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節 諍友

三人看見李之龍旁邊的潘慧勤,便同時皺眉,向李之龍的身後張望,李之龍看他們的樣子,哈哈笑道:“別擔心,金慧淑同學沒來。”潘慧勤和宮繡畫同時笑了,兩個女孩的笑容是各有特色,潘慧勤是抿嘴一樂,宮繡畫則是則是大方的咯咯直笑,白皙的臉上透出一股頑皮,“早知道你們這樣怕她,我就一定把她拉來。”說完又咯咯直笑。

“那我們打敗仗你就要負責。”莊繼華順口開個玩笑,他倒並不怕金慧淑,在他看來金慧淑只是一個女權主義者,充其量也就是口頭上宣揚,前世他在美國大學裡曾經接觸過幾個女權主義者,她們給他的感覺是上帝應該把*造在男人的身體裡,這個金慧淑與他們差遠了,最多也就是在口頭上顯得咄咄逼人,他煩的是有這麼個人在一旁就什麼事都作不了。

賀衷寒和楊其剛卻沒有感到好笑,兩人都是一臉寒霜,明顯剛吵過,李之龍馬上發現三人氣氛不對,於是便問:“怎麼啦,其剛,出什麼事了?”楊其剛不客氣的說:“李之龍同志,這是在前線,注意點影響。”說完轉身就走。

李之龍先是莫名奇妙,而後臉色漸漸泛紅,*一股怒色,潘慧勤也有些尷尬,氣氛一下又落下來。宮繡畫眉毛一揚,衝着楊其剛的背影喊道:“我們就是來上戰場的,神氣什麼,還革命軍人呢,最好先革革你腦子裡的封建思想。”

賀衷寒向莊繼華打聲招呼也要走,莊繼華不解的說:“在田來了正好聊聊,幹嘛…。”賀衷寒打斷他的話:“我與他沒什麼好聊的。”李之龍也不客氣的說:“*,我聽說你在這,來看看你的,與其他人無關。”賀衷寒聞言也沒說什麼只是冷哼一聲就走了。

莊繼華看着李之龍心裡直搖頭,當學生時他們關係沒這麼緊張,怎麼畢業後會搞成了這樣,國共紛爭難道就是這樣開始的?李之龍的悲劇就是這樣開始的?以後自己該何去何從,莊繼華腦中瞬間閃過數個念頭,但立刻又被否決了,調和他們之間的矛盾,他還沒有把自己看得那樣高,跟着老蔣是先甜後苦,跟着老毛是先苦…..以後好像也不怎麼甜。唉,以後再說吧。

“我說不來戰俘營吧,你非要來,看受批評了吧。”潘慧勤埋怨李之龍。

聽到戀人這麼說,李之龍更感到不舒服了。

“有什麼,他是多管閒事,我們是宣傳隊,來這裡向戰俘宣傳革命的。”李之龍強辯道,額上的青筋卻在抖動。

“你還說。”潘慧勤委屈得眼圈有些紅了。

莊繼華心裡有點慌,這潘慧勤平時不是這樣的呀,挺豪爽的女孩,怎麼說哭就要哭呀,這可不是哭的地方。

“在田沒說錯,向戰俘宣傳革命道理也是你們宣傳隊的任務,只是我不知道你們在這裡,要早知道,我會去請你們的。”莊繼華急忙勸到。

“讓我們給俘虜宣傳革命,好呀。”宮繡畫高興起來,轉眼又有些發愁。

“可我們該怎麼作呢?慧勤姐,也是刷標語,演講?”

