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智激林沖

“劉唐兄弟,把春兒放下來吧。”李劍擡頭一看,原來早已到了旱地忽律朱貴酒店裡。朱貴已經知曉剛纔打敗官軍的一戰,慌忙出來迎接,吳用也將將來歷完整地告訴了朱貴。

晚飯過後,吳用又將密商智取生辰綱之後的事情細細地對李劍講了一遍。

“總算到頭了,明天上水泊梁山,見到王頭領,就能過上一段安穩的日子。”阮小七笑道。

“那倒難說,王倫根本不可能容下我們呀……”

“你一個小孩懂什麼呀!”晁春(現在只能就這麼叫了,後面都改爲此名)的話音未落,他父親晁蓋就大聲喝道。

“書上就是這麼寫的,我們還要把他給殺了。”晁春不服氣地說。“什麼書?”晁春頓時傻了臉,不知道該如何解釋。

“史書上寫的多了,‘客強主弱’根本無法維持呀!”吳用接道,“小侄提醒了我,我們必須做好不被接納的準備。”

“那我們就殺死主人呀,我們絕不能做如此不義之事。”義氣十足的晁蓋根本無法接受。 “那我們借刀殺人”晁春一看吳用幫他過關了,有嬉皮笑臉起來。

“好計,可是上哪兒借刀呀?”公孫勝嘆道。

“到時候就知道了,時間不早了,父親我還是早點睡吧”晁春微微一笑。

“那好吧,春兒今天確實太累了,那就早點休息吧。”衆人各回房間,但晁春卻沒有聽從父親留下的消息,非要和吳用住在一起。

次日早起,朱貴喚一支大船,請衆人下船,衆人安全來到金沙灘上岸後,王倫已領着一班頭領出關迎接。

晁蓋等人慌忙施禮,對方卻首先說道:“小可王倫,久聞晁天王大名,如雷灌耳;沒想今日能光臨草寨,幸會、幸會。”

晁蓋此時倒很謙虛:“晁某是個不讀書的人,爲人比較粗魯;今日無路可走,甘願在頭領帳下做一名無名小卒,頭領若能收留,就是我等三生有幸呀。”

“晁天王怎能這麼說呢,先請到小寨休息後,再慢慢商議。”

一行人都跟着上山來到大寨聚義廳內,一個個分賓主對席坐下,晁春則站在“父親”身後。

“這個就是小侄吧,長的一表人才,你們還不快去搬凳子。”

“謝謝王頭領!”晁蓋父子連聲稱謝道。

王倫叫來階下衆小頭目,大吹大擂擺上筵席。

衆頭領飲酒中間,晁蓋把胸中之事,從頭至尾,都告訴王倫等衆位。王倫聽罷臉色突變,提起入夥之事,虛作應答。筵宴至晚席散,王倫頭領送衆人關下客館內安歇。

晁蓋對我等人說道:“我們造下這等迷天大罪,那裡去安身!不是這王頭領如此錯愛。我等皆已失所,此恩不可忘報!”

晁春和吳用只是冷笑。

晁蓋道:“你們何故只是冷笑?還在擔心小兒昨晚狂言。他雖然沒有表現出求賢若渴的歡迎,但總沒有拒絕,我們留在此對他們梁山會是很大幫助的。”

“父親不見他早間席上與父親說話倒很好;後來父親說出殺了許多官兵捕盜巡檢,放了何濤,阮氏三雄如此豪傑,他臉色立即就變了,雖然口中答應,心裡好生不然。——如果他有心收留我們,只就早上便議定了坐位。杜遷、宋萬,這兩個自是粗鹵的人,待客之事如何省得?只有林沖那人原是京師禁軍教頭,大郡的人,諸事曉得,今不得已,坐了第四位。早間衝看王倫答應父親模樣,他自便有些不平之氣;頻頻把眼瞅這王倫,心內自已躊躇。我看這人可以藉此‘刀’,叫他本寨自相火併!”

