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

看着楊震聽罷自己宣佈的中央決定後,略微有些陰晴不定的臉色,並不擅長做政治工作的林總今天卻道:“周保中同志不在兼任二路軍總指揮、政委的原因,並不是中央單獨做出的決定,而是應他再三向中央請求的。”

“他希望能將更年輕,更有朝氣,更有能力的年輕幹部,尤其是軍事幹部提拔到更重要的位置上來。而他自己在擔任東北局第一書記兼吉東省委書記後,需要將更多的精力放在地方黨組織的恢復與重建、協調三個省委關係上、以及地方政權的組建上。”

“他曾幾次與我談起目前東北,尤其是吉東地區的黨組織,被日軍破壞的很嚴重。幾乎大部分的基層黨組織都需要重建。單單就這一項的工作也經牽扯他絕大部分精力,無法全力投入到軍事工作中去。所以他希望中央能夠挑選一名德才兼備的幹部接替他。而他也點名,希望你能接替他的職務。”

“而在得知中央已經決定撤銷二路軍建制後,原本決定由他兼任吉東軍區政委的想法也被他婉拒了,他認爲李延平同志已經完全有接替他的能力。不在擔任吉東軍區最高軍政首長,可以讓他專心從事地方工作,以及完善東北地區的組織建設。”

“中央的這個決定是在充分考慮到周保中同志的請求,以及二路軍的具體形勢考慮再三後做出的,希望你不要胡思亂想。至於三路軍與北滿省委的調整,也是中央充分的考慮到北滿省委的實際情況作出的。”

“關於金策同志工作調整,是中央按照在延安剛剛成立的朝鮮獨立同盟的希望利用東北接近朝鮮,朝鮮族人口衆多的優勢,爲朝鮮培養一批有統籌全局,以及軍事經驗豐富的幹部。以便爲將來在打敗日本後,爲朝鮮獨立建國做準備的要求而決定的。

“不僅抗聯內部的朝鮮籍的同志工作要做一些必要的調整,中央在稍後也會從各根據地抽調一批朝鮮同志返回東北工作。調金策同志到東北局工作,只是解決在延安的朝鮮同志要求的第一個步驟。”

“楊震同志,我希望你不要胡思亂想。中央作出這樣的決定,不是因爲要清洗某一些人,或是對某些歷史問題秋後算賬,而是根據東北的形勢的發展與變化,經過慎重考慮後決定的。並沒有帶有色眼光看待任何一個人,這一點我希望你能明白。中央不會在眼下東北這種危急的局勢下做出自毀長城的愚蠢舉動的。”

“對於中央的安排你有什麼意見,可以直接提出來,我會如實的向中央反映。但我希望你能夠以大局爲重,服從中央的工作分配。另外,你有什麼需要的,中央會全力幫助你解決。”

對於林總的話,楊震沉思了一下道:“林總,二路軍可以說是總指揮一手創建的,從不搞派系鬥爭的總指揮在原二路軍系統的威望極高。現在部隊中的政工幹部幾乎全部出自二路軍系統。一旦總指揮不在軍區兼任某項職務,恐怕會引起部分幹部的危機感。”

“我自去年年底到二路軍,至今也不過半年的時間。根基尚淺,威望也不足以服衆。只是僥倖打了幾個勝仗,但這並不足以取代總指揮在原二路軍將士中的威望。最關鍵的是在關內一二九師的時候,我最高職務不過是一個連長,嚴重的缺乏統籌全局的經驗。”

“而且抗聯剛剛與中央取得聯繫,如果就發生如此大的變動恐怕會引起部隊的不穩。我看這樣,不如讓總指揮至少暫時兼任軍區第一政委,或是黨委第一書記,哪怕是一個虛職也好。至少也讓原二路軍系統出身的幹部有一個過渡和適應的過程。這是我對中央關於此次對東北幹部調整的一點意見。”

“至於需要幫助的地方實在太多了。現在部隊現在發展很快,各方面都缺乏幹部。尤其是合格的政工幹部極度匱乏。因爲從未接受過中央直接指揮,所以抗聯的政工工作方式與我軍關內主力部隊相差比較大,所以很多工作開展起來,很不適應目前的情況。”

“而且抗聯本身政工基礎與關內老紅軍發展起來的部隊想必,底子並不算很好,加之形勢嚴峻,政工犧牲過大,抗聯的政工幹部自身也顯得不足。這樣就更造成了目前我軍合格的政工幹部嚴重匱乏的局面。”

“原二團政委在調任一分區政委已經近兩個月,但到現在也找不到合適的人選擔任二團政委。我希望中央能夠抽調一批經驗豐富的政工幹部到吉東軍區工作。”

“而且我們目前缺乏的不單單是政工幹部,敵工、反特、通訊等幾乎所有部門都嚴重缺乏合格的人才。部隊發展過快,人才培養又因爲形勢所限而始終跟不上。所以在幾乎所有的崗位,我們的人手都顯得極爲不足。”

