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風雨大宋

鼓鼙驚破霓裳,海棠亭北多風雨。歌闌酒罷,玉啼金泣,此行良苦。駝背模糊,馬頭匼匝,朝朝暮暮。自都門燕別,龍艘錦纜,空載得、春歸去。

目斷東南半壁,悵長淮、已非吾土。受降城下,草如霜白,淒涼酸楚。粉陣紅圍,夜深人靜,誰賓誰主?對漁燈一點,羈愁一搦,譜琴中語。

——汪元量《水龍吟•淮河舟中夜聞宮人琴聲》

宋徽宗宣和七年(1125年)十月七日,當攻伐北宋的金兵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拿下燕山府,繼而進軍太原的消息甫一傳至汴京,整個朝野震動,百官無不失色,而那個在醉杏樓倚紅偎翠的宋徽宗卻斷然下令:“不準妄言邊事。”

北宋九個皇帝,徽宗趙佶最不成器。他是典型的風流天子兼敗家子,每天都變換着花樣取樂。蹴鞠、狎妓,無所不能,又好和臣下嬉戲,在大殿上學漢武帝騎到大臣背上,而大臣們也都效仿他,爭先恐後地嬉樂,鬧得很不像話。一時間,**的朝堂彷彿變成了街市裡的雜耍“勾欄”,毫無體統可言。更有甚者,徽宗還突發奇想地在宮裡裝扮成叫花子,招惹宮女尋求刺激,甚至半夜翻出宮牆潛出宮外與李師師幽會……

宋徽宗不僅是皇帝,還是位出色的書法大家兼注重內心感受的文人,而且也是一位特別喜歡結交朋友的人。所謂“物以類聚、人以羣分”,徽宗所交的朋友,大多數都和他有着相同的愛好——書法,包括書法界大名鼎鼎的蔡京。蔡京的字剛勁有力,領一代風騷,開千古風流,堪稱大師。按照世俗的觀點,應是字如其人,字品如人品,然而,在蔡京身上卻出現了悖論。因爲,他是典型的字品和人品嚴重分離的人,是奸臣。而徽宗卻把他當作難得的“知音”,甚至是“導師”和“摯友”,而正是蔡京讓徽宗成爲千古罪人。

宋徽宗是性情中人,因爲喜好蔡京的字而賞識他,對他見風使舵的品性卻視而不見。起初,名相王安石於宋神宗時期變法,蔡京是其堅定的支持者和擁護者,並果斷地充當急先鋒;後來,反對變法的司馬光得勢,蔡京的態度卻來了個一百八十度的大轉變,將新人新法一概排除。宋徽宗登基之初,蔡京被趕出東京,到杭州掛職。但是,他始終沒有放棄尋找“東山再起”的機會,想盡方法與徽宗身邊的太監童貫結識上。通過賄賂,讓童貫幫助自己投徽宗所好,獲得接近徽宗的機會。很快,他便贏得徽宗的賞識被召回京城,不到半年時間連升三級,不僅成了徽宗跟前的“大紅人”,而且官至宰相。大權在握之後,蔡京立即清除異己勢力,將當初反對變法的舊派一網打盡,使朝中無人敢再與其爭權。除此之外,他還利用手中的權力搜刮民脂民膏,極盡貪污腐化之能事,把自己的住宅修建得比皇宮還要氣派,並一步步引誘、同化徽宗,讓他變得和自己一樣墮落。然而,徽宗卻對他欣賞有加。此間,蔡京因被人彈劾,且罪證如山,曾被徽宗四次貶官發配到外地。但是,每次被貶,徽宗都對他朝思暮想,最後總是找種種理由再將其召回。

在徽宗所重用的大臣中,還有禍國殃民的王黼、李邦彥、童貫和高俅。在徽宗還未登基即位之時,身爲端王的他終日在府中玩樂蹴鞠,卻因難逢對手而悶悶不樂。這時有好事者爲他引薦了街頭混混高俅,說高俅的球踢得如何如何的好,幾近天花亂墜,終於引起他的關注,於是命人將高俅帶進端王府一試球技。那高俅自是不敢怠慢,一場蹴鞠使出其渾身解數,因高超的技藝贏得徽宗的青睞,二人很快就成爲親密的“球友”。徽宗登基後,即刻提拔重用高俅,官至太尉,然而高俅並沒有幫助徽宗大振朝綱,反而揹着他幹了不少禍國殃民的壞事,爲世人所不齒,也使大宋面臨更嚴重的危機,之後爆發了宋江、方臘等領導的起義。

