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3章 華北會戰(十九)

華北會戰正在進行的如火如荼最激烈的時候,在中國的武漢傳來一個消息,“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1939年8月25日在南京正式成立了。新成立的國民政府雖然也叫國民政府,但是其實質卻是期國民政府內部以汪精衛爲首的反共親日派,屈服於日本帝國主義的軍事進攻和政治誘降,在日軍卵翼下建立的傀儡政權,所以這個新成立的國民政府既不被現在重慶的蔣介石政府承認,更不被共產黨承認,因此這個新成立的國民政府也被叫做“僞南京國民政府”或者“汪僞政權”。

1939年8月25日,在日軍的保護下僞南京國民政府舉行了隆重的成立儀式,儀式上不僅有日軍華中方面軍司令官煙俊六大將,而且還有遠在東北的僞滿政權派來的代表。汪僞政權遙奉重慶國府主席林森爲主席,汪精衛任行政院院長兼代主席。立法院院長陳公博﹑司法院院長溫宗堯﹑監察院院長梁鴻志﹑考試院院長王揖唐、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克敏、蘇浙皖三省綏靖軍總司令任援道﹑華北綏靖軍總司令齊燮元、財政部長兼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周佛海。

這一次成立儀式辦的很風光也很隆重,而歷史上汪僞政權成立之時卻要比這悽慘得多。當時由於原南京國民政府的舊址被日本的前傀儡政府成員梁鴻志佔着不給,汪精衛只好把新政府的地址選在了戰前的考試院。這一天天氣很晴朗,在警察的督促下,南京的家家戶戶都掛了新旗子。這個旗子形狀極不規則,上面是國民黨的青天白日旗,下面掛上了一個有“和平、反共、建國”字樣的三角巾,南京民衆看到青天白日旗很高興,看到這個三角巾則又是義憤又是酸楚,於是稱這個三角巾是日本人的褲衩。在這種氣氛下,汪精衛在國歌之後宣讀了《還都宣言》,之後發表了演講。一向善於演說的汪精衛,那天的感覺也許很複雜,所以演說也變得很低沉,蒼白無力。這是一個不被重視的成立典禮,演講結束後,典禮就匆忙結束了。日本方面甚至沒有派來事先答應好的出席官員。這廂舉行就職典禮的時候,大街上的日本兵看到青天白日旗後激動了,他們的很多戰友就是死在這面旗幟下,這面旗幟讓他們吃夠了苦頭。南京市的鼓樓和市中心新街口地區的日本兵,開始指着青天白日旗大罵,罵的不過癮,於是開始紛紛向國旗開槍。

這次是由於這兩年中國人民的抗日鬥志和激情遠要比歷史上強得多,反抗的力度也要大得多。日軍在中國死亡殘疾的士兵逐年以及快的速度遞增着,所以迫使日軍不得不重視起汪僞政權這個傀儡,因此汪精衛纔算是被日軍重視了很多。

韓雲華這段時間一直都在關注華北的戰局,根本就沒有精力關注華中的局勢,所以當汪僞政權成立之時他並不知道。直到錢壯飛和八路軍總部發來的緊急電報放到他的書桌上的時候,他纔想起來自己竟然忘記了這麼一件重要的事情。

其實這倒不是韓雲華自己大意疏忽,而是歷史在這一刻發生了重大的轉折,按照這兩年的慣例,由於韓雲華的出現,所以歷史發生了很大的改變,而這種改變幾乎都是在時間上發生了偏差,幾乎所有歷史上曾經發生的大事件到最後都發生了,只不過絕大多數都延遲了將近一年,就像武漢的淪陷,雖然國共兩黨都出了大力氣,原本與38年陷落的武漢最終還是淪陷了,只不過淪陷的時間變成了39年。所以韓雲華原以爲汪僞政權成立的時間應該是在41年以後,最不濟也應該是歷史上的1940年,滿打滿算還有一年多的時間,所以韓雲華纔會將這件事情放置於腦後。然而令他沒有想到的是與本於1940年 3月30日在南京正式成立僞“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卻提前八個月成立了,一下子將韓雲華打了個措手不及。

