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熱鬧的歐洲

全世界都有一種被累翻的感覺,其中斯大林尤甚。誤炸?敢不敢更無恥一點,空中戰機交戰之後的轟炸也能叫誤炸?武裝分子能有飛機麼?

不過斯大林也只能捏着鼻子認下了,理由很簡單。40架飛機被擊落了37架,逃走的三架迫降之後,飛機也損毀的不能用了,等於是全軍覆沒了。這樣的戰績實在是羞於啓齒,所以蘇聯外交委員會對外也沒提空戰一事,就說中國空軍轟炸了塔什干。

既然蘇聯外交委員會委員莫洛托夫對外宣佈的是中國空軍無恥的向塔什干丟了炸彈,早晨無辜傷亡數百,那麼中國外交部便順其自然的保持了默契,宣佈是誤炸。

這個事件被後來的史學家成爲顛覆性的事件,徹底的顛覆了中國領導人給世界的印象。方大總統光輝的一生,因此被詬病。尤其是國內的反對黨,更是頻頻拿這個事情說話,什麼無恥外交,什麼國家形象受損之類的話說了N多。

有趣的是,發生了這樣的事情後,外國媒體除了蘇聯在叫罵之外,其他國家的媒體都非常的含蓄。個別媒體甚至很過分的表示,方作爲一個大國的總統,表現出了他的政治智慧。當然,這個事件有一個前提,就是針對了是蘇聯。而蘇聯在此時,在世界上並不受歡迎。

怎麼辦?打還是不打,這是個問題?斯大林被繞暈了。如果能不打,他是情願跟中國開戰的。問題是,現在吃了虧。老毛子睚眥必報習慣了,這口氣有點咽不下去的意思。左思右想,拿不定主義,正好崔可夫回到莫斯科,斯大林第一時間召見。

面見斯大林的時候,崔可夫在形容空戰時用了一個詞“完敗!”斯大林在聽了彙報之後,很期待的問:“真的一點機會都沒有麼?”崔可夫道:“完全沒有機會。我們的飛行員駕駛的戰機,性能差的太多了。無論是俯衝,還是轉彎半徑。以及速度,防護能力,準確的說全面大幅度落後。中國人裝備了一種全新的戰鬥機,性能出現了代差。”

“情報部門失職了!”斯大林如是說。把葉若夫的狗屎都嚇了出來。當然。這個事情也怪不到葉若夫頭上,武漢航空研究院那邊,可以說情報部門和駐軍佈下的是天羅地網,根本就混不進去。而且這個新式發動機的設計其實並不難,難的是怎麼解決加工工藝和材料工藝。加工和材料方面的技術,中國人花大本錢從英國弄到的,屬於絕密中的絕密,一般人根本就接觸不到。而且第一批野馬戰鬥機的發動機。都是從英國進口的。

“我們的地面部隊,能否保證在對安集延和費爾干納地區發起攻擊時取得勝利?”斯大林又問了一句。崔可夫有點爲難了,因爲他是前第四集團軍司令啊,要說打不贏,那顯得自己無能,要說能保證打贏,估計將來打輸了死的更難看。

琢磨再三,崔可夫道:“中亞的地形很複雜,大兵團作戰很難展開。費爾干納谷地的出口苦盞屬於非軍事區,無法構建堅固要塞,這給我軍的防禦帶來了不小的難度。如果中國軍隊衝出谷地,在外面的開闊地段進行決戰,第四集團軍有信心殲滅實力相近的對手。”

斯大林不說話了,他聽明白了崔可夫的意思,以中亞現有的軍事力量,不足以打敗中國軍隊。別人說這個話,斯大林是不信的,但是崔可夫是以擅長指揮機械化部隊而著稱,所以他說這個話是有很高的可信度的。

“中國人的機械化部隊,戰鬥力如何?”扭頭問了一句葉若夫,特務頭子趕緊上前:“中國人的坦克很好,根據我們從德國獲取的情報,德軍正在仿製一款中國製造的坦克。具體的數據,目前還沒有掌握,但是根據其他渠道獲得的消息稱,這款坦克的性能全面超越了我軍現役坦克。德國人因爲缺少石油,改成了汽油發動機。中國人雖然也缺少原油,但是他們每年從美國進口數億美元的石油,美國人爲了留住這個大客戶,價格給的很低。不過據查,最近中國人跟英荷石油搞一起去了,大量進口輕質原油,可以直接用於海軍的戰艦。”

