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叛徒的危害

按照岡村寧次的要求,這支日軍華北方面軍第一支,到目前爲止也是唯一一支特種作戰大隊,除了需要掌握日軍自九二步兵炮以下,各種裝備的熟練使用之外。還熟悉抗聯的作戰方式,熟練掌握和使用抗聯的制式武器。

早在去年會戰結束之後,岡村寧次便極其有戰略眼光的預見,在不遠的將來東北入關南下的共軍,將會是華北方面軍首要敵軍。所以在他看來,這支以特殊形式作戰的部隊,首要的對手將會是東北共軍。

東北共軍的作戰理念,作戰模式以及武器,是這支部隊必須要熟悉並掌握的。這樣才能在與那個強勁對手作戰的時候,發揮方面軍司令部期待他們發揮的作用。這個想法和思路,倒是與他在東北的同僚,關東軍司令官梅津美治郎不謀而合。

不過相對於扣扣索索的華北方面軍,關東軍氣度倒是大的很多。直接按照聯隊編成,以一個搜索聯隊爲基幹編成的。但相對於關東軍大的多的編制與兵力,華北方面軍這支特殊作戰部隊,反倒是更具備自身特色。

在華北方面軍還要面對,華北各大戰略區的十八集團軍部隊情況之下。深知這些有如跗骨之蛆一樣,粘上就扯不下來。又有如野草一般,斬不盡、殺不絕。也許成年累月不會和你打一場大仗,但卻讓你永無寧日。

一旦讓其殺出山,就會猶如水銀瀉地般,幾乎是無孔不入。只要讓他們在某地站住腳,整個周邊都別想安穩的對手。與比他們裝備精良多的東北共軍相比,其實在根子上更難以對付的岡村寧次。

同時要求這支特殊作戰部隊,還要精通山地戰與反遊擊作戰,在原有的基礎上,根據形勢的發展與變化,進一步增強對十八集團軍的研究,並掌握對付十八集團軍的戰術,尤其是他們那些可惡的狗屁游擊戰的戰術。

並且還要熟練掌握十八集團軍,所使用的德制和中制輕武器。除了一半以上的軍官要能精通中國話之外,其餘的人至少要能夠聽懂中國話。所有的習慣要按照中國人,尤其是抗聯的習慣來。也就是說不開口,絕對不能讓人看出他們不是中國人。

對十八集團軍各級指揮部,要有能夠深入敵後進行斬首的能力。編成這支部隊基幹的益子挺身隊,在四一年大掃蕩之中給十八集團軍司令部,以及所屬各個建制部隊帶來的打擊,對岡村寧次可謂是印象深刻。

所以與關東軍的對手,只是唯一針對抗聯相比。華北方面軍編成的這支部隊,在戰術上更加多變一些,訓練的難度也更多一些。但是戰鬥素養以及戰術的應用範圍,卻也要廣闊的多。不過與多次與抗聯特種部隊交手,有過刻骨銘心經驗的關東軍相比,他們的訓練水平也要抵一些。

經過一年多的苦心訓練,雖說沒有眼下已經擴編爲抗聯特種作戰司令部的,原抗聯直屬偵察旅的那些裝備,以及系統的訓練方式。真正的戰鬥水平與技戰術也相差甚遠,最多也就是偵察兵的加強版。

但畢竟日軍精銳的老底子在哪裡擺着,而且以日軍近半個世紀來對中國的滲透,對中國人的語言和習俗方面,掌握的也並不差。在加上苦心的挑選、訓練,這支日軍精銳對抗聯的步兵戰術,也有了相當的掌握。

並精通格鬥、槍法,能夠熟練使用抗聯與十八集團軍制式武器。所有的隊員之中,全部受過空降訓練。雖然只有最基本的傘降能力,但也畢竟是熟悉了空降作戰。百分百的隊員會騎馬,會駕駛汽車、摩托車等軍用車輛。

不僅精通山地戰、滲透作戰、破壞戰、夜戰,通訊人員都有一定的電臺信號監聽與判斷水平,獨立作戰能力相當的強。其中一部分人不僅中國話說相當的流利,甚至就連河北與山西的方言,也都能說的流利。

但儘管也算是訓練精良,可他們的上級岡村寧次,與幾乎是同期組建同樣部隊的梅津美治郎,這二位一個華北方面軍司令,一個關東軍司令,對各自屬下的所謂特種部隊使用上,卻是有些不同。

