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二章 民國元帥

歷史進行到這個時間段,有的問題必須面對。或者說,不解決這個問題,這個國家的根本無解。隨着軍事不再是重心,方劍雄立刻把注意力轉了回來。必須要找到一個辦法,來解決這個核心問題。可是按照歷史課本上說的,除了……,只有……,才能救中國。

應該說,方大帥很不服氣這些說法!湯化龍報告說,荊州案子有了新進展,方劍雄擦決定親自介入該案。試圖從該案中,找到一些解決問題的辦法。不客氣的說,此前方大帥採取的一些以鼓勵引導爲主的手段來推進減租減息的政策,效果並不明顯。

黃文旭看上去有點緊張,實際上他也才二十四歲的一個小夥子。雖然已經有了一兒一女倆孩子。稍稍平靜之後,黃文沉穩的思索片刻便道:“大帥,以卑職的經歷看,荊州一案,看似簡單,實則這種現象極爲普遍。這大概就是大帥要推行減租減息政策的來由,民間這等矛盾再不緩解,必然是要出大問題的。”

方劍雄聽他這段話,扭頭看看湯化龍,笑道:“湯先生怎麼看?”

湯化龍搖頭道:“竊以爲此事不可操切,否則內亂不可避免。眼下自治區在搞基礎建設,不就是想給百姓多條掙錢的路子麼?減租減息。還是要從利益上去引導。鄉紳地主。遲早會看到土地收益要遠遠小於工商收益,自願將資金轉向工商業纔是穩妥之道。”

方劍雄沉吟不語,一手在案上輕輕的敲擊。心裡卻很難平靜。不客氣的說,湯化龍這種立憲派的領軍人物,其基礎不正是根植在士紳之上麼?所以。指望湯化龍在這個問題上做出積極的反應,明顯是不現實的。甚至,整個自治區政務委員會的高層,也不會有人同意方大帥用暴力的手段推行這一政策。那麼,回過頭來看,把這些人都拿下麼?那就更不現實了,沒有這些人,自治區的穩定都不能保證,你還談什麼發展?

“黃文旭。以你之見,該怎麼處理這個事情?”方劍雄再次突然轉移目標,年輕的黃文旭可不是什麼穿越者。能力雖然也不差。終究沒有太深的去想這個問題。

“大帥,此事卑職還沒想好。覺得要覺得這個問題,就必須瞭解農民是怎麼想的?他們最起碼的訴求是什麼。”說到這裡,黃文旭突然覺得這應該是一個機會,靈光一閃便道:“大帥,卑職打算花點時間,去農村呆上一段日子……。”

這時候方劍雄擡手道:“好,這個想法很好,不單單是你一個,所有幹部培訓班出身的同志,都要下農村去呆上一段時間。農村不穩,整個自治區就會不穩。眼下面臨的外部壓力巨大,內部絕對不能出一點點亂子。”說着轉身對鄭權道:“鄭先生,你記一下,今後所有幹部培訓班的學員,畢業前一律要下農村生活一個月,回來要交一份調查報告。今天就談到這吧,荊州的案子,還是按照自治區新出臺的法律走程序。這裡我要再強調一點,任何人都不能以權力干涉法律的公正。”

北京,孫、黃在敬禮了一番盛大的歡迎儀式後,與袁世凱見面,過程應該算是相談甚歡。袁世凱對這兩位,可以說不吝溢美之詞,好聽的不要錢,堆就就是了。

據正史記載,二位偉大的革命家,沒有看穿袁世凱的虛僞和反動的一面。被袁世凱騙了,然後高高興興的回來,裁撤民軍。再然後,宋教仁遇刺,纔有了二次革命。

可是換一個角度來看啊,孫黃不是一度領導中國革命麼?不是一度建立了南京臨時政府麼?有個問題很讓人費解的是,袁世凱稱帝被推翻後,影響巨大的革命家,高舉護法的旗幟,爲何沒能像武昌起義之後,槍聲一響,全國響應呢?