“別的先不說,就說部隊的通信能力。現在部隊通訊使用的所有密碼幾乎都是郭參謀長一人編制,因爲整個部隊之中只有他懂得編制密碼。按照我們的規定,每次作戰之前,部隊的密碼都要全部更換一邊。師團一級的聯繫密碼,慢着每半個月,快則三五天便更換一邊。”

“爲了通訊安全,在面對有較強偵聽能力的日軍,我們只能頻繁的更換密碼。這樣以來,卻使得本身就因爲司令部人手緊張,已經是身兼多職的參謀長還要抽出很大一部分的精力去編制密碼。”

“不僅牽扯了郭參謀長極大的精力,而且將所有的密碼編制放在一個人的手中,壓力過大不說,也不是很安全。一旦郭參謀長犧牲,整個部隊的通訊密碼的更換甚至使用將全部陷於癱瘓。”

“儘管我們已經從招收的僞滿國高學生中,針對我們的缺點,有意識的挑選、培養一批人才,但這需要一個漫長的時間。而且缺乏反特幹部的我們本身對這些學生就缺乏甄別能力。即便少量已經培訓出來的,很多要害部門也不敢安置。”

“林總,相對於關內,東北日軍控制的嚴密度要大的多。敵特的數量,以及活動的能力也遠遠不是關內可以相比的。現在我們急需大量的具備反特經驗的人手。我們希望中央能夠給我們調一批這樣的人手來。”

“如果我們的情報能力在強一些,敵工工作做得再好一些,陳紹濱與尚連生叛變的事情也不至於隱藏了這麼長的時間。三路軍也不會因爲他們的叛變蒙受瞭如此大的損失。”

“除了上述之外,擅長開闢根據地的人才,也是我們急需的。抗日鬥爭沒有一個可靠穩妥的根據地是不行的,而東北與關內實際情況上的差別,更註定了根據地的重要性。我希望中央能調遣一批有豐富經驗的老同志來東北工作。”

說到這裡,楊震擡起頭看了看面前靜靜的聽着他的話的林總,猶豫了一下後道:“林總,我們需要的是久經考驗,能夠腳踏實地工作,爲東北抗日隊伍發展、壯大能做出貢獻的人才。額,那些肅反專家,我們就不需要了。剛剛有些恢復元氣的抗聯,尤其是二路軍實在經受不起大折騰了。”

對於楊震提出的需要,林總沉默了一會道:“你的這些意見與要求,我會如實的轉達給中央。你放心,中央應該會統籌酌情安排的。除了這些要求與意見,你還有什麼事情想轉達給中央?”

說到這裡林總頓了一頓道:“包括你個人的私事,有什麼事情需要中央安排,你可以直接提出來。”

很明顯對於楊震與秦秀華、易建平三人之間的感情糾葛,林總還是很清楚的。對於中央的某些意圖他也知曉的。而林總也明顯不是做政委與人談話的料,這種幾乎是露骨的詢問,一般到了他這個職務的人,恐怕沒有幾個能問的出來。

只是楊震也許領會錯了他的意思,也許是壓根就沒有往那邊想。對於林總的這個問題,他只是搖了搖頭道:“我自己沒有什麼可要求的。只是希望中央對第三路軍的事情以及安排在慎重考慮一下,不要造成二三兩路軍之間,甚至與中央之間的隔閡,給外部勢力插手造成可趁之機。”

“長期在北滿地區工作的兆麟同志無論是北滿地區的威望,還是在東北的工作經驗遠勝於我。希望中央慎重考慮,只安排其擔任東北局委員的職務是否合適?”

“在趙尚志同志離開第三路軍後,至少目前他在第三路軍中還是不可取代的。我建議中央還是應該將其至少安排爲書記處書記。否則三路軍中的三個軍事指揮員,我與靖宇同志皆爲書記,他只是一個委員,這是不是顯得有些不恰當?”

對於楊震的這番話,林總毫不遲疑的用斬釘截鐵的語氣道:“不,他的安排不會改變。東北的軍事鬥爭還是由你和靖宇同志兩個人負全責,統籌指揮。中央的這個決定是領袖親自定的,是不會改變的。”

聽到林總說這番話時,一副不容更改的語氣,楊震知道這次中央對東北的人事調整是下了決心的。而且從目前看,這個決心下的很大。要知道在環境還未得到根本緩解的情況之下,下這個決心的力度可想而知。

見到楊震沉默不語,林總從桌子上楊震特地爲他預備的裝滿了他隨時可以食用的炒黃豆的袋子中取出一粒,放進嘴裡慢慢的咀嚼了好大一會,良久之後才嚥下去道:“楊震同志,中央希望你能夠體會到中央此次調整東北幹部的苦心。要完全按照中央的既定方針,獨立自主的開展抗日遊擊戰爭。”