然而,來勢洶洶的農民起義未能阻擋宋徽宗繼續沉湎於燈紅酒綠的花花世界裡。爲修建景靈西宮,徽宗特地派人從江南採回太湖石裝點園林。沒想到這些千姿百態的石頭,卻讓他產生了濃厚興趣,日夜把玩不能作罷。徽宗還癡迷道教,不僅自稱“教主道君皇帝”,還於在位期間大建宮觀,並經常請道士給自己看相算命。徽宗的生日本是五月五日,道士認爲不吉利,他就改稱十月十日;徽宗的生肖屬狗,於是爲此下令,只准百姓養狗當作寵物,不準殺狗,違者斬首。由於徽宗過度迷信道教,造成全國上下信奉道教,少人問治國事的荒唐局面。

可宋徽宗並不在意這一切,依舊我行我素,過着紙醉金迷的生活。一邊沉湎於溫柔鄉,一邊醉心於書畫藝術中不能自拔,更別出心裁地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瘦金體”書法。宣和二年(1120年),在宰相王黼等奸臣的慫恿下,徽宗又遣使與金國訂立海上盟約,從而拉開了亡國的序幕。宋金盟約議定,由金國進攻遼中京,而宋朝同時進攻遼燕京。事成之後,宋太宗時期因“澶淵之盟”而被迫劃割給遼國的燕雲十六州歸宋,其餘國土歸金。同年,金兵攻破遼上京,遼國爆發內亂,天祚帝殺其長子耶律敖魯斡;宣和四年正月,金人攻克遼中京,繼而於十二月攻克燕京,而宋朝發出的二十萬大軍卻大敗於遼國城下。金遼之役嚴重暴露出宋軍的腐敗問題,然而宋徽宗和他身邊的佞臣們卻未看到自身的弱點,依約要求金國履行盟約,將燕雲十六州歸還宋國。金國自然不願,反指宋國沒有履行攻打燕京的責任。這時,又是在王黼的攛掇下,朝廷竟然用鉅額歲幣將燕雲十六州買回。沒想到徽宗非但不以爲恥,還洋洋得意,認爲完成了宋太宗的未竟大業,自然少不了大搞慶功活動,舉國同歡。

宣和五年(1123年)七月,前遼國將領、金國平州留守張覺以平州降宋,事敗後逃奔至剛成爲北宋燕山府的原遼國燕京。金人得知消息後,以私納叛金降將爲由問罪宋廷。宋徽宗不得已下令斬了張覺,然而卻與金人產生嫌隙。

宣和六年(1124年),徽宗因沉湎於酒色,無心國事,一切朝政皆委與奸相蔡京決策。當時蔡京已經七十九歲,耳聾眼花,寫字時毛筆都拿不穩,索性將大權交給三個兒子處置。一時間,蔡家權勢煊赫,稱霸京師,無惡不作,光一幢豪宅佔地就是幾十裡。可他們還不滿足,愣是要搞擴建,一次便強行拆掉上千戶民房。就這樣,蔡京父子把持朝政,小人又培植小人,以“媼相”著稱的太監童貫,以編小曲說俚語躥上高位的“浪子宰相”李邦彥,還有那踢球當上太尉的高俅,以美姿容、善於逢迎的王黼,紛紛粉墨登場,朝野上下烏煙瘴氣。李邦彥爲了博取徽宗歡心,居然也練得一身蹴鞠的好本領,並公然叫囂:“踢盡天下球,賞盡天下花,做盡天下官!”一時間,民憤四起,汴京城中四處流傳着“打破筒(童貫),潑了菜(蔡京),便是個清涼好世界!”的民謠。有大臣實在看不下去,冒死上章彈劾,徽宗這才覺出蔡京之奸,強令其致仕歸田,卻爲時已晚。

