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午,解放軍以第50集團軍第1步兵旅2營機降於臺南機場,該旅3營機降於臺南市東北,隨後接應空降兵部隊空降,形成了南北兩支獨立的集羣,深深的切入臺灣防禦縱深,12月6日晨,解放軍登陸部隊於臺南市的沿海地區成功登陸,當日即與空降部隊會合,從而形成左右兩個“鐵鉗子”,對臺南市成鉗形夾擊之勢。至當夜,登上臺灣島的解放軍部隊超過十萬,包括空降與機降的3萬人。

唯一能對整個局勢產生巨大影響的美國人依然保持中立,一則,有關是否出兵的爭吵還沒有結束,二則,還沒有準備好出兵,事情發展的太快了。

這些足以讓呂秀蓮發瘋了,他們沒有想到解放軍會如此快的登陸,只有夏健還保持着冷靜,他相信形勢還有扭轉的希望,臺灣三軍主力尚存,還可一戰。相比之下,解放軍雖成功登陸,但大部隊還沒有登陸,面臨的困難依然很多。於是夏健決定在臺南地區展開一場決戰!一戰定生死!

自6日中午開始,臺灣空軍幾乎傾剿出機,一改開戰以來力求保存實力的形象,臺海上空的空戰這才真正開始。臺灣海軍艦隊也開始向高雄集結,顯然就準備實施一次大規模的行動。夏健還料定解放軍無力再發動一次大規模登陸,事實上也是如此,爲實施臺南登陸計劃,俞登使用幾乎全部登陸工具。因此夏健更是“大方”的將70萬臺灣陸軍投入到臺南地區,幾乎是臺灣陸軍的全部精華,剩下的部隊儘可列入烏合之從的行列。

夏健的決定唯可以“瘋狂”來形容的,他將手中的全部賭本都投入到一場希望不大的“豪賭”之中,如果此次作戰失利,後果不堪相象,不過唯有如此也有取勝的希望!然而唯有在解放軍立足未穩之時,集中優勢兵力將其擊退,否則一旦站穩腳跟,“臺灣共和國”的末日也就到了,在陸地之上,臺灣軍隊根本不是解放軍的對手。

登陸成功了應該是一個值得高興的事,但俞登還是一付憂心忡忡的樣子,他清楚登陸初期是最爲關鍵的時候,如果對手想扭轉局勢,那麼必會在這個時候集中力量發動一次反擊,將登陸部隊趕下大海。現在臺灣方面的反應也如預料中的那樣發動了反擊,只不過比預料的規模更大,力量更強。臺軍的大舉反擊來勢兇猛,令許多人感到不安,甚至胡思考親自打電話來尋問情況。傾剿出動的臺灣空軍對解放軍的制空權發起了強有力的挑戰,雖然制空權並沒有易手,但解放軍戰機的活動受到了很大的限制。臺灣海軍的艦隊還在集結之中,沒有投入戰鬥,不過人們已經能夠感覺到巨大的壓力。對臺灣交通系統的大規模攻擊,並沒有阻止臺灣陸軍將大批精銳部隊投入戰場展開反擊。不過俞登非常自信的判斷:“只要堅持72小時,那麼勝利就是我們的!”“我們絕對能夠堅持住!”

12月6日下午1點,安平港落入解放軍之手,安平港爲臺灣最古老的港口之一,嗣後因港口淤塞,僅有漁船往來,好在用於運送部隊的許多船隻是漁船,因此安平港立即接待了大批漁船。攻佔安平港並非重大的勝利,處於解放軍兩個“鐵鉗子”之間的臺南市纔是雙方爭奪的第一個“焦點”,臺南市是臺灣第四大城市,也是一座古城,雙方正將大量兵力投入到這一地區的爭奪戰之中。臺灣軍隊則在臺南市早已構築了工事,而且投入了大量的部隊,準備與解放軍進行一場巷戰。

“我不想將一座美麗的城市化爲一片廢墟!”,俞登要求部隊在攻市之時儘可能避免使用重武器,儘可能避免巷戰,按俞登的要求,第1集團軍放棄了強攻臺南市的打算,一邊攻佔市區外圍陣地,壓縮守軍的防禦圈,另一邊欲圖對臺南市實施包圍。然而這並不容易,隨着臺軍的大批增援部隊的趕到了,進展越來越慢,最後不得不停下來,這時解放軍左冀的第3師與右翼的第1師的先鋒部隊相離僅有一公里,然而再也無法前進了。

6日夜11點,臺軍對左翼的第3師發動第一次大規模夜襲,投入兵力爲3個師,第234步兵師,第42裝甲師、第73裝甲師,臺軍中裝備最好,戰鬥力最強的部隊。可惜反擊從一開始就不順利,預定的總攻之時間前十分鐘,大批炮彈的就“光顧”了可能集結進攻部隊的地區,結果進攻部隊損失不小。原來解放軍將數艘改過改裝的貨船開到了岸邊,這些改裝過的貨船於上甲板上安裝了火箭炮,成爲火力支援船,能爲登陸部隊提供支援強大的火力支援,有時一次就是上千發炮彈,火力是非常強大的。由於此時戰場還是沿海地區,依然處於這些火力支援船的射程之內,得到確切情報之後,解放軍成功的進行了一次反火力準備。

總攻還沒有開始就受到猛烈的炮擊損失不小,但進攻並沒有因此取消,只不過將總攻推遲了10分鐘。臺軍希望以強大的裝甲部隊實施突破,爲此特集中了2個裝甲師,不過進攻開始之後發現地形不利,這裡是一大片水田地,非常不利於裝甲車輛的通過,高速突破的計劃根本無法實行。

