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

對於一個不怕死的人來說,死亡並不可怕。最可怕的就是處在這種明知道會死,但是不知道什麼時候死的時候。挺進軍的這位旅長,在兵力不足以強攻朝陽,也不願意付出太大代價強攻,但又不甘心就在朝陽城外老實待機的他。

搞出的這一手說是示威也好,說是虛張聲勢也好,甚至是恐嚇也好。但不管他的想法是什麼,卻讓城內的日軍,尤其是橫山靜雄中將,面對着城外其實並不多的敵軍,徹底的死了突圍或是出城決戰的決心。

鬼知道城外這麼一點敵軍,居然敢這麼囂張的在城外挑釁,他們的底氣究竟是從哪裡來的。是不是他們的主力就在城外的山地之中隱蔽,就等着自己出城找他們決戰?或是有其他的什麼陰謀詭計?

愛咋咋地,反正援軍不來,老子是打死都不出去了。只要不出城,你們有什麼陰謀詭計也施展不出來。朝陽城不是北票,這裡有城牆和完備的永備工事。老子當縮頭烏龜雖說難堪了一點,有些墜大日本皇軍的威風和志氣,但總比給你們送上門去好的多。

挺進軍那位瘋子旅長現在自然不知道,他的這幾手不僅讓城內的橫山靜雄中將緊閉城門,不敢稍越雷池一步的同時,也快將日軍第八師團長搞的發瘋。更不知道他直插北票南大板的這一手,給整個朝陽、北票一線的日軍搞出了一種風聲鶴唳,外加草木皆兵的感覺。

尤其是北票城這座因煤而興的城鎮,歷史只有短短的十幾年。城區就是礦區,連一道城牆都沒有的地方。現在不僅僅是關東軍命門所在,而且因爲其在遼西戰場上的位置,還是關東軍第四軍司令部所在。

這裡不僅有一個軍司令部,還有一箇中將軍司令官。最關鍵的是,這裡的防守的兵力並不算多。相對於朝陽城來說,眼下的北票更像是整個遼西戰場上日軍的七寸。他捅這已一刀,與北線的部隊配合,可謂是捅破了天。

其將日軍可能會調集的援軍注意力,成功的從建平戰場吸引到了北票方向。也給後方建平戰場最終解決當面日軍,爭取了相當多的時間。保證了建平戰場在整個作戰行動的最後階段,沒有出現任何影響到戰局發展的外部因素。

同時其在北票城南重要鐵路隘口大板的這場爭奪戰,以及隨後的長達六個多小時的阻擊戰。爲眼下北票城北正在橫掃北票幾個煤礦的部隊,將所有的勞工以及當地百姓,全部安全的搶運走,也爭取到了相當大的時間。

大板距離北票城不過十餘公里,乘坐火車也就是十幾分鐘的事情。如果讓這兩個只不過是先頭部隊的日軍中隊進入北票城,再加上橫山靜雄搶先派出來的兩個步兵中隊,腰桿子自我感覺強壯了許多的鷲津鉛平中將,勢必會派出兵力與這股膽大妄爲的部隊決戰。

畢竟對鷲津鉛平中將來說,堂堂的一箇中將軍司令官,就這麼被人家關了緊閉,滋味絕對不會好受。只是苦於手中兵力在增援葉柏壽之後明顯不足,甚至連自保都勉強夠用,無餘力出城決戰才閉門不出。但如果得到支援,恐怕這位底氣足了一些的鷲津鉛平中將,就不會像現在這麼老實。

雖說日軍即便是集中北票城內所有的兵力,也無法吃掉這兩個營的抗聯部隊。但是該部的搶運行動,勢必要被打亂。再加上家屬以及周邊的老百姓,又是在戰事匆忙的情況之下幾萬人的大撤退,可不是幾十人、幾百人,是需要大量的時間來組織和實施的。

北票是一座因煤而生的新城鎮,煤礦原來只有一個冠山煤礦,冠山煤礦礦區也就是所謂的城區。九一八事變後關東軍在佔領北票之後,爲了加快對煤炭的掠奪,才先後又開發了臺吉和三寶兩個礦井,所謂城區的面積纔有所擴大。

但城區主要的範圍,還是以原來的冠山礦爲主,這裡也是北票城內的日本人和商鋪的主要聚居區。臺吉與三寶礦,都分佈在北票城周邊。一個在北票城的東面,一個在北票城的西面,主要的礦井都在城外。

尤其是臺吉礦從臺吉一直延伸到興隆溝,分佈地域極其廣大,勞工的數量也最多。雖說冠山礦區因爲是第四軍司令部所在地,也是日軍在北票主要兵力駐守地點,那裡的勞工除非強行攻城,否則只能放棄。

