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節 新兵連(三)

看過莊繼華的訓練計劃後,胡宗南、杜聿明、宋希廉頭皮有些發麻,見過瘋狂的,沒見過如此瘋狂的。

莊繼華的計劃由四個部分組成:軍人養成、體能訓練、個人戰術、團隊配合;其中體能訓練和團隊配合爲核心,這兩條將貫穿於整個訓練中。

這是莊繼華思索半宿的結果,一直以來他對這個時代的訓練方法有些看不上,包括蘇俄教官的,在軍校時不敢提也不敢變,現在他能做主了,所以他就要變。

昨夜他開始是想從影視劇中尋找,可是想了半天影視劇也沒有給他提供合適的訓練方法,而且哪上面的有些訓練方法在他經過軍校的實踐後,已經看出太假或者沒有條件實現;況且這是要在一個半月裡完成應該在三個月或者更長時間裡完成的訓練,有些東西就必須捨去。

不過回憶這些影視劇也給他來了點提示,不管在那部劇中,士兵訓練都是很艱苦的,現在他想明白了那些艱苦其實就是鍛鍊意志,所以體能訓練的目的不只是增強體能更主要的是訓練意志,所以這些訓練必須要設計得很艱苦;一個半月裡把這些人培養成各種軍事技能純熟的精兵,他沒有把握,最後他從以前的銷售團隊中得到啓發,既然不能把他們培養成精兵,那麼就把他們練成一個個配合熟練的小團隊。

依據這個想法,他設計的體能訓練是每天十公里長跑早晚兩次,第一週是徒手跑,第二週負重三公斤,第三週負重五公斤,第四周負重十公斤,懲罰,莊繼華的計劃中每個訓練都有相應的懲罰,每天早晨十公里跑最後一個班沒有早飯,該班的排長也沒有早飯,成績計算以班的最後一名的成績作爲班的成績,第一名的班有加菜。每天下午有一次5000米跑,這個沒有懲罰。一個半月後十公里長跑要求達到全副武裝五十分鐘內完成。

每週末進行會艹,會艹以班爲單位進行對抗,由連長和黨代表進行評定,懲罰爲最後三名,倒數第一名負責打掃下週的廁所,第二名負責打掃全連的公共場地,第三名則被懲罰一次5000米長跑;獎勵是第一名在第二天有半天的休息時間,但晨跑必須參加。

除了長跑外,還有仰臥起坐,俯臥撐等,第一週必須達到俯臥撐80個、仰臥起坐必須達到150個,第二週俯臥撐必須達到120個,仰臥起坐必須達到200個,一個半月後俯臥撐要求達到300個,仰臥起坐要求達到400個,……

後面接着就是武器訓練,包括槍械知識,武器使用和保養,時間爲一週。

單兵戰術:包括地形識別和利用,在各種地形條件下如何合理使用武器,在這一部分主要結合實戰。

班、排戰術,各種地形條件下的班排戰術運用,單兵在班排戰術中的作用。

最後一項居然是文化教育,要求是一個半月後,每個士兵要認識八十個字,一年以後士兵要能讀簡單的新聞,任務由黨代表和文書完成。這是個創舉,在這個時代中教士兵識字絕對是個創舉,甚至整個黃埔校軍中也還沒有人這樣幹過。

胡宗南看完後擔心的問:“這個訓練量是不是太大了。還有你不是說我們只有一個半月,能完成這麼多訓練嗎?”

“這就要我們共同想辦法,不過話也要說在前頭,雖然時間緊,但是你們要更耐心細心,簡單粗暴絕對不行,決不準對士兵進行體罰。”莊繼華擔心這些人爲了完成訓練計劃,採取簡單的逼迫士兵的方法,最後有可能適得其反,他對這個時代的士兵或者說農民瞭解不多,所以在這方面他借鑑了前世八路的做法。

“不行,這絕對不行。”宋希廉一聽這個立馬搖頭,這幾天裡,他與這些士兵朝夕相處,對他們的瞭解多些,有些士兵的接受能力很差,每次訓練都讓他發火,開始他也看不慣那些班長打人,幾天下來他也忍不住想打人了。

“*,你不知道,有些士兵太笨,屬於那種趕着不走打着才走的貨。”杜聿明也解釋道,杜聿明看上去有些瘦弱,姓格也文靜,在黃埔一期中並不顯眼,前世分配時,他也僅僅是分到一團中擔任見習官和軍需上士,屬於混得比較差的一類。若非穿越一族,恐怕很難知道此君以後會成爲黨國重將。

莊繼華看看曹淵,希望能得到他的支持,曹淵想想說:“打罵士兵我肯定反對,不過訓練場上我不干涉。”

曹淵本身堅決對打罵士兵,幾天裡他已經查處多起打罵士兵的事件,莊繼華來之前也和胡宗南他們發生幾次爭論,但始終不能說服他們,他正想向政治部報告要求團裡面正式下達禁止打罵士兵的行爲的命令。不過看到莊繼華拿出的訓練計劃後,曹淵決定讓步。因爲這個計劃讓曹淵也很吃驚,學校裡莊繼華搞的那個訓練方法也是循速漸進的,沒想到今天拿出來的居然如此強烈,看來莊繼華對連隊要上戰場的判斷很有信心。既然如此,提高士兵的軍事技能就成爲第一位的了。

見曹淵不反對,莊繼華也就不再堅持了,只是重申,只能在訓練場上,其他時候堅決禁止,違者關禁閉。

隨後莊繼華告訴曹淵,他們倆的分工就是一個唱白臉一個唱紅臉,還有思想教育的時間恐怕只能在晚上了。曹淵則說給訓練讓路沒有問題。

不過,對於教士兵識字宋希廉有些不太理解,沒想到杜聿明卻很贊成,認爲士兵識字能提高對革命的認識,胡宗南也不反對,他的想法是這是黨代表的事,曹淵不反對就行,曹淵當然沒有問題了。

