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敗家子打法

說到這裡,杜開山嘴角露出一絲不尋常的微笑道:“不過,咱們也不能便宜要塞裡面的那些縮頭烏龜。我給你調撥四個防化連,外加二百個繳獲的毒氣罐和毒氣筒,在炸燬他們的通氣孔之前,先給他們來上一點開胃菜。”

“這些小鬼子不是愛鑽洞嗎,不是打死都不出來嗎?那好,老子就成全他們。你明天不要有所顧忌,將這些縮頭烏龜全部都薰死在他們的山洞裡面。反正這些毒氣也是從他們手裡面繳獲的,這也算是物歸原主吧。”

“炸掉他們山體上秘密進出口的時候,你用火焰噴射器和高射機槍平射掩護爆破手。別怕消耗炸藥,發現一個進出口就放上千把斤炸藥,爭取一次爆破就把他的進出口給徹底炸燬。只要傷亡不大,總部不會心疼這些炸藥。”

對於杜開山使用毒氣的建議,王效明倒也沒有遲疑。而杜開山給予的建議,王效明更是全盤接受。在此次會戰之中,吉東軍區各部都沒有少吃毒氣的虧。儘管各部隊都配齊了防毒面具,但是在追擊的過程中,遇到日軍撒佈的毒氣,單純依靠這些防毒面具就沒有太大的作用了。

對於他來說,日軍做了初一,也就別怪他做十五。方正一戰,如果不是十四師團在撤退的時候,毫無忌諱的使用毒氣散佈車大量撒佈毒氣,給追擊部隊帶來的不少的傷亡。王效明也不會讓十四師團殘部,從自己手心裡面跑出去。

十四師團撤退的時候沿途撒佈的毒氣,曾經給二縱造成了幾百人中毒,幾十人犧牲。讓二縱上下對十四師團可謂是恨之入骨的同時,對這些毒氣也恨得牙根直癢癢。如果沒有日軍沿途撒佈的大量毒氣,就算無法全殲十四師團,但是徹底的打殘他還不成問題。

在牡丹江作戰時,爲了保住牡丹江這一濱綏鐵路上的要點,日軍二十九師團一次性便發射了上千發的毒氣炮彈。整個牡丹江攻防戰期間,雖然戰鬥只持續了五天,但日軍卻發射了五六千發毒氣炮彈。

只是與之前無影無蹤的撒佈毒氣相比,這些毒氣炮彈對於防毒面具裝備齊全的二縱來說,威脅要小的多,但也有幾百人中毒。前不久才吃過日軍毒氣戰大虧,所以對於杜開山提出使用繳獲日軍毒氣,對付日軍的戰術,王效明並沒有反感。

第二天的戰事發展果然如杜開山的預料中一樣,爲了奪回三角山制高點,日軍出動了兩個步兵大隊以及數箇中隊,從與三角山相連的麻達山要塞羣向三角山一線發起了輪番的反衝鋒。試圖從王效明手中奪回三角山一線。

相對於北部的南北天山要塞,勝洪山、勳山一線的日軍來說,丟掉了三角山,只是丟掉了制高點。但是對於麻達山一線的日軍來說,卻是兩回事。三角山就在麻達山的西側,扼制着麻達山一線要塞羣西面屏障。

丟掉西邊的三角山,也就等於對手的刺刀已經頂到了自己的後背上。尤其是在麻達山一線日軍火力集羣,都面向蘇聯方面的情況之下,丟掉了西邊屏障的三角山,可謂是一種致命的威脅。三角山上的炮火,隨時可以從其後方對其進行打擊。

日軍拼老命爭奪三角山一線,除了三角山戰略位置相對於麻達山一線來說相當重要之外。還有一件事情是王效明所不知道的,此時日軍第十二師團部就部署在麻達山內的日軍要塞羣之內。

這對手的刺刀都頂到自己的後背了,相當於一把利劍始終懸在自己頭上。不奪回三角山一線,師團長河邊正三中將那裡能夠放心?如果對手使用重炮轟擊,那豈不是自己隨時都有滅頂之災的危險?

