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六章 生路未必就是生路

雖說王效明的反應速度絕對不慢,但第三軍主力撤退的決心和速度,依舊超過了王效明的判斷。早就有了一定準備中山惇中將,撤退行動雖然顯得倉促了一些,在整體的行動上卻是慌而不亂。

儘管承受着抗聯巨大的壓力,但第三軍所屬各部日軍,並未一窩蜂的全部向東撤退。而是採取了交替掩護,並以兩個旅團的兵力,加上所有無法攜帶的炮兵,加強到鳳城南北兩個方向各個要點,全力掩護第三軍主力撤退。

王效明組織的第七次迂迴穿插,儘管更靠東一些。旦依舊遭遇到鳳城以北一線日軍頑強抵抗,遲遲無法突破日軍防線。被當面之配備了超編炮兵的日軍一個旅團,阻擊在八道河與草河之間。

鳳城以北地區日軍準確而又兇悍的交叉炮火,將迂迴部隊每一條進攻路線,都徹底的封鎖住。即便是迂迴部隊不斷的變化穿插位置,但面對佔據所有地形優勢的日軍,頑強的抵抗依舊是進展緩慢。

這裡不是開原東部的淺山區,而是長白山區向着遼東地區延伸部分。不僅僅是山高林密那麼簡單,地形複雜多變,山勢也顯得很陡峭。最關鍵的是因爲人煙稀少,很多地方就連最簡易的山區道路都沒有。

這一帶在後世是驢友探險的好地方,以及很有名的旅遊區。但是對於一個戰場來說,卻是太過於陡峭。而日軍在從寬甸撤退之前,爲了阻止抗聯的追擊,又炸掉了其修建在鴨綠江上的水豐水電站,位於寬甸境內碑碣的副壩。

這道副壩是這個日本人三七年修建水豐水電站的時候,專門爲確保電站安全,爲這座亞洲最大的人工湖修建的泄洪通道。寬甸境內是整個東北的暴雨中心,每年夏季雖說只有一個月,但是這雨量卻是相當的大,年降水量平均在一千至兩千毫米左右。

在山區地形又處在多雨地帶的情況之下,所以日本人在面對中國境內方向,專門修建了用於泄洪的副壩以確保電站的安全。儘管眼下寬甸已經進入冬季,但整個水豐電站因爲發電的原因,整個庫區水面尚未結冰。

而且關東軍在炸燬副壩之前,還關閉了整個發電站,停止了全部水量的下泄以儘可能多的蓄水。關東軍這個時候炸掉了這座副壩,不僅給沿庫區的中國百姓帶來了很大的損失,也在王效明的迂迴部隊面前,製造了一片人工洪水。

好在這個時候,寬甸的雨季已經過去,開始進入漫長的冬季。整個水豐水庫雖然還沒有開始結冰,但整個水庫的庫容量遠還沒有到最高峰。這片關東軍制造出來的人工洪水,雖說戰前關東軍便已經關閉電站蓄水,但冬季的水量遠無法與夏季相比。

關東軍炸掉副壩,人工製造的泛濫區域面積還不算太大。但問題是儘管氾濫區不算大,可也讓王效明的迂迴部隊,只能在寬甸縣城以西行動。不僅無法直接向鳳城穿插,而且進攻的區域顯得過窄。幾乎所有的進攻路線都暴露在日軍炮火之下,也是造成進攻進展不暢的主要原因。

反倒是南線陶淨非向鳳城方向投入的一個師,卻取得了較大的進展。連續奪取了高裡寨、哈達嶺兩個戰略要點,從南面逼近了鳳城方向。不過主力兩個師正沿着岫巖至安東公路,全力向安東攻擊前進的陶淨非,在鳳城方向投入一個師的兵力明顯不足。

在攻佔哈達嶺一線後,向鳳城方向的後續進攻,被日軍頑強阻擊在鳳城以南的最後一道屏障,鳳凰山西麓至雞冠山一線。鳳城以南的日軍一部,依託鳳城南部的鳳凰山、雞冠山險峻地形。死死的將陶淨非的這個師,擋在了距離鳳城不過幾公里的地區。

該部雖說不顧傷亡多次突擊,終因地形過於險峻,而遲遲無法取得突破。特別是鳳凰山西麓以及雞冠山正面,因爲山勢過於陡峭,而攻堅作戰進行的異常吃力。鳳城南北戰場以及安東戰場的日軍頑強抵抗,在草河與鳳凰山之間,爲第三軍主力突圍保留了一個寬達十餘公里的缺口。

