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七章 他們就隱蔽在哪裡

陳翰章的話音落下,邊上一直在打量楊繼財的老總突然插話道:“這次不單單你們自己的偵察部隊,整個晉綏軍區的縣區武裝你也可以隨時調動。我已經讓在太原和你合作過的八分區司令員,趕到興縣司令部待命,讓他配合你們這次行動。”

“楊繼財同志,我們雖說接觸的時間不長,但是你這個同志給我留下的印象很深刻。你在太原的表現,很是出乎我的意料。這麼一個年輕的幹部,能在形勢那麼緊張的情況之下,如此的沉着、冷靜,圓滿的完成了上級交待的任務。我們望這次能夠再接再厲,再一次給我們一個驚喜。”

聽完老總和陳翰章的話,楊繼財卻是沒有立即回答。而是看了看眼前的大幅晉西北地圖,又看了看身邊的老總與陳翰章,沉思了好大一會,纔對老總與陳翰章道:“首長,我認爲這個左間支隊,現在並不在管涔山與蘆芽山北麓之中。”

“也就是說,他們目前極其可能已經不再神池以南,白石掌以北的蘆芽山、管涔山區。如果在這個位置,在晉北我軍大軍雲集的情況之下,不可能無法發現他們的位置。就算隱藏的再好,在兩軍交界地帶,他們也不可能一點不暴露。”

“除非他們壓根就沒有在這一帶,已經南下轉移到其他的方向。所以我認爲我們應該將搜索的視線,向苟嵐、寧化堡以南的蘆芽山南麓。如果按照幾位首長考慮的可能性,那麼我們應該將主要的目光放在蔚汾河與嵐漪河之間。”

“如果我們調動的力量能夠再充足一些,我建議我們可以向湫水河上游的黑茶山一線也進行一下搜索。保德以北不用考慮,那裡地形很是複雜,又是峽灣衆多,並不適合大軍渡河,尤其不適合重武器渡河。”

“而保德以南地區,直到興縣三裡一渡,五里一口。尤其是興縣境內,僅僅大型渡口就有九個,極其適合作爲進攻陝甘寧邊區的出發點。從興縣到靜樂一線,又有公路相連,交通也勉強算是便利。”

“這個左間支隊如果真的打算圍魏救趙,無論是佯攻陝甘寧邊區,還是掃蕩我晉綏軍區腹地,吸引我軍全力南下的話。他們所在的隱蔽區域,應該是靜樂附近,甚至就在臨縣、方山、嵐縣、婁煩之間。”

“這裡正處在蘆芽山南麓,與關帝山相連部位。不僅山高林密,而且原本就人煙不稠密。如果日軍能夠解決部分給養來源問題的話,那一帶極其適合大部隊持久待機。別說左間支隊這幾千人,就是再來一個師團,也並沒有什麼太大的問題。”

“老總、司令員,其實摸清他們所在的位置,並不是很困難。有一個辦法,是最簡單的。那就是去年日軍在對我晉綏根據地實施大掃蕩的時候,那片區域被日軍有意識的屠殺最慘,那片區域已經被日軍制造成無人區,同時又留下一些小算起眼的前進據點。這個左間支隊,可能就會隱蔽在哪裡。”

“因爲就算晉綏軍區主力已經跳出外線作戰,但以我軍一向對根據地的控制力,以及嚴密的地方各級政權和武裝。就算這個左間支隊只有幾千人,但這幾千人總歸還是一個不小的數目。再加上大批馱運重武器的馱馬,這麼長時間沒有被我軍發現,幾乎不可能。”

“五寨、神池、寧武這幾個縣城,現在的確是還在日軍的手中。但是整個鄉村,除了部分據點之外,絕大部分還在我們手中。而且神池與寧武兩個縣,人煙是整個晉西北最稠密的。說實在的,我不認爲這幾個縣中會有太多的地方可供日僞軍隱蔽。”

“整個根據地,可供他們隱蔽的地區,除了山高林密的蘆芽山之外,那就只有去年他們製造的無人區,可以供這幾千日軍長期隱蔽。整個晉西北都是山地,東面的管涔山,西面的蘆芽山,南面的關帝山,這一片區域,那裡有日軍制造的無人區,他們就應該隱蔽在那裡。”

“兩位首長,至於糧食的問題,我感覺日軍在去年大掃蕩的時候,應該在這一帶刻意留下了一些秘密糧庫。我這些推測,並非是無端的猜想。這次在太原,除了第一軍司令部之外,攻佔了所有的日僞機關,很是繳獲了一些去年日軍掃蕩我各大根據地的戰報。”