解放軍的反坦克火力也要比預計的強許多,得到有關情況之後,第3師的反坦克兵力得到了加強,然而這些並沒有阻止進攻,臺軍的意圖是憑藉兵力優勢,推行“人海戰術”,不惜一切傷亡的強攻,一個梯隊損失光了由下一個梯隊接替,直到達成目的爲止。如此強攻依然無法取得突破性的勝利,解放軍的第3師可不是“省油的燈”,也算是王牌師之一。經過多次載軍之後能夠保留下來的部隊,那支不曾擁有過光輝歷史?尤其是象第1集團軍這類主力集團軍所屬的部隊。在關鍵時刻,第44師及時增援,這是第15空降軍所屬的部隊,解放軍的又一支精銳之師。

戰至7日早晨,臺軍擔任進攻的3個師雖損失慘重,但戰線僅向前推進了一公里多一點,然而臺軍依然無放棄之意,必竟還有兵力上的優勢,又投入了新的部隊,第74師第一個衝上戰場,只不過該師的實力已下到戰前的一半。

第二個上陣的是第1特種旅或稱“國際志願者軍”,也有人稱之爲“日本旅”,因爲這支部隊的人員都是日本人。日本軍國主義者的衆多主張中反華最爲基本的東西,而支持臺灣獨立是反華內容中最重要的部分。臺海戰爭爆發之後,日本政府雖以和平爲藉口宣傳中立,但積極美軍的軍事行動,並暗中爲臺灣提供了大量支援。日本軍國主義分子更是在日本某些民間組織的支援策劃及日本政府的默許下,以旅客的身份來到臺灣,以志願者的身份加入臺灣軍隊,組成第1特種旅,欲爲“臺灣獨立”貢獻力量。這是一支不容小看的部隊,人員都是狂熱的軍國主義者,打仗非常頑強,有一點“武士道”的味道,其中許多人來自日本自衛隊,其水平足以代表當今日本軍隊。

第三個上陣的是第200師,也是解放軍“最關心”的部隊,這多半是由於俞登的原因。朝鮮戰爭之後有關直升機使用的問題得到各國陸軍的重視,臺灣也隨應這一潮流,將2個空中騎辦旅合編爲空中騎兵師,番號爲第200師。這自然引起了俞登的重視,於是第200師成爲運氣最差的一支部隊,是開戰第一天唯一受到重點打擊的臺灣陸軍部隊,除了巨大的裝備損失之外,師長等多位高級軍官也非死即傷,結果該師本應在登陸第一天就投入戰鬥,一直拖到這個時候才參戰。

參戰後,該師的運氣依然不好,由於行動計劃泄漏,解放軍第50集團軍攻擊直升機旅正在等待他們,於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場直升機對直升機的大空戰開始了。第200師還沒來得及爲地面部隊提供一點支援,就被解放軍直升機部隊驅逐出場。這並非意外,因爲停戰期間,解放軍的直升機部隊得到了非常大的加強,首先,得益於朝鮮戰爭的經驗,解決了許多問題,如:指揮。其次,裝備也得到改善,直升機除了數量的增加外,性能也提高不少。

當臺軍對解放軍左翼實施的突擊行動不得不停止之時,解放軍在右翼發起攻勢了,經過一夜的忙碌之後,解放軍第10裝甲師進攻了!這是第一支投入戰鬥的解放軍重裝師,此前參戰的部隊都屬於輕裝部隊,缺少重裝備,尤其是重型裝甲車輛,裝備的2002式自行反坦克火炮和63A水陸兩棲坦克因裝甲太薄在戰鬥中損失較大。

相比之一下,第10裝甲師的96式坦克雖不及99式好,不過比臺軍的坦克強了許多,它的125毫米炮可經輕易切開臺軍任何一種坦克的裝甲,而臺軍的105毫米炮根本無法擊穿它的裝甲。

第10裝甲師的投入令臺軍防線立即陷入困境,如果不是地形的影響了裝甲部隊的行動,以及臺軍第86裝甲師及時趕到並拼命阻擊,整個防線也就崩潰了,可惜情況並沒有因此好到那裡去。臺軍的反擊行動沒有將解放軍趕下大海,解放軍的力量也沒有因此被削弱,相反大批後繼部隊和物資正源源不斷的登上海灘。更令夏健頭痛的問題是損失過大,而且損失幾乎無法補充。西方國家是動口不動手,紛紛拒絕向臺灣提供軍火或者僅秘密提供少量援助,其中大部分物資還是空白支票,因爲這些國家擔心引起中國的強烈反應,其中包括美國,因爲美國人還沒有決定是否參戰。

然而夏健他對形勢還是很樂觀的,他之所以如此樂觀是因傳來了許多令人興奮的消息,臺灣外交部的人告訴他:“美國人馬上要出兵了!再堅持一會!”這讓他堅信美國人一定會出兵,而且很快。參戰部隊又發回了天文數字般的“殲敵報告”,空軍宣稱擊落了多少多少中國飛機,陸軍宣稱消滅多少多少中國人,一直表示不佳的海軍也表示可立即奪取制海權,他雖明知其中含有大量水分,可是他沒有想到所含的水分遠遠超出他的估計和承受能力,這讓他樂觀的認爲解放軍的損失更大。

這些促使夏健沒有從慘敗中引取教訓,相反一再強令部隊發動反擊!他相信這個時候絕不能放棄攻勢,必須堅持下去,勝利距他已經不遠了!在他的督促下,臺軍依然不斷投入新的部隊,一次一次不顧任何損失的發起新的攻勢,臺軍的精華就這樣一點一點的不斷被消耗掉了!

