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

軍委參謀長這次東北之行,對東北的軍工建設可謂是相當的滿意。而那位史迪威中將,在楊震堅決的反對之下,自然不可能達到自己的目的,對於這位老兄的東北之行,楊震是熱烈招待,但是就是不點頭。

而華盛頓此時也並不贊同抗聯出兵印度,認爲抗聯最好還是留在東北作戰。畢竟中國戰場上連關東軍帶中國派遣軍,佔據了整個日本陸軍一半的兵員,無論被調往那個方向,都不是美國人願意見到的。

華盛頓也不想這近二百萬脫離了牽絆的日本陸軍,最終變成一根大棒子,砸到自己腦袋頂上。甚至華盛頓就連中國東北,再一次淪陷在日軍手中都不可能接受,更何況還讓日軍抽出兵力來對付自己?更何況在朝鮮半島,還有不斷在擴編建制的朝鮮軍。

美國方面的明確態度,讓這位想借着中國自己內部局面,爲實現自己野心尋找一些機會的這位美國陸軍中將,最終還是失望兩手空空的離開了中國東北。而華盛頓反對的態度,楊震到是在意料之中。

在日軍已經殺入澳大利亞本土的情況之下,美國人是不會傻到讓東北這幾十萬裝備精良的關東軍。哪怕一刻喘息之機能夠騰出手來的,轉而將重兵轉向其他方向。對於美國人來說,中國人在戰場上拖住的日軍越多,他們就越有利。

尤其是現在依舊還是日軍最大戰略集團的關東軍,美國人更是希望不從中國東北調一兵一卒去其他的戰線,換了誰都希望棒子砸別人腦袋,別砸到自己腦袋上。所以美國人雖然在四三年初便再三催促抗聯發起攻勢,但是卻拒絕了史迪威想讓抗聯出兵印度的要求。

白宮對於這位老兄不請示華盛頓,便擅自跑到東北的做法很是不滿。而且重慶的抗議,也讓美國人很是惱火。美國人不會容忍中國人內部,在這個時候有任何的會干擾到對日作戰,整體戰局的事情出現。

在給予這位草率的中將一場嚴厲訓斥之後,讓其立即返回重慶,做好他自己該做的事情,不要在試圖與延安或是哈爾濱有任何的私下聯繫。接到美國陸軍參謀長的電報,這位老兄只能怏怏不樂的返回重慶。

但在這位老兄返回重慶的不久,美國陸軍航空兵卻組成了一個龐大的考察團來到了東北。這個美軍考察團的目的,與史迪威中將卻是兩碼回事。他們來東北的目的,是與抗聯商議美國陸軍航空兵,進駐東北參與對日空襲的事情。

只是這個時候接待他們的,卻已經不是楊震。在史迪威返回重慶半個月之後,也就是軍委參謀長將楊震的意思,向中央做了一個詳細的彙報後。楊震也接到了中央的電報,將工作暫時移交給了李延平主持,自己立即返回延安,對四三年戰略目標進行研究。

原本接到中央的電報之後,楊震是想自己去彙報,但是幾經考慮最終還是帶上了郭炳勳。至於楊繼財的婚事,已經是他現在顧及不到的了。就連原來說好的去父母那裡吃飯的事情,都始終未能兌現,只能放了鴿子。

等楊震與郭炳勳抵達延安之後,楊震才發現華北幾大戰略區的統帥,基本上已經全部到位。就連蘇北的新四軍主要指揮員,除了留一名副軍長和參謀長在蘇北留守之外,其餘的高級幹部也全部抵達延安。

原本想要中央在華北敵後局面打開之後,想要召開一次會議,因爲日僞封鎖基本是相當困難的。但是在四二年的會戰結束之後,整個晉綏與晉察冀、晉冀魯豫之間,日軍的封鎖力度已經遠遠不如從前。

再加上華北各個根據地,包括蘇北的新四軍軍部所在地、都按照中央的要求,建立了可供輕型飛機起降的機場。直接與東北根據地接壤的晉綏與晉察冀,乾脆建立了一個可供運輸機起降的機場。

而抗聯在延安除了派駐了部分戰鬥機與輕型轟炸機之外,還派出了C四七運輸機與輕型運輸機各一箇中隊。如果有需要,還可以得到駐在熱河與察哈爾的抗聯航空兵的支持。此次會議由抗聯派出飛機,將各路諸侯全部接到延安,大大的縮短了來回的時間。

