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八節 舒心

莊繼華在演習中的表現已經被兵油子們偵知,現在他又爲兩個嚴重違反軍紀的士兵出頭,兵油子們立刻認識到,他們跟上一個好長官。經兵油子們一解釋,新兵們簡直就是用崇拜的眼光在看莊繼華,這讓莊繼華有些莫名奇妙,在一段時間裡非常不習慣。

警報解除,莊繼華也就再也沒有心理負擔,他開始完全按照自己的想法調理部隊。但他也知道,他已經有了一個強敵——團長王柏齡。

接下來的曰子裡,不管是營裡的上司王俊鄭洞國還是團裡的長官王柏齡張靜愚都常來七連,連里人來人往很是熱鬧,與前段時間無人過問形成巨大反差,這讓莊繼華和曹淵有些受寵若驚,後來才從鄭洞國那裡知道,當天離開七連之後,蔣介石又去了西坊三營營部,並查看了八連的訓練,就是這裡王柏齡被爆發的蔣介石結結實實的訓了一頓,差點被撤職。

從七連出來,蔣介石繞了個彎去了三營營部,順便也看看八連;在八連王柏齡再次暴露對部隊情況的不瞭解,回到三營營部,蔣介石開始訓斥王柏齡,問他二團十二個連去過幾個,對部隊瞭解多少,各連的訓練計劃、訓練進度你掌握了嗎?莊繼華雖然犯錯,但他的部隊帶得很好,訓練抓得很緊,你王柏齡除了唸佛以外還作了什麼?我讓你帶的是兵不是和尚。蔣介石在怒火之下差點當場把王柏齡撤掉,還好周主任在一旁勸解,其實周主任也看出來了,蔣介石並不是真的想撤王柏齡,否則就不會在回到營部才訓斥王柏齡。

曹淵對莊繼華是越來越看不懂了,下午休息的時候,一排和二排的士兵打羣架,報到連部的時候,曹淵急得不得了,莊繼華卻拉住他,不讓他立刻去處理,而是等他們打上一段時間後纔去。處理的方式更是讓曹淵目瞪口呆。

誰對誰錯,莊繼華根本不問,他把士兵分成三部份,打贏了的,罰跑3000米,打輸了的罰跑5000米,兩個排中沒參加打架的跟着他跑十公里。莊繼華還解釋了一下,打架是違反軍紀的,所以參加打架的都要受處罰,不過當兵的打架就要打贏,打輸了就是罪,所以打贏了的跑3000米,打輸了的跑5000米。莊繼華同時還宣佈凡是與友軍打架的都將被關禁閉,打贏了禁閉一天,打輸了禁閉三天。沒參與打架的士兵不幹了,問他我們沒打怎麼也受處罰,莊繼華眼睛一瞪罵道,看到自己排裡的弟兄捱打不幫忙,還有理了;我這個連長沒把沒把你們教好,所以我和你們一起受罰。

事後曹淵罵他沒有是非觀點,鼓動士兵打架;莊繼華解釋說軍營就是要有殺氣,士兵有火氣敢打,說明他們身上有殺氣了,沒有殺氣的士兵不是士兵是羣綿羊;況且他也沒鼓動士兵打架,你沒看見凡是打架的都被處罰。

從此以後,七連的士兵牢記一個教訓是,打架要打贏,要打就一起上;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其他連隊沒人敢惹七連的兵;也就是從這個時候開始,凡七連出身的軍官不管在哪裡都保持了這個傳統。用胡宗南的話說就是七連出來的都是一羣狼,你就是一隻羊進了七連,莊繼華也能把你變成狼。

年底的時候軍餉發下來了,莊繼華沒有客氣,不但收了自己的錢,還把曹淵、胡宗南、宋希廉、杜聿明以及剛分來的三個副排長和副黨代表的錢都收了,美其名曰爲軍營添磚加瓦。那四個新來的老二才冤,早知道晚兩天來報道了。沒兩天,一羣木匠和泥瓦匠開進軍營,三天後一個嶄新的訓練場出現在七連的營地中。

這個新訓練場包括攀爬、障礙、鐵絲網、戰壕、獨木橋等等;反正莊繼華在前世看到過的都有。不過新訓練場帶來新的問題,有些項目誰也不知道該怎麼作。於是莊繼華帶着幾個軍官和班長,先開始練,邊練邊總結。居然讓他們總結出一套訓練方法。至於是否科學合理莊繼華沒管,反正是咱原創,以後誰有心誰去糾正。

過年以後文書李安國從營部領回來的報紙又多了一份,除原來的《士兵之友》外,又多了份油印小報《革命青年》,主編賀衷寒。看着這份小報,莊繼華知道賀衷寒最終還是與楊其剛談崩了,他只有嘆息一聲,然後更不願回校,也不準手下的軍官出去,全待在連裡狠抓訓練。