與岡村寧次相比,也許是曾經所處的地位不同,也許是吃虧的程度不同。身爲關東軍司令官的梅津美治郎大將,在使用上可是大方的許多。部隊一完成訓練,便被他投入戰場。對抗聯根據地縱深,實施滲透和破壞。

雖說這些並不合格的學生,在戰場上損失慘重,但多少也取得了一些戰果。儘管在試圖深入火刺蝟一樣的抗聯縱深防線的時候,代價與收穫並不成正比。但在使用上,要比華北方面軍大方與大膽的多。

相對於而言,岡村寧次卻顯得小家子多了。甚至自己孤軍被困在北平城內,也沒有捨得抽調這支部隊前往北平護駕。但在冀中戰場頹勢越來越明顯的情況之下,這支原本被岡村寧次當成心肝寶貝,在北平戰場最危險的時候,也沒有捨得調上去參戰的部隊,最終還是被岡村寧次給派了出來。本錢都快輸光了的他,也實在顧不得這支部隊珍貴了。

只不過這支駐紮在天津,就在冀中周邊的部隊。在眼下的戰場態勢之下,爲了抵達冀中戰場,可謂是經歷了千辛萬苦。眼下想要從除了海岸線之外,周邊已經被抗聯嚴密封鎖,甚至可以說是水泄不通的天津,抵達其實直線距離並不遠的冀中,哪裡會是那麼容易的事情。

這些日軍只能冒着被擊落的危險,從天津乘坐飛機先抵達飛抵秦皇島。然後從秦皇島乘火車,秘密抵達旅順後乘坐幾艘潛艇,利用渤海灣封凍之前最後的機會,在冀魯邊軍區整個防區的薄弱點,秘密在夜間從渤海灣的狼坨子登陸。

然後保持通訊緘默,一路秘密西進。利用冀中部隊正處在恢復期,渤海軍區部隊主要集中在滄州戰場周邊的態勢,小心翼翼的避開一切村莊,採取白天休息、夜晚行軍的辦法,在青州以北越過津浦鐵路。

只是日軍在天津的運輸機,數量與空運能力都很有限。即便秦皇島距離天津,直線距離並不遙遠。但在空中激戰幾乎每天都大規模的爆發,空中航線並不安全的情況之下,岡村寧次儘管苦心收羅,拼盡全力也只空運了三百餘人。原來全建制出動的計劃,只能暫時擱置。

不過這支日軍特工隊能以三百餘人的規模,在渤海軍區整個防禦最薄弱的狼坨子一線登陸,並橫穿了整個渤海軍區的轄區而沒有被發現。當然並不是他們自身能力真的有那麼突出,滲透能力真正的那麼強。在所謂的敵軍控制區橫穿上百公里,而不會被敵軍發現。

這其中固然有苦心訓練,培養出來的軍事素養與僞裝能力有一定的關係。但在冀魯邊區人口並不稀少的情況之下,無論他們僞裝的再好,也不可能一絲破綻都沒有。渤海軍區的部隊就算沒有受過專門的訓練,但也不至於一個明眼人都沒有。

他們能順利的摸到任丘,除了計劃制定的異常緊密,以及身上的僞裝之外。最關鍵的是得益於這支日軍隊伍裡面,有幾個中國人起到了關鍵的作用。也正是依靠這幾個中國人帶路,他們才能比較順利的摸到了冀中。

而這幾個人不是別人,一個是因爲搞腐敗並公開納妾而受到處理,並裝備調往延安學習之前。乾脆暗殺了自己的政委後,帶着心腹跑到天津公開叛變投敵,也是自七七事變,十八集團軍東進以來最大的叛徒,原冀魯邊軍區司令員邢仁甫。

以及這位前冀魯邊軍區司令員的鐵桿部下,原冀魯邊軍區三分區司令員楊錚侯,三分區特務團長陳子芳,以及原冀中軍區警備旅一團團長張子元。這幾個人都是岡村寧次爲了執行此次任務,專門特殊挑選出來的。

邢仁甫是原冀魯邊軍區司令員,而渤海軍區就在其叛變之後,由冀魯邊軍區以及清河軍區合併組建的。雖說在幹部配備以及部隊編制上,做了一定的調整。但是考慮到部隊對自己作戰地域熟悉程度,以及補充與整補的需要,大致還是沒有做出太大的變動。