宣和七年(1125年)二月,遼天祚帝在應州被金人俘獲,並被押赴金上京,降爲海濱王,遼國滅亡。除去了天祚帝,金太宗自是去了一塊心病,不過野心勃勃的他並不滿足於只將遼國收入囊中,他把目光對準了遙遠的宋朝。通過幾年前的燕京一戰,金太宗早已發現宋朝軍隊簡直不堪一擊,於是一直在暗中摩拳擦掌,盤算着要吃掉這塊更大的肥肉。同年十月七日,金國以張覺事變爲由,分東西兩路南下攻宋,東路以斡離不爲首,從平州直搗燕山府,西路由粘罕爲首,從雲中進軍太原。他們的目標,是由東西兩路合馬,最終拿下東京汴梁。

十天後,十月十七日,愛國主義詩人陸游出生在淮河中流的一條船上,是日淮水大風雨。同年十二月十日,金兵攻佔燕山府。十八日包圍太原,昏庸的徽宗想到的對策只是逃跑,並於二十三日把皇位讓給太子趙恆,是爲宋欽宗,自己則當起了無所事事的太上皇,稱道君皇帝。新皇帝即位,改年號爲靖康。靖康元年(1126年)正月初三,宋徽宗早就顧不上那個傾國傾城,讓他神魂顛倒的李師師了,慌亂中收拾了細軟帶着皇后鄭氏跑了。名義上是到亳州太清宮燒香,其實是南逃。他嫌汴河裡舟行緩慢,索性換上轎子。換了轎子還嫌慢,再換騾子。最後逃到符離,才安心上船,經過運河,一直逃到鎮江。而留守東京的欽宗,表面上雖然下詔親征,暗地裡卻在計劃向陝西撤退。大臣們也都在準備逃跑,有的乾脆一走了事,整個朝廷亂成了一鍋粥。這時候有親信大臣提醒欽宗,禁衛軍的家人都在東京,出逃時若沒了禁衛軍的時刻守護,又怎能保證帝王后妃的安全?欽宗左思右想,最終決定留在東京,並指定主戰的尚書右丞李綱爲親征行營使,準備作戰。

可是抗戰沒幾天,金兵在斡離不的指揮下於正月初七抵達東京郊外,他們在城外放火,火焰沖天,徹夜不止。滿城百姓都帶着惶懼的心情度過了痛苦的一夜。面對此情此景,優柔寡斷的欽宗又決心屈服,於正月初八派李悅、鄭望之爲計議使到斡離不軍前議和。金人趁機提出宋廷需輸犒師金五百萬兩,銀五千萬兩,絹、彩各一千萬匹,此外還要劃割太原、中山、河間三鎮,甚至要求宋欽宗尊稱金太宗爲伯父,並派康王到金營做人質才肯議和。懦弱無能的欽宗在李邦彥的慫恿下準備接受全部條件,並立即解除了主戰派李綱、种師道等人的職務。

這引起了太學生的憤怒,貢士陳東於二月初五,帶領上千學生前往宣德門抗議朝廷賣國。東京的軍民聽說太學生請願,也都奔走吶喊,很快就聚集了十萬民衆。朝廷見事態嚴重,迫於形勢,恢復了李綱、种師道的職務,並將已經跟隨徽宗南逃的蔡京、童貫、朱勔等人一一貶謫。

李綱復職後,重新整頓隊伍,下令凡是英勇殺敵的一律受重賞。一時間,宋軍陣容整齊、士氣高漲。但是宋欽宗不敢堅決抵抗,仍然派人與金人談判,妥協退讓。金將斡離不看到主戰派的李綱復職,宋軍士氣大振,心裡也有點發虛,遂不堅持輸金的數額,其他各項依前約。於是欽宗下詔割讓三鎮,另以樞王代替康王爲人質,並搜刮東京城中的金銀,將金二十萬兩、銀四百萬兩送到金營。二月十二日,金軍在宋朝軍民的合力打擊下,不等湊足所索要的金、銀數量,便退師北去,汴京之圍始解。

