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一救宋江(下)

(各位讀者大大,一週前父親在外地突發急病,一直忙於奔波,幸好有驚無險,今後一定會按時更新的,望各位讀者大大多多體諒,昊龍在此爲給大大們帶來的不便道歉。)

當下一行小嘍羅,捉秦明到山寨裡,早是天明時候。數位好漢坐在聚義廳上。小嘍羅縛綁秦明,解在廳前,花榮見了,連忙跳離交椅,接下廳來,親自解了繩索,扶上廳來,納頭拜在地下。秦明慌忙答禮,便道:“我是被擒之人,由你們碎而死,何故卻來拜我?”花榮跪下道:“小嘍羅不識尊卑,誤有冒瀆,切乞恕罪!”隨取錦段衣服與秦明穿了。

秦明問花榮道:“這位爲頭的好漢卻是甚人?昨天輕易戰敗我又是誰呢?”

花榮道:“這位是花榮的哥哥,鄆城縣宋押司,宋江的便是。這三位是山寨之主:燕順、王英、鄭天壽,昨天與將軍大戰的就是前八十萬禁軍槍棒教頭,豹子頭林沖是也。”

秦明驚道:“原來如此,是小人有眼不識泰山呀!對了這三位我自曉得:這宋押司莫不是喚做山東及時雨宋公明麼?”

宋江答道:“小人便是。”

秦明連忙下拜道:“聞名久矣,不想今日得會義士!”

宋江慌忙答禮不迭。秦明見宋江腿腳不便,問道:“兄長如何貴足不便?”

宋江卻把自離鄆城縣起頭,直至劉知寨拷打的事故,從頭對秦明說了一遍。秦明只把頭來搖道:“若聽一面之詞,誤了多少緣故。容秦明回州去,對慕容知府說知此事。”燕順相留,且住數日;隨即便叫殺羊宰馬,安排筵席飲宴。拿上山的軍漢都藏在山後房裡,也與他酒食管待。秦明瞭數杯,起身道:“衆位壯士,既是你們的好情分,不殺秦明,還了我盔甲、馬匹、軍器回州去。”

燕順道:“總管差矣!你既是引了青州一千兵馬都沒了,如何回得州去?慕容知府如何不見你罪責?不如權在荒山草寨住幾時。--本不堪歇馬,權就此間落草,論秤分金銀,整套穿衣服,不強似受那大頭巾的氣?”

秦明聽罷,便下廳道:“秦明生是大宋人,死爲大宋鬼。朝廷教我做到兵馬總管,兼受統制使官職,又不曾虧了秦明,我如何肯做強人,背反朝廷!你們衆位要殺時,便殺了我。”

林沖趕下廳來拖住道:“兄長息怒,聽小弟一言。我也是朝廷命官,無可奈何,被逼得如此。總管既是不肯落草,如何相逼得你隨順。只請少坐,席終了時,小弟討衣甲、頭盔、鞍馬、軍器,還兄長去。”秦明那裡肯坐。花榮又勸道:“總管夜來勞神費力了一日一夜,人也尚自當不得,那匹馬如何不喂得他飽了去。”

秦明聽了,肚內尋思:“也說得是。”再上廳來,坐了飲酒。那幾位好漢輪番把盞,陪話勸酒。秦明一則軟困,二爲衆好漢勸不過,開懷得醉了,扶入帳房睡了。這裡衆人自去行事。不在話下。

且說秦明一覺直睡到,次日辰牌方醒;跳將起來,洗漱罷,便要下山。衆好漢都來相留道:“總管,且早飯動身,送下山去。”秦明急性的人,便要下山。衆人慌忙安排些酒食管待了,取出頭盔、衣甲,與秦明披掛,牽過那匹馬來,並狼牙棒,先叫人在山下伺候。衆位好漢交還馬匹、軍器,卻不遠送,此時似乎毫無留人之意毫無。秦明心中對此甚爲不解,反而害怕宋江等人看他不願留下,加害與他,立即上馬,拿着狼牙棒,趁天色大明,離了清風山,取路飛奔青州來。

到得十里路頭,恰好巳牌前後,遠遠地望見猓塵亂起,並無一個人來往。秦明見了,心中自有八分疑忌;到得城外看時,原來舊有數百人家,卻都被火燒做白地一片;瓦礫場上,橫七豎八,燒死的男子、婦人,不記其數。秦明看了大驚。打那匹馬在瓦礫場上跑到城邊,大叫開門時,只見城邊吊橋高拽起了,都擺列着軍士、旌旗、擂木、炮石。秦明勒着馬,大叫:“城上放下吊橋,讓我入城。”城上早有人,看見是秦明,便擂起鼓來,吶着喊。秦明叫道:“我是秦總管,如何不放我入城?”

