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三十一章 釜底抽薪

說到這裡,木村兵太郎一躬身道:“司令官閣下,我認爲我們現在應該接受大本營的意見。全力整訓部隊,加強對其根據地的封鎖線,削減其持續作戰潛力。靜觀其變,坐等國際形勢的變化。同時不惜一切代價加強對其所謂根據地的滲透,收集我們急需的情報。”

“從大本營的這封電報上來看,德國人對蘇俄動手也就是幾個月之內的事情。以德軍目前兵鋒之勝,戰術與裝備之精良,即便是強大的英法兩國都輕易的被擊敗。而裝備陳舊的蘇俄軍隊,恐怕很難抵擋。只要蘇俄戰敗,對於抗聯來說也就意味着釜底抽薪。”

“失去了後援的他們,也就失去了一切維持戰爭下去的物資來源。就算他們有兵工廠,但是軍事裝備並不是一個簡單兵工廠能夠解決的。沒有了上游產業的支撐,沒有了生產彈藥的銅,沒有製造槍炮以及炮彈所有的鋼,沒有了生產發射藥的無煙火藥,沒有了油料的支撐他們還拿什麼維持戰爭?拿什麼東西來維持他們打下去的決心?”

“滿洲是支那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但是所有的工業基礎幾乎全部都集中在南滿。而北滿除了採礦業和伐木業之外,幾乎沒有任何的現代化工業。司令官閣下,一支軍隊可以在短時間之內建立,但是維持一支軍隊的現代化工業卻不是能在短時間建立起來的。”

“司令官閣下,對一支沒有現代化軍事工業支撐的軍隊來說,一旦所有的外援渠道被切斷,他們的戰鬥力下降將會極爲明顯,甚至只能是勉強維持戰局而已。這一點,在支那關內戰場上已經得到了驗證。”

“在關內戰場上,帝國在切斷了所謂重慶國民政府所有對外交通之後,支那軍的戰鬥力就成一個明顯下降的趨勢。即便是其所謂最精銳的中央軍,每個士兵每天消耗的彈藥量已經降到了三十發。每個師裝備的步槍和輕重機槍數量,已經不足戰前的一半。重慶的支那軍之所以還在抵抗,只不過是佔了支那領土廣大的地利而已。”

“而對於抗聯來說,他們還沒有重慶政府那樣的底氣。重慶政府自身的軍工生產雖然無法滿足軍隊的需要,但其有限的軍工產量,還能維持其軍隊的最基本的消耗。炮彈用鋼,以及發射藥的產量,還能勉強夠用。”

“而對於他們來說,我們目前並沒有發現有任何的鋼鐵、有色金屬冶煉、化工等軍工上游產業建設的跡象。也就證明他們的所有軍工原料全部依賴進口。一旦在蘇俄自身難保的情況之下,絕對不會再繼續對其提供軍工所需的原料。”

“到時候,沒有軍工原料來源,他們的彈藥補給也就無從來源。而現代化戰爭打的是什麼,就是兩個字鋼鐵。沒有了充足的彈藥供應,他們的戰鬥力還能不能維持這麼強悍,我看恐怕是沒有這個機會了。”

“我建議您服從大本營的命令還有一點原因。司令官,北滿雖地域廣大,但人口與南滿相比極其稀少。滿洲的人口主要集中在南滿,以北滿地區的人口的基數,並不能支撐他們建立起一支龐大的軍隊。”

“與我們可以從國內,甚至朝鮮獲得源源不斷的新兵補充相反。因爲人口數量的,尤其是適齡男子數量的限制,他們的兵員補充極爲吃力。他們無法承受關內支那軍那種在戰場上巨大的傷亡代價。”

“而且北滿地區地形複雜,開發的又是整個滿洲最晚的地區。本身就不是滿洲傳統的農業區。整個北滿在滿洲,糧食的產量並不佔據主要地位。而北滿地區有限的糧食產量,很難長期維持一支軍隊的消耗。”