第63章

什麼?我是護航組的?”待命室中傳出了徐天民的叫場,擔任護航任務基本上沒有與敵機交手的機會,這讓第一次參加戰鬥的徐天民感覺很吃虧,海航4師10團一直擔任預備隊,好不容易有了參戰機會,又讓他去負責護航。“是的,爲攻擊機羣護航,下次再讓你去制空組如何?”團長呂鋼的答覆讓徐天民徹底“絕望”,好在下次可以擔任制空任務,“好了,立即出發!”還沒等他說什麼,團長呂鋼的命令就下來了。

12月中日早晨,海航4師10團全體出動掩護攻擊機羣對臺灣中部的交通系統實施攻擊,以阻止臺軍主力南下臺南戰場。徐天民的心情非常不痛快,連口“湯”都喝不上的感覺是不會用好來形容的,唯一令他感到安慰的是臺灣空軍還沒有退出天空的意思,不時派出戰鬥機升空作戰,從理論上說他還有機會。

果然臺灣空軍的幾架戰鬥機利用空襲間隔起飛了,可是一起飛就被解放軍的雷達發現,立即引來數架解放軍戰鬥機的攔截,不過還是有“漏洞之魚”,一架F-104成功的擺脫了攔截它的戰機,衝到由徐天民負責護航的攻擊羣后面,這下可讓徐天民興奮起來了,有仗打了!

F-104飛行員及時發現了正在靠近的徐天民的座機,這架F-104立即機動擺脫,可惜始終無法擺脫徐天民,F-104與殲-10比差的太遠了!不過徐天民也不好過,他一直沒有機會開火,對方比他想象要強許多,顯然F-104的飛行員是一個老手,技術非常不錯,已將F-104發揮至極點。面對這樣一個對手,徐天民將一切拋開,一心只想將對手打下來,什麼護航任務,讓別人去關心吧!

“那裡走?”當徐天民找到機會將對手鎖定,即將按下導彈發射鍵時,意外的事情發生了,F-104解體了,“混蛋!”立功的機會沒了,他一邊大罵着,一邊確定自已的方位,由於專心於空戰,他與隊友失散了,好在導航儀工作正常並告訴他所處的位置是臺北市上空。這時他這纔想起來,出發前團長的告誡之一:儘可能避免在城市上空空戰,避免給城市制成破壞。自從開戰以來,城市一直被列爲禁止攻擊的目標。“這可是不趕到的!”原來他發現解體後的F-104落到了臺北市市內,並隨即引起爆炸,從地面上冒起的巨大濃柱來判斷爆炸的威利很大。

徐天民沒有心情去考慮爆炸帶來的後果問題,他正急着與隊友會合,然而不怎麼也不會想到,冒起濃煙的地方會距離美國駐臺北辦事處很近--不是大使館的大使館,爆炸造成了巨大的人員傷亡,死7人,傷12人,其中包括3個美國人,當時他們正美國駐臺北辦事處的屋頂上觀戰。

當呂秀蓮得知此事後高興大聲:“萬歲!”,夏健也高興的無法容易,“這次美國人不出兵也不行了!”正如他們所預料的美國人對這一事件的反應與當年中國駐南斯拉夫大使館被炸時差不多,可惜美國人找不出證據證明這不是一個意外,原來事發的當時,一個來自德國的戰地攝製組錄下了整個事件的經過,美國人心中的怒火沒處發泄,中國政府對此僅表示“遺憾”,墜毀的飛機不是大陸的,也不是被大陸戰機擊落的,是自行空中解體。

雖說這只是一個意外事件,但是此事件無疑爲美國出兵臺灣提供了最好的藉口,可是美國政府的反應令呂秀蓮差一點暈過去,美國人還是猶豫不決。不是美國人不想借機出兵,而是不想打一場沒有把握的仗,此時的情況對美軍非常不利,停火期間美軍在亞洲太平洋地區的兵力不僅沒有增加,相反還要依停火協議撤走部分部隊。中國人民解放軍不僅在停火期間得到大批裝備的補充,而且規模保持着相當大的規模。現在美軍在亞洲的軍事力量無法對解放軍形成優勢,實際上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而待增援部隊的到達還需要許多時間,許多美軍部署在距離戰場數千公里,甚至上萬公里之外地方。中國人絲毫不隱藏自已的一個意圖,“如果美國人敢出兵,那麼我們就再打一次朝鮮戰爭,將美國人趕出朝鮮半島!”“讓美國人在朝鮮和臺灣之間選擇吧!”對此美國人一點也不懷疑,美國在韓國駐軍不過5萬,而中國除在朝鮮駐軍6萬之外,還在東北地區還有至少100萬的部隊,其中不少是精銳部隊,停火協議中沒有限制中國東北地區的駐軍數量的內容。中國在朝鮮半島上的優勢令美國人面臨着一個痛苦的選擇,韓國的價值不比臺灣的低,甚至更高。

最爲重要的是,中國對臺灣採取的行動進展太快,遠遠超出了美國人的預計,按此前的估計,臺灣軍隊至少可以支持15天,並給與解放軍以巨大的傷亡,在這段時間內美軍也足以完全準備工作。事實上,開戰僅幾天時間,解放軍就成功登陸臺灣,按這樣的速度,等美軍完成集結,臺灣也被中國人佔領了,到那時美軍再出兵干涉就已經晚了或者說沒有必要了。

夏健並不瞭解美國人正處於一種非常複雜的心理狀態之下,所以依然對美國出兵充滿了希望,也正是這個希望支持着他沒有被殘酷的事實擊倒。

相比之下,俞登清醒的認識到了這一點,因此他一再的摧促部隊行動。至7日午夜,登陸的部隊已達20萬,第1集團軍與第15空降軍全部登上臺灣島,第31、12集團軍也大部上岸,第50集團軍也開始登陸,後繼的第27集團軍正在航渡中。

戰至此時,臺軍開始失去了抵抗的決心,當臺南市區陷入解放軍的包圍之中,與外界的聯繫被切斷,守軍中就開始出現投誠者,數量也越來越多,甚至出現了成建制的投誠,原來這些人多是依臺灣當局的戰爭動員令強迫入伍的,他們不想再爲臺獨拼命了。在經過一番政治宣傳攻勢之後,臺南市市區陷入平靜之中,守軍的指揮官接受了停火的意見,顯然他認爲再打下去沒有什麼好處,他們無法與解放軍抗衡,於是雙方的代表開始進行會談。不過這位指揮官還心存幻想,拒絕放下武器,僅同意停火,希望拖欠時間,以觀局勢的變化,他還相信美國有出兵的可能性,雖然可能性不高了。