只見慕容知府立在城牆邊大喝道:“反賊!你如何不識羞恥!昨夜引人馬來打城子,把許多好百姓殺了,又把許多房屋燒了,今日兀自又來賺哄城門。朝廷須不曾虧負了你,你這廝倒如何行此不仁!已自差人奏聞朝廷去了。早晚拿住你時,把你這廝碎屍萬段。”

秦明大叫道:“公祖差矣!秦明因折了人馬,又被這們捉了上山去,方得脫;昨夜何曾來打城?”

知府喝道:“我如何不認得你這廝的馬匹、衣甲、軍器、頭盔!城上衆人明明地見你指撥紅頭子殺人放火,你如何賴得過!做你輸了被擒,一千軍人自然有人逃得回來報信?你如今指望賺開城門取老小?不然一千兵士都無法剛下的賊寇山寨你單槍匹馬有如何輕易逃脫。今日你的家眷,這就給你送來。”正說着軍士把將秦明妻女、父母、家丁三十餘人押到城牆上挑起在上,並將砍頭刀對準了秦明的父親和妻子。

秦明是個性急的人,看到全家老小危在旦夕,氣破胸脯,分說不得,只叫得苦屈。城上弩箭如雨點般射將下來。秦明只得迴避。看見遍野火,尚兀自未滅。秦明回馬在瓦礫場上,看到鬼頭刀已經染滿父親的鮮血,大叫一聲“刀下留人!”頓時淚流滿面,恨不得尋個死處。

突然城牆上傳來一片殺喊聲,只見城牆上“宋”字大旗突然倒下,沾滿父親鮮血的鬼頭刀被一位膘膀大漢奪取,後面也不斷涌現出幾十位好漢,在將家人護住之後,許多人在另一位和尚打扮之人的帶領下殺嚮慕容知府,慕容彥達一邊向後跑,一邊不時地回頭要求身邊的士兵向前衝。

秦明肚裡尋思了半晌,縱馬再向城門趕去,城牆上好漢雖然越聚越多,卻怎能奈何得了源源不斷趕來的官兵。正在關鍵之時,城門突然打開,一二百好漢護着秦明家人好不容易衝過護城河,衆好漢已銳減到不足百人,數名家丁也被剛剛重新奪取城牆的官兵射殺身亡,善於帶兵的秦明突然高喊:“衆位好漢都給我一起殺出,活捉慕容彥達。”然後一邊高喊,一邊拍馬前來迎接。

聽到秦明喊聲,官兵紛紛推入城中,慕容彥達一邊急令嚴守城門,一邊要求官兵速速清剿大鬧城牆的賊寇後,自己在捕頭帶領的數百官兵的護衛下急急推進防守深嚴的知府府。

官兵得到知府的命令之後,殺出重圍的好漢們終於送了一口氣,秦明繞到斷後的兩位好漢面前,“噗通”一聲跪倒在面前,淚流滿面地說道:“多謝二位好漢捨命相救,不知你們是……又怎麼在此搭救我的家人。”

“我們是梁山水泊的,我是楊志,這位是花和尚魯智深。”楊志深深地喘了一口氣,扶起跪在地上的秦明接着說道:“小天王本來帶領我們埋伏在城中準備在林沖等人救出宋江之後,裡應外合地打下青州城。黎明時分聽到城外一片殺喊聲,我們就趕緊趕到,但是未見有人攻城,卻看見官兵將一家老少三十餘口押送到城牆之上,當時我們對此甚爲不解,直到剛纔將軍與 知府對話,才知道其真相。開始小天王還以爲官兵只是要嚇唬一下,沒想到竟然正的大開殺戒了,就趕緊領我等衝上城牆。”

“你說的可是梁山晁天王的兒子,智勇雙全、仁義膽略遠在常人之上的晁春忙。”

“正是小天王,只是不知道小天王現在怎麼樣了?”