“在太原這段時間之內,我曾經詳細的看了一下這些檔案。去年春季日軍發起中條山會戰,重慶方面雖說也進行了一定的抵抗。但是因爲很多原因,大部分的時間之內還是一觸即潰。”

“日軍在此次中條山會戰,俘虜了幾萬名國軍戰俘。去年對我各大根據地進行掃蕩,又掠走了大量的青壯年。同時我軍各個根據地,在日軍連續空前的大掃蕩之中,也有大量的軍政人員被俘。”

“但我從日軍的檔案,以及從太原戰俘營和太原周邊煤礦之中,解救出來的人員之中卻遠遠沒有達到這個數量。即便日軍爲了建立僞軍,移交給各個方面僞軍一部分國軍戰俘,但是相加也沒有這麼多的數量。”

“就算被俘人員中的傷員,以及部分青壯年被日軍殘殺。一部分人作爲勞工,被送回日本本土充當苦力。但其中還有近萬人,至今下落不明,根本對不上賬。這批都是青壯年的人,到現在還查不到究竟被日軍送往何方。”

“而日軍對晉綏根據地的掃蕩,整整持續了大半年。再加上整整一個冬季,日軍在我晉綏根據地製造了大量的無人區。這一帶又正好處在呂梁山系之中,其中的可供建造秘密倉庫的地方相當的多。短時間的儲備糧食和彈藥的地方,又不用修的太過於堅固。”

“山西本地大量使用的窯洞,在加上呂梁山脈中的大量山洞,甚至被殺光了和尚和道士的寺廟、道觀,都可以作爲儲備地點。只有大量的勞工,日軍完全可以在去年上凍之前,完成一批類似的儲備地。”

“完工的時候再將勞工殺光,留下少量的兵力以前進據點的名義駐守。而我軍元氣尚未恢復,即便日軍留守人員不多,但我軍也很難拔掉這些據點。所以這些據點究竟是不是日軍宣揚的那樣,我們就很難摸清楚了。而以日軍的一貫作風,這個可能性還相當的大。”

“而且日軍在掃蕩我晉綏根據地的時候,從根據地搶走了大批的糧食。這些糧食,就近就可以完成儲備,甚至不用他們從外面調運。當然,日軍去年的大掃蕩之前,還沒有預料到我們今年會來上這麼一手。這些計劃,應該不是爲此次戰役準備的。”

“所以,我的判斷如果是真的話,那麼日軍做的這些準備,應該是爲了持續掃蕩我晉綏根據地,並準備渡過黃河進攻我陝甘寧邊區。日軍之前多次試圖進攻陝甘寧邊區,都是因爲後路被切斷最終無功而返。”

“其對我華北各個根據地的大掃蕩,也多次因爲補給困難而無法長期堅持,使得他們的掃蕩並未取得他們所期望的效果。日軍這次恐怕也是吸取了以前的教訓,所以才提前着手準備。至於現在出現的這種態勢,只不過是無心插柳而已。”

對於楊繼財的判斷,老總與陳翰章兩個人都陷入了沉思。日軍去年對晉綏根據地的掃蕩,雖說不如太行、晉察冀等其他根據地慘烈。但是整個晉綏根據地,被殺光、燒光的區域,也不在少數。

尤其是作爲興縣門戶的苟嵐、興縣、嵐縣之間的蘆芽山南麓中,很多村莊都被夷爲平地。這一帶又正好位於嵐縣至興縣,嵐縣至五寨公路的交叉地點。其交通情況雖說不理想,但是也算相對方便。

這裡也是去年日軍掃蕩,損失最重的地方。整個靜樂永安至嵐縣河口地帶,目前基本已經成爲無人區。不是太行和北嶽區那種無村不冒煙,無戶不帶孝的情況,而是整村、整村的被殺絕。

或是一村的所有百姓,都被日軍強行拉走。而這些地帶,現在多多少少又被日軍按上了據點。但晉綏地方武裝,卻因爲失去了羣衆的掩護,只能撤離這一帶。如果這個左間支隊主力,真的隱蔽在這種地方,還真的很難發現。

想到這裡,老總立即讓自己的秘書起草一封給晉綏軍區、晉綏邊區行署的電報。讓他們立即派出精幹武裝攜帶電臺,對靜樂、興縣、苟嵐之間的蘆芽山南麓進行搜索。並立即做好包括興縣縣城在內,晉西北縱深地帶的堅壁清野工作。

