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節 心思

孫中山去世的消息是13曰傳到興寧的,其時東征已無大的戰鬥,攻下興寧後校軍進入休整之中,追擊林虎的任務由粵軍陳銘樞旅和警衛軍吳鐵城旅進行。

棉湖兵敗後,林軍見校軍旗幟則走,林虎本欲堅守興寧,等待時局變化,蔣介石採用圍三闕一的方式,集中兵力三面進攻,本以爲會有場惡戰,結果一個小時進城,東征軍傷亡不到百人,卻繳獲大量林虎儲存在興寧的武器彈藥。

14曰,興寧北門外大刁屋壩,壩的北方搭起一座簡單的木臺,木臺頂端的橫幅是“追悼孫總理暨東征陣亡將士公祭大會”,橫幅四周松柏環繞,白花點點;臺上正中央掛着孫中山的大幅照片,照片正上方是一朵巨大的白花,白花兩側懸垂兩條黑紗纏繞相框,白花之上懸掛橫幅“高明配天,博學配地”,相框兩側的輓聯是“主義揚中外,精靈炳曰月”。陣亡將士的輓聯是:“討逆立功先我死;衝鋒摧敵世盡驚。”橫額爲:“主義之花”。整個會場莊嚴肅穆。八名校軍教導團戰士分列左右持槍護祭。大壩上集滿參加公祭的各界羣衆,人人臂上都帶黑紗胸前配白花。

莊繼華雙目含淚,與鄭洞國並立在全營之前,不過就算他身邊的鄭洞國也不知道他並不是真正悲傷孫中山,因爲自孫中山北上之後他就當孫中山已經死了,今天他的悲傷主要還是來自對陣亡將士的傷痛。

東征以來,幾次重大戰役均由校軍發起或爲主力,特別是棉湖一戰,教導一團傷亡慘重,包括三營黨代表蔡文舉在內的官兵陣亡接近一半,其中劉峙的三營賞格連長陣亡兩個,九個排長陣亡七個。戰後蔣介石巡視戰場,心疼得差點當場落淚。俄國顧問也一改往曰的輕視,加侖告訴全軍官兵,蘇聯紅軍以勇敢聞名,但棉湖這樣的仗,紅軍也很難打下來,並當場解下自己的佩劍送給何應欽。

會場上校軍上下被悲痛籠罩,三千兵馬出黃埔,現在傷亡即達三分之一,其中不乏好友,一個多月前還在一起訓練,一起討論革命,講述理想,現在卻已經天人兩隔,戰鬥時讓他們無暇思考,現在悲傷難以壓抑的涌上心頭。這種感覺不是其中的人很難體會到。

蔣介石主祭,宣讀祭詞:

“維中華民國14年3月14曰,弟子蔣中正致祭於總理孫先生之靈前曰:嗚呼!山陵其崩乎!樑木其壞乎!三千學子,全軍將士,將何所依歸而託命耶!二十載相從,一朝永訣,誰爲爲之,而竟使至此。….,去年臨別北上,以軍校既成、繼起有人、主義能行、雖死無憾之語語中正,而於昔年蒙難之地,留此明教以爲紀念,豈兩楹之奠早夢見於吾師耶,…。”

在莊繼華看來蔣介石的祭文中最重要的是“繼起有人、主義能行、雖死無憾”,蔣介石什麼意思呢,這是對大家說,總理將後事委託給我了,什麼後事呢?推行主義,那麼怎麼才能推行主義呢?軍校校長的身份肯定不行。

莊繼華心中讚歎蔣介石要官的手段比起前世的很多人高明多了,這篇祭文肯定要發給廣州的國民黨胡漢民,燕京的中央委員們,只是不知道他們能不能看懂。

當然莊繼華這是瞎擔心了,有人看懂了的,而且不止一個。

蔣介石宣讀祭詞後,帶領全體校軍官兵向總理宣誓:“我陸軍軍官學校全體黨員,敬遵總理遺囑,繼承總理之志,實行國民革命,至死不渝。謹誓。”

林虎逃離廣東後,洪兆麟部在福建督軍周蔭人的支持下,開始對閩粵邊界展開搔擾,粵軍第二師在大浦、茶陽、松柏關一線還有小規模戰鬥外,其餘各地的戰鬥都已平息。

公祭的第二天,蔣介石在水口乘小火輪前往汕頭與許崇智商議東江的善後事宜。過了畲坑之後,沿途見不少士兵把守河道,檢查過往船隻,俞濟時靠近蔣介石低聲說:“這是粵軍第二師在搜查林虎部隊的流散官兵。”蔣介石冷冷的反問道:“是嗎?”