冀魯邊軍區在與清河軍區合併之前,其轄區範圍西起津浦鐵路、運河一線,東臨整個渤海灣。北起津南地區的獨流鹼河,南至徒駭河,隔黃河與原清河軍區相望。其轄區正好在杜開山迂迴的路線之上,包括滄州在內都是冀魯邊軍區的轄區。

而在杜開山主力出擊河間戰場之後,其後方與天津戰場之間的聯繫由渤海軍區一部,也就是原冀魯邊軍區部隊保障。也就是說整個津浦鐵路以西戰場側翼防護,以及杜開山的身後,其實都是由原冀魯邊軍區負責。

而且爲了參與此次會戰,按照中央的命令,山東軍區除了將原冀魯邊軍區與清河軍區合併成新的渤海軍區之外。還抽調了的部分主力,升級整編成兩個主力旅。專門用於在滄州戰場,配合抗聯兄弟部隊作戰。也就是說原冀魯邊軍區留守的部隊,大部分都是戰鬥力相對較差的地方武裝。

邢仁甫在叛變之前,不僅擔任正好保證杜開山身後,也是滄州至靜海一線的冀魯邊軍區司令員。參與創建並在這裡轉戰多年的他,對這裡的一草一木都相當的熟悉。而且他在叛變之前,就曾經在新海縣的望子島長期居住。

在叛變之後又帶着一部分裹挾叛變的部隊,在狼坨子周邊活動,試圖拉攏更多的人叛變。雖說最終沒有得逞,但是其對冀魯邊區的熟悉程度是一般的幹部,哪怕是原冀魯邊軍區大多數幹部所比不上的。

整個徒駭河以北的冀魯邊軍區轄區之內,那裡是冀魯邊軍區防禦薄弱地區,那裡地方可以供隱蔽。那裡可以籌集到糧食,那裡的部隊戰鬥力差,那裡會是抗聯以及渤海軍區部隊重點控制區,那裡的羣衆基礎相對較差,當地抗日武裝力量控制力度差,他是相當的一清二楚。

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聯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十一章 楊繼財的不安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十三章 名不虛傳的獸軍第二百零七章 楊震也有坑人的時候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震對部下的評價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一百六十五章 博取最大利益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四百七十四章 無意中的默契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沒有想到的結果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應該出現的麻煩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十三章 名不虛傳的獸軍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
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二百零四章 起到最大的作用第七十四章 開花結果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三百二十三章 打好最後一仗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二百三十六章 大張旗鼓第三百一十六章 在堅持一下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三百一十一章 日軍田忌賽馬的戰術第二百八十三章 專門人才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一百六十六章 以不變應萬變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九十五章 楊震挖的坑第二百一十八章 失聯第一百七十七章 無法放手去打第十一章 楊繼財的不安第六十八章 重慶的陽謀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一百零六章 餘波的後續發展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一百二十六章 並不受歡迎的T三四第十三章 名不虛傳的獸軍第二百零七章 楊震也有坑人的時候第三百一十三章 那就再做足一點第一百七十九章 這個險值得冒第一百零二章 自己把自己搞亂的日軍第一百六十章 鏖戰湯原(7)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二百五十六章 楊震的不滿意第四十八章 蹊蹺的事情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七十九章 平底鍋?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一百八十四章 楊震對部下的評價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三百六十六章 正確而有效的戰術第一百四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 (12)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十一章 涇渭分明的兩派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四百八十一章 迷霧第二百八十二章 做好打的準備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一百六十五章 博取最大利益第一百八十六章 興山要塞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一百三十三章 夯實的基礎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三百七十五章 必然的結果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一百六十二章 林志強的評價第四百六十二章 囚徒的困境第三百零三章 意外第四百七十四章 無意中的默契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一百三十七章 不能在這麼死守下去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沒有想到的結果第三百二十章 我們在戰略上輸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五百五十五章最不應該出現的麻煩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一百八十八章 八蘇木之戰第二百八十章 判斷失誤?第二百七十五章 何以報德?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三百五十二章 最後一個伏擊圈第一百三十八章 主戰坦克第十三章 名不虛傳的獸軍第二百四十章 是不是應該事先通氣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三百四十九章 層層扒皮第四百一十六章 撞擊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一百八十七章 亂戰的開局第二百零六章 挖空心思的杜開山第225章 一號最看重什麼第一百一十四章南下(4)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四百五十九章 很光火的苗致和第三百三十五章 談話的重中之重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