只不過奪取三角山的三縱一個團利用三角山,山腰部位的日軍交通壕、反坦克壕爲即設陣地,死死頂住日軍集中的兩個步兵大隊加上第一國境守備隊在麻達山要塞的幾個中隊,在五門步兵炮、兩門七十五毫米山炮、兩門野炮的掩護之下,拼命的衝鋒。

同時集中了一個營的部隊,在專門抽調的兩個偵察連的配合之下,開始逐山清剿山內工事羣中的日軍,以避免一線作戰部隊出現腹背受敵的情況。爲了盡最大可能殺傷日軍,王效明還專門抽調了一個旅的炮兵,組成了一個遊動炮羣,在麻達山與三角山之間組成了一個火力攔截網。

王效明爲了最大發揮炮火的威力,專門制定了一個火網計劃。日軍剛發起攻擊的時候,炮羣只是以小規模的炮火協助一線作戰。等日軍投入全部力量發起攻擊後,再以密集的炮火封鎖日軍後路。同時使用炮火反覆覆蓋兩山之間的戰場。

當發起反衝擊的日軍在麻達山要塞一個後方觀察所之內親自指揮的河山正三指揮下,向着三角山一線發起全面反擊的時候,無論一線部隊承受再大的壓力,王效明這邊始終控制着火力的節奏,沒有將全部炮兵投入戰鬥。

直到下午,被三角山上爆破山體內日軍工事外通風孔的一聲聲爆炸聲,以及反擊部隊慘重的傷亡弄的有些焦頭爛額的河山正三在也沉不住氣。在看到三角山地下工事羣,在右山腿上最後一個進出通道被炸燬後,索性將一直作爲預備隊的兩個大隊全部投入到攻擊中後。

能讓河山正三如此沉不住氣的原因,除了三角山地理位置過於重要之外,還有兩個重要原因。一是三角山的地下工事羣內,除了第一國境守備隊的部分兵力,還有十二師團四個步兵中隊和一個炮兵中隊。而除了這些之外,最重要的那裡還有固守麻達山要塞所需要的水源。

要是三角山工事羣徹底丟了,除了丟失一個重要的屏障,麻達山一線將直接暴露在對手重炮火力之內外。而且麻達山要塞羣內的一個半聯隊,將都會在失去水源地的情況之下,便成一堆魚乾。沒有了水源,他的這個聯隊連同他的師團部在內,連三天都頂不下來。

而且一旦三角山遲遲無法奪回,等待一個個通氣孔被炸成一片廢墟的要塞內部守軍來說,他們的唯一結果就是變成一個永遠沒有人開啓的罐頭。第一國境守備隊救不救無所謂,但是他那幾個中隊不救卻是不行。

雖說在表面陣地爭奪戰中,日軍傷亡慘重,但是死傷的都是第一國境守備隊的兵力。他十二師團駐守在三角山四個中隊,在河邊正三有意識的控制之下卻是毫髮無傷。原本河邊正三是想用這些部隊與正面突擊的部隊形成腹背夾擊之勢,給進攻的對手以重創。

那裡想到,對手居然不顧自己正面發起的攻擊,調集兵力仔細搜索,將山體上的通風孔一個個的清理出來炸燬。同時調集了火焰噴射器,以及平射的高射機槍,將地下工事的幾個進出口死死封住後,動用大量的炸藥將進出口徹底的摧毀。

要是短時間之內收復不了三角山,按照現在的情況進行下去,用不了多長時間,整個三角山的內部的幾個中隊就會被埋在日軍自己挖掘的這個巨大墳墓之中。即將失去最關鍵的水源地,以及在眼下戰局之中同樣關鍵的兵力,這也是河邊正三中將在這場爭奪戰之中,首先沉不住氣的主要原因。

連接兩個要塞羣地下通道早在頭一天的戰鬥中,被對手準確命中的三發三百毫米口徑重炮彈徹底給摧毀的情況之下,要想救援三角山內部的日軍。無論河邊正三再不情願,也只能調動可能調動的兵力,從表面陣地發起攻擊。

伴隨着接到前沿陣地日軍全體出擊的報告後,親自到一線觀察日軍此次出動的人數後,感覺時機已經到了的王效明一聲令下,兩個山野炮營,一個一百毫米榴彈炮營,加上二縱直屬的一個一零五野炮營、兩個一零七火箭炮團,以及總部配屬一個一二二火箭炮營、一個一五五重炮營集中全部炮彈,在日軍身後打出了一道密集的火網。