“難道一定要走這條路,春兒如何借刀。”

“我和吳先生早就商量妥當,就看明天情況而定吧?”晁春朝吳用微微一笑,賣起了關子。

次日天剛剛亮,就見有人前來報告說:“林教頭來了!”

衆人等慌忙出來迎接,邀請林沖來到房間內。吳用向前稱謝道:“昨天感謝山寨對我們的後情款待。”

林沖說:“小可有失恭敬。雖然有奉承之心,只是不在領導位上,還望恕罪。”

吳學究說道:“我等雖是不才,但絕非普通草木,怎麼能看不到王頭領對教頭的錯愛之心,顧盼之意?”

晁蓋道:“久聞教頭大名,不想今日得會。”

林沖道:“小人舊在東京時,與朋友相交,禮節不敢有一點怠慢。雖然昨天能夠看見尊顏,卻不能細細詳談,所以特地陪話。”

晁春上前問道:“小人聽說頭領在東京時,十分豪傑,不知緣何高俅不睦,致被陷害?後聞在滄州亦被火燒了大軍草料場,又是他的計策,是柴大官人推薦頭領上山?”

林沖道:“是柴大官人舉薦到此,小侄怎麼知道的。”

“小旋風柴進仗義疏財,接納四方豪傑,又是大周皇帝嫡派子孫,頭領在滄州怎能不見他,火燒草料場之後,只怕也只有他有能力將頭領安全送出滄州了,如果能見他一面也是三生有幸呀!”

吳用又對林沖說道:“這柴大官人,名聞四海,聲播天下,教頭若非武藝超羣,他如何肯推薦上山?非是吳用奉承∶王倫應該將第一位讓於頭領坐,這纔是天下人的公論呀,同時也不辜負了柴大官人的書信。”

林沖道:“承蒙先生高論。只因小可犯下大罪,投奔柴大官人,非他不留林沖,誠恐連累了他,自己願意上山爲寇。今日山寨難留衆位,不是因爲我地位低微無法爭取,實在是王倫他心術不正,語言不定,難以相聚!”

晁春則說:“我看王頭領待人接物,一團和氣,如何心地這般窄狹?”

林沖說:“今日山寨幸得衆多豪傑到此相扶相助,本是錦上添花,如旱苗得雨。可是此人懷有妒賢忌能之心,恐怕衆豪傑勢力太大。昨夜他見兄長所說衆位殺死官兵一節,便有些不自在,就懷有不肯相留的模樣;才請衆豪傑來此住下安歇。”

晁春假裝不懂規矩地嚷道:“既然王頭領是這般之人,父親,我們不要等他來推脫,自己投靠別處去算了。”

“怎能在林教頭面前如此沒大沒小。”晁蓋訓完兒子後,趕緊向林沖陪不是道,“小兒年幼喪母,我平時太矯慣他了。”

林沖說:“晁天王不必如此,不要有見外之心。林沖自有分曉。小可就是怕衆豪傑到時候有退去之意;特來說一聲。今日就看他如何相待你們。若這人說的有理,不象昨天那樣,我就不說什麼了;倘若他今天有半句不敬的話,就全包在我林沖身上了!”

“頭領如此錯愛,俺弟兄深感厚意呀。”

晁春又滿臉愧意地說:“頭領爲新弟兄卻要與舊弟兄分裂。能留就留,不能留時,我等立即告退。”

林沖道:“小侄差矣;古人說∶“惺惺惜惺惺,好漢惜好漢。”就這麼一個不懂義氣的畜生,留着有何用!衆豪傑請放寬心。”

林沖獨自上山一會,就有小嘍羅前來相請,說道:“今日山寨裡頭領相請衆好漢去山南水寨亭上筵會。”