“放心吧,小天王自有天佑,絕不會有任何事情的。”

“秦將軍說的很對,小天王吉人自有天相,楊志和武松兩位兄弟在他身邊絕不會有任何差錯。只是我們下面該怎麼辦?”魯智深抹了一把臉上的鮮血,問道。

“我們還是先回山寨,見到朱武參謀長再做打算把!”說完,楊志命令小嘍囉護好秦明家眷,自己斷後向山寨行進,秦明則攙扶這已成淚人的母親悲痛前行。

行不得十來裡。只見林子裡轉出一路人馬來。當先五匹馬上,六個好漢,不是別人:林沖、宋江、花榮、燕順、王英、鄭天壽、朱武。隨從一百小嘍羅。林沖看到魯智深和楊志,慌忙下馬詢問情況。

秦明見問,怒氣道:“不知是那個天不蓋,地不載,該剮的賊,裝做我去打了城子,壞了百姓人家房屋,殺害良民,倒害了我一家老小,閃得我如今上天無路,入地無門!我若尋見那人時,衆好漢也受我牽連,直打碎這條狼牙棒便罷!”

宋江突然跪倒在地開話道:“總管休怪。昨日因留總管在山,堅意不肯,卻是宋江定出這條計來,叫小卒似總管模樣的,卻穿了總管的衣甲頭盔,騎着那馬,橫着狼牙棒,直奔青州城下,點撥紅頭子殺人;燕順、王矮虎,帶領五十餘人助戰;只做總管去家中取老小。因此殺人放火,先絕了總管歸路的念頭。今日衆人特地請罪。”

秦明見說了,怒氣攢心;欲待要和宋江拼大,突然聲後傳來一聲怒吼,“你這樣做要害死小天王呀!”衆人趕緊望去,看到赤發鬼劉唐手提鬼頭刀,獨自一人從遠處一步三晃地走到身邊。劉唐突然深手將朱武、林沖拽於馬下,將刀樹在二人脖子前,衆好漢趕緊上前。“劉唐兄弟你這是爲何?”宋江最先出面。

“你這鳥人,等會我在與你算賬。”說完面對朱武質問道:“小天王臨走之時給你留下錦囊妙計,你卻聽從此矮個黑子的鬼主意,你……你明知道小天王是重義氣之人,必定會出手相救,卻又不派兵接應,爲何要害死小天王。”

“小天王死了,我……我不知道會出現這種情況,是小天王說的,一切要聽宋江的。”朱武、楊志等人抱頭痛苦,林沖眼前猛地一黑,幸虧身邊的燕順扶了一下。

“你等別貓哭耗子了,爲什麼不派兵接應,幸好小天王命大,只是有了點輕傷,並無大礙,只是三個連八百壯士僅身下不足三百,將領也只有武松兄弟拼死相救,小天王命我冒死前來報信,你們卻不知向前營救。”

“小天王是我害得你呀,你放心我秦明就是上刀山下火海,也要就你出來。”秦明面對青州城方向跪到了。

“是我等之錯呀。”林沖、燕順等人全部跟着秦明跪下了,旁邊不明就裡的小嘍囉們傻傻地呆在那裡。

“還是先想辦法救出晁春小侄纔是。”宋江勸住道。

“你還有臉在此,就是你爲了一己私慾,爲了與小天王爭權,纔出此惡毒計謀,我先殺了你再說,還敢再言救人二字。”劉唐提到衝向宋江。

“我等下山就是爲了就宋江,現在小天王生死未卜,暫不可傷其性命呀?趕緊想辦法救人要緊。”林沖、魯智深上前拉住劉唐。被劉唐氣勢嚇得節節後退的宋江這才止住後退的步伐。

“請將軍救小天王一命。”秦明萬萬沒有想到劉唐會過來求自己,半天支吾不出一聲來。

“小天王說了,以我們現在的實力想打下青州城是不可能了,只希望你能說服還受慕容彥達信任的黃信能夠與我們裡應外合,騙開城門。”

秦明道:“這事容易,不須衆弟兄費心。我雖剛剛調來,但黃信那人早年就在我的治下,這次也是他多次相請,我才被調來此地的;再者是我秦明教他的武藝,我們雖無師徒之名,卻又師徒之情呀;三乃和我過的最好,此事誘因我家人所起,他絕不會推辭。明日我先去叫開柵門,一席話,說他入夥投降,就取了花知寨寶眷,拿了劉高的潑婦,共同救出小天王來,”

衆人大喜道:“若得總管如此慨然相許,卻是多幸,多幸!”

