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六章 四一年版的武力強拆

這邊易建平不在就此事表態,表示對王光宇的思路默認。李明峰那邊卻是因爲王光宇這一個命令,搞的是雞飛狗跳。而且被搞的雞飛狗跳的不單單是他自己,還有這一路上的所有落入他眼中的房子。

固然蓋房子不容易,但這拆房子也不是一件輕巧的事情。在這種草原地貌之下,再加上這一帶住房子的除了少量的漢人之外,習慣了住蒙古包的蒙古人之中那些有房子的人都是蒙古上層人物,在不就是喇嘛廟。

這些人中除了因爲種種原因,流落這些地方的少數漢人之外。凡是能住進房子的人,都是蒙古上層。甚至不是什麼王爺,就是什麼國公、貝勒、貝子一類,身上還有着曾經滿清和北洋政府所封爵位的人物。

蒙古人不擅長經商,除了這些達官貴人之外,沒有什麼富裕人家。即便有,還處於遊牧狀態,住慣了隨時可以拆卸走人的蒙古包的這些人,也不會沒事抽什麼風蓋房子的。所以這裡的房子,沒有關內外很普遍的草坯房子,都是清一色的青磚亮瓦的深宅大院。

而那些依靠着祖輩收颳了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積攢下來的大量財產。用後世一句話來說,都是有錢,而且是非常有錢的土豪。房子蓋的不好,在別人面前那有面子。不僅房子大多蓋的金碧輝煌、氣勢輝煌,而且使用的都是從東邊興安嶺運來的上好木料。

這些房子甚至是幾十年、上百年的時間,才陸續建成的,有的甚至還是當年滿清皇帝賜建的。其富麗堂皇,讓李明峰還以爲自己不是在這蒙古大草原上,而是在北平或是奉天這樣的王公貴族聚居區。

這些房子建的時候固然不容易,但拆這樣的房子也同樣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要是按部就班的拆,估計沒有個幾天也拆不完。可時間不等人,要是按照正常的拆法,估計騎兵旅那邊都打光了,這邊也不見得能籌集到足夠的木料。

不過也虧得李明峰這傢伙腦袋轉的快,鬼點子多。在見到這些氣勢恢宏的建築,估算了一下拆房子所需的時間之後。他二話沒說抽調了一個工兵連,外加從裝甲旅借了幾輛坦克臨時組成了一個四十年代版的武裝拆遷隊。

遇到有房子的人家,直接用槍將人家請出來之後。便採取出動坦克直接輪番撞擊,將房子撞塌掉。再用汽車或是坦克,將達到那個工兵連長要求的木料從已經成爲一片廢墟的建築之中硬拽出來。

實在結實到連坦克都撞不動的,乾脆在拆掉門板之後調來一門山炮,直接採取平射的方式將牆轟塌。反正修建浮橋所需的木料,都是要有一定胸徑的。那些什麼窗框一類的東西,是用不到的,有大梁就足夠了。

至於那些蒙古本地不產,當初建房子的時候千里迢迢從東北或是關內運回來的磚瓦。修建浮橋用不上,完整不完整的,對於他來說沒有任何的用處。對於他來說,搞到所需的木料纔是最關鍵的事情。大梁、門框、門板,甚至馬槽子這些他用得着的木料,纔是他要的。

這些房子當初在建設的時候因爲主人顯赫的地位,或是祖輩曾經是蒙旗那個王爺或是國公一類的高官顯爵,可謂是不惜工本。既沒有豆腐渣工程那麼一說,再加上人家不差錢,選用的建築材料自然也都是極爲上等的。

雖然當初在建築的時候。沒有鋼筋水泥混凝土等洋玩意,但是中國人自己發明的三合土如果捨得下工本的話,質量也不比那些洋玩意差。別說用來架樑的木料,都是上等的興安嶺的松木,甚至就連牆裙子都是一抹的上等花崗岩。

但你修建的再結實的牆,也架不住坦克去撞擊或是用炮轟。這支臨時組建,雖說沒有剷車、挖掘機一類的後世拆遷隊的高技術裝備。但是坦克和山炮的威力,卻是還要在後世那些現代化的機械設備之上。

李明峰一路上橫掃八百里,見房拆房,見廟扒廟。反正只有要木料的地方,這個傢伙就是一頓狂拆後,拽出木料丟上卡車之後揚長而去。搞得那些蒙古人或是本地的漢人,在房子被拆帶來的痛苦之餘的情況之下又是莫名其妙。