閒話不提,孫與袁之會晤期間,提出了一系列的政治主張。“核心思想爲將農業國變成工業國,以修築鐵路入手發展經濟,對外開放,引進外資。”

各位觀衆沒有看錯,是對外開放,引進外資以發展經濟。這個提法,不是後來的首創。

更有趣的是,此前對袁世凱抱有強烈戒心的黃興,據說在與袁世凱一番會談後,對袁世凱佩服不已,推崇之極。好吧,大家姑且相信,這就是歷史。

孫、黃在北京期間,同時也是國內政壇變化多端的時期。按照方劍雄這個反動軍閥的條件,在帝國主義的逼迫下,臨時內閣匆匆誕生,臨時國會也匆匆誕生。具體的人物,並沒有太多的變化,只不過原本應該活躍在這個舞臺上的湯化龍,現在沒有在這個舞臺上表演。

臨時內閣總理唐紹儀,拿出一份名單,經由南京搬來北京的臨時參議院通過後正式對外公佈。外交總長陸徵祥,內務總長趙秉鈞,財政總長熊希齡,陸軍總長段祺瑞,海軍總長劉冠雄,教育總長蔡元培,司法總長王寵惠,農林總長宋教仁,工商總長陳其美,交通總長施肇基。另外提一句,據說有一個小插曲,陸軍總長一職,原本選爲黃興,袁世凱不同意,特設參謀總長一職以安排黃興。呃,這個參謀總長不在內閣致中,按照正史的說法,這是袁世凱的陰謀。所以黃興拒絕了,不久回了南京,去安排南京民軍的裁撤善後。

不管怎麼說,這個臨時內閣誕生了,臨時參議院也通過了。袁世凱這個大總統呢,也坐穩當了,接下來自然是要抓緊選舉的事情。畢竟這個大總統不是臨時的了,內閣是臨時的。要知道,現在搞的是內閣制,不是南京臨時政府那個總統制。不管怎麼說,南京臨時政府臨時大總統和袁世凱這個正式大總統之間的權力,自然是不可同日而語。嗯,這是根據臨時約法決定的。

以爲要大選,北京城裡熱鬧了起來。各種政黨紛紛新鮮出爐,北京城裡最熱鬧的地方,就數八大胡同了。政治動物都願意上那去談政治,順便捧個把相好啥的。你還別擔心他們沒銀子往裡頭砸,不少人逛窯子,那都是公費。

北京城裡的民國時代,就這麼紛紛擾擾的開始了。各種政黨湊一起,也不知道整天都在商議些啥。總而言之,言而總之,在八大胡同這個脂粉香味最弄的所在,每天都在上演一些政治動物的故事。

正式上任大總統後,袁世凱先把黎元洪弄北京去幹了一個副總統。這麼說吧,不管黎元洪在武漢戰場中表現如何,袁世凱的心目中他都是個人物。多年以後,有一個姓李的作家,在一本書裡頭,爲黎元洪說了不少好話。一番考證後,否定了所謂黎元洪被人從牀底下揪出來當了都督的正史說法,有說袁世凱如何看重黎元洪。

不論這個李作家是不是在爲黎元洪洗地,單單就袁世凱處心積慮把黎元洪弄北京去一事,多少能看出些端倪來。你不能否認,黎元洪是個人物。

黎元洪進京之後,袁世凱又玩了一個小手段,讓臨時內閣搞了個集體意見,增設一個民國陸軍元帥的職務,然後交由臨時參議院選舉方劍雄爲民國元帥。

這個民國元帥嘛,此前有個黎元洪是臨時政府推舉的。後來黎元洪自己給自己摘了元帥的帽子,這不袁世凱又整出一頂元帥的帽子來,死活要給方劍雄這個反動軍閥戴上。

怎麼說呢?既然是元帥,你就得去北京任職吧?你還別說,這一招挺毒辣的。臨時參議院那幫孫子,也不知道怎麼想的,很一致的通過了這個提議。

袁世凱立刻致電方劍雄,稱:自革命以來,方蕪湖功勳卓著,時人莫不能及。民國元帥一職,非方蕪湖莫屬。近得參議院認可,特派陸軍次長徐樹錚赴漢,送元帥府牌匾一副,並敦請扶國進京就任。

電報到武昌的時候,方劍雄正在視察國防軍總後的工作。革命戰爭期間,總後的工作隨着戰爭的進行,矛盾異常突出。其中以重型火炮的矛盾最爲突出,現有交通環境下,沒有一個很好的組織,是不能保證重炮部隊在戰場上發揮作用的。

