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八章、魔教之史

汝萍信步來到一排書架前,上面寫着兩個大字“人史”,架子上的書是按年代、人物、事件分架而放。從盤古開天,女媧造人,到秦痕漢跡,盛唐衰宋,記錄的是詳細明瞭,一人一事不差不漏。

汝萍在書架前閒看一番,便又來到了對過靠北牆的那幾排書架。在書架的前方也同樣書寫着兩個大字“道史”。汝萍看到這些,露出一絲不屑的冷冷笑意。此刻,她已經沒有任何的心情去關注這些無聊的東西,她漫無目地挪動着自己的腳步,同時一隻手從書架上慢慢的劃過。

那位打掃衛生的婦人此時已經把這裡的架子打掃乾淨,轉向裡面的幾排書架打掃去了。這位婦人五十上下的年紀,灰白的頭髮整齊的梳成一個咎綰在後面。臉上的皮膚雖然有些鬆弛,仍掩蓋不住她那凸凹有致,輪廓分明的精緻五官。她的每一個打掃動作都是那麼的端莊、優雅,神態也是那麼的平靜、祥和,好像很是享受她所做的一切一樣,但隱約又似乎透着一種沉寂和悲苦。

這時一縷頭髮滑落下來,她便放下工具,伸出修長但由於幹活略顯粗糙的手,優雅而自然地把那縷頭髮輕輕的抿上去。

汝萍停在那裡靜靜的注視着她,雙腳不自覺的向她走來。汝萍是一個很理性、很冷靜的人,不管在什麼情況下她都非常清楚自己該做什麼,需要做什麼,必須做什麼。她的每一個動作,甚至從她口中吐出的每一句話,每一個字,都是經過深思熟慮才表達出來的。然而這次她走過去,緩緩的向那位婦人走過,她說不清具體的原因,也不清楚要對她談些什麼。但是她冥冥中感知到,她此舉絕不是多此一舉,也不是在無聊時打發時間,她定會收到意想不到的收穫,雖然她並不清楚是什麼。

汝萍就要走到那位婦人的跟前,而這位婦人似乎並沒有察覺,仍繼續祥靜的低頭幹着自己的事情,這時,那位婦人提起工具向裡面走去。

汝萍很想跟過去,但是她沒有,因爲她被書架上的兩個大字吸引住了,說是吸引,不如說是好奇來的更爲準確。“魔史”,這幾排書架上的書籍所陳列的居然是魔史。她不清楚這魔史裡所記載的是不是她們魔界的歷史。好奇與猜測闐溢了她的整個心。

汝萍佇立在那裡,兩眼靜靜的盯着書架上的書,緩緩的伸手抽出一本書來,輕輕的打開,一個字一個字的看,生怕把哪個字給看漏了,讀錯了。她全身的器官逐漸的加速運轉,血液似乎也要破管崩出。她興奮,她驚異,她不解。在這麼一個與世鮮往的小地方,居然會有這麼詳細的記錄着他們魔界歷史的書籍。

汝萍幻想着:“既然如此,肯定也有關於自己父親過去的記錄。”於是她放下手中的那本記錄着魔界第一屆教主平生事蹟的書,去尋找關於父親的詳細記錄。

這幾排書架是按年代依次而分,楊正光乃是魔界最後一任教主,關於他的書籍肯定在最後一排。於是,茹萍直徑向末排走去。果不其然,在末排的最後一節書架上,有個小木牌,上面標有“魔教第二十四代教主楊正光。”

汝萍悲喜並臻,她打開書卷,看着關於父親的每一個字跡。汝萍看到的每一章,每一段,每一句是親切,是難得,更是激動,都能在腦海中浮現出一副清晰的畫面,像是她親眼目睹父親所發生的種種。她看着關於父親的成長、磨練、和母親的愛情,以及接任教主後所發生的她不知道的一切。

楊正光從小天賦異稟,被教主季承先一直視爲最適合的下一屆的接班人。因此在他十八歲修爲有成後就讓他下山歷練,去躬身體驗大災大難,大惡大善,使他明白福禍相依,善惡相生的道理,能夠更好的帶領魔界走上法善之路。

在這此次歷練中,楊正光遇到了他一生中最重要的人——趙菲爾,他們相識、相知、相愛,以至於使楊正光更加懂得生活,珍惜生活。在他接任教主時,季承先把上屆教主用生命完成的《滌心經》親手相傳,希望他能完成這未了的遺願,把魔教衆人的魔心除去。