臺南市戰場的停火,讓俞登鬆了一口氣,他不想將臺南市變成戰場,雖然需要派出部分兵力警戒城內的守軍,但在他看來這是很合算的,可不必爲攻城浪費太多的時間與兵力,城市爭奪戰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難題,尤其是在儘可能避免破壞城市的前提下。

臺軍的反擊剛剛告以斷落,俞登的攻勢就開始,他令第1集團軍揮師南下,任何人都可以看出其意圖爲攻佔臺灣重要的港口城市高雄,解放軍正急需一個港口以方便大批物資與人員上岸,於是一場圍繞着高雄的爭奪戰開始了!

從吳濤率部從一線撤下來之後,一直處於休整待命,大家終於有了一個可以好好休息的機會,然而許多人正在抓緊時間休息時,吳濤在忙碌着,做爲一營之長需要處理的問題太多了。由於該營在戰鬥中表現不錯,他們成了新聞記者的首選“目標”,做爲營長的吳濤自然是重點中的重點。應付記者們的採訪讓他有點暈頭轉向,相比之下,後勤部的軍官們更讓頭痛。雖說眼前沒有什麼戰鬥任務,還沒有消耗彈藥的機會,但是隨時可能有任務下來,手中缺少彈藥還是不行的。到後勤部隊領取補給時,其它東西好說,至少可以保證基本的需要,唯有彈藥有成問題,彈藥一直是供不應求。

戰前對後勤方面的工作進行了大量的準備,本以爲不會出現大問題,可等戰鬥打起來來才發現後勤工作跟不上實際需要,尤其是彈藥,彈藥的消耗量遠遠超過了預計。不是準備的彈藥少了,各種運輸船隻運送了大批彈藥,問題是無法及時卸載,並將其送前一線部隊手中。卸載工作只能在海灘及少數幾個被攻克的小型港口進行,卸載速度有限。同時卸下的彈藥也難以送前一線部隊,隨部隊登陸的運輸工具數量太少,原計劃利用繳獲的裝備,可實際繳獲的數量也不足,而且經過反覆爭奪之後,戰區的交通條件相當差。後勤部隊手中也掌握不了多少彈藥,運到的彈藥都被立即送往一線,由於消耗的速度太快,各部隊手中都沒有什麼剩餘。爲保證一線戰鬥的需要,彈藥優先補給一線作戰部隊,象吳濤這類處於休整中的部隊,很難從後勤部隊領不到彈藥,手中有限的彈藥也常引起友鄰部隊的“興趣”,都想找你點借彈藥。

正爲彈藥發愁時,後勤部隊突然爲他們送來了一大批彈藥,一打聽才知道這些彈藥是俞登親自命令送來的,吳濤立即感覺到:“有任務了!”果然任務馬上就送來了!

“立即召集軍官會議,2個小時後把大家都叫起來,”看過任務書之後,吳濤命令道,“一個小時時間足夠大家準備好東西!”行動將在3個小時後開始,爲了讓戰士們多休息一會,他沒有馬上下令集合,僅召集軍官們開會。

8日上午11時30分,第50集團軍步兵第一旅1、3營全部登上運輸直升機出發了,此次行動的目標是新營市西南的一個小村子,一個不太旨人注目的地方,不過這個地方位置不錯,縱貫臺灣南北的鐵路、南北高速公路就從其附近經過,佔領了這裡就直接威脅到臺灣南北的交通。然而這也是一個危險之地,地位敵縱深之內。然而俞登堅決要求在這個地方機降,並且下次將1營、3營全部投入,還計劃繼續投入。

由於有攻擊直升機羣的火力支援1營與3營的機降非常順利,甚至順手攻佔了一個名叫嘉芳裡的地方,嘉芳裡的守軍太少,也太不經打,幾乎不戰而逃。最初的戰鬥幾乎沒有遇到對手,他們順利的切斷了南北高速公路和另一條重要的公路,臺南的敵人撤向北部的主通道被切斷了!其實這些早在俞登的預料之中,確準的情報讓他知道這是敵兵力空虛的地方,臺軍原本新營地區集結了大批部隊,後來這些部隊多初抽調南下,現在駐新營市的地面作戰部隊僅有一個師又一個團,其中可出動僅2個營,鹽水鎮的守軍則是一個不滿員的步兵團。不要以爲這樣機降部隊是安全的,實際上還是相當危險的,因爲這裡是臺軍南下或北上的必經之地,南面或北面再遠一點的地方都有臺軍的主力部隊,隨時可以對機降部隊實施南北夾擊。

就在機降部隊出動的同時,解放軍發動了北進攻勢,第50集團軍所屬的第190師最先行動,接着是第12集團軍,再加上第15空降軍第44師,組成了一支強大的大軍,沿着南北高速公路快速北上,這纔是真正的主攻方向。俞登不想爲了一個港口浪費太多的時間,時間最爲重要!