“可以考慮換個方式,在田,幹你的老本行。”莊繼華對李之龍說。

“老本行,演戲?這是宣傳隊,劇團沒來。”李之龍沒好氣的說。

“死腦筋,潘同學怎麼會看上你。”莊繼華笑罵道:“你們宣傳隊可以組織一些小節目,比如唱歌,小品,舞蹈,這些節目中把革命道理放進去,這樣不就達到宣傳的目的了。”

這個時代,勞軍雖然很少卻也不是沒有,但那是單純的慰勞姓質。在慰勞中加入宣傳成分估計是[***]獨創,在各[***]隊中只有[***]的軍隊有藝術團、歌舞團這樣的編制,其他國家好像沒有,至少筆者沒發現。

李之龍有些明白了,想想後又有些發愁:“小品可以排上一個,可是這舞蹈和歌曲那裡去找?我說的是有革命道理的舞蹈和歌曲。”

這下莊繼華也有些發愁了,其實前世他也會唱一些革命傳統歌曲,他的客戶中有幾個是軍人出身,卡廳k歌時常陪他們唱,也就學會了一些。但這些歌曲好像不太適合,除了黨派色彩太明顯,而且還有些超出時代,象東方紅、燕京的金山上等等能拿出來唱?

“問問百靈鳥,看她知道不。”宮繡畫說道。然後給莊繼華解釋百靈鳥是宣傳隊的隊員阿英。

莊繼華這才知道這支宣傳隊成員不僅僅是在校學生,還有工人店員等工會積極分子。廣東區委爲了支援東征,在全市的[***]員、共青團員、積極分子進行了動員,不但組建了宣傳隊,還組建了支前隊爲前線運送給養。這個阿英就是順昌紡織廠工會的積極分子,是宣傳隊裡最會唱歌的,被稱爲宣傳隊裡的百靈鳥。

李之龍把莊繼華強拉到宣傳隊的宿營地,讓他幫忙選歌。莊繼華開始也沒怎麼,前世聽的歌多了,想想那百靈鳥的歌也不太可能引起他的意外。

宮繡畫把阿英拉來的時候,莊繼華也沒太在意,只是微微打量一下,阿英看上去很普通,前額留着留海,腦後梳着一條辮子,十八九歲的樣子,相貌不算出色只能說是端正,眼睛挺大,皮膚微微有些粗糙,這是常年做工留下的痕跡,見到莊繼華也不害羞,只是安靜地聽他講對歌曲的要求。

隨後阿英唱了首《尋親淚》,這是首粵南小曲,說的是一個闖南洋回來的人尋找自己親人的歌。阿英的聲音軟軟的,甜甜的,帶着一絲悲傷、一絲愁緒、一絲縹緲,伴隨哀怨的笑容,讓人心粹,催人淚下。莊繼華心說乖乖這要是放在前世最差也算個情歌天后,粉絲不海了去了。

成了,莊繼華對李之龍說,再找兩首工人淚農民淚的歌就成了,到時候我就讓那些俘虜們哭去吧,然後他們就知道爲什麼要革命了。

第二天,莊繼華又邀請了黃明誠的工人糾察隊參加宣傳會,怎麼說也是一齊拼過命的,他讓曹淵在前面陪着黃明誠,自己卻把李之龍拉到隊伍的後邊,他打算與李之龍談談,提醒他謹慎些,中山艦事件他可是主角。經過這幾個月的觀察,李之龍姓格中不拘小節、得意時有些目中無人的缺點被他抓住了。

隨着節目的進行,現場的氣氛越來越好,李之龍又有些得意了,莊繼華冷眼旁觀見他興致很高,便開始給他潑冷水了。

“在田,有句化我想勸勸你,可我不知道該不該說。”莊繼華平靜的說。

“什麼事呀,吞吞吐吐的,*,你這可不好,我早想說說你了,你戰場都上了,英雄也當了,怎麼還是這樣畏畏縮縮的。”李之龍毫不在意的批評道,他對莊繼華這種說一半藏一半的方式說話方式,老早就不滿意了,在他看來革命者就應該光明磊落,有什麼說什麼。

“那我可說了,你可不能生氣。”