這季承先對張正光很有信心,確切的說是他對趙菲爾有信心。這季承先清楚趙菲爾的修爲和悟性遠在張正光之上,憑她的至純至正的修爲定能完善的把《滌心經》中隱藏的佛法解析出來,完成這個重要的使命。

汝萍小時候一直認爲父親身上那股濃厚的責任感和英雄氣是與生俱來的,直到現在她也是如此的堅信她當時的認知。可是當她看完此書卷,才明白原來父親是付出了很多,也承受了很多常人無法想象的磨難與痛苦。此刻她心中高大的父親形象變的更加的韋岸與**。但更讓她感懷、久久縈心的還是她父母之間的那份堅貞不渝,以愛至上的愛情。母親爲了父親可以放棄自己的所有,把父親看成自己的一切,甘願做父親背後的小女人。

自從楊正光去世後,趙菲爾就很少在他們姐弟面前談及她們的感情。雖然如此,但是細心的汝萍還是從母親對父親那種執着,堅定和感傷的思念中,深深的感覺到她父母之間的那份高天厚地的感情來。在那時,茹萍就渴望着自己也能遇見一份像父母這樣的至死不渝的愛情,爲了這份愛情她也情願拋開一切,隨着那位心愛她的男人平平淡淡的生活。

汝萍很想在這裡找到關於介紹母親的書卷,希望通過對母親更深度的瞭解給自己帶來力量,來面對不敢面對的事情,可惜沒有。關於其他的人都有很詳細的記錄,爲何獨獨沒有母親的?她失望、失落,迷茫、無助,甚至是害怕,害怕失去她已擁有的,更害怕錯過她即將得到的。

就在汝萍彷徨無助之際,眼前的一本書引起了她的注意。《滌心經》,不錯,就是這部人人慾佔的《滌心經》。汝萍露出一絲冷笑:“那些所謂的正道人士口聲聲地稱此書屬他們所有,然而此刻卻擺在我們魔史之中。”

汝萍心裡有幾分自豪,但更多的還是不屑。茹萍打開此書卷,見有四句話:“假假真真,邪邪正正。無假無真,無邪無正。”她看着書卷裡的記載,不屑與自豪的心情漸漸的淡去,一股靜穆之情肅然而生。

書卷裡記載:原來魔界第二十二代教主齊煥之不願再看到魔界與正道的頻頻殺戮,欲想和解共存。但他也清楚魔界之人若不滌除心中魔性,是很難與人界和平生存,於是乎他就生出了一個很大膽的想法,雖然是癡想,但他堅信這個想法定會得到他們兩位的贊同與支持,同時堅信通過自己的努力也定能實現。

於是齊煥之就下山向普濟寺趕去。他來到普濟寺拜見尚善高僧後便說明來意,想要用無上佛法來滌除魔界之人的魔性,可以光明正大的與人類和平生存。尚善高僧聽後是欣然贊同,亦深敬齊煥之爲人,但是要讓他們甘願心誠地靜聽佛法談何容易。

人性是貪婪自私的,只要有利可圖,就會義無反顧的把那份最深處的貪慾暴露無遺,任何生物都是存活在和自己慾望的搏鬥之中。於是尚善高僧利用這些貪慾,想把無上的佛法融入到一本修道的書中,讓他們沉浸在這本修法練道的秘笈之中。當他們道法修成之日也是佛法融入內心之時。但是這本修法練道的秘笈要擁有足夠的吸引力和威望才能使然。因此上,尚善高僧把散遊的無心道長請上山來,集合他們三人的修爲譜寫出一本曠古爍今的奇書《滌心經》,同時把無上的佛法和道法融入其中來教化世人。

但是世間萬物皆是相對而生。由於此書內容高妙深奧,若不由明人指點,實難參悟精髓,若是貿然修習,理解稍偏,輕者心神具廢,形同走肉行屍,重者魔心肆起,危害無窮。因此上,《滌心經》著成,他們就決定絕不輕傳於外世。

齊煥之拿着《滌心經》離開普濟寺向天欲崖趕去,於此同時,魔教內部發生叛亂。原來這魔教分爲左右兩支,一起守護着魔教總壇天欲崖。其中右支由摩天齊統領。這摩天齊野心勃勃,一心想要統領整個天下。叵耐齊煥之與他事與願違,對他所提之議處處打壓,於是心懷恨怨,在齊煥之去普濟寺這段時間,他說服左支首領石玉風說齊煥之慾要出賣魔教向正道人士俯首稱臣。

