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三章 突破

以奇兵戰術打垮了第八師團部後,急於恢復與總部的孫三下令停止前進,仔細打掃戰場。一是長途奔襲,不少戰車出現了非戰鬥損耗,繼續修理。二也擔心夜戰之中,與現在還不知道在何方的友軍發生誤會。三也是爲了尋找電臺,哪怕是配件也行。

好在功夫不負有心人。急需的電臺雖然沒有找到,但是卻在第八師團部找到了不少電臺的配件,這其中就有急需的電阻和電子管。拿到配件後,經過通訊兵緊急的搶修,終於在午夜時分,恢復了與總部的聯繫。

在詳細和總部解釋爲何與總部失去聯絡的原因後,孫三將眼下的戰況做了一個詳細的彙報。當接到總部的回電後,孫三身上嚇了一身的冷汗。多虧自己下令停止前進,否則弄不好在能見度極低的夜戰中,搞不好還真弄出豬八戒啃豬蹄自相殘殺的事情來。

事先他並不知道現在就在他的正面,杜開山的兩個團正在向紅嶺一線猛攻,與十七聯隊激戰中。如果自己就這麼不管不顧的打過去,弄不好會真的會誤傷自己人。但總部來的第二封電報,就讓孫三多少不太願意了。

總部電令讓就地抓緊時間收容俘虜,檢修戰車。以一部兵力鉗制紅嶺一線的十七聯隊以及搜索聯隊大約兩個大隊的兵力,切斷其退路之外。其餘的調頭向西,參與對第五聯隊的圍殲。至於紅嶺一線,交給杜開山所部負責。

孫三認爲紅嶺一線阻擊杜開山的日軍不過兩個大隊多一些的,如果此時自己向已經近在咫尺的紅嶺插過去,與正面攻擊的杜開山所部配合,很可能會在極短的時間解決戰鬥。而調頭轉向第五聯隊,將恐怕會是一場硬碰硬的仗。

自己的步兵只有五個營就算加上配屬的一個步兵營,還要留下部分看守戰俘和圍殲七虎林河一線的日軍,剩下能出動的不過兩個多營。如果掩護的步兵數量不夠,不能對坦克實施有效的掩護,對付日軍大半個聯隊恐怕風險還是相當大的。

諾門罕一戰,日軍以肉彈的方式摧毀了幾百輛蘇軍坦克,多少讓孫三心裡有點陰影。自己的坦克裝甲還不如蘇軍的厚實,對日軍肉彈的抗打擊能力,不會比蘇軍坦克好到那裡。這多少讓他多少有點患得患失的感覺。

自己不能和打掉一輛,可以補充十輛的江北相比。軍區裝甲兵就這麼一點本錢,都交給自己手中。打掉一輛少一輛,根本就沒有地方去補充。人家損失了幾百輛坦克,還當沒事人一樣,甚至還覺得自己打了一個大勝仗。可自己這邊不行,損失一百輛坦克,就等於把家底都賠了個精光。

總部雖然正在和江北方面洽談引進蘇制T二六輕型坦克或是BT七快速坦克的生產線,但能不能談下來還是一個未知數。如果談不下來,要是現有的坦克損失過大,裝甲旅因爲損失過大,一戰就打成了殘廢,那自己就成了整個吉東軍區的罪人了。

猶豫了一下,孫三還是將自己的想法和思路向總部,其實也就是楊震做一了一個彙報,爭取還是想等解決掉紅嶺一線的日軍後,在於杜開山所部一同轉向西面,解決十七聯隊。至少有了大量步兵掩護,自己的心踏實一些。

一接到孫三的電報,楊震都不用多琢磨,就猜到這個傢伙心裡面在想着什麼。不過他的想法,楊震雖然理解。但對於楊震來說,一支軍隊無論怎麼樣,有什麼樣的裝備,都是爲實戰做的準備,他的最終的考場都是在戰場。

就算這個裝甲旅這一戰都打光了,但只要是爲今後取得有利經驗,就是一個勝利。當你面對一張白紙的時候,第一筆下的總會很艱難。這也就是所謂的臨門一腳最難踢開。但只要第一筆寫好了,第一腳踢開了,後面的事情就好辦的多了。

不能因爲補充困難,怕損失就藏着掖着,拈輕怕重。只有經過血與火的考驗,才能鍛煉出一套最適合自己的行之有效的戰術。訓練場與戰場相比,就像一個看着棋譜下棋與真正高手對弈之間的區別。

害怕日軍肉彈,這不是毛病。這種買賣的賠賺誰都明白,但是你得去找出行之有效的解決方法。有了難題不怕,但你得去面對。總是像鴕鳥一樣,遇到危險把腦袋往沙子裡面一插,就什麼都不管了,不敢去面對這哪行?