解放軍機降部隊切斷了一條通向臺南戰場的交通線,而且是最重要的一條。不消滅解放軍機降部隊的後果是不堪想象的,因此臺軍立即制定了南北夾擊的計劃,不過實施起來遇到了許多麻煩,此時正是白天,天氣睛朗,萬里無雲,非常適合於空軍的活動。臺灣空軍作戰飛機已經失去了存在的意義,不能提供空中火力支援,也不能提供空中掩護。現代戰爭中,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發動進攻與自殺差不多,可是臺軍還是決定發起進攻,等到天黑後解放軍戰機不便再行動就晚了。爲此臺軍從臺南前線抽調回來一支裝甲部隊,還特意爲其加強了防空能力,從各部隊抽調了數十部自行防空火炮。

最初的情況對於吳濤是相當有利的,他們輕鬆擊退了臺軍步兵部隊的連續反擊,可是當由數百輛坦克、裝甲車和自行防空火炮組成的裝甲縱隊出現在他的面前時。形勢急轉直下,這是一個有利於裝甲部隊活動的地區,地形平坦,沒有什麼地形障礙,還是旱田,沒有高大的植被。面對裝甲部隊,他們手中的裝備顯得力不從心。吳濤緊急呼叫空中支援,他們只能依賴空軍提供的火力支援了,可是空軍的支援已經遠遠不及以前了,而且敵裝甲縱隊中的自行防空火炮有效的提供了掩蓋,空中火力僅僅短暫的拖欠了敵裝甲縱隊的行動。

當空軍的攻擊機退出戰鬥時,裝甲縱隊距離吳濤所部的防線僅有1700米,坦克炮開火了!可是吳濤依然沒有下令開火,距離還不夠,他希望將敵人再放近一點。

突然從西飛來了雨點般的反坦克導彈於裝甲縱隊中製造出無數鋼鐵廢墟,解放軍的攻擊直升機部隊趕來了,這些攻擊直升機原本是護送第二批機降部隊的,意外的與臺軍裝甲縱隊相遇,於是“毫不客氣”蜂擁而上出手了。臺軍的自行防空火炮在這個時候竟發揮不了應有的作用,其實對付超低空飛行的直升機本非容事,而且臺灣使用的自行防空火炮是美軍淘汰的舊貨,遠遠落後於時代。

等攻擊直升機部隊退出時,臺軍的裝甲縱隊幾乎被全殲,竟讓吳濤的部下沒了出手的機會。接着運輸直升機將增援部隊運抵,機降部隊實力大增,既然自保不成問題了,那麼下面的問題就是如何擴大勝利了。於是機降部隊積極行動,擴大控制區域。

當機降部隊勇敢的阻擊敵人之時,北上部隊也在積極行動,雖然北上部隊經過的地區河網密佈,水田縱橫,但是臺灣的基礎設施不錯,重型裝備可以經過田間小路行進,更不要說適於水網地區活動的62式坦克、63A坦克。因此北上部隊的行動速度還是很快的。

夏健認識到臺南不可能再守下去了,8日下午6點,他下達了從臺南地區撤退的命令,可是機降於新營市附近的解放軍部隊已徹底切斷了那裡的交通線,打通這一交通線的努力已經失敗了,如果還要北撤,那麼唯有走沿海公路或者經新營市東面的山間小路,可惜這些公路的情況遠遠滿足不了十幾萬大軍撤退的需要。

臺軍各部隊接到撤退令之後,立即不顧一切的向北退去,除了少數部隊之外,大多數部隊陷入了混亂,結果整個撤退失去了組織,而毫無組織的撤退馬上就變成了潰退。

12月9日早晨,第190師的一支裝甲部隊於新營市郊外與機降部隊會合,此時第190師的突成已成孤軍深入之勢,結果集中兵力對其側冀實施突擊,那麼結果將不堪設想,可惜沒有一支有此能力的臺軍部隊採取這一行動。會師之後,解放軍揮軍向左,目標海灘。12月9日下午,第12集團軍所屬的第36師攻佔布袋鎮,從而將臺南沿海地區的約十萬臺軍劃入包圍圈,2天之後這些部隊被第31集團軍全部消耗。解放軍的重大勝利令臺南市守軍失去了信心,被迫於9日中午時分,放下武器投降。

至此,解放軍登陸之後的第一個戰役--臺南戰役結束!

第64章

經過數日激戰,解放軍的損失已達3萬6千人,其中尤其是空降兵部隊和機降部隊的損失比例爲最,不過解放軍成功登陸,並站穩腳跟。至10日中午,第1、12、15、31、50集團軍已完成登陸,第27集團軍開始登陸,第42、47軍也開始於沿海各港口登船。

解放軍已經控制了相當大地區,包括數個城鎮及居住其問的數以萬計的臺灣居民,管理控制區的居民生活已成爲解放軍的又一重要工作。工兵部隊開始修復被戰火破壞的各種設施,醫護人員搶救受傷人員,隨軍登陸的3個武警機動師及行政人員在這個時候開始發揮作用。由於臺灣的治安系統已崩潰,加之許多地方還有散兵遊勇,因此治安情況非常不好,武警部隊擔負起社會治安的工作,及配合行政人員的開展工作,隨軍登陸的行政人員在武警部隊的配合之下,很快就接管了地方工作,打仗並非軍隊的本職工作。這些行政人員的任務是重建社會秩序,那就是讓原有的當地政府部門恢復工作。行政人員將因戰亂的當地政府部門工作人員找回來,讓他們繼續辦公。不久臺灣警察部門恢復起來,熟悉當地的臺灣警察開始隨武警人員上街巡邏,醫務人員重返醫院,參與人員的搶救工作,部分商店也恢復營業,社會秩序在一點點好轉。

最初臺灣民衆對於解放軍的到來有着一種無法言表的恐懼,隨着時間的推移,解放軍的表現讓他們越來越放心了,眼中的敵視沒有了,人們對生活又充滿了信心。這個時候最高興的要說那些統一派人士,他們因支援統一受到當局的壓制,甚至迫害,現在這些都結束了。

對於解放軍來說當前的關鍵問題是,由於一直沒有取得大型港口,人員與物資的卸載問題無法得到解決,經過連續的大規模行動之後,後勤系統已無法保障再一步行動的需要,鑑於此種情況,臺南戰役一結束,俞登即不得不下令暫停攻勢,以免已不堪重負的後勤系統陷入崩潰。