“只要失去了蘇俄的物資支援,又沒有現代化的工業基礎可以支撐他們的軍事工業。更沒有龐大的人口和充足的糧食產量,來支撐與我們消耗。到時候,我看就連食鹽都需要進口的他們,拿什麼和我們打?我們就算慢慢的耗,都能將他們耗死。”

“所以在下認爲,我們現在最應該做的就是轉攻爲守。將前沿各師團的部署態勢,由攻勢轉爲攻守兼備型。以防止其南下,向吉林等產糧區進攻。同時對其所謂的根據地進行嚴密的封鎖,絕對不能讓一粒鹽、一兩棉花、一尺布、一斤糧食、一滴煤油,流進其所謂的根據地。”

“還有將所有戰線以南三十公里以內的所有滿洲人,全部強行的向南遷移。即是仿製有人膽大包天,違反關東軍的命令,向其所謂的根據地走私他們急需的物資。二也是破壞其補充兵員的來源。寧可戰線周圍寸草不生,也絕對不能讓其獲得一兵一卒的補充。”

“同時在局勢並未明朗之前,適當的集中一批兵力在一線與其進行一些小規模的作戰。一是消耗他們的物資儲備。最關鍵的就是在其兵員補充困難的情況之下,儘可能的削弱其有生力量。”

“司令官閣下,我想打這種小規模的戰鬥,不用我們帝國皇軍出面。讓滿洲國軍和徵集的朝鮮人打頭陣就完全可以,至於皇軍在後面督戰就完全可以。帝國每一名士兵都是寶貴的,應該爲天皇八紘一宇的聖戰獻身。不應該白白的損失在這種小規模的武裝摩擦之中。”

“既然滿洲國軍是帝國一手創建的,那麼爲帝國聖戰做出一些貢獻也是應該的。而朝鮮人既然是帝國的一份子,享受帝國強大給他們帶來的榮譽,自然更應該爲帝國出力,爲天皇盡忠。”

“用徵集來的朝鮮人和滿洲國軍替代帝國皇軍在一線作戰,這樣既可以消耗其有生力量,又避免了皇軍的傷亡。使得皇軍部隊不會因爲這些雖然規模小,但極爲頻繁的小型戰鬥而傷筋動骨,可謂是一舉兩得。”

“這些滿洲國軍,從去年的作戰來看,雖經過佐佐木君的苦心整編和訓練,但是除了少數的部隊之外,大部分的部隊對皇軍的忠誠度並不高。我認爲趁着這個機會,淘汰一些不安定分子,徹底的以朝鮮人代替滿洲國軍中的滿洲人,對皇軍來說也未必不是一件好事。”

“至於那些朝鮮人死傷再多,也不傷及皇軍的筋骨。只要能削弱對手的實力,保證關東軍的元氣,就是將整個滿洲國境內的朝鮮男人和朝鮮半島上的所有男人全部打光了,也在所不惜。”

“另外,我們應該集中航空兵主力對其控制區內的哈爾濱、齊齊哈爾、佳木斯等大城市,包括各個縣城進行大規模的轟炸,以徹底的摧毀其戰爭潛力。至於其他的方面,我看我們還是以靜等國際形勢變化爲好。”

“只要他們失去了蘇俄的支援,沒有了武器彈藥以及一切戰爭必須的物資補充渠道。困他們一個半死之後,我們就可以放心大膽與他們決戰,一舉將其消滅在松花江以北。甚至可以一舉北上,消滅蘇俄所謂的遠東軍區重兵集團。”

“但是現在,司令官閣下,我認爲我們既然有了事半功倍的辦法,就不應該急於求成。還是按照大本營的命令,靜候國際形勢變化爲好。關東軍是帝國的總預備隊,如果損失太多,會影響到帝國的下一步戰略部署。”

“司令官閣下,關東軍目前也再經受不起去年的那種慘敗了。如果去年的那種挫折再一次出現,恐怕您在天皇面前也不好交待。與其付出慘重的代價與之硬碰硬的作戰,還不如等其實力得到一定的削弱後,我們再行動。司令官閣下您熟讀兵書,應該明白很多時候釜底抽薪,要比戰場上的對決更加致命。”

