的。

工業這個東西從無到有的過程太艱難了,一蹴而就是想都不要想的。

報紙上刊登了方劍雄出席游龍機車的下線儀式,並稱類似兄弟公司的企業,在國民經濟的未來發展中有着舉足輕重地位的企業,都應該納入國家重點扶持項目。

出席了游龍機車下線儀式後,方劍雄馬不停蹄,視察了與波音公使合作的聯華航空公司。因爲兩百架轟炸機的巨大訂單,波音公司不得不低下高傲的頭顱,乖乖的來中國建廠。這個年月,美帝還沒那麼重視空軍,任何國家的飛機制造公司,都沒有辦法抗拒中**方的訂單。波音也一樣,不但無法抗拒轟炸機的訂單,更沒法子抗拒明年海航、陸航、空軍三家加起來至少八百架戰鬥機的訂單。相比空軍的大發展,中國陸軍的規模卻在悄悄的減少。出了三個中央警衛師之外,一百個步兵師滿員的不過二十個,其他步兵師在過去的兩年不斷的退役維持在半員的水平,保留軍官,士官充實到各省軍區的預備役。對此狀態,陸軍叫苦不迭,負責陸軍的副總參謀長蔡鍔,據說好幾次跟方大帥拍桌子,就爲了半員的部隊太多一事。

波音公司爲了拿到軍隊的訂單,聯華的堅持下,把發動機廠放在中國,不過波音的研發機構,還是留在美國。這個怎麼都不肯讓步,爲此聯華航空組織了一批技術人員,自己搞了一個發動機研究所。與武昌的航空研究所並稱“南北二所”。這兩家研究所的側重點不同,聯華航空研究所側重大型飛機的發動機研發,武漢方面則側重戰鬥機的研究。而且武漢方面分別與德國和美國的寇蒂斯公司合作,鷹三型飛機,就是與寇蒂斯合作的產物。據說最近在與德國的公司合作,研發一款單翼飛機。

方劍雄的到來,讓中美華波航空公司上下跟打了雞血似的,尤其是去年年底,一款載重量三噸的轟炸機交付空軍正在試用的節骨眼上,方劍雄的態度對於華波公司來說太關鍵了。

1923年又是大選年,各省議會議員投票,選舉出新的國會,根據政黨在國會中所佔的席位,決定最終的執政黨。各省議員的數額,與各省的經濟、教育人口比例掛鉤。根據教育部門的統計,滬、蘇、浙、皖、鄂、粵五省市的經濟和人口教育程度最高,獲得的議員份額最多,此五省市也是歷屆大選各政黨必爭之地,排在第二梯隊的是京、津、遼、直隸、贛、川六省市。

楊永泰沒有跟着方劍雄繼續北上,而是留在瀋陽拉票助選,共和黨新一屆黨魁選舉來臨,已經決定退休的孫寶琦,也算是要功成身退了。共和黨新的主席人選已經產生,湯化龍接任。如果共和黨在大選中獲勝,湯化龍將接任總統。根據慣例,副總統由第一大在野黨產生。此前的副總統黎元洪,現在跟張謇、梁啓超搞在一起,經濟實力不差的統一黨在新一屆的大選中野心勃勃。張作霖退役後加入共和黨,現在是共和黨遼省主席。

楊永泰和顧維鈞爭奪共和黨副主席的位置,獲勝者將出任內閣總理一職。從目前的局面看,楊永泰和顧維鈞勝面各半。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列強沒好東西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風雷(下)第六十七章 1909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亞風雲(4)不能容忍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一百四十九章熱鬧的歐洲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上)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軍規劃?還是十五年?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七十六章 民國特有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二百七十七章 經略東北(2)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一百零八章擴張(十四)走向第三十九章賊心不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八十二章 身後是家園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韙第九十八章 縱橫之道(上)第十二章 座談會(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第六十二章女悍匪(上)第二十六章 高爾察克的希望和堅持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一百零五章戰爭的腳步近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議!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九十章 泥沙俱下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一百二十四章傷口第九十六章 短暫的休閒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九十一章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九十章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盜鈴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六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四)見宋第八章 只爭朝夕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三十一章 屈才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十章 聯手第九鎮(下)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三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一)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局新變化第九十七章 再赴上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擊風雷(中)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很多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三百二十章 內憂外患的寺內內閣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一百七十七章朱可夫臨危受命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擊策略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七十二章應對有方第八十一章 你們別無選擇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三百零八章沒打算講理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一百一十章 擴張(十六)提前佈局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遷(2)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
第一百二十三章 列強沒好東西第二百九十二章 護法?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六十章 一聲嘆息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十七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上)第一百六十六章 反擊風雷(下)第六十七章 1909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一十九章 中亞風雲(4)不能容忍第一百三十三章 大事不斷的一年第一百四十九章熱鬧的歐洲第一百零八章 就這樣輕鬆的碾壓(上)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軍規劃?還是十五年?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七十六章 民國特有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二百七十七章 經略東北(2)第二百一十九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下)第十一章 聯手第九鎮(續)第一百零八章擴張(十四)走向第三十九章賊心不死第一百九十七章 最後的瘋狂第一百八十二章 身後是家園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七十三章京漢線之戰(十三)北線開打第三十二章 天下之大不韙第九十八章 縱橫之道(上)第十二章 座談會(下)第三百一十一章 中東路(1)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一百四十二章 緣木求魚第二百四十九章 唯一的一根救命稻草第六十二章女悍匪(上)第二十六章 高爾察克的希望和堅持第二百三十八章要好處第一百零五章戰爭的腳步近了第三百一十九章 抗議!第二十一章 東征、北伐(十)第九十章 泥沙俱下第一百八十八章美軍觀察團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一百二十四章傷口第九十六章 短暫的休閒第二百二十一章別無選擇第一百七十九章要做遊戲規則的制定者第九十一章第四十六章 外國友人的擔心第九十章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盜鈴第七十七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2)第六十四章 京漢線之戰(四)見宋第八章 只爭朝夕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三十一章 屈才第四章 菜鳥連長和他的士兵們(下)第十章 聯手第九鎮(下)第一百一十六章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三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一)第七十八章 針對性的長遠佈局(3)第一百四十五章 特區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局新變化第九十七章 再赴上海第一百六十五章 反擊風雷(中)第一百二十章決戰(11)底線第五十七章 南北議和(四)欲和不能第九章 毛子都是賤坯子第一百七十六章 問題很多第六十六章 東北之行第三百二十章 內憂外患的寺內內閣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萊陽第一百七十七章朱可夫臨危受命第四十六章 一粒種子第一百五十九章 反擊策略第三百一十三章 聯合干涉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七十二章應對有方第八十一章 你們別無選擇第一百零六章擴張(十二)反戰人士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第三百零八章沒打算講理第二百一十九章 妥協第八十一章各行其道(一)槍炮廠第一百一十章 擴張(十六)提前佈局第四十九章 躍馬中原(五)膽子再大一點第二百二十五章 變遷(2)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一百三十三章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