原來一個月,甚至是幾個月的路程,現在縮短到了幾個小時。中間雖說風險大了一些,但是速度卻大大加快。不過除了新四軍來東北,需要在敵佔區上空飛行時間長一些,山東、晉冀魯豫其實在敵佔區上空飛行的時間並不多,危險性也並不高。

這些坐鎮一方的諸侯之中,大部分楊震已經見過。只有山東軍區和太嶽軍區的幾位領導,楊震還是第一次見面。尤其是那位赫赫有名的軍政雙全的元帥,楊震還是第一次見面。至於來延安的新四軍幾位高級指揮員,基本上都是他在皖南的老部下,反倒是熟悉了很多。

見到已經分別兩年的小政委,此次調回延安開會外加學習的軍長,以及其他的幾位高級幹部除了個別人之外,大部分再一次見到帶領自己突出險境的楊震都是喜出望外。尤其是軍長,在與楊震又一次見面之後很是興奮。

在楊震抵達延安的第一天夜裡,便帶着新四軍來延安開會的幾個軍事幹部,在楊震的住處直到談了大半夜纔回去休息。帶着妻子一同返回延安的軍長,還埋怨楊震結婚爲什麼不通知他們。

不過在短暫的興奮之後,楊震卻是不得不考慮到現實。在見到分別不過幾個月,已經回到各自根據地主持工作的原挺進軍兩位老帥之後,楊震也嚇了一跳。在東北時候兩位老帥好不容易養的結實一些身體,這麼短的時間之內又變得異常消瘦,明顯都處在營養不良的狀態。

在與幾位老帥談過之後,楊震才發現隨着四二年大旱引發的後續影響出現,四三年情況依舊不樂觀的影響,無論是晉察冀,還是晉冀魯豫兩大根據地缺糧的情況,已經是相當的嚴重。本就貧瘠、物產不豐的太行山和五臺山區,在災荒時期日子更加的難過。

自去年入冬以來,在四二年大旱災之中勉強還說的過去的晉東南地區,降雪量持續的大幅度減少。甚至有的地區,整個冬季滴水未下。在四二年逃過一劫的晉東南地區,今年的春旱已經初步暴露出來。冀南和冀魯豫形勢,更加的雪上加霜。

晉察冀軍區四一年大掃蕩帶來的破壞,尚未完全恢復,四二年的旱災雖說沒有像河南那麼嚴重,但是四二年的收成也相當的不樂觀。而且冀西地區、平西地區,今年也出現了相當嚴重的春旱。

面對着華北根據地嚴峻的局面,楊震的眉頭深深的皺了起來。他總算明白了爲何中央要在這個時候,想要收復四一年日軍大掃蕩之後,已經被日軍徹底佔領的冀中區。失去了冀中這塊糧食供應基地,華北各個根據地,尤其是晉察冀的日子很不好過。

中央又何嘗不知道這一仗打下來,恐怕要傷筋動骨。但是華北各個根據地出現的局面,讓中央也只能下定決心打這一仗,徹底的緩解華北各個根據地糧食問題。此次召集各大戰略區負責人來延安開會,除了參與整風之外,最重要的就是動員各大戰略區協同參戰,爭取徹底解決華北兩大根據地糧荒的問題。

不過中央的意圖還是暫時不想攻佔平津,畢竟這種大城市攻堅戰,對於軍內來說經驗還是爲零。中央認爲直接發起對平津的攻擊,會牽制大量的部隊在堅城之下,並不利於採取運動殲敵的戰略。

主席的意思還是孤立平津、收復冀中,緩解華北敵後根據地出現的糧荒,以爭取早日恢復元氣。同時利用此戰向國內某些方面表明一些態度。以緩解在共產國際解散之後,國內可能會出現的巨大政治壓力。

在與主席幾經商議,並與各大戰略區的老帥進行了詳細的研究之後,楊震最終還是下定決心按照中央的意圖打這一戰。但四三年上半年,這場戰役已經來不及準備。而且還遠未完成休養生息,恢復元氣的抗聯,此時也無法投入太多的兵力。

經過研究,中央還是決定此次華北作戰以抗聯爲主,晉察冀、晉冀魯豫以及山東軍區配合作戰。按照中央與抗聯的分工,晉察冀軍區在四三年上半年,負責派人返回冀中分散活動,發動羣衆並收集敵情,整訓留守在冀中堅持的部隊。