中山惇中將利用這個遲遲無法徹底封閉的十餘公里缺口,組織部隊拼命的東撤。而在他們身後的抗聯追擊部隊,卻被其留下來斷後的部隊依託地形節節抗擊,死死的纏在安奉鐵路沿線的崇山峻嶺之中。

王效明多次組織超越追擊,雖說也截斷了爲數不少的日軍撤退部隊。但是因爲地形過於複雜,日軍撤退的又相當突然。同時一線作戰部隊,與被留下掩護的日軍糾纏過緊。後續增援兵力,尚未趕到造成兵力使用上的不足。

鳳城以西的日軍大部,卻還是沿着安奉鐵路以北山區,快速的向着始終無法完成合圍的那個缺口涌去。整個從連山關到鳳城一線的安奉鐵路沿線,到處都在激戰之中。但王效明的圍追堵截,卻因爲多種原因而始終無法奏效。尤其是東線的迂迴部隊,遲遲無法完成對合圍圈的最後十餘公里的封鎖。

就在王效明集中兵力,對第三軍展開圍追堵截之際。在他南面直插安東的陶淨非所部主力兩個師,也在安東外圍與朝鮮軍增援的一個獨立混成旅團遭遇。並在安東外圍各個要先,隨即展開了全線激戰。

與陶淨非主力兩個師遭遇的這個獨立混成旅團,連同關東軍司令部周邊警衛部隊在內的日軍。爲了掩護身後的關東軍司令部,以及保住第三軍主力撤退最後一條通道,不計傷亡的與陶淨非所部展開激戰。

而在接到王效明的報告後,楊震立即命令南滿整個戰場上,此時除了一部戰鬥機留在大連、鞍山、瀋陽幾個機場,擔任防空掩護任務之外,幾乎所有作戰機羣已經全部調往遼東戰場的航空兵全部出動,對第三軍撤退的行動給與最猛烈的打擊。

同時命令王效明與鳳城南線陶淨非所部一個師,在始終無法堵住鳳城方向最後一個缺口,完成最後合圍情況之下。立即組織遠程炮火,尤其是一二二火箭炮羣,在航空兵的全力配合之下,對這個缺口實施火力封鎖,以火力封鎖代替始終無法完成的合圍圈。

給航空兵以及王效明下達完畢命令後,看着地圖上的鳳城以東這個寬十餘公里,始終未能徹底封閉的缺口,楊震臉上淡淡的笑了笑。很多的時候缺口可不等於就是生路,看起來的生路未必就真的是生路。

這種另外的一種圍三厥一的戰術,對於眼下遼東戰場南北兩個集羣,在最後階段進展不暢的情況之下,未嘗不是一個好的選擇。雖說要多消耗一些彈藥,可整體的性價比,還是可以接受的。

反正除了新民戰場之外,其他基本上已經落幕的戰場,已經用不到這些航空兵了。就算是眼下已經進入尾聲的新民戰場,航空兵的作用完全可以用炮兵代替。眼下這些航空兵閒着也是閒着,正好可以利用這次機會,好好的練習一下這種空中火力追擊戰術。

接到楊震的命令,調往遼東戰場的航空兵部隊,不敢有絲毫的耽擱立刻傾巢出動。並按照參戰飛機的作戰航程,劃分了整個作戰區域。航程短、載彈量小的伊爾二攻擊機,與英制布倫海姆式輕轟炸機,配合地面追擊部隊對關東軍第三軍各部的撤退序列,展開全線的追擊轟炸。

集中了載彈量大,航程略遠的B二十五轟炸機羣、A二零攻擊機羣,甚至出動了抗聯最後一個裝備伊爾四轟炸機的中隊,以及一個炮艇機中隊,對鳳城以東的缺口處實施地毯式的轟炸。

配合王效明地面炮火,採取火海戰術徹底封死這個缺口。爲了保持對缺口處有足夠的火力密度,甚至就連擔負遼東空中掩護的戰鬥機羣,主要是P四零戰鬥機,也全部掛上炸彈參與到攻擊之中。

傾巢出動的抗聯攻擊機和轟炸機羣,不斷的將炸彈、凝固汽油彈、火箭彈,以及機載機槍和火炮的彈藥,傾瀉到正在急速撤退的第三軍頭上。而在鳳城以東的那個始終無法完成最後封鎖的缺口處,抗聯的轟炸機羣與王效明所部的一二二火箭炮羣配合,構築了一道密集的火網。