這無疑給了對手一個喘息的機會,可惜夏健無法利用這個機會,臺灣軍隊已無力發動攻勢了!數日之間,臺灣軍隊的損失已高過30萬,其中約20萬人被俘。臺軍各軍種中以陸軍的損失爲最,損兵折將近28萬,其中多爲精銳部隊,從臺南地區撤出的部隊大多數建制已亂,人員與裝備損失慘重,戰鬥力大幅度下降。相對於臺灣陸軍140萬的規模而言,這點損失只能算傷筋動骨。最慘重的是臺灣空軍,原本就處於劣勢的臺灣空軍經過幾天的殘酷戰鬥之後,陷入山窮水盡的地步,再也無力爭奪制空權了,實際上已退出戰鬥。損失最小的是臺灣海軍,不過由於失去了制空權,所能發揮的作用已經不大。更可怕的是,臺灣軍隊士氣下降了,除了“保衛家園”的口號之外,再也沒有什麼可以號召人們的東西,開小差與主動投降的人越來越多,規模也越來越大。

臺灣軍隊失去了與解放軍一決高下的機會,不過夏健依然還要打下去,他要爲美軍出兵爭取時間,因此他的作戰方針已經變爲“拖”,根本沒有考慮到美國人可能不會出兵的問題。

美國人在是否出兵的問題已經基本上有了結果,以美軍方爲主的主戰派佔了上風,軍事幹涉已經進入倒計時,不過美國人又陷入了另一個爭吵之中,政府與軍方在採取何種軍事幹涉方案上產生了巨大的分歧。主流是實施有限干涉,但支援全面干涉的力量也不小。政府方面支援有限干涉,攻擊登陸臺灣島的解放軍部隊,最終迫使中國大陸方面同意停火,軍方則極力主張全面干涉,要求全面進攻中國大陸,佔領中國沿海地區,不能徹底消除中國這個潛在的敵人,也至少要迫使中國放棄臺灣。中國陸軍主力部隊不是集中於東北,就是正參與解放臺灣的行動,整個東南沿海地區已無主力集團軍存在,兵力非常單薄,同時中國海空軍力量也不足以與美軍對抗,這讓在中國沿海地區實施登陸的方案非常具有吸引力。

正在這個時候,出現了泄秘事件,某個記者經過秘密通道接得了記述有關在中國沿海登陸計劃的文件,並於12月9日成爲某大報的頭版頭條新聞,一時間有關“要與中國開戰了!”的消息傳開了。接着又傳來轟動性的消息,9日當天,中國實施了5次核試驗,並再次宣稱一旦受到核打擊,將以全部核武器實施反擊,一時間核戰爭的陰雲密佈。與此同時,中國又以美國增兵亞太地區,違反朝鮮停火協議爲由,下令增兵朝鮮,當天第16、40集團軍越過中朝邊境,第三次朝鮮戰爭的陰雲又起!

這些消息立即引起巨大震動,原本處於震盪中的美國股市立即以全面下挫表示出對戰爭的擔憂,剛剛好所有轉的美國經濟再也承受不起打擊了,經濟危機擴大了!還沒有出兵就引起如此大的靂動,如果真出兵了,還不知有什麼結果。中國方面已經表明了其準備打核戰爭的決心,而且美國方面還沒有做好準備,臺灣的價值還沒有漲到可以打一場核戰爭的地步。中國出兵朝鮮也再次提醒美國,“不要只想着臺灣,還是想一想韓國吧!”這一切令美國人再次陷入猶豫不決之中。

俞登也沒有多多休整的想法,臺灣戰場上僅僅“安靜”了一天,12月11日,新攻勢開始了!

以第15、31、50集團軍約34萬人組成北集團,發起北進攻勢。

以第12集團軍主力擔任預備隊。

以第1集團軍及第12集團軍所屬第34師約10萬人組成南集團,目標直指臺灣南部重鎮高雄市,解放軍太需要一個大型港口了!臺灣方面也非常清楚這一點,爲此於高雄集結了大約25萬大軍,周邊地區還有約10萬部隊,共約35萬大軍。

要以10萬完成殲滅敵35萬的任務看上去有點不可能,然而領受任務的江淚一點也不擔心,“35萬?不多!”進攻的第一天,第34師將約1萬敵軍包圍於岡山鎮,守軍於當晚在第70師師長楊浦的率領下投降。

與此同時,第3師攻克旗山鎮,然後第1師沿屏東溪南下,意圖非常明顯,那就是欲對高雄之敵實施合圍。12日第10師裝甲師與第1師合擊屏東市,不過他們沒有立即攻城,而是採取圍城打援之計。正如江淚所預料的收樣,臺軍不會輕易放棄屏東,因爲屏東一旦失守,高雄將陷入包圍。臺軍立即投入重兵反擊屏東,欲解除屏東守軍的危機。結果兩軍於屏東市外圍地區展開了大規模的交戰,這正合江淚之意,將敵人主力引誘出來,在預定的地點與其決戰,儘可能避免與敵人進行巷戰,避免破壞城市。經過3天激戰,擊潰增援之敵,殲敵約5萬,並於14日迫使屏東市守軍投降,此戰被人們稱爲屏東血戰。15日,解放軍南集團完全切斷了高雄與外界聯繫,形成了合圍圈,包圍敵軍近20萬。攻勢就在這個時候中止了,因爲如果在強攻,那麼高雄將成爲一片廢墟,這是絕對不能被接受的,於是軍事攻勢結束,宣傳攻勢開始了!