歷史上日本在侵華戰爭一開始就打算利用傀儡政權統治中國,然後再慢慢地將中國變成日本的殖民地。爲此,1931年,日本在中國東北扶植清王朝末代皇帝溥儀建立了僞滿政權。1937年12月日軍又在佔領區北平籌建了僞“中華民國臨時政府”。1938年3月,日本在淪陷區南京組建了僞“中華民國維新政府”。1938年12月18日,汪精衛偕曾仲鳴﹑周佛海等逃離重慶。到越南河內後,發表降敵“豔電”。隨後由日本特務秘密護送汪等進入上海﹐著手組織僞中央政府。經日本策劃,北平﹑南京兩地僞政權取消,於1940年 3月30日在南京正式成立僞“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的旗幟爲“國旗”,另加三角布片,上書:“和平反共建國”字樣。其組織機構仍用國民政府的組織形式,汪僞“國民政府”一度遙奉重慶國府主席林森爲主席,汪精衛任行政院院長兼代主席。立法院院長陳公博﹑司法院院長溫宗堯﹑監察院院長梁鴻志﹑考試院院長王揖唐、華北政務委員會委員長王克敏、蘇浙皖三省綏靖軍總司令任援道﹑華北綏靖軍總司令齊燮元、財政部長兼中央政治委員會秘書長周佛海等。

成立汪僞政權對抗蔣介石的國民政府是日軍既定的策略,在日本外務省上呈給內閣的報告中詳細報告了汪僞政權成立的經過。1938年5月20日日軍攻佔了徐州,在當時就大陸上的戰局說來,雖然是一個很大的進展,但鑑於事變處理的前途還很遙遠,爲了集中國力今後直接解決事變,以期在本年內達成戰爭目的的前提下,應就內外政策即須施行的事項進行研究。1938年6月13日,五相會議即以此爲主旨,決定了“今後中國事變指導方針”,並且根據情況接受第三國的友好斡旋的條件。如果舊南京政府投降,便把它合併於新興中國中央政權之下;如果不投降時,便傾全國的力量把舊南京政府擊潰或迫使其投降;同時,擴大並加強親日各個政權,儘快使這些政權集其大成地統一爲一個政權,形成爲中國中央政府,以此使內外不能不承認新政權代替舊南京政府。

而蔣介石主導的國民政府自抗日戰爭爆發以後在正面戰場節節抗擊日軍,雖然幾大會戰都是以失敗而告終,但是不可否認的是,正是由於蔣介石政府開展初期的這種堅持才迫使日軍不得不轉變對華政策,並且開始策劃組建一個新的政府以代替蔣介石的國民政府。

其實對於和一箇中國的政客合作日本國內高層的意見並不統一,軍部內也有人從作戰的角度表示反對汪精衛工作的,但是經6月6日五相會議決定:爲了配合對現階段全面戰爭的指導,基於自主立場處理問題,建立新中央政府,可以作爲一般的方針。新中央政府以汪、吳(佩孚)、既成政權、以及翻然悔悟的重慶政府爲組成分子。雖系中國方面的問題,但我方應適當協助其建立。同時將來的政治形式,應按照歷史和現實情況,採取分治合作原則。至於其內容,除根據“日華新關係調整方針”外,內政問題,由中國方面自行處理,並決定承認以放棄抗日容共、採取親日“滿”防共爲方針的國民黨和三民主義。

