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太行行(八)

梅悠蘭拼命在腦中回憶,在那見過呢?紅巖村?不像,西安?還是不像,曾書記微微一笑,提醒道:“上海,林月影,戰地玫瑰。”

梅悠蘭腦中閃過一道亮光,驚喜叫道:“你是…那個,那個,和林月影一起的曾…,曾….,曾同學。”

曾書記噗嗤一笑:“想起來了,曾佩芹,我就是曾佩芹,上海支前醫療隊的曾佩芹。”

梅悠蘭仔細打量曾佩芹,印象中,她在上海進行戰地採訪時,和林月影在一起的是有個姓曾的姑娘,不過那個姑娘是個圓臉,現在的曾書記明顯是瘦臉,還有就是,那個姑娘有些靦腆,這個曾書記舉手投足中透着股幹練。

“你們可別小看了梅記者,當初淞滬抗戰時,她可是冒着鬼子的炮火,跑到前沿採訪,是大名鼎鼎的戰地記者。”曾佩芹向大家介紹道。

“呵呵,你們當時可比我更靠前,”梅悠蘭笑着搖頭,然後又有些好奇的問:“你,你怎麼會在太行山呢?”

“淞滬抗戰失敗後,支前醫療隊解散,我就隨同學們去了武漢,組織上安排我們到了延安,進入抗大學習,一年後畢業時,我要求上前線,組織就分配我到太行山來了。”曾佩芹三言兩語便介紹了自己的經歷,然後便問:“月影呢?你知道她的情況嗎?”

“月影現在應該在江北戰區司令部,是我大哥的秘書。”梅悠蘭說:“她這些年,先是在上海,後來去了南京,南京撤退時,是最後離城的一批人,又去徐州,成都,貴陽,還到緬甸去走了一趟,現在應該在老河口。”

“哦,”曾佩芹眼中滑過一絲失望,她以爲林月影也同樣會參加八路軍,可沒想到她居然參加了國民黨部隊,在裡面越陷越深,現在居然作到戰區司令部司令秘書了。

隊長對梅悠蘭的身份更感興趣了,曾書記的同學居然是他大哥的秘書,她的這個大哥是誰呀?應該是個身份不低的人。

“你這次是到我們這裡來採訪,是嗎?”曾佩芹問。

“嗯,”梅悠蘭點點頭:“一直以來,我對敵後抗戰都很有興趣,我不知道,你們是怎麼堅持下來的,怎麼打鬼子的,根據地民衆是如何組織的,說實話,我大哥一直對你們組織社會的方式很佩服,所以我想來看看,幾個月前,我到紅巖村採訪,把這個想法給周EN來先生談了,他很支持,幫我聯繫了,這纔有了這次太行山之行,真是不容易呀。”

“你來是對的,說實話,國民黨對我們有很多污衊,”現在的曾佩芹可不是上海那個曾佩芹了,她立刻明白上級領導的安排,梅悠蘭的身份特別,在新聞記者中有比較高的聲望,她的報道影響很大。

“在國統區,國民黨一直在污衊我八路軍新四軍遊而不擊,可實際上,我們在華北牽制抗擊着幾十萬曰軍,根據地人民付出了巨大的犧牲,爲抗戰作出了巨大貢獻,可以這樣這樣說,沒有根據地人民的犧牲,沒有GCD領導下的八路軍新四軍,抗戰形勢決沒有這樣好!”

“這一路上,我已經看到了。”梅悠蘭點頭表示接受:“國共兩黨,正面戰場和敵後戰場是一體的,兩黨攜手,可以更快的將曰本人趕出中國。”

不過梅悠蘭沒有糾纏這個,而是把話題引到自己關心的方面:“曾書記,是縣委書記嗎?”

“呵呵,不是,不是,我是區委書記。”曾佩芹說:“今天我是過來檢查工作的,路上耽誤了,所以到晚了。”

“你在路上碰到分區的紀科長嗎?”隊長這時插話問道。

“碰上了,”曾佩芹看看周隊長,想起碰上紀科長時,紀科長着急的樣子,心中恍然大悟:“原來他們是在找你們呀,不過,他們沒朝這邊走,向北邊去了。”

周隊長沒有再開口,大娘錯會意了,有些不高興了:“來了就休息休息,讓大娘給你們好好補補,別急着走。”

“誰要走呀,”姑娘掀開門簾,端着碗進來了:“誰也不能走,誰要走了,以後就別上咱家了。”

周隊長知道紀科長他們肯定是奔第二聯絡點去了,那地方正在村子以北大約二十里處,心中有些焦急,可梅悠蘭現在卻負傷了,天色還晚了,趕過去也不行。

想了想他轉身要出去,大娘連忙拉住他:“幹啥,你真要走呀。”

“大娘,我不走,我去看看栓子他們,他們在老李家躺着,再說梅記者還在這呢,我想走也走不了呀。”隊長笑道。

大娘這才放開他,臨了還招呼着:“小心點,早點回來。”

曾佩芹聽說還有傷員,連忙幾口撥下嘴,迅速嚥下,放下碗站起來:“周隊長,我和你一起去,傷員情況怎樣,找醫生了嗎?”