這幫傢伙究竟是什麼人?不抓人,也不沒收財產,上來不管不顧的只是扒房子。土匪可沒有那麼多的坦克和汽車,難道是外蒙的蘇聯人打過來了?只有外蒙的蘇聯人纔有這麼強大,甚至比日本人還多,還好的裝備。

可沒聽說眼下日本人和蘇聯人又打起來的消息?直到有認識漢字的人,見到這些強拆他們房子的人,胸標上寫着東北抗日聯軍的字樣之後,才猛然間知道這些拆自己房子的人究竟是什麼人。

畢竟這些蒙古高層人物,基本上自幼就開始學習漢文,絕大部分人的漢學素養都很深。雖說沒有像滿族人那樣,大部分人已經連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都不認識漢化的那麼深,但畢竟基本上都認識漢字。

原本想要提出抗議的人,看到抗聯胸標上的字樣後,大部分人當即便不說話了。在這些蒙古貴族的眼中,這些人只拆房子已經是很輕的處理了。要是按照日本人的宣傳,自己這些老爺、王公貴族,在這些紅鬍子眼中都夠槍斃和批鬥的了。

尤其是那些試圖利用手中掌握的武裝旗丁頑抗的人,被當場鎮壓之後的慘樣,讓剩下的人更不敢再表示出一絲的反抗。雖說察哈爾的蒙古人,一向以自己是成吉思汗嫡系子孫,也就是所謂的黃金家族血脈自豪。

但當年成吉思汗勇武的血液,在經過數百年的安逸和奢華生活之後,早就已經不復存在。這些蒙古的王公貴族,對於這種很不道德,而且沒有任何補償的強拆行爲,除了少部分之外。大部分人只能乾瞪眼看着,卻不敢有絲毫的反抗。

當然抗聯手中有槍,那些房主都是顯赫蒙古貴族,甚至身上還有滿清當年封的爵位的人,很多人也不是什麼善茬子。別說這個時代沒有拆遷補償這麼一說,就是有人家也不能讓你將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祖輩留下的心血給拆掉。

更何況他們大部分人手中還有武裝旗丁和奴才,他們所擁有的房子外圍也有着爲了防止仇殺或是馬匪而修建的高大的圍牆。有了這些,有些人還是試圖頑抗。儘管對抗聯強拆行爲有抵抗的人不多,但多少還是給李明峰的強拆行爲造成了一定的麻煩。

只是你手中有槍,人家手中有的可不僅僅是槍,還有坦克和大炮。這些蒙古人手中的無論是日本人拉攏送給的遼十三步槍還是三八式步槍,遠遠無法與李明峰手中的坦克加大炮相抗衡的。儘管這些蒙古人的抵抗形不成規模,但對於李明峰來說這種武裝抗拒拆遷的惡劣行爲必須要得到制止。

對於一切敢於以武力對抗拆遷的人,李明峰直接出動坦克、大炮鎮壓。在李明峰眼中幾乎可以忽略不計的抵抗,被坦克強行鎮壓之後,這些所謂的王公貝勒,只能眼睜睜的看着一座座曾經氣勢恢宏,不知道耗費了祖輩多少心血的府邸或是喇嘛廟被扒成了一片廢墟。所有的木料被汽車拖走。

原本這些爲了保住祖上傳下來財富,或多或少都與日本人有聯繫。甚至本人壓根就是所謂僞蒙古自治政府某些所謂委員,或是大員一類的人還以爲過來拆房子的這些人,要對自己叛國的行爲進行清算。

那裡想到,人家現在只拆房子不抓人。只要在武裝拆遷過程之中,你不抵抗連看你一眼的人都沒有,甚至連大部分的財產都沒有動。不過抗聯現在沒有對他們動手,對他們叛國行爲沒有追究。但也不代表這些蒙古貴族老爺們真的傻到,等着人家忙完了再秋後算賬。

再說了祖輩傳下來的房子都沒有了,繼續留在這裡還有什麼意義?李明峰橫掃一氣的這一頓狂拆之後,這些蒙古人拖家帶口的都跑到張家口,去找他們的那個蒙古自治政府和日本主子哭訴去了。