木村兵太郎的話,讓梅津美治郎陷入了長久的沉思。良久才擡起頭看了看他道:“木村君的意思,我聽明白了。既然木村君都已經說出來了,我看下一步的計劃就是按照木村君方案來執行爲好。”

“從朝鮮徵兵的事情,先由滿洲境內的朝鮮人開始。這些朝鮮人暫時不要編入皇軍部隊,統統的轉交給滿洲國軍,以替代極爲不可靠的滿人。至於朝鮮境內的朝鮮人,我會和朝鮮總督研究這件事情的。”

聽到梅津美治郎終於同意了自己的建議,始終擔心眼前這位梅津司令官固執己見,拒不執行大本營命令的木村兵太郎一直懸着的心終於落了地。只是在微微的鬆了一口氣之餘,這位中將參謀長閣下也不禁暗叫僥倖,自己總算不用在陸相和這位關東軍大將司令官這裡兩面爲難了。”

作爲關東軍參謀長,與司令官是一損皆損、一榮皆榮的木村兵太郎自然應該對關東軍司令官負責。但作爲陸相一手簡拔起來的軍官,木村兵太郎自認爲自己更應該對陸相閣下忠心耿耿。

沒有那位現在身居陸相高職的人特別提拔,作爲炮兵軍官出身的木村兵太郎,根本不可能一下子從一個師團長,直接坐到關東軍參謀長這樣一個前途和錢途都無量的位置上。如果一旦關東軍司令官與陸相在某些意見上相左,夾在中間的木村兵太郎可謂是左右爲難。

尤其是這位曾經擔任過陸軍次官的司令官,對那位陸相一直不大能看上眼的情況之下。好在這次這位固執的司令官終於挺進了自己的勸說,同意執行大本營的,實際上也就是陸相的命令。這讓在梅津美治郎沉思的時候,緊張的後背都被身上的汗水溼透了木村兵太郎着實的大大鬆了一口氣。

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維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二百九十九章 變生肘腋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煩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二百八十六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執己見的上官雲相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氣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楊震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258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二百二十章 爭吵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五百零六章 頭疼的李延平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學會用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二百七十四章 郭炳勳的建議第九十一章 槍桿子裡面出強權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五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雲將變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
第一百四十四章 那是迷惑手段第七章 被先開刀的第十師團第五百零二章 德國戰俘的貢獻第三百零五章讓事實證明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九十四章 汽車的問題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二百八十七章 祁志標的壓力第三百四十九章 尊嚴是要靠實力打出來的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二十二章 第八師團的新戰術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維第二百九十六章 撤離第四十四章 敵情第二百九十九章 變生肘腋第四百九十七章 恐怕沒有那麼簡單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四百零五章 軍銜風波第三百四十九章 絕不拋棄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一百八十四章 打臉第四百一十八章 杜開山的壓力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煩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四十章 焦頭爛額的岡村寧次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五百六十四章 絕不會賴賬第三百八十八章補充協議第二百八十六章 順勢而爲第三百三十二章 談話之決不允許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執己見的上官雲相第三百五十章 都有傲氣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一百一十八章 代價未必有那麼大第四百零三章 不單單是城市第一百七十章 最後階段的準備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三百四十一章 李延平眼中的楊震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四百二十八章 陰溝裡翻船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258章 批評與自我批評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二百二十章 爭吵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第五百零六章 頭疼的李延平第三百九十八章 要學會用人第二百二十六章 不是一點希望都沒有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三百零九章 對手外加最好的學生第三十六章 龍入大海 (3)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九十四章 退而求次的韋維爾第一百三十一章 家事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二百七十四章 郭炳勳的建議第九十一章 槍桿子裡面出強權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一百六十七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4)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五十四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四百二十章 是羣毆還是單挑第二十三章 新的作戰模式第二百六十二章 打草驚蛇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七十一章 我們應該服從命令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四十七章 來自莫斯科的邀請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二百六十九章 最危險的局面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第三百二十一章 不能連續摔倒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雲將變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