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五章 激辯

“報告大人,王雲一回到都監府後,管家就上來詢問聞都監的情況,見過夫人和太爺後,聞夫人竟然抱頭大哭,聞太爺和王雲則在旁邊不停的勸說,王雲確實是跟隨聞都監多年的家將。”雖然已經進入深夜,但是四人仍然在等待牙將的消息,只是飯桌已經撤下,每個人都心情凝重。

“看來王雲不假呀?”

索超話音未落,王太守就接道:“人是不假,可是難保他沒有投靠梁山草寇呀?”

“你這話是什麼意思,難道聞都監的親筆信也是假的嗎?你乾脆直截了當地說聞都監也投敵了,還想勸降我呢?”

李成和王太守品級相等,但是由於宋朝重文輕武,以文仰武的政治傳統,在樑中書不在的情況下,他還要聽從王太守的將領,加上他和楊志關係還算不錯,雖然與聞達有時候會爭功,但畢竟只是武官中的內部矛盾,而王太守生性孤傲跋扈,所有武官他不僅沒有拉攏一個,反而高級武官都給得罪了(低級的一般是見不到),所以王太守一再的懷疑聞達,就是在懷疑他李成。

“這……這,樑大人卑職根本沒有這個意思呀,是李大人自己理解錯了。”王太守雖然看不起武官,可是對樑中書還是相當尊敬的,尤其是在這個節骨眼上,誰都知道想要保命只能依靠這些武官,樑中書爲了自己的身家性命和政治前程,必須要打好這一仗,此時絕對不會傾向於他的。

“李成呀,你想的他多了,王太守他是太謹慎了一點,絕對沒有這個意思。”樑中書可要比王太守聰明多了,居中調和的事情他平時就沒有少幹。

“是呀,是我他謹慎了,再說有不認識楊志,纔會有所懷疑,覺沒有其他的什麼意思?”王太守看到樑中書偷偷使過來的眼色,趕緊有點討好地解釋道。

但是李成和索超陰沉的臉還是扭向了另一面,不願看到王太守那令人想吐出剛纔酒食的醜臉。

“無論楊志是否是真的投降,我們一定要做好兩手準備,李成城內的所有軍馬均聽你的指揮,王太守你負責集中城內百姓,向城牆邊運送石塊、軍械物資,這次如果楊志是假投降的話,那麼我們就只好居城堅守到朝廷的援兵了。”

“什麼,難道我們就像縮頭烏龜一樣等着這幫草寇來打呀?”身體帶傷的急先鋒索超第一個急了起來,一副要找人拼命的樣子,把伸頭聽樑中書安排的王太守,嚇得不禁向後縮了一縮。

“嗨,你打仗確實英勇,就是脾氣太過暴躁,不要說出謀劃策了,就連我這個上司的話都不讓說完。”樑中書了看着索超嘟囔着嘴坐下後,接着說道:“我們上次在城外堅守已經是損兵折將,連連失敗,最後有輕敵冒進,害了聞達將軍,雖然關勝等人初落草爲寇,必然不會向先前林沖等人那樣拼命,但是如果他們是真心歸順的話,或是有人脅迫,那麼事情就大大不妙了。”

“有人脅迫,這是怎麼回事?”

“梁山賊寇能夠大鬧青州、江州,哪一次不是提前在城中埋伏了軍馬,大部隊都能埋伏進城,何況派幾名高手將關勝等人的妻兒綁架回山,壞事,我怎麼將這一層給忘了。”

“怎麼了樑大人,我們忘記了什麼?”

“你是說草寇已經進城了。”王太守提樑中書回答了李成的問題。

“不錯,上次法場救盧俊義的就是梁山賊寇呀,爲什麼沒有引起我們的注意呢?”樑中書一臉的懊悔。

“樑大人不用擔心,劫法場只有一個人,上次梁山草寇圍成數日並沒有人在城內策應,這說明當時城內並沒有梁山內應,或者只有探子根本起不到什麼作用。這次關勝大敗,有時敗將及時快馬通知的,王雲提前一日也沒有信使到的早,梁山的內應現在肯定還在超大名府趕來,我們現在封鎖城池還來得及。”

李成雖然對王太守很反感,但也不得不佩服他頭頭是道的分析。

樑中書看到連索超這位悍將也不住地點頭,終於定下了應對的策略:“我立即修書楊志,答應他的一切條件,並派出信使往京城求救。李成集結城內軍馬,上城準備迎敵,王太守你立即組織衙役和城門的步兵,一切人等只准出不準進,索超你有病在身,可是這危急關頭你就辛苦一下,立即指揮帶領數只隊伍在城中巡邏,發現可疑人等,立即緝拿,如有反抗,格殺勿論。”

“是。”三人機會異口同聲的說道,在外部威脅的情況下,矛盾重重的文武官員暫時放下了仇恨,一起對外。

“樑輝。”隨着樑中書的一聲大叫,一直守在門外的一名家將走了進來。

“後房王雲帶來的兩名梁山人有什麼動靜嗎?”

“沒有。”

“要好好監視着,不要讓他們發現,我要知道他們的每一句對話。”

“是。”這名家將言語很少,卻顯得十分的堅定。

“他們回來了。”就在樑中書府中議論的第三天晚上,下山已經數日快到大名府的梁山軍軍營中,楊志見到了王雲帶來的樑輝。此刻樑輝已經沒有了軍服,而是普通農民的打扮,(梁山軍中除了投降過來的官軍是統一制服外,其他人都是一樣的農民打扮,只是他們看起來更加魁梧一些,臉上的殺氣異常的濃重而已。)

“楊大人還認識卑職嗎?”一見面,樑輝似乎見到了久違蒙面的朋友。

“你是樑大人身邊的樑……”楊志此時早已忘記了此人是誰,但是能夠聞出此言的一定是跟他打過交道的。由於楊志長相面惡,而且又是囚犯出身,多數人根本瞧不起他,而楊志性格孤僻,當時又有點自卑心理(畢竟是坐過牢的人),加上在大名府時間不長,並沒有跟太多人打過交道。此人能問出這種話,十有**是樑中書身邊的親兵,也只有他的家將,他纔會相信地派出來完成這件秘密之事,而樑中書的家將又多隨了他的姓,楊志就急中生智的編了出來。

“大人果然好記性,五年前是我隨樑大人到獄中接的你。這是樑大人讓卑職帶來的親筆信。”

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四章 林彪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五十章 對話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五十章 對話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四十章 中箭第四章 林彪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
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四章 林彪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三十二章 血戰江州(四)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二十七章 偶遇好漢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五十章 對話第六十二章 平定二府(二)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四十二章 辱沒祖名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二十五章 青州歸山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十八章 留下禍害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十七章 雷橫朱仝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四章 林妻上山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十五章 三山聚義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六十六章 御賜湖水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十三章 收留金蓮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五十章 對話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四十章 中箭第四章 林彪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