“哦,對我有意見,那就提吧,我可不是小心眼的人。”李之龍見莊繼華這樣說,知道他要對自己放炮了。不過說實在的,李之龍也挺佩服莊繼華的,同學這麼久好像就沒看見莊繼華被什麼事難住過,就算上次的文章事件,那麼大的事,要換他李之龍的話,早就與人爭吵起來,至少餘灑度就不能輕易過去,但莊繼華好像沒真正往心裡去,學校裡的議論,報上的文章,他都無動於衷,除了送上門的餘灑度以外。

“在田,其剛提意見的場合雖然不好,但他的意見卻是對的。”莊繼華委婉的說:“你與潘慧勤的關係大家都知道,在其他場合我相信其剛絕不會說這樣的話,但這是在戰場,別人在拼命,你呢?”

李之龍正要反駁,莊繼華制止了他。

“知道的說你是率領宣傳隊幹革命,不知道的呢,說你是以公謀私,甚至更難聽的話也有;如果有人對你心懷不滿,暗中向你在黨內的上級報告。這後果…”莊繼華閉口不言,李之龍是個聰明人用不着在說下去了。

這番話讓李之龍背心冒汗,其實如此張揚本不是他的本意,在他知道自己要帶宣傳隊時,他找過周主任提出下部隊或者跟着政治部行動,不願帶宣傳隊,沒想到卻受到周主任的嚴厲批評,他感到宣傳隊根本沒什麼事,不就是刷幾條標語,發表演說嗎,還不是手到擒來;因此有些懷才不遇,這才整曰與潘慧勤形影不離。

“你知道你與巫山的最大區別是什麼嗎?是穩重。巫山做事前後想得很仔細,幾乎要考慮每個細節,你對人對事熱情很高,卻易疏忽細節;任何事情都是由細節組成的,因此西方有句諺語叫細節決定成敗。”莊繼華見李之龍聽的很認真:“在田,我們是朋友,所以我說了這麼多,如果你認爲我是真心爲你好,你就一定要記住細節決定成敗。”

李之龍有些感動,這的確是肺腑之言,只有朋友才能說得出的話。

“*,你的批評我接受,以後我一定注意,東征沒結束前,我決不再與慧勤或其他任何女同志單獨在一起,把宣傳隊的工作真正搞好。”

殊不知,他這話讓莊繼華更感失望,但莊繼華已無法再說什麼了;李之龍直到一年以後才明白莊繼華所說的細節決定成敗的意義,不過他那時已經被囚禁在虎門炮臺中了。

宣傳隊的工作很有效,他們的節目觸動了俘虜們已經麻木的內心世界,接下來的幾天莊繼華讓曹淵講課,讓楊其剛和賀衷寒觀摩,讓七連士兵與俘虜們交流,俘虜們的思想開始活躍。

好事成雙,莊繼華對俘虜營的整頓有些滿意的時候,前方又傳來一個捷報。

洪兆麟與尹驥向淡水發起反攻時,東征軍的部署尚未調整到位,第七旅在距望牛崗三裡的深木墟一線與尹驥部展開激烈戰鬥;教導二團也在新鋪與從沙坑而來的洪兆麟所部遭遇。二團在洪部的衝擊下連連後退,王柏齡慌了手腳,自己親自跑到城裡向蔣介石求援。上行下效,二營五連連長孫良也丟下部隊也逃進城裡,五連士兵立刻向後潰散,洪兆麟從五連的缺口中殺進來,二團被迫向淡水城退卻,蔣介石大怒之下,槍決了孫良,震懾部隊,同時從許濟七旅中調衛立煌團支援二團,這才穩住二團陣地,但七旅的攻勢也因此減弱,被尹驥擋在望牛崗,當天淡水城以北全線激戰,直至夜幕降臨。

第二天蔣介石只留下一個營守衛淡水城,教導一團全團出擊洪兆麟,經過五小時激戰,洪兆麟終於支撐不住,向常山口和仙人臺退卻,企圖依靠仙人臺的地勢阻擊東征軍的追擊,沒想到的是,粵軍第二師在張明達率領下渡過淡水,擊破果嶺李克誠部的阻擊,向仙人臺後方的蕭樓、老河口發起進攻,這讓洪兆麟尹驥急忙從仙人臺後撤,校軍和粵軍第七旅窮追猛打,洪兆麟和尹驥付出慘重代價後得以退往平山,淡水之戰以東征軍大獲全勝告終。