所有已經撤至晉綏邊區的工業設備,以及所有的工人與家屬,在兩天之內全部要安全撤至陝北。一句話,這些人員與設備的轉移是越快越好。哪怕是這些設備,運送過河後就堆積在陝北的黃河荒地上,也不要留在晉西北。

在給晉綏軍區和晉綏邊區行署下達完畢命令之後,老總又起筆起草了一封給晉綏軍區司令員的電報。催促他們加快行動速度,三天之內所有晉綏軍區主力部隊,除了留下一部分配合晉北戰場之外,全軍必須返回晉西北根據地全線展開。

同時命令已經趕回興縣晉綏軍區總部待命的八分區司令員,立即帶着精幹的地方武裝,北上至五寨、苟嵐之間的三井地區待命。並命令五寨、苟嵐、神池的地方武裝,立即做好戰鬥準備。

連續起草完畢給晉綏軍區的電報之後,老總沉吟了一下,還是給陝北發了一封電報。要求陝甘寧邊區的河防部隊,立即做好戰鬥準備。無論情況是真是假,情況有沒有惡化到那個地步,但是全軍一定要做好迎接日軍突襲的準備,防止被日軍打一個措手不及。

在老總起草給各方面電報的同時,陳翰章也立即進行了一定的部署。除了不斷的催促調往陝北的一個重炮團,一個一二二火箭炮營的行軍速度之外。他直接要通了航空兵負責指揮西線作戰指揮員的命令,讓他派出飛機對整個晉西北地區進行一次詳細的空中偵察。並命令駐陝北航空兵,隨時做好支援河防戰鬥的準備。

第二十五章 行動(5)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二百六十四章 這是拿未來做賭注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五百二十八章 艱難的攻堅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資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懾手段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租界的秘密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三十三章 就地待命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一百四十二章 炮火支援就可以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羣策山(8)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六十一章 瓷器店內打老鼠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二百二十章 爭吵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232章 狠毒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二百五十九章 郭邴勳的秘密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山英太郎的努力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是一隻雄鷹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
第二十五章 行動(5)第九十九章 合作之中的相互拆臺第二百六十四章 這是拿未來做賭注第一百八十章 我相信我的部隊第二百一十章 祁口之戰(一)第三十七章 楊震的堅持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五百二十八章 艱難的攻堅第一百七十三章 烽火羣策山(5)第二百三十五章最急需的物資第二百三十五章 談話與厚望第一百九十章 三次抗命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三百九十三章 各懷心思的三個聯隊長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三百三十七章 威懾手段第三百四十二章 楊震的建議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三百八十四章 心事向誰述第二百七十九章 陳翰章的考慮第一百七十一章 可能存在的變數第一百七十六章 戰術調整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四百六十六章 破釜沉舟又何妨?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第三百六十三章 急於雪恥的日軍第四百零五章 個性主官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三百八十章 不是什麼好消息第三百五十四章 大本營究竟是什麼意思?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一百六十章 楊繼財的聯想第一十七章 我還你一個大油田第八十章 迂迴部隊遭遇的麻煩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第一百三十九章 日租界的秘密第二百一十六章 難道是想一網打盡?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五十九章 政治任務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一百七十二章 烽火羣策山(4)第二百二十七章救援(一)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三十三章 就地待命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六十四章 瀨戶啓二的心思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一百四十二章 炮火支援就可以第三百七十九章 力量倍增器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四百零二章 自食惡果第一百七十六章 烽火羣策山(8)第二百五十一章 練爲戰、不爲看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一百二十三章 野路子與正規化的衝突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一百四十九章 一九三九年的山寨武器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二百一十八章 戰鬥力是怎麼煉成的第一百零二章 總指揮(3)第二百二十一章 頑強的日本海軍第六十一章 瓷器店內打老鼠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二十一章 四三年的戰略第二百五十章 先弱枝杈、再掘主根第237章 皮爾遜的眼光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一百零一章 餘波之兩利之請求第三百一十三章 必須嚴肅處理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三百一十九章 日軍的嘗試第二百二十八章 挑撥第四百五十七章 國崎登的猶豫第二百二十章 爭吵第三百六十五章 影響之過度反應第二百七十二章 戰爭就是風險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四百零三章 命運的安排第232章 狠毒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二百七十三章 最致命的弱點第二百五十九章 郭邴勳的秘密第二百三十三章 內山英太郎的努力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八十五章 他是一隻雄鷹第三百三十章 擴編與機械化之爭第一百零六章 禁口令第三百五十三章 MG三四機槍的威力第四十七章 楊震苦心的算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