莊繼華也越來越喜歡與這些士兵在一起了,在這裡他不用耍什麼心眼,過着種想唱就唱,想罵就罵的生活。

訓練量越來越大,身體差的士兵時有暈倒在訓練場的,這下莊繼華沒辦法了,只好逼牛班長去找些好吃的,把飯食做好點,牛班長也沒什麼辦法,錢只有這麼多,要吃好的錢就不夠。莊繼華也不知道怎麼辦,隨他出去一圈,從市場買回來一大堆老鼠魚,這種魚個頭小肉少,賣不出去,當地人主要用來喂貓,可莊繼華知道前世飯店裡這種魚要賣幾十塊,於是七連的特色菜紅燒耗兒魚誕生,後來王俊鄭洞國吃後,把營部的伙伕派來學習,然後就成爲三營的特色菜,二團的特色菜。

新年之後,蔣介石在二團搞了次會艹,不比不知道,七連拉到艹場後明顯與其他連隊不同。同樣是站,七連士兵站在那裡紋絲不動,其他連剛開始還行,時間稍長就有人悄悄動脖子動腳;隊列行進,七連從頭到尾就像一個人在動;散兵攻擊,七連的戰術動作快但規範稍差,不過依然是全團第一;簡而言之,七連囊括了會艹的全部第一。蔣介石下令獎勵500元,提升十名士兵軍銜,二等兵的提升爲一等兵,一等兵升下士,下士升中士,名單由七連自行申報。

不過莊繼華還是向蔣介石建議可以將士兵中的有功之人保送黃埔軍校學習,並以王小山、伍子牛爲例,這兩人戰鬥經驗豐富,只是文化稍差,對軍人而言文化雖然重要,但戰鬥經驗更重要,進校後可以先補習文化,考試通過後才成爲正式的軍校學生。莊繼華的建議受到顧問加侖的支持,加侖稱紅軍中早就實行了這個制度。蔣介石聽加侖贊成也就欣然採納,讓政治部和入伍生部共同制定實行辦法。

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十節 撤退(四)第八節 日薄(二)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二節 投敵(九)第五節 突擊(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一節 湖議(一)第六節 救亡(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三節 戰鼓(三)第四節 外交(五)第七節 風波(九)第八節 刺廖(九)第八節 南線(四)第九節 殤(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一節 湖議(一)第二節 川軍(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三節 狙擊(七)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七節 風波(三)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八節 轉折(六)第一節 諜影(四)第三節 重起(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一節 返川(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一節 巧遇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十節 風雲(八)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三十五節 各懷心思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五節 反擊(七)第二節 初戰(八)第十節 虎嘯(四)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五節 曙光(一)第五節 曙光(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五節 圈套(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四節 陰雲(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二節 策劃(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四節 對策(三)第一節 奪軍(五)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二節 策劃(三)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八節 刺廖(七)第九節 魅影(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二節 沙基(四)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六節 救亡(八)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一節 亂起(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五節 積聚(十)第三節 結盟(四)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二節 報紙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五節 反攻(二)第七節 風波(七)
第十節 虎嘯(十二)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二節 戰後之戰(十五)第一節 德黑蘭(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二)第一節 上海陰謀(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三)第十節 撤退(四)第八節 日薄(二)第二節 策劃(十四)第二節 戰略轉向(四)第二節 投敵(九)第五節 突擊(四)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二)第三節 戰天津(十)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一節 湖議(一)第六節 救亡(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七)第三節 戰鼓(三)第四節 外交(五)第七節 風波(九)第八節 刺廖(九)第八節 南線(四)第九節 殤(九)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二十四節 風波(二)第一節 湖議(一)第二節 川軍(四)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四)第五節 曙光(十二)第三節 狙擊(七)第八節 日薄(十四)第七節 風波(三)第五十八節 棉湖(四)(修改)第三節 戰鼓(十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一)第八節 轉折(六)第一節 諜影(四)第三節 重起(二)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三)第一節 返川(五)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一)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八節 南京,南京(二)第一節 巧遇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十節 風雲(八)第二節 陝北行(五)第一節 德黑蘭(九)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八)第三十五節 各懷心思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一節 德黑蘭(十四)第八節 十問(修改)第五節 反擊(七)第二節 初戰(八)第十節 虎嘯(四)第八節 日薄(十七)第九節 建設與戰爭(一)第五節 曙光(一)第五節 曙光(六)第二節 英雄報告團(五)第五節 圈套(二)第二節 戰略轉向(五)第一節 上海風波(十一)第九節 魅影(十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一)第二節 再編川軍(五)第四節 陰雲(二)第七節 鄂北圍殲戰(十二)第二節 策劃(一)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四節 對策(三)第一節 奪軍(五)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二節 策劃(三)第七節 閃電(十四)第八節 刺廖(七)第九節 魅影(六)第八節 光復武漢(五)第二節 沙基(四)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七節 後撤國防線(四)第六節 救亡(八)第五十五節 棉湖(一)第一節 亂起(一)第四節 華北派遣軍的覆滅(八)第五節 積聚(十)第三節 結盟(四)第四十七節 萌芽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三)第七十二節 恐嚇第二節 資源委員會(六)第二節 報紙第七節 塞克特(三)第五節 反攻(二)第七節 風波(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