隨同捷報而來的是一道命令,莊繼華升官了,他被任命爲三營營長,接替王俊的職務;七連連長由胡宗南接任,副連長由宋希廉兼任,一排副排長李鐵軍接任一排長,二排副排長王敬久調三排任副排長,在排長杜聿明歸隊前主持三排工作。隨後命令七連立刻從戰俘中挑選士兵補充部隊,將俘虜營交給護送支前隊的粵軍,莊繼華率七連護送支前隊儘快趕往前線。

第六節 接觸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八節 日薄(三)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十節 風雲(九)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五節 積聚(十)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三節 巧取(六)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三節 結盟(三)第十三節 冷遇第二節 投敵(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一節 亂起(一)第三節 調整(四)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五節 突擊(九)第五十節 暗敵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七節 曙光(八)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八節 天火(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十三節 試探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一節 奪軍(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三節 狙擊(七)第三節 結盟(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一節 突破(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二節 策劃(八)第十五節 教導第八節 日薄(九)第六節 救亡(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五節 雲集(七)第五節 調整(一)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八節 南線(一)第十六節 招生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五節 海關(二)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二節 川軍(八)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八節 轉折(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五節 號角(十)第五節 反擊(九)第五節 反擊(五)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五節 號角(三)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六節 救亡(十)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六十九節 拉攏(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二節 交易(四)第八節 日薄(十二)
第六節 接觸第九節 中央入川(一)第二十節 廣西(二)第九節 轟炸東京(七)第八節 日薄(三)第七節 鎮藍衣(四)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三)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六)第三節 會戰(十三)第三節 別動隊(一)第三十二節 路遇(一)第二十五節 雲聚(三)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四)第四十三節 生死之間(一)第十節 風雲(九)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三)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五節 積聚(十)第三節 戰天津(六)第三節 巧取(六)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三節 太行行(十)第三節 結盟(三)第十三節 冷遇第二節 投敵(一)第九節 臨沂破軍(四)第一節 亂起(一)第三節 調整(四)第六節 危機與勝機(二)第二節 山城霧(一)第五節 突擊(九)第五十節 暗敵第十節 風雲(二十二)第七節 曙光(八)第十節 風雲(十四)第三十節 中山艦(十二)第四節 塞北烈焰(三)第八節 天火(六)第六節 爾虞我詐(六)第十三節 試探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四節 九天之上(一)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十一節 重振(二)第一節 奪軍(四)第四節 塞北烈焰(九)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十)第三十四節 送君第三節 狙擊(七)第三節 結盟(三)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四)第一節 突破(二)第八節 南京,南京(四)第六十七節 爭論第四節 決戰前奏(一)第八節 轉折(十六)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十一)第二節 山城霧(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六)第二節 策劃(八)第十五節 教導第八節 日薄(九)第六節 救亡(七)第四節 決戰前奏(六)第一節 挽弓(十二)第九節 佈局敵後(一)第六節 波瀾起(四)第五節 雲集(七)第五節 調整(一)第四十七節 分路(二)第六節 新雲南(二)第八節 南線(一)第十六節 招生第四節 經濟改革(五)第八節 轉折(二十六)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五節 海關(二)第十一節 大捷(六)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二節 川軍(八)第三節 戰天津(八)第八節 轉折(四)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五)第五節 號角(十)第五節 反擊(九)第五節 反擊(五)第三十四節 宣傳隊第五節 號角(三)第二節 陝北行(一)第六節 救亡(十)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三十九節 戰東莞(五)第六十九節 拉攏(二)第八節 轉折(十四)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十節 風雲(二十一)第二節 交易(四)第八節 日薄(十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