金軍一退,宋國統治者的內部鬥爭又如火如荼。道君皇帝跑了,跟隨他南逃的蔡京、童貫等人把持了東南的行政、經濟、軍事大權,並準備在鎮江將宋徽宗重新扶上臺,對欽宗的統治直接構成了威脅。欽宗只好派人去鎮江迎接徽宗還宮。四月三日,道君皇帝還京,入住龍德宮。欽宗將其身邊的侍衛統統換去,從此道君皇帝不再是皇帝,在他給欽宗的手書上,皆稱欽宗爲“陛下”,自稱“老拙”。爾後,大臣們又紛紛進言,要求加重對蔡京、童貫等人的處罰。貢士陳東在太學生請願運動得到妥善處理後也第四次上書論蔡京、童貫的陰謀,奏請誅殺蔡京等人。在陳東等人的強烈要求下,欽宗開始清算蔡京一黨及徽宗在位期間的“六賊”。七月,蔡京被移儋州安置,行至潭州病死,子孫二十三人被分別驅逐至外地州軍,遇赦不能返回,而長子攸、次子絛後均被誅;童貫則被移吉陽軍安置,幾天後,欽宗又命將其斬首,函首送至開封;朱勔亦被賜死。而“六賊”之中的王黼與樑師成也早在年初就被欽宗分別貶爲崇信軍節度使、彰化軍節度使。王黼於正月二十七在前往永州的途中在雍丘被仇人誅殺,樑師成於正月二十九押解至八角鎮時被縊身亡。至此,“六賊”之中只餘一“浪子宰相”李邦彥了。

北宋在兵鋒和內亂中陷入窮途末路,那出生在風雨飄搖之中的小陸游的日子也好過不到哪裡去。他出生之際,父親陸宰剛剛奉到上諭,由直秘閣、淮南計度轉運副使卸任進京,帶着家眷,從淮南出發,打算通過淮水,開進汴河,直抵東京。沒想到居然在淮水上遭遇到一場大風雨,不過還好,夫人唐氏總算是安安穩穩地生下了陸游。但好景不長,陸宰進京後,很快就被調任京西路轉運副使,負責供應澤州、潞州一帶的糧餉。澤、潞二州皆位於宋人支援太原的大道上,爲防遭遇不測,陸宰將家眷安頓在滎陽,然後便輕裝上道赴任了。然而就在道君皇帝從鎮江返回汴京後不久的四月,陸宰就因坐御史徐秉哲論罷。又因躲避金人的南侵而攜家眷暫時避於東京,並和京師百姓共同度過了一夕數驚的惶恐生涯。

同年八月,金太宗再度舉兵南下,於十一月將東京城圍得水泄不通。當時汴梁城內有守軍二十萬,與金人相較兵力佔據明顯的優勢。然而徽、欽二帝爲爭奪皇權明爭暗鬥,父子之情日漸疏遠。朝廷大臣皆各懷鬼胎,朝臣又大都是蔡京、童貫生前網羅的親信,不乏踢球唱曲兒之徒。連金軍將領都嘲笑說“汝家議論未決,吾已渡河(護城河)矣。”

閏十一月,無力抵抗的宋欽宗前往金營請求議和,被金軍將領強行扣留。靖康二年二月,汴梁城破,東京陷落。金太宗下詔廢徽宗、欽宗父子爲庶人;三月,金人立宋朝太宰張邦昌爲傀儡皇帝;四月,徽、欽二帝及宗室后妃帝姬宮女數千人被金人強行擄往北地囚禁,包括徽宗皇后鄭氏、欽宗皇后朱氏、高宗母韋氏、高宗元妃邢氏,以及徽宗最心愛的女兒柔福帝姬。至此,北宋滅亡。