所以方大帥親臨總後,趕上段風從口外回來,方大帥就過來視察一二。這不,段風這一趟出去可真沒白跑,一共採購了五千匹挽馬,全部運到大約需要一個月的時間。

同時,四川方面高升乾的也不錯,先後採購三千多匹馬,運到武昌交付各部隊。

第七十一章標準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軍規劃?還是十五年?第六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六)遇阻第一百七十四章 機械化對機械化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三百二十五 章 大蛋糕(上)第二十八章 他來了!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十九章東征、北伐(八)第九十四章 故人再聚首!第二百五十二章 春天第三百一十七章 猖狂的師長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2)戰場之外的較量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八章 1919年上半年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三十八章 日談夜談第二百五十八章中國石化(2)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一百七十五章 轟炸!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須堅守的城市第三十八章 日談夜談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九十三章回聲第四十三章 亂(上)第一百四十五章舉世震驚的講話第二十七章 丘吉爾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選結束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八十八章 酒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九十章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經略東北(7)北周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張潤農的助手第十八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七十三章登島第二百九十七章 歷史慣性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一百六十八章亮點第九十三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下)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三十六章橋頭堡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一百零四章擴張(十)硬着頭皮也要打第一百七十七章 陸大高材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三百章 中美軍隊之間的分歧第八十三章第八十二章 偶然和必然第二百二十三章難產的作戰計劃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二百零四章 各有軟肋第一百一十二章不信邪和不客氣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三十一章 東征、北伐(三十)第二百零六章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盜鈴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八十七章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二百五十章 拯救者第五十章 討價還價的理由第三十章 怎麼打?第三百二十九章結束也是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一百三十八章很滿意第六十章 南北議和(七)人氣爆棚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三十八章 日談夜談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七十四章科研隊駐地
第七十一章標準第一百一十三章 掀桌?第一百二十六章 中國空軍制造的血案?第二百五十三章 發展的再快一點第四十四章 中原鹿正肥(十一)挽救危局第五十五章 十年建軍規劃?還是十五年?第六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六)遇阻第一百七十四章 機械化對機械化第七十二章 蹣跚的腳步第三百二十五 章 大蛋糕(上)第二十八章 他來了!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十九章東征、北伐(八)第九十四章 故人再聚首!第二百五十二章 春天第三百一十七章 猖狂的師長第八十五章 各行其道(五)兩省合一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2)戰場之外的較量第二百八十章 經略東北(5)開幕第八章 1919年上半年第二百八十一章 經略東北(6)邊事第三十八章 日談夜談第二百五十八章中國石化(2)第二十三章 政客無恥第七十四章衆目所指第二百零二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一百七十五章 轟炸!第一百九十八章必須堅守的城市第三十八章 日談夜談第三十三章 沆瀣一氣第一百八十章 攻堅戰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九十三章回聲第四十三章 亂(上)第一百四十五章舉世震驚的講話第二十七章 丘吉爾第三百二十一章 大選結束第五十五章 南北議和(二)黑宅vs菩薩第四十九章 圖窮匕見第八十八章 酒會第一百二十九章 又是亂的時節第九十章第八十九章 各行其道(九)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二十六章東征、北伐(十五)第二百八十二章 經略東北(7)北周第二十九章 那就打一下!第一百五十五章 張潤農的助手第十八章 歷史巧合的本質(中)第一百三十二章 軍備泥沼第二百四十一章第九十九章第一百六十九章 戰爭的陰雲第七十三章登島第二百九十七章 歷史慣性第一百零七章 中亞風雲(2)第一百六十八章亮點第九十三章 反動軍閥野心家(下)第二百二十六章黑虎掏心之策第一百五十二章 海軍的魂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三百二十八章第三十六章橋頭堡第四十七章算計第七章 巴黎和會準備會議第一百零四章擴張(十)硬着頭皮也要打第一百七十七章 陸大高材生第一百九十四章 無力迴天第三百章 中美軍隊之間的分歧第八十三章第八十二章 偶然和必然第二百二十三章難產的作戰計劃第二十九章 見撫臺(中)第二百零九章 北非颶風第五十五章知錯就改第二十七章 總導演(下)第二百零四章 各有軟肋第一百一十二章不信邪和不客氣第一百六十四章 反擊風雷第三十一章 東征、北伐(三十)第二百零六章第七十六章 京漢線之戰(十六)第一百七十章 掩耳盜鈴第六十七章 泗水案(下)第一百一十一章 擴張(十七)伯利恆公司第八十七章第二百一十章 海軍的姿態第二百五十章 拯救者第五十章 討價還價的理由第三十章 怎麼打?第三百二十九章結束也是開始第一百五十五章加緊備戰第一百二十一章 決戰(12)謀求體面的收場第一百三十八章很滿意第六十章 南北議和(七)人氣爆棚第一百六十七章戰爭走向的關鍵第一百零一章 擴張(七)各方來使第三十八章 日談夜談第二百二十七章啓動黑虎掏心計劃第七十四章科研隊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