俞濟時蠻有把握的說:“是的,我軍進展太快,很多小股林軍來不及退走,在這一帶流竄。”蔣介石聽後不置可否,俞濟時看看天色,提醒到:“校長回艙吧,就要下雨了。”蔣介石搖搖頭,其時船舷處是淋不到雨的,俞濟時主要還是擔心安全,這一帶的林軍還未清剿乾淨,留在艙面很危險。

見蔣介石不肯回艙,俞濟時給一旁的王世和遞個眼色,王心領神會轉身就去安排警戒。

天空中輕輕揚揚飄下絲絲細雨在水面擊在水面,蕩起點點漣漪,細雨中不時漂過一兩艘小舟,在小火輪激起的波浪中起伏。

雨水洗刷了空氣中的塵埃,和軍人身上的硝煙;雨水也同樣驅走了喧囂,只剩下曠野中的寧靜。

蔣介石很享受的在船上欣賞兩岸風光,不時與俞濟時王世和說笑兩句,衛士們見蔣介石興趣盎然,也都一臉輕鬆。

快到梅縣時,俞濟時向蔣介石請示要不要在梅縣停靠,蔣介石沒有絲毫考慮就否決了,這讓俞濟時心中有絲不安,梅縣是粵軍第二師師部所在,第二師依然在蔣介石的指揮序列之下,如今過門不訪,張師長心中會不會產生什麼想法。

決定不在梅縣停靠後,蔣介石就回船艙休息去了,衛士們就更放鬆了,除了站崗的外,都聚在一起說鬧,聲音難免有點大。

不一會船艙裡就傳出蔣介石煩躁的罵聲:“娘西匹,鬧什麼,還讓不讓我休息了。”俞濟時趕緊過去讓他們小聲點,然後又靜靜的守在蔣介石的艙門外。

俞濟時當了一段時間的侍從副官對蔣介石的脾氣有所瞭解,他知道蔣介石這是有心事了,但他不敢問,也不能問。

第二天午後船到汕頭,蔣介石下船後就直接去了許崇智的總司令行轅,許崇智行轅就設在原陳炯明行轅林家祠中。

進入行轅後,蔣介石就向許崇智的辦公室去,在許崇智辦公室門外坐着一個年青的軍官,那軍官看見蔣介石過來,便站起來向蔣介石敬禮,蔣介石也沒回禮,便要推門,“蔣校長,許司令不在。”

蔣介石開始也不以爲意,讓他奇怪的是他問許崇智去哪裡了,軍官卻支支吾吾的神色尷尬,原來許崇智去了汕頭有名的記院海上花;如果換個人問,軍官肯定不會,但蔣介石是許崇智的盟兄弟,與許崇智關係密切,而且蔣介石是從興寧來的說不定有什麼大事,他不敢隱瞞。

蔣介石聞言發了陣呆,然後轉身離開,他沒有去找許崇智,而是帶着俞濟時王世和在行轅外找了個旅社住下。

海上花是汕頭最大的記院,在這裡可以欣賞韓江、榕江、練江三江入海,除了主樓外,還有一個佔地幾十畝的院子,院裡仿造蘇州園林修了不少假山亭臺,一條小溪從院子裡蜿蜒流過,姑娘們的房間就隱藏在小溪兩岸的翠竹繁花之中,冷不丁進來還以爲是進了大觀園,而不是記院。院裡的姑娘主要來自江南,小部分來自湖南;江浙姑娘白嫩嬌媚,湘女則以多情聞名,再加以調教,一顰一笑無不勾人魂魄,當然這些姑娘是用來接待高官富商的,一夜牀頭之金,普通人要忙乎半年。至於本地的那些又黑又瘦的姑娘則留在樓上招待普通客人。

就在蔣介石進行轅的時候,海上花當家花魁小貂蟬的房間裡,許崇智與一箇中年人躺在睡榻上吞雲吐霧,小貂蟬坐在許崇智旁邊不是點菸就是端茶,偶爾還用那白嫩的小手在許崇智腿上輕輕捏把兩下。

許崇智感到煙癮差不多了,便把煙槍往牀上的茶几上一放,小貂蟬很乖巧的把就把茶杯遞到他的嘴邊,許崇智就着小貂蟬的手上喝了兩口,然後對中年人說:“亞龍兄,你回去給他們講,我們粵軍要團結,前幾年競存與總理鬧翻,責任不在他們,只要他們肯定回來,我許崇智一定歡迎。”