從汪精衛離日後到新南京“國民政府”成立這個傀儡政權,之間不過一年多的時間,但是就是這一年,汪精衛經歷了很多。汪精衛於1939年6月18日離開東京,24日到天津,與王克敏和杉山司令官會面,並與吳佩孚會見,但意見不合。28日到上海,與梁鴻志、溫宗堯、陳羣、任援道會見。7月3日在南京與山田軍司令官會見。7月23日到廣州,與軍司令部協商,8月15日回到上海。8月28日召開國民黨六全大會,發表宣言政綱,決定建立新中央黨部,開始了各地黨部的重建工作。9月1日向全國發出通電。19日和20日召開與樑、王的所謂三巨頭會談,商討召開中央政治會議。從9月下旬起,積極與各黨各派、無黨無派、財界、政界、文化界聯絡,完成與國家社會黨的聯絡,繼續與吳佩孚聯絡。軍事工作方面主要側重廣東,以張發奎、鄧龍光、李漢魂爲對象。其他則以東北系的鮑文樾、楊毓瑒,西北系的劉鬱芬、鄭大章、劉驥,湖北、四川方面的楊揆一、葉蓬等。關於財政、經濟政策,制訂了研究方案,研究華北、華中的既成事實。12月30日,暗中與梅機關簽訂日華協議文書。1940年1月16日,汪精衛對蔣介石發出最後的和平勸告。2月12日,汪與各黨各派社會上孚有聲望的人士會談,認爲關於建立中央政府的大綱和政綱等的意見一致,接着在1月23日和24日兩天召開所謂青島會議,於是在3月20日起的3天內召開了奠定新政府基礎的南京中央政治會議,終於在1940年3月30日,“國民政府”還都南京,成立了新中央政府。1940年3月30日,醞釀了一年之久的汪精衛,在得到日本許可的情況下,在南京成立國民政府並舉行成立典禮,我們現在通稱的“汪僞政權”就此拉開了它五年多悲劇命運的序幕。

汪僞政權的成立不管是對韓雲華來說還是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來說都絕對不是一件好事。汪僞政權的危害是巨大的,比之前的僞滿洲國以及王克敏等人在北平組建的僞國民臨時政府的危害還要大得多。雖然韓雲華對於汪精衛成立傀儡政權的原因有一定的瞭解,但是這不妨礙韓雲華對於汪僞政權成員的痛恨,汪對抗戰本無信心,雖然寫過裝點門面的抗戰八股,但他的得意之作,還在罵游擊隊,說他們是游來游去,遊而不擊。汪精衛、陳璧君夫婦倆深感寄人籬下,十分抑鬱,如果一朝獨立爲王,朝廷雖小,終勝牛後,所以民族軟骨病在他身上起了作用。汪精衛等設法秘密脫離蔣介石的控制,逃到越南河內,然後由日本首相近衛文麿發表一個對中國招降的聲明,汪精衛便發電響應,對日停戰投降,進而商“和平”。

汪僞政權成立以後中國的抗日戰爭便迎來了最最艱難的時刻,成批成批的國民黨部隊投降幾成蔣介石的噩夢,拒不完全統計從汪僞政權成立到45年解散短短五年的時間就有一百餘萬國民黨部隊投降了汪僞政權。