當日秦明將家人交於朱武護送回山寨,自己清風寨,不到半日聚義廳就有人報告秦明引領黃信等人來投,衆人聚在一起聽完朱武的佈置之後,紛紛外出準備。

傍晚時分,青州城門外,一名將領帶領十餘名已經跑不動的步兵來到吊橋前高喊:“我乃本州兵馬都監黃信,小的快快打開城門。”

“真的是黃都監嗎?你怎麼來到這裡了?”城門官似乎不太相信。

“廢話少說,我你還能不認得,秦明投降了賊寇,又帶兵攻打清風寨,我如何守得住,幸好將士用命,我才殺出重圍,你能小子不去殺賊,躲在城裡。還敢不讓老子進去。”好一個黃信,連逃跑都讓他說的如此冠冕堂皇,但這樣的氣勢也容易取信士兵。

“小的認出都監大人來了,請您等一下。”說完,城門官趕緊命令手下打開城門。誰知城門剛剛打開,剛纔還垂頭喪氣的官兵突然活躍起來,開城門的官兵轉眼間已經成了刀下鬼。原來這幾名所謂的拼死殺出的親兵是楊志、劉唐、燕順、王英以及挑選出來的精壯士兵共同組成的,城門兵哪裡是他們的對手,然而他們卻沒有繼續向前攻打,而是堅守城門口,等待遠處殺來的魯智深等人。

除了有清風山組成的13連留下部分小嘍囉看守山寨外,其餘10連士兵全部傾巢而出,兩千多人很快就拿下了東城門,張清、周通待帶人守住城門,除了黃信、王英一對人馬趕往黃府接人,熟悉青州城的花榮、秦明、魯智深、楊志帶領其他人分成四路尋找我等可能的藏身之處。

且說此時我和武松正挾持一大戶人家躲了起來,聽到外兵殺聲一片,知道救兵來了,就趕緊讓身邊僅剩的幾名警衛連的士兵外出打探,得到確切回報之後,武松背起左臂受傷的我,在警衛兵的保護下超東門飛馳而來,一路上雖不時遇見從東門逃出的官兵,但他們只是回頭看了看趴在武松背上的我,就匆忙逃命去了。此時我已經知道救兵就在眼前,林沖接到我和武松,立即放棄追趕,一邊退往東門,一邊派人通知其他三路。當我們趕到東門之時,黃信已經送家眷前往山寨,在等到其他三路安然退回之後,我果斷下令迅速撤出青州城。

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五十章 對話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四十章 中箭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五十章 對話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章 中箭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四章 林彪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二十一章 議救宋江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七十章 談判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
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十章 兵發高唐州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三十九章 飛虎峪第四十五章 激辯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四十八章 投誠第二十二章 一救宋江(上)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三十七章 石秀入獄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十四章 祝家莊(五)第五十四章 巧遇好漢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二十四章 梁山朝聖第十四章 再收二孃第十五章 梁山軍第五十六章 威脅第七十四章 新婚第十一章 祝家莊(二)第二十六章 呼延報捷第十章 祝家莊(一)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三十三章 大名府第五十章 對話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五章 李逵鬧酒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二十二章 柴進上山第一章 夢迴水泊梁山第四十章 中箭第二十三章 一救宋江(中)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八章 梁山書院第三十章 虎落平陽第五十八章 辯論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三十六章 謀害俊義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六章 李逵接母第五十章 對話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二十五章 俊義留山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七十一章 再論招安第四十章 中箭第十九章 玉麒麟第三十二章 俊義招供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四章 林彪第三十一章 晁蓋說親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十三章 祝家莊(四)第四十一章 呼延灼叛變第七十二章 《天仙配》第八章 改革會議(下)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六十四章 曾頭市第三十四章 董超薛霸第六十章 驕兵必敗(二)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九章 兵發祝家莊第五十九章 驕兵必敗(一)第二十九章 隻身逃難第六十七章 曾頭市之戰(上)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二十三章 秦香蓮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七章 改革會議(上)第六十三章 平定二府(三)第四十四章 投誠第五十七章 陰毒第九章 請人上山第二十一章 議救宋江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一章 宋江提親第三章 人才會議第二十九章 血戰江州(一)第十二章 祝家莊(三)第三十八章 軍馬消失第二十八章 晁春吟詩第六十八章 曾頭市之戰(下)第四十六章  密謀第五十二章 價碼第七十章 談判第五十一章 招安第三十一章 血戰江州(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