並調派得力幹部,返回冀中區恢復情報系統,爲下一步會戰的展開做好準備工作。在這件事情上,以晉察冀軍區爲主。同時晉冀魯豫軍區則派出冀魯豫軍區、冀南軍區部隊,向津浦路、平漢路沿線展開。

山東軍區則以魯中軍區、魯南軍區主力,沿津浦鐵路南段展開,對津浦鐵路山東段以及蘇魯交界處實施密切的監視。一旦戰役打響,對津浦鐵路實施大規模的破襲戰。新四軍各部,則對整個華中、華東日軍實施密切的監視。

而抗聯在四三年上半年,則負責向晉察冀平西、北嶽區,秘密的囤積彈藥和物資,並完成最後的整訓工作。準備於四三年下半年秋收之後配合晉察冀軍區,以及晉冀魯豫軍區的冀南軍區和冀魯豫軍區一部,對冀中平原地區發起收復作戰。

在戰略方針方面計劃制定的是相當的快,但是在具體戰術運用上,卻始終定不下來,開成了拉磨一樣的態勢。無他各方面的分歧意見,還是相當的大。尤其是在兵力和裝備的投入上,以及諸多方面都有不同的意見。

對於中央的下一步戰略要求,楊震的態度很明確,爲了減少傷亡以及加快戰役的進程,爲準備反擊日軍後續兵力爭取時間。還是要儘可能多的調集坦克和重炮部隊參戰,以搶在日軍援軍抵達之前大致完成作戰任務。

在會戰研究階段,楊震提出一個極其重要的問題。那就是抗聯自東北南下入關的部隊,在全面展開之前的保密問題。尤其是大量南下的裝甲、重炮部隊,以及大量的輜重安全以及保密的問題。

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十九章 絕對不能戀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雲將變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三十三章 賭一把的金岡大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三百五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誤會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十五章 什麼叫做真正的變態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一百一十二章 堅守八個小時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一百九十章 要賭就賭的大點第四十六章 佈置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四百七十四章 無意中的默契第三百六十二章 時局如棋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二人選第五十七章 合圍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七十五章 我還真沒有放在眼裡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力打力而已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九十六章 自己解決掉他們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七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四百章 激情後的尷尬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
第四十三章 冀中之戰(三)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四十九章 那一場絢爛的煙花(1)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五十七章 脫困第十九章 絕對不能戀戰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三百七十三章 戰鬥機部隊之傷第二百一十一章 東寧要塞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一百七十四章 日本人的天分第四十九章 坪島支隊的覆滅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八十一章 一條肥魚?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一百五十八章 倒計時第二百六十六章 風雲將變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第二百一十八章 捅他一傢伙第三十三章 賭一把的金岡大佐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二百零三章 低頭認輸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三百五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一百三十三章 小妹的誤會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三百二十七章 戰役結束第五百一十六章 冬裝的問題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十五章 什麼叫做真正的變態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七十章 我們補償不起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二百九十四章 血腥新廣武第四百六十四章 戰術呆板的蒙古軍隊第二百八十五章 咱們秋後算賬第一百一十章 餘波之最後餘波第一百三十二章 山寨一切可以殺鬼子的武器第三百五十二章 人生的轉折第九十九章 新式炸彈的威力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六十三章 攪他一個九天寒澈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一百一十二章 堅守八個小時第三百一十三章 突圍的方向第一百九十章 要賭就賭的大點第四十六章 佈置第三百零九章 組成一臺絞肉機第三百二十四章 新的攻勢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四百七十四章 無意中的默契第三百六十二章 時局如棋第二十章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三百三十四章 談話之保證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四百六十一章此一時、彼一時第242章 國家真正的脊樑第二百二十四章 兵工廠與未婚妻第三百九十五章 不二人選第五十七章 合圍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七十五章 我還真沒有放在眼裡第二百六十章 別有用心的楊震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三百四十六章 大本營的警告第一百一十七章 借力打力而已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一百七十三章 陳翰章眼中的機會第九十二章 還是搞錯了第五十八章 積蓄實力 (1)第九十六章 自己解決掉他們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三百七十二章 大國利劍第二百六十五章 青津大佐不安的來源第二十五章 砸鍋賣鐵的穆長秋第七十七章 秋後算賬第一百九十二章 日軍出乎楊震意料的反應第四百章 激情後的尷尬第三百一十二章 最終決定權第三百四十五章 肉疼的社會部長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三百八十五章 谷壽夫的野望第二百一十五章 魏拯民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三百七十三章 我們的敵人不僅僅是倭寇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