李明峰拆的痛快,可不管那些被他搞拆遷的建築是不是文物古蹟。無論是清代就修建的王府,還是有着幾百年歷史的喇嘛廟,在他眼中沒有任何差別。要是他的這個舉動,被爲了治療妻子肺結核,現在已經到了東北抗聯根據地的那對被後世異常敬仰的建築師兼詩人,對古建築有着異於常人喜愛的夫婦見到之後,恐怕會指着他的鼻子大罵他是一個敗家子。

不過對於李明峰來說,捱罵不捱罵的他不會在乎。只要不是一號罵他,別說兩個手無寸鐵的書生,就是一羣潑婦來,他也不會在乎。而雖說因爲此次強拆事件,給後來的地方工作人員的工作展開帶來了不少的麻煩。很長時間之內,當地蒙古人對於抗聯都相當的排斥。

在蒙古人看來,你拆那些與日本人合作的老爺家也就算了。但你連他們心中最神聖的地方喇嘛廟都沒有放過,就是這些人無法接受的了。喇嘛教對於蒙古人來說雖說是外來宗教,但大部分人信仰之虔誠並不在藏人之下。

對於抗聯這種強拆喇嘛廟的舉動,絕大部分的蒙古人無論如何是很難接受的。無論抗聯拆除這些喇嘛廟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都相當的難以理解。畢竟這曾經是他們心中最虔誠、也是最寶潔的聖地。

第一百七十八章 別樣的負擔第一百九十章 要賭就賭的大點第三百零七章 自己的屁股自己擦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五十章 突然襲擊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一百四十三章 岡村寧次的判斷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三百一十七章神似舊人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意外的保密原因第十九章 絕對不能戀戰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三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二)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二百一十七章 獵殺是需要耐性的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二百五十八章 該到了收穫時刻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杜開山的心思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五百五十六章 猶豫和代價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四百七十章 當着真人不說假話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二百一十四章 祁口之戰(二)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六十五章 判斷失誤帶來的被動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九十二章 以菜論勢、以酒喻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葉熊治的感覺第九十二章 以菜論勢、以酒喻人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原子彈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二百二十章 老鐵山水道
第一百七十八章 別樣的負擔第一百九十章 要賭就賭的大點第三百零七章 自己的屁股自己擦第五百章 交換的後續影響第五十章 突然襲擊第二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嗅覺第四百一十二章邱金堂的擔憂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四百零七章 連帶的其他影響第一百四十三章 岡村寧次的判斷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三百一十七章神似舊人第三百九十章 讓人意外的保密原因第十九章 絕對不能戀戰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二百八十六章 職責與使命第六十章 無後坐力炮的威力第三百五十九章 最後的準備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三百三十四章 遼西之戰(二)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二百一十七章 獵殺是需要耐性的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第二百五十八章 該到了收穫時刻第一百四十章 最終人選第一百九十二章 固執的劉長順第三百零二章 美國人會自己找來的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一百三十九章 真正解決困境的方法第一百二十三章 杜開山的心思第七十二章 內山英太郎的嗅覺第三百八十七章 標杆作用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一百八十五章 失敗的陸航第一百零八章 不能殺雞取卵第五百五十六章 猶豫和代價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四百七十章 當着真人不說假話第二百六十三章 最好的選擇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九十一章 儘可能挑軟柿子第四章 掩蓋真實的戰略意圖第二百三十九章 越長越危險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三百二十二章 無翻盤的可能第五百一十九章 替代品帶來的影響第二百三十四章 晚了一步的內山英太郎第三百九十六章 你絕對不能被俘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一百三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4)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二百一十四章 祁口之戰(二)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二十二章 戰略上的短板第八十八章 毒計(1)第一百二十六章 東北戰場的態勢第二百三十章 救援(四)第三十七章 意外的接替人選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六十五章 判斷失誤帶來的被動第一百五十章 風雲突變(一)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三百五十五章 梅津大將的保證第九十二章 以菜論勢、以酒喻人第一百九十二章 千葉熊治的感覺第九十二章 以菜論勢、以酒喻人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九十章 爲誰而戰(1)第一百六十九章 主攻方向第260章 現實的美國人第二百四十六章 伏擊戰(二)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二百章 楊震的擔心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三百七十七章 原子彈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一百四十七章 只能靠你自己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六十四章 皮爾遜的勸說第一百七十一章 烽火羣策山(3)第九十五章 益子重雄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二百二十七章 韓仁和的猜測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二百二十章 老鐵山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