臺吉礦與三寶礦,這兩個在北票郊外的礦區就成了抗聯搶奪勞工的主要地區。而這兩個礦區,距離北票城區也就是冠山礦的直線距離都並不遠。臺吉礦的幾個主要礦區,除了興隆溝一線之外,就在日軍的眼皮子底下。三寶礦雖說距離稍遠,但與北票城區有礦山鐵路相連。

日軍一旦出城反擊,只進行不到一半的搶運行動勢必要停下來,以便集中兵力專心迎敵。而如果鷲津鉛平在其他方向未出現敵情的情況之下,孤注一擲將北票城內所有的兵力全部調出城,那麼接下來的搶運行動只能終止下來。

但眼下該部突然出現在北票城南的大板,切斷了義縣至北票的鐵路運輸,並將日軍援軍先頭部隊的兩個中隊合圍在大板站內。讓城內的鷲津鉛平中將草木皆兵。至少在新的援軍抵達之前,根本就不敢邁出北票城一步。

可以說在整體戰局上,相當有力的策應了城北抗聯部隊的行動。讓城北的部隊,可以從容的撤退臺吉與三寶礦的勞工。而有了他的牽制,騰出部分手來的城北部隊,甚至集中一個營,強行突入冠山礦在城北的幾個礦井,搶運出來幾百名勞工。

在後方的李明峰接到前方的彙報,不僅連拍自己大腿,稱讚這個傢伙眼光獨到。不過李明峰可不是什麼老實人,這麼一個天賜良機在抓不住,那就不是他李明峰了。面對着戰局的變化,李明峰立即給北票北面的部隊連續下達兩道命令。

一是加快轉運速度,爭取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所有的勞工連同家屬一起轉運走。實在不走的,就強行遷移走。總之一句話,可以暫時違反羣衆紀律。一切以最快速度,完成任務爲主。以便該部騰出手來,配合大板的挺進軍部隊作戰。

二抽調出一部兵力,對冠山礦區也就是眼下的北票主城區發動佯攻。既要牽制城內的日軍無法出城阻攔撤離行動,同時也要策應大板一線的挺進軍作戰。重點就是北票城內的那列裝甲列車,不惜一切代價要將其摧毀。

在勞工轉運完畢之後,立即將佯攻轉爲強攻。但這個強攻是有限度的,既要將城內的日軍打疼,又不能給自己帶來過多的傷亡。最關鍵的是保障城南正在大板激戰的挺進軍部隊,背後的安全。

同時將現在控制在自己手中的臺吉、三寶兩個礦,所有的礦井全部炸掉,一個都不能給日軍留下。考慮到戰局的發展,李明峰給北票城北的抗聯部隊最後搶運的時間,定在四個小時之內必須全部完成。

不過儘管眼下整個遼西的戰局,都在朝着對自己有利方面滑動。但李明峰很清楚的知道,無論北票和朝陽戰場能夠吸引多少日軍,這都是臨時的現象。真正解決問題的辦法,還是在建平戰場上。

建平戰場上的日軍是第八師團的主力,也是其整個遼西戰場的主力所在。只要解決這裡的日軍,纔是解決問題的根本。只有眼下建平戰場上的主力騰出手來,這場戰役的主動權纔會真正牢牢的掌握在自己手中。

就在鷲津鉛平中將緊張的調兵遣將,挺進軍一部在北票南部的大板,與義縣增援的日軍反覆激戰。整個遼西走廊日軍各部,正在拼命集結準備北上增援的同時。在建平東北戰場苦戰的日軍,雖然還在苦苦的支撐,但在周邊抗聯與挺進軍的攻勢之下,卻是壓力越來越大。

雖集中兵力幾乎是不惜一切代價的向羅福溝一線,拼命的反覆突擊。但是卻始終未能打開一條東進,與羅福溝背後的日軍三十一聯隊主力靠攏的通道。而自身的傷亡數字,在反覆攻擊失利,以及周邊其他部隊輪番攻擊之下,幾乎每個小時都在快速的上升。

整個羅福溝東北一條僅有的未遭抗聯炮火覆蓋的山溝之內,到處都是日軍撤下來的傷兵。因爲攜帶的藥品和繃帶不夠,只能給軍官使用,這些傷兵被用綁腿草草的包紮之後,便丟在一邊。能不能活下來,全靠他們自身的血小板濃度是不是足夠。