說完之後,放下碗,在梅悠蘭詫異的目光中,與大娘打個招呼,風風火火跑出去了,大娘和姑娘甚至來不及伸手拉她,連忙追出去,可到院子裡,兩人早不見了。

走出去沒多遠,周隊長便開口問道:“小曾,你認識那梅記者?”

曾佩芹有點意外,不知道他是什麼意思,按理,上級下達命令,下級接受,決不能置疑,現在周隊長問這個,說明他心裡有了想法。

“對,那時我還沒參加革命,淞滬會戰開始後,學校組織支前隊,我參加了,就在這次戰爭中,認識了柳良君同志,走上了革命道路。這梅記者,當時在上海採訪,曾經採訪我們支前隊。”曾佩芹不動聲色的說。

“她老說她大哥,她這個大哥是誰呀?你見過嗎?”

“沒有,不過,我知道是誰,她在採訪宋希濂和王敬久時,我在旁邊聽到點,你知道國民黨江北戰區司令部嗎?”曾佩芹停下腳步問。

“知道。”

“知道司令官是誰嗎?”

“不清楚,是誰?”周隊長有些納悶,不明白曾佩芹是什麼意思。

“就是她口中的大哥,叫莊繼華,剛在鄂北打了個打勝仗,消滅了十萬鬼子,光復了武漢、鄭州,將鬼子趕過了黃河,收復了湖北全境,安徽西部。”曾佩芹白了他一眼,似乎有些怪他不關心形勢發展。

黑漆漆的小巷,只有從門縫中透出的昏暗燈光,周隊長倒吸口冷氣,雖然不是一個政治組織,可那位司令的赫赫戰績還是聽說過,上層爭奪是上層的事,下層官兵自有自己的看法。

曾佩芹對梅悠蘭的瞭解並不多,能提供的也就只有這些,她納悶的看着周隊長:“怎麼啦?有什麼問題嗎?”

周隊長搖搖頭,他對這次護送行動有些不理解,以前護送的不是中央幹部,就是外國友人,國民黨人員一次都沒有,這個梅悠蘭看上去就像是個國民黨人員,人雖然膽大,可也比較刁蠻,很難伺候。

“老周,你知道嗎?部隊要擴軍了,我這次來就是作動員的。”曾佩芹說。

“真的嗎?我們縣大隊是不是要擴編爲主力部隊?”周隊長一直保持照的沉穩一下便消失得無影無蹤,他原來就是主力部隊的連長,爲了提高地方部隊戰鬥力,派下來擔任縣大隊長,這曾經讓他無比鬱悶,現在他有希望回到主力部隊了。

周隊長認爲曾佩芹的消息還是比較真實和靈通的,她的丈夫在八路軍總部工作,是個老紅軍,在總部擔任政治部副部長。

“戰爭形勢發展很快,老周,不管部隊擴編還是縮編,都是爲了戰爭。”曾佩芹的語氣變得嚴肅起來,其實這些事情還沒有正式公佈,是前天與丈夫相會時,丈夫告訴她的,並且說明是這是中央決定,各個根據地都要擴編,以迎接全面大反攻。

周隊長當然不明白其中的原因,不過能回主力部隊讓他非常興奮,他心裡在盤算,縣大隊現在有一百多人,相當於一個連,不過還有六個區小隊,加起來又有一百多人,再擴充點民兵,一個整編營就出來了。

“每個縣至少要擴充出一個團,老周你回去給夏書記打個招呼,事先作點準備,命令很快就要下來了。”

最後這句話暴露了曾佩芹的消息來源,不過興奮加震驚中的周隊長沒有注意。村子不大,幾句話之間,他們便到了栓子他們的住所,大牛正在休息,周隊長把他叫出來,吩咐幾句後,大牛進去拿起槍便出去了。