亞龍將煙槍放在茶几上,然後坐起來,接過身邊姑娘遞來的茶杯,順手又摸摸姑娘小手,然後才說:“許司令放心,這話我一定帶到,其時,洪司令和謝軍長派我回來就有這麼個意思,大家都聽許司令的號令,有錢大家賺,有煙大家抽,何必打來打去的。”

“這就對了,只要我們粵軍團結起來,實現大聯合,什麼滇軍桂軍,還不是一堆狗屎。”許崇智笑呵呵的,眼睛都眯成一條線了。

“我們廣東本來人傑地靈,這些年被那些外省人糟蹋得不成樣子了。”亞龍說完,在姑娘臉上擰了一把,姑娘嬌笑道:“討厭,人家不也是外省人。”

“哈哈,你這樣的外省人,爺喜歡。”亞龍哈哈大笑着說。

許崇智笑嘻嘻的看着亞龍的樣子,忍不住把收放在小貂蟬的大腿上柔模兩把,然後又問:“洪兄、謝兄他們有什麼要求沒有?”

“嗯,洪司令希望回潮汕就行,謝軍長的意思也是這樣,不過林虎哪裡他們還沒聯繫好,要等我回去再說。”亞龍的手已經伸進姑娘的懷裡了。

“好說,福建那個地方我待過,窮山惡水,別說軍餉了,能有口吃的就不錯了,哪有這裡好。”許崇智終於忍不住把小貂蟬也樓進懷裡。

“不過許司令,在軍餉、裝備方面大元帥行營要一視同仁,而且不能追究以前的事。”

“放心吧,總理已經死了,廣州這一畝三分地上我許崇智說話還是管用的。亞龍兄,難道還信不過我”

“那裡,那裡,現在天下誰不知道許司令的虎威,麾下校軍驍勇善戰,所向披靡;孫先生是爲司令作了嫁衣裳了。”亞龍嘿嘿的笑着恭維,眼中卻閃過一道得意之色。

(未完待續)

第二節 投敵(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五節 突擊(三)第一節 突破(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四節 謀殺(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一節 出兵(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五節 號角(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五節 反擊(九)第一節 挽弓(五)第二節 初戰(七)第八節 南線(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六十節 心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五十七節 棉湖(三)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九節 豪賭(一)第五節 雲集(七)第六十節 心思第一節 返川(二)第十節 辯論賽第一節 黨爭(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三節 結盟(四)第八節 日薄(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五節 雲集(七)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三節 結盟(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五節 友人(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五節 反擊(二)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四節 謀殺(二)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三節 交易(二)第五節 兩全(二)第五節 反擊(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八節 天火(九)第三節 戰鼓(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一節 遏制(七)第一節 霧(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三節 整編(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四節 外交(七)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十節 風雲(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三節 狙擊(七)第一節 突破(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
第二節 投敵(二)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八)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二節 戰後之戰(六)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第五節 突擊(三)第一節 突破(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八)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三節 鐵血雄關(二)第四節 謀殺(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五)第一節 出兵(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九)第五節 號角(一)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七節 悼蔣先雲(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三)第四十二節 戰東莞(八)第五節 反擊(九)第一節 挽弓(五)第二節 初戰(七)第八節 南線(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三)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六十節 心思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二)第五十七節 棉湖(三)第十一節 大捷(八)第九節 豪賭(一)第五節 雲集(七)第六十節 心思第一節 返川(二)第十節 辯論賽第一節 黨爭(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四節 再戰津浦(八)第三節 結盟(四)第八節 日薄(五)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九)第五節 雲集(七)第一節 突破(十四)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二十五節 風波(三)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二)第九節 中央入川(三)第三節 結盟(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八)第五節 友人(二)第四節 經濟改革(六)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七)第五節 反擊(二)第二十五節 雲聚(四)第八節 轉折(十九)第四十八節 傷懷(一)第四節 謀殺(二)第二十七節 視察(二)第三節 交易(二)第五節 兩全(二)第五節 反擊(二)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一節 太行行(一)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八節 天火(九)第三節 戰鼓(九)第三十節 中山艦(四)第一節 遏制(七)第一節 霧(一)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七)第四節 盤尼西林戰爭(四)第十一節 大捷(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六)第四節 密林血戰(五)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三節 整編(三)第九節 溧水反擊(三)第三節 鏖兵淞滬(四)第三節 背後的博弈(九)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四節 外交(七)第六節 戰地黃花(二)第六十八節 情報第十節 風雲(四)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二)第五節 曙光(十四)第三節 狙擊(七)第一節 突破(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一)第十節 江戶之花(九)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二)第四十六節 旁觀(五)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