斯大林對這個彙報還是很滿意的,看來情報部門的工作是有成效的。久久不語的斯大林,最後做決定之前,還是老習慣道:“同志們都說說看法。”這個舉動,必須是黨內民主的重要舉動,怎麼決定是一回事,怎麼個過程又是一回事。

“我們應該增加中亞的軍事力量,但是眼下芬蘭的戰爭正在進行。所以,只能適當的增加空中力量用於防禦,加之冬天快來了,現在進攻確實不適合。上一次會議,我是主張進攻的,現在看來我對情況還是缺乏足夠的瞭解,犯了主觀主義的錯誤。”能在斯大林的手下活到最後老死是伏羅希洛夫,不能不說是很有一套的。站起來就先檢討,斯大林同志是不會錯的,有錯也是下面的人誤導的,比如自己就是一個很合適的誤導者。

“崔可夫同志對中亞的情況比較熟悉,我的意見,還是由他繼續擔任第四集團軍司令爲佳。朱可夫同志雖然在工作方法上有問題,但還是一個稱職的總參謀長。”布瓊尼趁機爲朱可夫說話,當然還是堅持了一句:“中亞方面,還是應該趁着冬天的機會,增加騎兵的力量。我們還是要做好準備,在明年春天應對可能遭致的來自中國的進攻。”

已經後悔的斯大林,在這兩位元帥拐彎抹角的手段後,點頭道:“同志們的看法很全面,眼下芬蘭戰爭正在進行中,通過實戰我們的軍隊戰鬥力得到了檢驗,發現了很多的問題。我們的空軍建設滯後了,我們的坦克性能也落後了,這些問題都亟待解決。”

“我建議擬一個新的決議,總參暫緩發起中亞戰役的計劃。我們很中國人進行外交鬥爭,同時利用外交爭取到的時間,加緊研製新式武器。”莫洛托夫也插了進來,實際上他也是誤炸的受害者。工業大國的外交部長在國土被轟炸之後,還得捏着鼻子認賬,已經是一個世界性的笑柄了。大家很能理解莫洛托夫的心情,所以沒人再說這個話題了。

很遺憾,因爲種種客觀因素,蘇聯政府最終決定,站在正義的立場,強烈譴責中帝國主義的殘暴行徑。當然,蘇軍也沒有從芬蘭撤軍的意思,蘇芬戰爭還在繼續中。而中國政府那個據說是瘋子的方總統,也沒有下一步的動作。至少很多很多媒體,都沒有找到可以爆料的東西。最終還是天津的《大公報》突然爆料,最近一段時間夜裡,天津火車站經過的軍列驟然增多,其密度遠遠大於正常水準,火車的動靜經常整夜整夜的不停,住在火車站附近的百姓,晚上睡覺都不得安生。

這個消息很快又引起了不小的動靜,各國媒體都在猜測,中國人正在進行一場大戰的準備。蘇聯方面很自然地也知道了這個消息,上下立刻緊張了起來。說是冬天不適合戰爭,但是也架不住人家真的打過來你沒防備不是。

蘇聯一緊張,導致往歐洲用力就有所不足了,以目前蘇軍的規模,確實很難兼顧兩個戰場。尤其是蘇芬戰爭的進行之艱難,遠遠超出了蘇軍的想象。因爲受到中國的牽制,蘇芬戰爭的進程明顯受到了影響。一些蘇軍精銳部隊,開始往中亞調動,說起來中亞真是丟不得,挨着巴庫的油田呢。蘇聯百分之七十的石油出自巴庫,真被人端了這個日子就沒法過了。

由於對高寒氣候條件下的戰爭準備不足和戰術呆板滯後等等因素,蘇軍在攻佔了佩特薩姆港之後,主動暫停了戰爭。這場預計只要幾天的戰爭,異常的艱難。這個時候蘇聯還在忙着兼併波羅的海三國,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先後就範,簽訂了所謂的互助條約。

中蘇之間一時半會沒打起來,讓很多人失望了。當然,這個時候沒打起來,意味着下一次真的打起來之後,會變得很殘酷。

於是整個1939年最後兩個月,世界這個舞臺上唱主角的還是歐洲。英法欲借蘇芬戰爭的機會控制挪威,相反德國是不打算進入挪威的,因爲挪威中立才最符合德國的利益。問題是,英法鐵了心要斷了德國鐵礦石的來源通道,尤其是丘吉爾,上躥下跳的很積極組織聯軍。