整個山谷之中,到處都是傷兵的呻吟聲。戰死日軍的屍體,也像一堆堆的雜木一樣,被草草的丟在山谷的另外一頭。巨大的傷亡數字,讓羅福溝戰場的日軍士氣在飛速的下降。更導致了其對羅福溝的攻勢,實際上已經處在後繼乏力,難以維持的狀態。

更讓指揮整個羅福溝以東戰場的第八師團第五步兵聯隊長岡島重敏大佐,憂心忡忡的是其整體戰局也在不斷的惡化。隨着李明峰不斷的投入兵力抵達,逐漸陷入了困境,甚至已經到了自身難保的境地。

尤其是背後包抄過來的抗聯兩個營,已經連續突破其在得利衚衕、豐盛店、大雙尖子山、熱水湯一線的防禦陣地,已經從背後斜插了過來。切斷了該部與大青山一線,與敵軍激戰的原四道營子大山守軍匯合的路線,並已經威脅到其側翼的安全。

大雙尖子山一線的丟失,意味着羅福溝以東戰場上的日軍,整個側翼全部暴露。從大雙尖子山至羅福溝戰場背後,實際上已經無險可守。但眼下他已經實在派不出兵力,重新奪回大雙尖子山這個羅福溝戰場的制高點。

同時在魏家窩棚方向,挺進軍兩個團雖說未能打破僵局,未能徹底的擊潰當面日軍的阻擊。但是其不顧傷亡數字,已經從當面日軍手中搶佔了魏家窩棚,封閉了該部日軍南撤的通道,並切斷了其向建平縣城撤退的路線。

而在魏家窩棚丟失之後,也就意味着羅福溝以東戰場的日軍,向朝陽撤退的路線被徹底的切斷。也就是在魏家窩棚丟失之後,羅福溝戰場的日軍實際上已經面臨四面受敵,被合圍的境地。

第二百二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氣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後餘波之衝突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瞎他們的眼睛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煩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一百二十八章 失去的更多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五十七章 合圍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急紅眼的大本營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三百零七章 自己的屁股自己擦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七十三章 血色殘陽(1)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徹底第二百一十七章 岡村寧次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驚蛇也有區別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結局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266章 無法預測明天的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第六章 顧慮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擊得手立即脫離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後餘波之衝突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決定命運第224章 總部的回覆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七十六章 決斷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該到了收穫時刻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
第二百二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一百三十六章 險棋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氣第七十九章 清風店(三)第一十六章 引誘對手犯錯誤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一百章 打破慣例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後餘波之衝突第二百三十一章 夜談第二百四十六章 慎重對待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十七章 黏住他們打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七十一章 炸橋還是不炸?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二百八十九章 打瞎他們的眼睛第三百九十六章 天方夜譚?第三百四十八章 解決問題的根本第二百六十五章 麻煩第三百九十三章 苦撐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一百二十八章 失去的更多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五十七章 合圍第一百五十六章 判斷失誤第二十八章 沉得住氣第一百六十八章 急紅眼的大本營第三百二十五章 求賢若渴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一百四十六章 鐵幕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三百三十六章 談話之潘多拉匣子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四十八章 黎明(2)第一百六十四章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第二百二十九章 這次手槍沒有卡殼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七十一章 奇襲葦河(2)第三百零七章 自己的屁股自己擦第三百八十四章 一種武器存在的價值第二百五十五章 誤會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二百零七章 穩妥一些爲好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七十三章 血色殘陽(1)第二百六十四章 做的如此徹底第二百一十七章 岡村寧次的想法第四百三十七章 打草驚蛇也有區別第九章 日軍無弱旅第四百六十三章 造化弄人的結局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三百二十二章一定要嚴格保密第一百九十一章 七十二師團的覆滅(三)第二百二十一章 速戰速決第266章 無法預測明天的事第四百八十三章 要給予極高的警惕第七十四章 提前渡江南下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三百二十四章 捱罵和喜訊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一百零四章 餘波之楊震之膽氣的來源第三百八十八章 敲打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一百八十章 血肉雙城(一)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二百七十章飽帶乾糧、晴備傘第六章 顧慮第四十六章 同歸於盡第一百一十六章 必須要考慮的事第二百三十二章 判斷錯誤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擊得手立即脫離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三百六十六章 建川二三的直覺第一百七十四章 儘量想到前邊第一百二十七章 一點點特權第三百二十二章 事後餘波之衝突第二百九十八章 差距決定命運第224章 總部的回覆第三百六十一章 選對了時機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四十七章 陳翰章的決心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七十六章 決斷第五百六十章 囚徒的困境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二百五十八章 該到了收穫時刻第一百八十九章 馬鳳岐的意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