待齊煥之到的天欲崖,這摩天齊已經控制住整個魔教。在摩天齊的質問中,齊煥之百口莫辯。他不能說爲了魔教與正道人士能夠消戰而去普濟寺尋求方法,譜寫出暗藏無上佛法和大道的《滌心經》來消除他們的魔性。現在唯有把摩天齊擒殺方能穩住衆人,平息叛亂。

卻說石玉風起初擔心魔教的千年基業會果真斷送在齊煥之的手裡,所以聽從了摩天齊的蠱惑與慫恿。現在他親眼看到齊煥之爲魔教的那種義憤填膺、死而後已的決心和信念,以及齊煥之對摩天齊的這十幾年來的不滿和野心振振有詞的指責和質問,他對自己的當時衝動很是後悔,更對教主的懷疑而深深自責。

齊煥之最終擒殺了摩天齊,穩定了魔衆之心,石玉風爲了贖自己犯下的罪愆,而自願終老在大荒山內。雖然齊煥之擒殺了摩天齊,但也中了他‘彌心散’的毒。此毒直侵心扉,已是無藥可醫。在彌留之際,他把魔教之位傳於他的童子季承先,並把《滌心經》之事一併託付,叮囑他此次教中內部叛亂事件要謹守慎宣,怕正道聽聞趁機攻打。

季承先繼位後遵照齊煥之之言,處理好教內事物後,就前往普濟寺向尚善高僧請教《滌心經》裡所記載的無上佛法。叵耐這尚善高僧知道自己大限將至,便雲遊海外,隨緣而葬。

季承先見狀又不敢擅自闡釋《滌心經》中的高妙佛法道義,便把此事暫且擱置,直到楊正光繼位,隨後又遇見趙菲爾,才使他終可有望完成齊煥之的遺願。這季承先對趙菲爾的修爲是充滿了信心與肯定。

此書作者自述道:我也曾一度尋訪趙菲爾的出身來歷,但最終還是無甚收穫。只知她曾隱匿於山中修煉,被山下百姓發現,視爲神仙常常膜拜祈求,趙菲爾不耐其煩,翩然離去。她來到紅塵中,因爲她的絕世之姿,修道之人爲之棄道,普通之人爲之瘋狂,唯有楊正光雖然也傾慕她的姝姿,但是性情不亂,知禮知節,趙菲爾便知他非凡人可比。於是主動與他接近交往,相知相愛,爲他解讀《滌心經》的高深佛法。

著書人幻想着在不久的將來,魔界必定蕩然無存,繼而出現一個昇平太世。可惜這著書人對於魔界歷史的記錄只寫到楊正光即位後的兩年就溘然而逝。他沒有想到幾年後魔界就被正道殲滅,趙菲兒也因爲楊正光的慘死而無心在《滌心經》上,茹萍所修煉的《滌心經》也僅是趙菲爾先前的解讀。

汝萍看完,明白了這《滌心經》不屬於他們魔界所有,也更加不屬於那些正道所有。這本《滌心經》是屬於天下之人。每人心中都有一個可怕的魔需要用這本書中高深的佛法來滌除乾淨,使得心明如鏡。