看着父親憂慮的面孔,晁春安慰地道:“父親放心吧,等一會倒有份做山寨之主。今日林教頭必然有火併王倫之意。”“他若有些心懶,小生憑着三寸不爛之舌,不由他不火併。兄長身邊各藏了暗器,只看小生用手捻鬍鬚爲號,兄長便可上前幫忙。”吳學究接過話來。

辰牌已到,王倫三四次派人來邀請,衆位好漢才各自帶了器械,暗藏在身上來赴席。只見宋萬親自騎馬,帶着小嘍羅擡了八乘山轎又來相請。晁蓋等都上轎子,一逕投南山水寨裡來,直到水亭子前下了轎。

王倫,杜遷,林沖,朱貴,都出來相接,邀請到那水亭子上,分賓主坐定。王倫與四個頭領--杜遷,宋萬,林沖,朱貴,一一坐在左邊主位上;晁蓋等坐在右邊客席,小嘍羅輪番倒酒。

酒至數巡,食供兩次,晁蓋和王倫竟拉起家常來;但提起聚義一事,王倫立即用閒話支吾開。吳用把眼來看林沖時,只見林沖側坐在椅上把眼瞅着王倫。

看看飲酒至午後,王倫回頭向小嘍羅揮一揮手,不多時只見四個人走來,每人捧個大盤子,裡放着五錠大銀。

王倫便起身敬酒說道:“感蒙豪傑到此聚義,只恨敝山小寨是一窪之水,如何安得這麼真龍呀?我準備了一些小薄禮,還望衆好漢笑留,麻煩你們前往投靠大的山寨,到時候小可將派人前去歸降到麾下。”

晁蓋道:“小人久聞大山招賢納士,特地前來入夥;若是不能相容,我等衆人自行告退。非常感謝所賜予的白金,但絕不敢領。不是我自誇,小可有的是盤纏使用,請您快快將厚禮收回,我們這就告別離去。”

“爲什麼推卻呢?不是敝山寨不容納衆位豪傑,只是因爲我們糧食少,甚至連房子都很稀缺,只怕今後怠慢了你們,到時候大家的面子都不好看,因此纔不敢留下你們入夥。”我靠,王倫爺真夠卑鄙無恥的,哪有一個讀書人必備的忠孝禮儀,還是朱元璋對文人的評價比較切合實際,書讀得越多反而越會耍心眼了。

說話間,只見林沖雙眉別起,兩眼圓睜,坐在交椅上,大喝道:“我上山來時,你也推脫糧少房稀!今日晁兄與衆豪傑到此山寨,你又說出這樣的話來,到底是爲了什麼?”

晁春上前便說:“頭領息怒,自是我們來的不是時候,倒壞了你山寨兄弟的情分。今日王頭領以禮打發我們下山,還專門送來盤纏。請林頭領息怒,我們馬上都走就是了。”

“小侄你還小,他是笑裡藏刀、言清行濁之人呀!我今日絕不會放過他!”

王倫喝道:“你看這畜生!怎麼又喝醉了,還說這樣的話來污衊我!不知大小!”

林沖大罵道:“就你一個落魄的窮書生,肚裡一點知識都沒有,怎麼能做山寨之主呢!”

吳用說道:“晁兄,只是因爲我門上山來投靠,卻破壞了他們頭領之間的關係。趕快準備船支,立馬就走纔是。”

衆人立即站起來,準備走出亭子。

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四十章 中箭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五十章 對話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四十九章 城破
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二章 智激林沖第四十九章 城破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二十八章 宋江歸案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六十一章 平定二府(一)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十七章 營救孔亮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四十章 中箭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五十五章 梁山大敗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三十五章 兵發大名府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一章 引蛇出洞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五章 鞏固威信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五十章 對話第十六章 二龍山之戰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三章 梁山爲尊第十一章 陽谷下獄第二十六章 花妹秦妻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五十三章 李逵下山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二章 父子之議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二十七章 時遷盜甲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十章 初識金蓮第六十九章 挑撥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七十三章 伴娘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六章 小試牛刀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四十九章 城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