這些輕重火炮打出的火網,配合正面阻擊部隊的輕重機槍和迫擊炮、擲彈筒以及速射炮和步兵炮,以及平射的就地繳獲的日軍十三毫米高射機槍,對發起反衝鋒的日軍這兩個步兵大隊展開了一場屠殺似的火力打擊。

這一仗,短短兩個小時之內王效明抽調炮兵,不算迫擊炮彈,單單山野炮彈、一百毫米以上口徑的榴彈炮一口氣居然打出了上萬發的炮彈。創造了吉東軍區自組建後,單獨在一場戰鬥打出的炮彈記錄。

這一戰過後,調運到前線的三千發一零七火箭炮和一二二火箭炮彈幾乎全部消耗一空。七十五毫米山野炮彈、一百毫米榴彈炮彈也消耗過半。戰後,楊震接到王效明的戰報後,狠狠的訓斥了他一頓。直言不諱的給了他三個字的評價:“敗家子。”

不過這一戰雖然炮彈消耗巨大,但是這道由各種口徑炮彈編織成,在日軍攻擊羣中反覆掃蕩的火網威力也顯而易見。密集的炮彈,將成片的日軍炸上了天。而部署在後方的三百毫米口徑重炮不時打出的支援炮彈,一發便能報銷日軍一箇中隊。

再加上不時還有兩架飛機,不顧麻達山日軍高射火力的威脅,投下的新式燃燒彈。短短兩個小時之內,日軍發起反衝擊的兩個大隊以及配屬的幾個中隊便死傷餘燼。衝鋒時候的兩個大隊加上數箇中隊,近兩千的兵力退回來的只有幾十個人。

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九十三章 很難被說服的楊震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處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一百零一章 恐怖的一幕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並奪回來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執己見的上官雲相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六十七章 瞬息萬變的戰局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局的走向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軍的瘋狂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國人民在關注着我們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強的思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軍到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231章 和鬼子玩點新花樣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三百五十四章 是牢騷,但也是實情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四百零六章 轟炸目標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二章 賭徒性格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
第257章 要遵守科學規律第二百七十五章 你任司令員第九十章 楊震的異樣平靜第九十三章 很難被說服的楊震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二百九十九章 不足之處第四百三十六章 這兩個人必須死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一百五十四章 察覺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一百零一章 恐怖的一幕第二百五十六章 不能不打的原因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一百八十八章 內山英太郎的思路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三十八章 要求換裝的挺進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二百二十二章 戰地觀戰團第十六章大本營的最低要求第二百三十七章 柳川真一的抱怨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二百九十八章 鏖戰皖南第四百四十七章 缺乏靈性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四百二十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三百五十章楊震的思維與眼光第二百七十六章 蘇聯人的意圖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一百零六章 留着殺雞駭猴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並奪回來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三百八十章 最後一道命令第四百一十三章 賭和賭還是不一樣的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三百二十一章 固執己見的上官雲相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六十七章 瞬息萬變的戰局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局的走向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七十三章 你低估了日軍的瘋狂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一百三十三章 正處於關鍵位置第二百一十章 莫斯科一九三九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三百八十八章 全國人民在關注着我們第四百一十六章 興奮的袁父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四百五十五章 喝一聲精彩第一百二十六章 林志強的思路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二百九十六章 始料不及第二百三十六章 分歧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二百四十八章 勢在必得第四百三十八章 這是關東軍的命令第三百四十二章 糧食的問題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軍到了第三百三十八章 遼西之戰之影響第二百五十四章 必須要打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二百七十一章 楊震的抱怨第二百一十五章 祁口之戰(三)第二百九十八章 變數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231章 和鬼子玩點新花樣第二百零二章 圖窮匕見第六十六章 一起慢慢變老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四百五十章 一寸都不能讓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七十章 沒有什麼可擔心的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四百八十九章 難定取捨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三百五十四章 是牢騷,但也是實情第四百章 在中國被慣壞的日軍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二百九十九章 觀感第六十三章 日軍參謀的習慣第三百一十章 改變路線第四十七章 黎明(1)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三百五十一章 我堅持第四百零六章 轟炸目標的選擇第一百五十二章 賭徒性格第二百四十一章 三九年版的八一槓與PK第二百零一章不惜代價的日軍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