解放軍北上集團則以第31集團軍爲先鋒發起了猛攻,以裝甲部隊實施快速突破,沿路所遇城鎮如不能馬上攻克,裝甲部隊立即繞城而過,由後繼部隊負責攻城。11日下午,第86師攻克嘉義市,當晚11時,第92師取北港鎮,第91師取斗南鎮,不戰而取梅山,而第31集團軍裝甲旅已經推進到更遠的地方。

13日凌晨,空降兵第45師攻克竹山鎮,當日即由第15空降軍組成東進集團,任務中穿過臺灣中部的山脈,向臺灣東海岸推進。剛剛登陸的第27集團軍也緊隨着第15空降軍踏上東進之路。

同日,第12集團軍投入戰鬥,第2裝甲師於當晚進至彰化市郊,與臺軍第9軍團主力發生激戰。第9軍團是臺軍尚存的戰鬥力最強的重裝軍團,投入此戰的部隊有2個機械師(第64機械化師、第73機械化師)、2個裝甲師(第42裝甲師、第51裝甲師)、1個步兵師(第206步兵師)及其它部隊。原本第9軍團準備於彰化設伏,可是由於情報泄漏。臺軍實施了非常嚴格的保密,以至於解放軍的偵察部隊沒能發現臺軍的意圖,幾乎讓臺軍的伏擊計劃成功,幸運的是解放軍第73通信團1營及時從臺軍計算機系統傳遞的數份報告中發現了問題,證實臺軍的主力正集結於彰化市以上,第73通信團1營雖成功切入臺軍計算機系統,但自從開戰以來,一直沒有什麼大行動,不過他們並沒有閒着,而是密切注視着臺軍的一舉一動,獲取了許多重要的情報。伏擊計劃破產,不得不主動出擊,第2裝甲師雖頑強戰鬥,但在敵主力部隊的猛攻不得不後退。第2裝甲師並非主力裝甲師,裝備較差,基本上還59式坦克,只有少數96式坦克,還是戰前特意編入的,而且由於一路猛進,大部分部隊被拋到後面,沒有能及時投入戰鬥。相比之下,臺軍的幾支部隊都是精銳部隊,而且已經準備了好幾天。幸好第36師及時增援,次日,第179師又加入戰鬥,攻擊直升機部隊及空軍也全力配合,這樣情況纔有所好轉。戰至15日,臺軍第9軍團損失慘重,不得不撤退,臺中戰役結束!

臺中戰役結束之後,通向臺北的路上已無臺軍主力部隊,除少數阻擊部隊之外,臺軍主力已向臺北集結,準備打一場臺北保衛戰,把解放軍拖入巷戰的泥潭之中。這是沒有辦法的辦法,連續幾次大戰使臺軍損失很大,尤其是精銳部隊。剩下的部隊多爲步兵部隊,機動性很差,在沒有制空權的情況下,於平原地區的野戰之中處於劣勢。如果進行城市爭奪戰則解放軍的優勢將大大減弱。同時臺軍的兵力也顯現不足,分兵把守各地已非易事。再說他們的目標是爲美軍出動爭取時間,重要的是時間,而不是一城一地之得失。如果集中兵力於臺北,迫使解放軍攻城打巷戰,將解放軍的優勢將大大減弱。因此夏健決定放棄大部分地區,集中兵力保衛臺北地區以及臺灣西部的幾個沿海港口,那些港口將爲美軍的登陸行動提供方便。

夏健希望留下的阻擊部隊能夠爲主力重新佈防爭取足夠的時間,可惜他的希望破滅了!臺軍各部隊接到撤退命令之後,爭先恐後的撤退了,沒有誰願意留下擔負必死的阻擊任務,最後阻擊任務多落入了地方守備部隊身上,這類部隊雖在正規軍編制序列之中,但性質是地方部隊,僅是負責某一地區的警戒與守備,多是完全新組建的部隊,而非由老部隊擴編而成。人員也都就地徵集的,什麼人都有,警察、學生、工人、公司職員等等,裝備也多爲正規軍淘汰下來的,這樣的部隊戰鬥力很差,士氣也低,一旦失去主力部隊的支援或者被包圍,他們就會紛紛放下武器投降,甚至不戰而散,掉下武器回家了。這個時候戰俘又成了令解放軍頭痛的問題,俘虜的數量太多了,以至於後來只要交出武器裝備就可以立即回家,將放下武器的臺軍士兵視爲平民。這個時候臺灣民衆對解放軍的態度也發生了改變,沒有人再隨臺軍部隊撤退,更沒有人拿起武器參與“保衛家圓”的戰鬥,人們以“中立”--不是敵對,也不是友好的態勢注視將解放軍的一舉一動。

夏健的計劃立即爲俞登所察覺,有關的命令被第73通信團1營截獲,爲不給敵撤退的機會,解放軍各部隊立即發起猛攻,待敵人一撤退就發起了瘋狂般的追擊,常常是一支小部隊在沒有其它部隊支援下孤軍深入。這是非常冒險的,但也是非常有效的,因爲沒有一支臺軍足夠的勇氣發起反擊,常常是阻擊一會就會撤退,根本不考慮他們遇到對手有多少。這個時候,第73通信團1營也活躍了起來,他們利用臺軍指揮通信系統的混亂,胡亂發假命令,結果臺軍還真按假命令行事,加重了混亂的局面。

17日,解放軍先頭部隊跟到臺軍後衛的腳步追至桃園市郊外,解放軍東進部隊之第44師先鋒也於這一天不戰而取臺灣西海岸的新城村,將臺軍切爲二段,南部的25萬臺軍將無法再撤向北部。不過也在這個時候,後勤系統再次無法跟上需要,整個攻勢不得不因此再次停了下來。

此時的臺軍兵力分佈:臺灣北部地區約有45萬,尚有部分精銳部隊;臺灣西部沿海地區約25萬,以二、三流部隊爲主,沒有什麼戰鬥力;於高雄地區被包圍的部隊約20萬,還有一定的戰鬥力,不過已陷入包圍之中。,總計還有90萬部隊。臺灣空軍在失去了大部分基地之後,實際上已經不存在了;唯有臺灣海軍的主力尚存,但在失去制空權及解放軍海軍艦隊的威脅下,大部分艦艇不是躲到外海,就是退縮於臺灣西部的幾個港口之內,隨時可能被解放軍俘獲。

解放軍從12月6日登陸臺灣島開始,經過前後10天的戰鬥,幾乎解放了臺灣西部沿海地區,殲敵約80萬,自身損失約6萬,已登陸兵力超過80萬,由第1、12、15、27、31、42、47、50集團軍及數個武警師。

就整個局勢而言,臺軍敗局已定,僅剩臺北地區的數十萬部隊還可一戰,失敗只是一個時間問題。許多人對於勝利不再表示一點懷疑,然而俞登臉上沒有一絲高興的表情。當有人問他什麼時,他回答道:“消滅剩下的幾十萬敵人不會遇到什麼問題。我擔憂的是美國人!”