第二十七章 月照清愁第十一章 花戀紅塵第二章 寂寞沈園第十八章 鐵馬秋風第三十章 驚鴻照影第一章 水鄉紹興第四章 一懷愁緒第十二章 香冷梅殘第二十九章 斷雲幽夢第一章 水鄉紹興第十三章 西湖情淚第十二章 香冷梅殘第二十六章 羯鼓喚花第十二章 香冷梅殘第十九章 買斷煙波第二十一章 水流雲散第二十四章 淚灑西陵第二十八章 清香似舊第十六章 晚香丹荔第十六章 晚香丹荔第二十三章 海棠花影第五章 吳鹽勝雪第二十八章 清香似舊第六章 淮水情恨第二十九章 斷雲幽夢第二十八章 清香似舊第九章 情癡江南第二十七章 月照清愁第十三章 西湖情淚第八章 汴京遺恨第三十章 驚鴻照影第三章 遊園驚夢第二十二章 南山癡月第九章 情癡江南第二十三章 海棠花影第六章 淮水情恨第四章 一懷愁緒第十章 剎那紅顏第三十章 驚鴻照影第二十二章 南山癡月第二十一章 水流雲散第二十七章 月照清愁第十四章 落花影單第五章 吳鹽勝雪第二十五章 海棠夢魘第十二章 香冷梅殘第十七章 立馬吳山第二十二章 南山癡月第二十四章 淚灑西陵第二十三章 海棠花影第二十三章 海棠花影第五章 吳鹽勝雪第一章 水鄉紹興第三十一章 夢落沈園第三章 遊園驚夢第十一章 花戀紅塵第八章 汴京遺恨第二十章 柳暗花明第十八章 鐵馬秋風第十四章 落花影單第五章 吳鹽勝雪第六章 淮水情恨第一章 水鄉紹興第二十六章 羯鼓喚花第六章 淮水情恨第二十章 柳暗花明第二十七章 月照清愁第十章 剎那紅顏第五章 吳鹽勝雪第十八章 鐵馬秋風第十二章 香冷梅殘第二十七章 月照清愁第三十章 驚鴻照影第二十八章 清香似舊第六章 淮水情恨第十六章 晚香丹荔第二十九章 斷雲幽夢第十九章 買斷煙波第二十八章 清香似舊第二章 寂寞沈園第二十四章 淚灑西陵第四章 一懷愁緒第十一章 花戀紅塵第二十九章 斷雲幽夢第二十三章 海棠花影第十二章 香冷梅殘第七章 風雨大宋第二十七章 月照清愁第二十三章 海棠花影第五章 吳鹽勝雪第十六章 晚香丹荔第九章 情癡江南第二十四章 淚灑西陵第七章 風雨大宋第十五章 寧德懷想第三章 遊園驚夢第一章 水鄉紹興
第二十七章 月照清愁第十一章 花戀紅塵第二章 寂寞沈園第十八章 鐵馬秋風第三十章 驚鴻照影第一章 水鄉紹興第四章 一懷愁緒第十二章 香冷梅殘第二十九章 斷雲幽夢第一章 水鄉紹興第十三章 西湖情淚第十二章 香冷梅殘第二十六章 羯鼓喚花第十二章 香冷梅殘第十九章 買斷煙波第二十一章 水流雲散第二十四章 淚灑西陵第二十八章 清香似舊第十六章 晚香丹荔第十六章 晚香丹荔第二十三章 海棠花影第五章 吳鹽勝雪第二十八章 清香似舊第六章 淮水情恨第二十九章 斷雲幽夢第二十八章 清香似舊第九章 情癡江南第二十七章 月照清愁第十三章 西湖情淚第八章 汴京遺恨第三十章 驚鴻照影第三章 遊園驚夢第二十二章 南山癡月第九章 情癡江南第二十三章 海棠花影第六章 淮水情恨第四章 一懷愁緒第十章 剎那紅顏第三十章 驚鴻照影第二十二章 南山癡月第二十一章 水流雲散第二十七章 月照清愁第十四章 落花影單第五章 吳鹽勝雪第二十五章 海棠夢魘第十二章 香冷梅殘第十七章 立馬吳山第二十二章 南山癡月第二十四章 淚灑西陵第二十三章 海棠花影第二十三章 海棠花影第五章 吳鹽勝雪第一章 水鄉紹興第三十一章 夢落沈園第三章 遊園驚夢第十一章 花戀紅塵第八章 汴京遺恨第二十章 柳暗花明第十八章 鐵馬秋風第十四章 落花影單第五章 吳鹽勝雪第六章 淮水情恨第一章 水鄉紹興第二十六章 羯鼓喚花第六章 淮水情恨第二十章 柳暗花明第二十七章 月照清愁第十章 剎那紅顏第五章 吳鹽勝雪第十八章 鐵馬秋風第十二章 香冷梅殘第二十七章 月照清愁第三十章 驚鴻照影第二十八章 清香似舊第六章 淮水情恨第十六章 晚香丹荔第二十九章 斷雲幽夢第十九章 買斷煙波第二十八章 清香似舊第二章 寂寞沈園第二十四章 淚灑西陵第四章 一懷愁緒第十一章 花戀紅塵第二十九章 斷雲幽夢第二十三章 海棠花影第十二章 香冷梅殘第七章 風雨大宋第二十七章 月照清愁第二十三章 海棠花影第五章 吳鹽勝雪第十六章 晚香丹荔第九章 情癡江南第二十四章 淚灑西陵第七章 風雨大宋第十五章 寧德懷想第三章 遊園驚夢第一章 水鄉紹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