不過英法的動作實在是太遲緩了,蘇芬戰爭都打了半個月,聯軍的影子都沒有成型。反倒是蘇聯在進行了戰爭總結之後,於1940年2月11日,再次開啓戰端。總結經驗之後的蘇軍,集中力量於卡累利阿地峽,由鐵木辛格指揮四十個師,三天激戰後突破了曼納海姆防線之後,隨即投入機械化部隊擴大戰果。3月12日,芬蘭戰敗,這個時候英法聯軍還沒上船呢,失去了干涉蘇芬戰爭的藉口,控制挪威的計劃擱淺。

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顧問的建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2)戰場之外的較量第八十三章各行其道(三)義憤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二百一十七章空襲特混艦隊第六章 歸來者第二百章 延伸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三十章 以自由的名義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五章臨時制度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九十九章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局新變化第五十三章躍馬中原(九)跟誰和談?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三十四章 接敵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九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重要情報第二百三十九章大方向第三百零二章 中東路(2)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一百五十章 潛艇第二百五十六章 國家的基礎第一百五十九章 無禮與傲慢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決的外圍清掃戰第二百五十七章中國石化(1)第十五章 徐州城內人心散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殺光(3)租界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一百九十九章 居然是屠殺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我爲主(一)第五十章 上海灘(三)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不像?第七十九章京漢線之戰(十九)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二十七章 丘吉爾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一百三十六章垂死病中驚坐起第七十章京漢線之戰(十)漏洞!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十章 英雄會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二十三章東征、北伐(十二)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六章 針對性的訓練(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二百七十七章 經略東北(2)第一百四十三章 廣東來客第三十九章賊心不死第一百八十二章 身後是家園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
第一百四十一章 圍城(4)孫傳芳的苦戰(二)第二百六十三章 顧問的建議第二百二十三章 海軍的問題(2)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2)戰場之外的較量第八十三章各行其道(三)義憤第一百八十一章 各自調整第二百一十七章空襲特混艦隊第六章 歸來者第二百章 延伸第十九章 榨取最大的利益第一百四十四章規矩太多第三十章 以自由的名義第三百零三章 最後的決戰(3)第五章臨時制度第九十五章各忙各的第九十九章第九十九章 擴張(五)恐怖主義第七十四章辛亥年(二)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局新變化第五十三章躍馬中原(九)跟誰和談?第一百五十章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六十一章 重大的機遇第六十一章太湖秋操(上)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十五章 好處不白給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第九十章 各行其道(十)第二百九十章 餘韻第二百一十二章 和平,是打出來的第三十九章 賣國成果巨大第三十四章 接敵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一百一十四章 別廢話第九十一章第一百八十一章第一百二十五章重要情報第二百三十九章大方向第三百零二章 中東路(2)第二百四十六章關稅自主(2)第一百四十三章 戰爭迫在眉睫第二百六十一章 兩面要好處(1)第一百五十章 潛艇第二百五十六章 國家的基礎第一百五十九章 無禮與傲慢第一百八十五章 快速果決的外圍清掃戰第二百五十七章中國石化(1)第十五章 徐州城內人心散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三十三章 滇軍第五十四章南北議和(一)第二百一十六章 殺光(3)租界第四十二章戰爭模式的變化(3)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五十八章 忽悠無處不在第一百九十九章 居然是屠殺第七章 軍事情報處第七十三章 辛亥年(一)第一百一十一章 以我爲主(一)第五十章 上海灘(三)第一百四十一章第二百七十四章 四不像?第七十九章京漢線之戰(十九)第二百一十八章多災多難的印度登陸行動(上)第二章航空隊(下)第三百零九章方式流氓嘴臉第一百八十三章讓開大道第九十四章 差距在拉大第五十七章 唯一的渠道第二十七章 丘吉爾第六章 蕪湖整編第一百七十一章 深表遺憾第一百三十六章垂死病中驚坐起第七十章京漢線之戰(十)漏洞!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五章 新伯利恆合約第一百八十章 發現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模第二十六章 總導演(中)第九十八章 擴張(四)蔡元培武漢行。第七十三章利益面前第一百三十二章匪患第十章 英雄會第六十八章 京漢線之戰(八)戰局變化第二十三章東征、北伐(十二)第一百六十章 英雄所見略同第二百二十八章對決第二十二章 胡景伊第六章 針對性的訓練(下)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二百一十四章 殺光(1)第二百七十七章 經略東北(2)第一百四十三章 廣東來客第三十九章賊心不死第一百八十二章 身後是家園第二百三十七章 自信第二百五十五章 日本的希望之星第七十二章京漢線之戰(十二)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