形勢的發展迫使美國人不得不面臨一個必須立即做出決定的問題,也是一個最關鍵的問題,那就是是否出兵干涉。臺灣軍隊耗盡全力了,再無力扭轉局勢,甚至再拖欠幾天時間,如果再不採取行動,那麼臺灣軍隊的滅亡就是時間問題。形勢不容美國人猶豫下去了,等臺灣軍隊被消滅了再出兵將失去任何意義。雖說美國人有意出兵,軍事準備工作也基本完成了,但還沒有成功的把握,此時的準備情況僅能保證可以出兵了,但不能保證必勝,其實面對中國這樣的對手,再充分的準備也會顯得不足,美國人不想打一場沒有把握的仗。

美國人也確實不想與中國開戰,因此美國總統派出的特使率代表團於北京時間17日下午到達中國北京,目的與此前的數次相同--爲避免戰爭進行努力!不過這次是最後一次!是戰是和在此一舉!

第65章

17日,高雄守軍代表與解放軍代表達成“放下武器,回家團聚!”的協議,協議於17日中午正式生效,守軍除留下少數人員辦理移交武器裝備的手續之外,大部分人收拾好個人物品踏上返家之路,與此同時,解放軍部隊開始接管守軍的裝備,至此高雄戰役結束。

完好無損取得高雄港,這對於正爲後勤問題所困擾的解放軍意義重大,尤其是大型重裝備的卸載問題,解放軍此前控制的幾個港口都是中小型港口,以停靠小型船舶或漁船爲主要目的設計的港口,除了卸載能力有限之外,也不適合於大型重裝備的卸載,如:大型防空導彈發射車。

解放軍接管人員馬上開始接收高雄港,不待接收完畢,運送物資的貨船就駛入港口,靠岸的第一艘船是大型汽車輪渡,它運送的貨物是大型運輸車,後勤部門正爲缺少運輸車輛發愁,因爲整個後勤運輸完全依靠於公路。很快整個高雄港就投入到緊張的作業之中,物資與人員正源源不斷的登陸,後勤因此得到很大的緩解。

解決高雄之敵後,解放軍也得以從南部抽調部隊北上,於是第1集團軍主力立即出發,前線正需要他們。解放軍對臺灣西部沿海地區的進攻一直也沒有停下來,而且推進速度很快,因爲這一地區基本上沒有臺軍主力部隊,而且多收縮到了幾個沿海港口附近,以保衛這些可供美軍登陸的港口。臺灣西部沿海地區的快速推進,使解放軍的控制區迅速擴大,從數字上看可謂驚人。

這一切讓美國人坐不住了,這樣的形勢不僅對美軍的軍事行動非常不利,而且也影響談判,中國人手中的籌碼越來越多了!

形勢已迫在眉睫,美國方面感到如此下去總不是辦法,再等下去就失去了出兵臺灣的機會,是戰是和必須立即決定下來!

此次來華的特使是漢斯魯德爾,這是他這個月第二次來華,上次他出使中國沒有能阻止戰爭,引起了許多人的指責,認爲是他的行動緩慢才錯過了阻止戰爭的機會,認爲他不適合於這個工作,但是總統還是決定派他來了,因爲沒有比他更合適的人。

第58章 第36章 第2節 第42章 第1節 第4章 第3節 第3節 第59章 第3節 第1節 第29章 第3節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2節 第61章 第29章 第2節 第21章 第1節 第25章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51章 第6章 第54章 第8章 第1節 第1節 第14章 第49章 第2節 第1節 第31章 第29章 第47章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1節 第1節 第60章 第62章 第23章 第57章 第1節 作者的話第49章 第1章 第2節 第3節 第39章 第1節 第29章 第43章 第61章 第1節 第3小節 第19章 第25章 第28章 第14章 第26章 第2節 第7章 第44章 第64章 第26章 第3節 第1章 第37章 第一章 第2節 第62章 第1節 第55章 第3章 第20章 第10章 第40章 第2節 第8章 第3節 第53章 第2節 第3節 第28章 第2節 第49章 第58章 第3節 第15章 第3節 第50章 第2節 第3節 第2節
第58章 第36章 第2節 第42章 第1節 第4章 第3節 第3節 第59章 第3節 第1節 第29章 第3節 第3節 第1節 第2節 第2節 第61章 第29章 第2節 第21章 第1節 第25章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51章 第6章 第54章 第8章 第1節 第1節 第14章 第49章 第2節 第1節 第31章 第29章 第47章 第3節 第2節 第3節 第1節 第1節 第60章 第62章 第23章 第57章 第1節 作者的話第49章 第1章 第2節 第3節 第39章 第1節 第29章 第43章 第61章 第1節 第3小節 第19章 第25章 第28章 第14章 第26章 第2節 第7章 第44章 第64章 第26章 第3節 第1章 第37章 第一章 第2節 第62章 第1節 第55章 第3章 第20章 第10章 第40章 第2節 第8章 第3節 第53章 第2節 第3節 第28章 第2節 第49章 第58章 第3節 第15章 第3節 第50章 第2節 第3節 第2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