周隊長和曾佩芹走後,房間裡一時變得安靜了,大娘和姑娘在外間沒有進來,梅悠蘭也終於安靜下來,開始好好構思自己的第一篇報道。

坦率的說,雖然接觸了不少GCD人,可她對GCD沒有多少好感,可經過這段時間,好感迅速上升,根據地的基層組織讓她非常感興趣,這個組織方式與渝城比較像,但渝城的力度明顯不如根據地。

此外,她發現根據地內,政斧和民衆的關係非常融洽,老百姓非常支持GCD政權,這種支持是發自內心的,願意爲他們付出一切的支持。

“還是大哥說得對,GCD問題是政治問題,不是軍事問題,戰後必須保證和平,否則內戰連連,問題還是不能解決。”

(未完待續)

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二節 交易(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二節 策劃(二)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二)第三節 暗戰(七)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二節 初戰(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一節 奪軍(三)第一節 黨爭(三)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三節 聚才(三)第一節 挽弓(七)第三節 會戰(一)第五節 友人(一)第八節 轉折(八)第七節 風波惡(四)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四節 戰鼓(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八節 轉折(二)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一節 黨爭(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一節 蟄伏(二)第五節 曙光(二)第一節 戰局(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四節 戰爭(一)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八節 南線(四)第十節 餘波(四)第一節 蟄伏(十)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三節 戰鼓(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四節 謀殺(五)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三節 會戰(十)第一節 法幣(七)第八節 艱難的花(三)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三節 會戰(二)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七節 風波(九)第三節 重起(五)第四節 視察(三)第三節 聚才(一)第五節 反攻(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六節 救亡(五)第一節 奪軍(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四節 陰雲(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三節 暗戰(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七節 風波(八)第五節 反擊(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九節 殤(九)第五節 號角(十)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五節 反攻(五)第七節 曙光(十)第五節 曙光(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五節 謀功(三)
第七節 閃電(十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二節 交易(六)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十六)第二節 策劃(二)第九節 魅影(十二)第九節 臨沂破軍(十二)第三節 暗戰(七)第二十八節 新聞(二)第三十八節 鐵軍羣英(二)第七節 中島的華麗亮相(二)第二節 初戰(一)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十三)第二節 察東收編(十二)第十節 虎嘯(十一)第一節 奪軍(三)第一節 黨爭(三)第四節 新方向(二)第二節 彷徨的東京(九)第十節 大撤退(四)第三節 聚才(三)第一節 挽弓(七)第三節 會戰(一)第五節 友人(一)第八節 轉折(八)第七節 風波惡(四)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四節 戰鼓(二)第四十四節 牛行車站(四)第一節 奪軍(十二)第四節 以牙還牙(十一)第三十節 中山艦(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二)第二節 察東收編(五)第八節 轉折(二)第三十三節 整軍(一)第四節 經濟改革(七)第一節 黨爭(一)第八節 黃河在咆哮(三)第三節 鐵血雄關(一)第七十七節 平叛(三)第四節 重返五戰區(十)第四十節 戰東莞(六)第一節 蟄伏(二)第五節 曙光(二)第一節 戰局(四)第四節 魚非魚,網非網(五)第九節 轟炸東京(一)第九節 中央入川(四)第四節 戰爭(一)第七節 風波惡(五)第九節 溧水反擊(四)第二節 反擊之反擊(十一)第八節 南線(四)第十節 餘波(四)第一節 蟄伏(十)第一節 奪軍(十三)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八節 黃河南岸的曙光(二)第三節 戰鼓(二)第八節 光復武漢(十九)第四十一節 四天三勝(二)第四節 謀殺(五)第二節 陝北行(八)第三節 會戰(十)第一節 法幣(七)第八節 艱難的花(三)第六節 戰地黃花(一)第三節 會戰(二)第四十六節 襲淡水(四)第七節 風波(九)第三節 重起(五)第四節 視察(三)第三節 聚才(一)第五節 反攻(三)第五節 戰雲密佈(四)第二節 戰後之戰(五)第六節 救亡(五)第一節 奪軍(八)第一節 一個美國記者的目光(十三)第四節 決戰前奏(十)第四節 陰雲(一)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二十)第三節 暗戰(七)第三十節 中山艦(七)第七節 風波(八)第五節 反擊(五)第九節 臨沂破軍(一)第九節 殤(九)第五節 號角(十)第十八節 血戰惠州(一)第八節 武漢保衛戰(九)第五節 反攻(五)第七節 曙光(十)第五節 曙光(六)第五節 斯大林攻擊(十七)第八節 光復武漢(八)第八節 轉折(十五)第二十六節 議案(二)第五節 謀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