而且汪僞政權的防區極大,對於八路軍新四軍以及其他抗日部隊的限制也極爲嚴厲,汪僞政府的轄區包括蘇、浙、皖等省大部,滬、寧兩市和鄂、湘、贛、魯、豫等省小部分。日本軍閥侵佔我東北地區後,步步向關內進逼,先後成立“冀東防共自治政府”、“蒙古軍政府”、“臨時政府”(北京)、“維新政府”(南京)、“察南自治政府”、“晉北自治政府”、“蒙古聯盟自治政府”等僞政權,但所用之漢奸皆無足夠號召力能達成日軍“以華制華”的目的。直到汪兆銘叛國後,方由汪兆銘於南京成立僞“國民政府”,將由僞北京“臨時政府”改制的“華北政務委員會”,以及由“蒙古聯盟自治政府”合併“察南自治政府”及“晉北自治政府”而成立的“蒙疆聯合委員會”統合起來。汪僞“國民政府”名義上雖統有僞“華北政務委員會”及僞“蒙疆聯合自治政府”,然事實上僅直轄江蘇、淮海、安徽、浙江、江西、湖北、湖南、廣東等省,及南京、上海、漢口、廈門等非凡市,且除了江蘇、淮海、安徽三省形勢較爲完整外,其他省區往往僅佔有少數縣。僞“華北政務委員會”管轄河北、河南、山東、山西四省及北京(後改回北平)、天津、青島等三個非凡市;僞“蒙疆聯合自治政府”則管轄巴彥塔拉、察哈爾、錫林郭勒、烏蘭察布、伊克昭等五個盟與察南、晉北兩政廳,合計七個省級單位。儘管如此,汪僞政權的危害還是巨大的。汪僞政權在政治上收編國民黨降日部隊並收買流氓地痞建立“和平建國軍”和特務組織﹐在其轄區內實行法西斯統治﹐捕殺抗日愛國人士。配合日本對重慶國民政府進行誘降,妄圖瓦解抗日民族統一戰線。而1941年3月,成立清鄉委員會,集結大批僞軍夥同日軍實行反共清鄉,妄圖消滅堅持敵後抗戰的新四軍和游擊隊。在經濟上,濫發紙幣,圈佔土地,“委託經營”某些工礦企業﹐強徵糧棉,實行物資統制,並收取名目繁多的苛捐雜稅,還公然開徵鴉片捐。在文化教育上,推行“新國民運動”,施行奴化教育。在外交上,1941年11月,追隨日本參加《國際防共協定》,1943年1月,對英國﹑美國宣戰,號召效忠日本盟邦。同年11月,又夥同僞滿洲國和泰國﹑緬甸﹑菲律賓等國的僞政府簽訂《大東亞共同宣言》,爲日本建立“大東亞共榮圈”搖旗吶喊。

在接到汪僞政權成立的消息後,韓雲華便有點懵了,汪僞政權竟然提前成立了。出於對於汪僞政權的瞭解韓雲華深感身上的單子突然重了不少。雖然韓雲華對於汪精衛賣國投敵的罪行深感不齒,在接到八路軍總部送來的電報後甚至還有一種衝動,準備派一支精銳的特戰部隊前去刺殺汪精衛。不過韓雲華現在也清楚,就算是他自己知道歷史的發展趨勢,但是自己對於汪僞政權也是無能爲力,而據韓雲華知道,國民政府對於汪精衛投敵叛國的事情也是深惡痛絕,而且還採取了很極端很嚴厲的方式報復汪精衛。其實汪精衛逃走以後,國民政府一直都派人監視着他。1939年3月19日,一直監視汪精衛的陳恭澍,接到了軍統局局長戴笠簽發的制裁令,命令對汪精衛予以嚴厲制裁。3月20日深夜,河內高朗街27號的一幢花園洋房裡,發生了一起槍擊血案,發生血案的正是逃離中國內地數月的前國民黨副總裁汪精衛的寓所。汪精衛自己曾經是一個刺客,一生中也遭遇過多次暗殺,這一次河內遇刺雖然令他震驚和傷感的。就連他視若如子的親信部下曾仲鳴,在槍擊中腹部中彈十多發,形同蜂窩,於次日下午不治身亡。但是卻依然拿他沒有辦法,汪精衛還不是活的好好的,還不是照樣成立了傀儡政權。高朗街的槍聲也驚醒了日本人,影佐禎昭和犬養健很快動身赴河內營救汪精衛。

而且軍區的特戰隊人數本就不多,現在到處都在打仗,特戰隊對於內蒙古軍區來說都是極爲重要的。自從華北會戰開始以後,內蒙古軍區不但將所有的特戰隊都拍了出去,甚至於連塞北軍事指揮學院的學員兵也幾乎全部調到了前線,其中就包括987名特戰隊員。所以說在這個緊要關頭,韓雲華是不可能派特戰部隊到南京刺殺汪精衛的。