“你爭取江北援助一事中央已經知道。對於你立足自力更生,爭取建立自己的軍工生產能力,而不是將所有希望放在外援上的想法,中央很欣賞,也很贊同。中央希望能通過你和東北局的全體幹部的努力,爭取儘早扭轉東北不利的局面。”

“中央和領袖對你的期望很大,此次由你接替吉東軍區司令員是由領袖親自選定的。中央相信你有能力完成中央交給你的任務。希望你不要讓中央與領袖失望,在保持自身的獨立性的同時,爭取早日該被動爲主動。”

“不要說僥倖打了幾場勝仗的話。在軍事上我極少有服人的時候,但今天在這裡,我還是那句話,你打的那些仗,這個決心我是下不來的。而且你我都是軍人,都知道在戰場上沒有僥倖這一說法。”

“領袖看人一向很準。在得到你發起的幾次戰役的詳細經過,以及你目前部隊的情況的詳細彙報後,領袖曾與在總司令言道:此人能在那麼艱苦卓絕的環境之下,不僅能將部隊發展壯大起來,還能打出這麼漂亮的戰鬥,就足以說明此人能力突出,帶兵能力極強,有大將之才。我看此人日後可以統帥百萬大軍。”

“領袖極少有過如此評價某一個人的時候。楊震同志,中央決定對你的這個任命,不單單是包含了中央對你的厚望,更寄託了領袖對你的濃重期待。

“本來在做出成立東北局的決議時,中央曾有意提請你擔任東北局主持全面工作的第四書記。但正是考慮到你的資歷問題,才改爲書記處書記,與靖宇同志共同負責東北地區的軍事鬥爭工作。”

“你手中有可以跟中央直接聯繫的大功率電臺,在必要的時候可以直接請示中央。同時由於一路軍的情況特殊,在靖宇同志不在的情況之下,北滿的軍事問題你要多下決心。”

聽罷林總的這些話,知道事情已經沒有任何改變的餘地。林總今天找自己談話,與其說是徵求自己的意見,還不如說是提前打一個招呼,免得等公佈的時候,讓他自己陷入被動,

楊震苦笑道:“中央這個決定把我捧的太高了,我有些擔心力不能及。不過請林總轉告中央,請中央放心,我會盡竭盡我的全力去完成中央交予的歷史使命,努力踐行自己的入黨誓言,爲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奮鬥終生,雖九死而終不悔。”

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六十四章 總算露出狐狸尾巴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一百一十八章 談判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二十六章 那些船上的寶貝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二百八十五章 敵蹤突現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三百零二章 戰局如棋盤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九十三章 攻堅戰術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三十五章 逼日軍狗急跳牆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二百二十章 老鐵山水道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一百二十章 你這麼做是要上史書的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七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2)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四百章 激情後的尷尬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三十五章 到了調整計劃的時候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
第四百六十九章 可怕的感覺第六十四章 總算露出狐狸尾巴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一百一十八章 談判第二百六十章 繞不開的坎第三百九十七章 多種技術保障手段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四百七十章 全部都打出去第二十五章恐怕是一枚苦果第四百八十六章 必然的趨勢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二百二十六章 那些船上的寶貝第三百六十四章 幸運的於明第三百一十五章 海上游擊戰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二百八十五章 敵蹤突現第三百零一章 山田乙三的決定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九十四章 選擇第二百一十四章 雷厲風行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二百零七章 輕敵的日本海軍第一百七十三章 鐵婦人的威力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九十七章 過於謹慎的穿插第一百五十一章 風雲突變(二)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二百八十二章 新的進剿計劃第三百九十七章 匪患第一百零二章 餘波之再算計第三百零二章 戰局如棋盤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七十七章 讓你去的作用第六十章 最不想看到的結果第九十三章 攻堅戰術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三十五章 逼日軍狗急跳牆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九十章 別樣的動員會第二百二十章 老鐵山水道第二百七十七章 越平靜的地方越危險第二百八十章 將計就計第二百四十七章 交易還是敲詐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一百三十八章 輝煌的開端(6)第三百九十章 兩頭蠢驢帶來的危害第三百二十九章 爲戰後做準備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第二百零八章 中央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四十章 時間不多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楊震的堅持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四百三十九章 臧式毅的嗅覺第三百零四章 狡猾的本鄉義夫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三百一十八章 賭一把第三百零三章 軟柿子?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二百七十二章 打得贏、不變色第三百七十八章 但是這是有前提的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勢突變第一百零八章 考慮不足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十一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6)第八十八章 撲敵背後第一百三十四章 日軍之認識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一百二十章 你這麼做是要上史書的第四百八十章 也是一種壓力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九十二章 敵情第一百七十五章 反常的魯西北戰局第七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2)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四百章 激情後的尷尬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三十五章 到了調整計劃的時候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三百四十二章 使用的極限第二十章 攻擊發起時間提前第一百四十九章 現代化空戰第八十五章 半截河要塞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一百七十七章 情報工作的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