第三軍的撤退部隊,在地面上面臨王效明傾盡全力的追擊,與地面遠程火力不斷殺傷。但對於第三軍全力撤退的各個部隊來說,而更具威脅的是來自空中的打擊。一枚枚的高爆炸彈與凝固汽油彈,密集的火箭彈與槍炮彈藥,組成了一道道火網扣在日軍的頭上。

儘管第三軍在撤退的時候,丟掉了所有能夠丟掉包括各種裝備在內的物資。儘可能的輕裝,以最快的速度拼命向東逃竄,但一路上依舊被抗聯航空兵炸的傷亡慘重。第三軍的撤退路線上,到處都是被來自空中打擊,擊斃的成片日軍屍體。

但雖說在抗聯航空兵的火力打擊之下損失慘重,可生怕被敵軍追擊上來,將自己徹底吃掉的第三軍撤退各部,卻是依舊不敢稍作停留,更不敢等到夜間在行動。寧願冒着抗聯密集的空中打擊強行撤退,也不敢尋找隱蔽區域躲避,這幾乎是沒玩沒了的空襲。

同時在王效明嚴厲督促之下,抗聯各部追擊部隊不顧日軍阻擊,不斷採取淺縱深超越追擊戰術,也不斷的從第三軍身上撕咬下來一塊塊肉。從連山關到鳳城一線不過八十多公里的路程,讓第三軍損失了一半的兵力。

只是還沒有等在中山惇中將連番督促之下,好不容易掙扎着撤到鳳城的第三軍,所屬各個師團、旅團鬆一口氣。卻愕然的發現前面那道抗聯合圍圈的缺口,在天上抗聯飛機與地面兩翼抗聯遠程炮火組成的交叉火網之下,卻並不是那麼好通過的。甚至可以說,根本就不能稱之爲一個缺口。

當第三軍所屬各部,在試圖通過缺口向安東方向撤退之際,卻發現這個缺口簡直就像是地獄一般。一波波的抗聯轟炸機羣,就像是炸彈不要錢一樣,將成噸的炸彈和凝固汽油彈,投擲在這個缺口處。

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者計劃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維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條路線不能走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六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1)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一百一十九章 遊擊習氣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一百七十三章 奇襲(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受阻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三百四十六章 嗅覺靈敏的陶淨非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是牢騷,但也是實情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一百四十八章 岡村寧次的直覺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一百一四章 英國人的垃圾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似乎沒有弱點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十九章 絕對不能戀戰第二百三十二章殺雞駭猴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
第七十九章 一隻狡猾的狐狸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四百七十七章 真正到了關鍵時刻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二百四十一章 豐收者計劃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二百八十章 不擇手段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五十八章 印象的改變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一百九十八章 以恐怖對恐怖第二百零八章 航空兵的反艦戰術第三百二十六章 逆向思維第七十三章 這他媽的就是一個陷阱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252章 鏖戰朝鮮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三十七章 能拔膿就是好膏藥第二百九十一章 開弓沒有回頭箭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三百五十章 坐山觀虎鬥第三百八十一章 做一些文章第四百二十九章 這條路線不能走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百二十六章 無力再戰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六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1)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三百一十一章 僞滿江上軍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一百一十九章 遊擊習氣第五百零三章 使用德國戰俘帶來的麻煩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二百零四章 關東軍的撤退計劃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一百七十三章 奇襲(一)第四百四十五章 受阻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三百四十六章 嗅覺靈敏的陶淨非第三百七十八章 你們是希望第三十六章 最徹底的計劃經濟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三百五十四章 是牢騷,但也是實情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一百四十八章 岡村寧次的直覺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十四章 炮戰的結果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一百一四章 英國人的垃圾第三百七十五章 他似乎沒有弱點第三百四十三章 不該付出的代價第一百六十一章 威懾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八十四章 關內外的差別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一百九十七章 只能打着看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一百一十九章 處 置第一百四十五章 輝煌的開端(13)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八十七章 楊震的新對手第二百六十二章 讓四十聯隊好好放放血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三百一十四章 明敵與暗敵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十九章 絕對不能戀戰第二百三十二章殺雞駭猴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二百四十五章 強勁的對手第一百七十七章 機不可失第三百一十七章 郭炳勳的擔憂第五十九章 楊震的警告第八十一章 失去聯絡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二百六十一章 日軍等待的就是這個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