第四十五章、生死相搏第九章、店內惡鬥第十章、忘憂仙草第二十九章、烏衣神功第七十三章、鶼鰈情深第六十七章、暗藏禍心第一百零一章、冤家路窄第七十三章、鶼鰈情深第十一章、初遇去病第十二章、竹林五散人第九十九章、重逢第三十六章、亦真亦假第二十章、阮汝青琳相鬥第三十六章、亦真亦假第四十六章、可憐阮汝第一百一十六章、青琳心下殺手,街上偶遇念第二十二章、火中衝出第八十四章、孰是孰非第一百一十五章、調虎離山第八十七章、道門之會第十一章、初遇去病第十八章、初現真身第一百一十三章、偶遇第七十八章、魔教之史第十三章、初露情愫第十三章、初露情愫第五十三章、石頭城第十二章、竹林五散人第十一章、初遇去病第三十九章、懸絲診脈第一百零九章、陰陽豈是兩鄉第四十九章、黑衣人第八十一章、泯仇第一百一十五章、調虎離山第十六章、天地同悲陣第五十四章、陶娘子第八十一章、泯仇第八十三章、封鹹娘第九十五章、尋醫第十三章、初露情愫第八十三章、封鹹娘第七十章救人第一百二十章、分外眼紅第三十六章、亦真亦假第四十七章、害人害己第九十九章、重逢第八十二章、懷疑第六十二章、趙菲爾第五十二章、夜戰巨蟒第九十四章、分離第四十五章、生死相搏第四十八章、康乃馨第七十章救人第十九章、闊大少第一百零七章、爲愛相殺第一百二十一章、真情第四十六章、可憐阮汝第三十三章、水妖蟾宮第二十九章、烏衣神功第一百一十章、相諾第七十四章、互爲而活第一百零二章、狐淚第六十三章、瞽目樓第五十一章、碧波紫煙田雞第七十九章、難得理解第九十七章、奸計第八十六章、生母遭難第二十七章、夜闖泰山第一百零三章、汝萍助陣第三十七章、誤進鬼宅第七十四章、互爲而活第三章、月夜暢飲第九十七章、奸計第一章、子虛烏有第四十五章、生死相搏第九章、店內惡鬥第一百一十八章、秀兒第九十八章、萬象五絕陣第六十二章、趙菲爾第三十四章、幻術第八十八章、奸計難得呈,老又逢二春第四十六章、可憐阮汝第十四章、夜夢姝子第八章、少年念光第六十三章、瞽目樓第三十九章、懸絲診脈第四十九章、黑衣人第五十九章、乾坤玉盤第十三章、初露情愫第十二章、竹林五散人第三十一章、無德之婦第三十章、滌心真經第一百章、狐劫第四十章心通第四章、秋聲悲曲第七十三章、鶼鰈情深第三章、月夜暢飲第七十二章、紛紛繁繁第一百章、狐劫第五十三章、石頭城
第四十五章、生死相搏第九章、店內惡鬥第十章、忘憂仙草第二十九章、烏衣神功第七十三章、鶼鰈情深第六十七章、暗藏禍心第一百零一章、冤家路窄第七十三章、鶼鰈情深第十一章、初遇去病第十二章、竹林五散人第九十九章、重逢第三十六章、亦真亦假第二十章、阮汝青琳相鬥第三十六章、亦真亦假第四十六章、可憐阮汝第一百一十六章、青琳心下殺手,街上偶遇念第二十二章、火中衝出第八十四章、孰是孰非第一百一十五章、調虎離山第八十七章、道門之會第十一章、初遇去病第十八章、初現真身第一百一十三章、偶遇第七十八章、魔教之史第十三章、初露情愫第十三章、初露情愫第五十三章、石頭城第十二章、竹林五散人第十一章、初遇去病第三十九章、懸絲診脈第一百零九章、陰陽豈是兩鄉第四十九章、黑衣人第八十一章、泯仇第一百一十五章、調虎離山第十六章、天地同悲陣第五十四章、陶娘子第八十一章、泯仇第八十三章、封鹹娘第九十五章、尋醫第十三章、初露情愫第八十三章、封鹹娘第七十章救人第一百二十章、分外眼紅第三十六章、亦真亦假第四十七章、害人害己第九十九章、重逢第八十二章、懷疑第六十二章、趙菲爾第五十二章、夜戰巨蟒第九十四章、分離第四十五章、生死相搏第四十八章、康乃馨第七十章救人第十九章、闊大少第一百零七章、爲愛相殺第一百二十一章、真情第四十六章、可憐阮汝第三十三章、水妖蟾宮第二十九章、烏衣神功第一百一十章、相諾第七十四章、互爲而活第一百零二章、狐淚第六十三章、瞽目樓第五十一章、碧波紫煙田雞第七十九章、難得理解第九十七章、奸計第八十六章、生母遭難第二十七章、夜闖泰山第一百零三章、汝萍助陣第三十七章、誤進鬼宅第七十四章、互爲而活第三章、月夜暢飲第九十七章、奸計第一章、子虛烏有第四十五章、生死相搏第九章、店內惡鬥第一百一十八章、秀兒第九十八章、萬象五絕陣第六十二章、趙菲爾第三十四章、幻術第八十八章、奸計難得呈,老又逢二春第四十六章、可憐阮汝第十四章、夜夢姝子第八章、少年念光第六十三章、瞽目樓第三十九章、懸絲診脈第四十九章、黑衣人第五十九章、乾坤玉盤第十三章、初露情愫第十二章、竹林五散人第三十一章、無德之婦第三十章、滌心真經第一百章、狐劫第四十章心通第四章、秋聲悲曲第七十三章、鶼鰈情深第三章、月夜暢飲第七十二章、紛紛繁繁第一百章、狐劫第五十三章、石頭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