三個排長訓練去了,莊繼華則找來文書李安國,讓他把本週的訓練科目和要求達到的標準、週末會艹的獎懲辦法抄錄下來,然後貼在連部外面的告示牌上。李安國心理雖然不明白,但還是一絲不苟的執行了。李安國並非黃埔出身,而是教導團成立之初在廣州招收的學生兵,他的學歷不高,只有初級中學的水平,不過也是個熱血青年,報考過黃埔兩次都沒有考上,這次看見黃埔教導團招兵,立馬就來報名了。

李安國對新來的連長很感興趣,到連裡這麼多天,幾個長官看上去都是黃埔同學,可是據他觀察他們之間也有明爭暗鬥,三個排長互不服氣,排長和黨代表之間也常爭吵,他一度認爲胡宗南會擔任連長,沒想到派來個新連長,而這個新連長才一天就把三個排長壓下去了,昨天飯桌上就直接把三個排長給趕到排裡吃飯,晚上又把排長們從三人間裡給轟去二十人間,三個排長居然一聲不吭地就執行了,要是黨代表下這樣的命令,早吵起來了。現在又讓自己抄寫訓練計劃,還要把它公佈出來,他也有些納悶,他正在琢磨是不是問一下連長這麼做的目的是什麼的時候,莊繼華已經看出來他的疑問了。

“爲什麼要貼出去?你在想這個問題是吧?”

“是,連長。一般是把計劃交給排長和班長,由排長和班長執行就行了,爲什麼非要貼出去?”李安國老老實實的答道。

“貼出去自然是讓全體士兵都知道,對了,大部分士兵不識字,到時候你還要念給他們聽。”莊繼華說。

“爲什麼要讓士兵們都知道呢?”

“我喜歡這樣,我喜歡讓所有人都明白任務是什麼,必須要做到那種程度。”莊繼華想起以前帶團隊時,給每個成員分配任務,明確指標。

“就以你而言吧,如果知道本週科目是什麼,要求是什麼,是不是訓練就更明確,目的姓更強,知道最後的獎懲,訓練的動力會不會更強。”莊繼華幾個問題問過來,李安國沒有感到什麼明確、什麼動力,只感到這個連長好陰險。

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八節 九變(四)第三節 魅影(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六)第一節 遏制(六)第五節 曙光(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三節 狙擊(五)第八節 日薄(九)第一節 蟄伏(九)第一節 奪軍(四)第六節 救亡(六)第五節 號角(八)第一節 返川(六)第三節 調整(一)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一節 出兵(三)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一節 挽弓(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十節 風雲(一)第七節 閃電(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七節 閃電(六)第五節 號角(七)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三節 重起(四)第八節 日薄(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五節 “異心”(四)第八節 南線(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三)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二節 交易(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六)第十節 風雲(六)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十節 撤退(三)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二節 川軍(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二節 沙基(一)第一節 蟄伏(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一節 法幣(二)第十節 虎嘯(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三節 暗戰(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四節 婚禮(一)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四節 外交(七)第四節 外交(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三節 戰鼓(十)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十三節 試探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三節 結盟(五)第五節 突擊(五)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一節 蟄伏(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四節 外交(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一節 蟄伏(八)第一節 蟄伏(七)第十節 衝突第一節 法幣(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七節 誤判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五節 圈套(一)第十節 撤退(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
第七節 鎮藍衣(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二)第八節 九變(四)第三節 魅影(六)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三)第四十八節 傷懷(六)第一節 遏制(六)第五節 曙光(五)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第三節 狙擊(五)第八節 日薄(九)第一節 蟄伏(九)第一節 奪軍(四)第六節 救亡(六)第五節 號角(八)第一節 返川(六)第三節 調整(一)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一節 出兵(三)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一節 挽弓(四)第四十五節 遷都(四)第十節 風雲(一)第七節 閃電(三)第八節 轉折(二十五)第六節 波瀾起(九)第七節 閃電(六)第五節 號角(七)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三節 重起(四)第八節 日薄(三)第四十五節 遷都(二)第五節 “異心”(四)第八節 南線(二)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十三)第九節 倒胡驅許(二)第五節 曙光(十一)第四節 以牙還牙(三)第二節 交易(六)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六)第十節 風雲(六)第六節 撲朔迷離(一)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三)第四節 塞北烈焰(八)第十節 撤退(三)第十節 大撤退(九)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十一節 大捷(一)第三節 太行行(八)第四十九節 別離(四)第二節 川軍(八)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十節 風雲(二十七)第三節 戰天津(四)第三節 會戰(二十一)第二節 沙基(一)第一節 蟄伏(七)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六)第一節 法幣(二)第十節 虎嘯(一)第四十八節 傷懷(五)第三節 暗戰(三)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十二)第四節 密林血戰(二)第四節 婚禮(一)第七節 閃電(十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十一)第四節 外交(七)第四節 外交(三)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三節 戰鼓(十)第十節 風雲(二十)第十三節 試探第十節 大撤退(十)第四十五節 遷都(六)第三節 太行行(十一)第三節 結盟(五)第五節 突擊(五)第二十一節 逃兵(一)第二十三節 風波(一)第一節 蟄伏(一)第四節 九天之上(九)第四十六節 旁觀(七)第四節 外交(七)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四、五)第二十三節 合併(一)第一節 蟄伏(八)第一節 蟄伏(七)第十節 衝突第一節 法幣(七)第十節 江戶之花(四)第三節 鏖兵淞滬(十二)第七節 誤判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一)第八節 光復武漢(三)第五節 圈套(一)第十節 撤退(二)第六節 平津上空中的謎雲(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