第289章 道門勢力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129章 落幕(四)第218章 華麗的演出(九)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279章 南下山東(一)第602章 大動作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319章 伏擊(一)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589章 幸福時刻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417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四)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64章 兄妹情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78章 對策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392章 華北會戰(三十八)第512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冀中軍分區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629章 赴開羅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131章 偷襲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499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下)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669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三)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153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四)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320章 伏擊(二)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605章 關東軍的末日(三)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277章 婚禮(二)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645章 合併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97章 亂戰(一)第290章 強悍的土匪(一)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33章 兄妹見面第627章 大休整第412章 滿月(二)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77章 韓雲華的家底(二)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598章 呂大司令的野望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357章 華北會戰(四)第369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319章 伏擊(一)第6章 大練兵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516章 衛立煌第37章 震怒的蓮沼蕃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第77章 韓雲華的家底(二)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668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二)第6章 大練兵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62章 戰後餘波
第289章 道門勢力第431章 日本高層的野心(一)第414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一)第275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二)第520章 韓雲華出手第129章 落幕(四)第218章 華麗的演出(九)第264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四)第461章 華北無戰事(七)第279章 南下山東(一)第602章 大動作第406章 特戰集訓(一)第176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二)第383章 華北會戰(二十九)第54章 塞北風雲(六)第319章 伏擊(一)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589章 幸福時刻第50章 塞外風雲(二)第417章 特戰精英鬧華北(四)第156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七)第511章 潛心發展之冀中軍分區第64章 兄妹情第504章 潛心發展之別離第78章 對策第448章 戰後總結第591章 軍火交易第392章 華北會戰(三十八)第512章 潛心發展之組建冀中軍分區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178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四)第326章 山東大風起(五)第150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六)第629章 赴開羅第281章 南下山東(三)第374章 華北會戰(二十)第131章 偷襲第352章 佈局華北(二)第499章 內蒙古軍區與遠東軍區的協議(下)第519章 屬毛驢的委員長第523章 皖南事件完美謝幕第216章 華麗的演出(七)第669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三)第541章 明修棧道第153章 武漢會戰之湖口攻防戰(四)第563章 東征之序曲第596章 空軍聯合指揮部第二百六十二百六十一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一第320章 伏擊(二)第560章 有便宜不佔王八蛋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605章 關東軍的末日(三)第183章 武漢會戰之兩大師團的覆滅(九)第172章 武漢會戰之彭澤爭奪戰(七)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44章 南進三岔堡第277章 婚禮(二)第302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第645章 合併第358章 華北會戰(五)第473章 戰山東(三)第449章 視察兵工廠第97章 亂戰(一)第290章 強悍的土匪(一)第81章 戰爭的陰霾(三)第266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第33章 兄妹見面第627章 大休整第412章 滿月(二)第386章 華北會戰(三十二)第630章 盟軍的軍事部署第599章 東北亂燉第77章 韓雲華的家底(二)第430章 電子對抗中隊第312章 山東挺進教導師(二)第65章 寺內壽一的痛苦第551章 鋤奸動員令第598章 呂大司令的野望第382章 華北會戰(二十八)第134章 戰鬥總結(一)第357章 華北會戰(四)第369章 華北會戰(十六)第274章 韓雲華的新任命(一)第319章 伏擊(一)第6章 大練兵第132章 回師察哈爾(一)第23章 大青山二次保衛戰(二)第308章 景陽岡反掃蕩(十五)第67章 上海的聲音第265章 第二次塞北會戰之諜戰交易(五)第87章 巔峰對決(一)第516章 衛立煌第37章 震怒的蓮沼蕃第535章 戰德州之再戰崗村第77章 韓雲華的家底(二)第475章 戰山東(五)第668章 揚刀躍馬入東京(二)第6章 大練兵第453章 備戰華北(一)第62章 戰後餘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