裝甲兵該如何使用,無論是對於總部來說,還是對於裝甲兵本身來說,都是一片空白。這次作戰經驗對今後裝甲兵該如何使用,至關重要,而且對裝甲兵今後的士氣也會造成決定性的影響。

這麼重要的一次嘗試,卻因爲心疼坦克損耗畏手畏腳,這哪行?孫三的這封電報,讓楊震很是不滿意。但出於也是第一次參戰,有一些顧慮也是正常的。所以楊震對於孫三的請示電報,什麼都沒有說,只是批了四個字:“小家子氣”。

拿着楊震的回電,明白一號的決定不容商議的孫三搖頭苦笑。只得下令留下少數部隊看守戰俘。主力則抓緊時間修理因爲行軍磨損出現故障的坦克、戰車,午夜之前,除了留下全部的日式坦克外加一個步兵營從側後方向紅嶺一線攻擊前進之外。其餘的部隊全部調頭向西,配合原來用於西邊戰場的部隊,對十七聯隊發起攻擊。

實際上孫三不知道,此時的楊震對裝甲兵的使用,也可以說是很陌生,甚至有時候也很不知所措。他穿越之前只是一名小連長,大規模的合成戰術根本就接觸不到。到了這個時代,儘管有着很多“先天的東西”可以借鑑,但大部分幾乎每一步都還是要摸索着來。

現代戰爭單憑地面作戰已經很難最終戰勝對手,尤其是在面對日軍這種有現代化工業支撐的軍隊,無數的戰例證明,單純的步兵面對一支合成化的軍隊時候,即便想要取得一場戰役的勝利其難度無異於拿着石頭去砸雞蛋。

後世的解放戰爭雙方的得失雖然最終是在戰場上決定的,但是決定因素卻是在戰場之外。倒是三年抗美援朝的情況,與自己眼前的形勢有些類似。當你的對手一旦熟悉你的作戰風格時,取勝所付出的代價將會是難以想象的。

而自己現在的實力和後世新中國,在有相當充足的外援的情況之下,舉全國之力打的那場局部戰爭根本無法相比。最起碼補充兵員一項就無法相比,更何況還有兵員素質與指揮員能力方面。而後世蘇軍的武器雖然是要收費的,但是無論是價格還是交付速度和付款方式,都是相當有優惠的。甚至可以說是先提貨,後付賬。而且大多數的時候,這帳也是先掛着的。

就算整個打了三年的解放戰爭來看,當時的國民黨軍與現在的日軍相比,軍兵種的協同能力與裝備、火力依舊是不在一個檔次上。解放戰爭時期,國民黨軍即便是號稱全美械裝備的第一王牌七十四軍與新一軍,炮兵實力與眼下一個日軍師團相比才勉強持平。而這種裝備在國軍中不過才四五個軍。

除了自動火器以及通訊設備因爲有步話機,而佔據一定的優勢之外。裝備,尤其是一次性的火力投放密度。其裝備的十二門美製一零五榴彈炮、五十四門七五山炮與可以隨時調動大量配屬的一百毫米以上口徑重炮兵參戰,並野山炮兵齊全的日軍一個師團還無法相比。

日軍雖說作戰基本單位是師團,但其在作戰的時候,總是大量的加強重炮以及獨立炮兵參戰。加上日軍每個師團本身的幾十門山野炮和榴彈炮、加農炮,火力密度根本就無法相比。更何況還有戰車,以及單兵素質、多兵種協同作戰的問題等其他諸多因素。就算到了全國解放,國軍的地空協同、多兵種協同作戰能力還是不能與抗戰初期的日軍相比。

所以對於後世解放戰爭的經驗楊震可以借鑑一些,但可借鑑的地方除了東北戰場的後期作戰之外,大多數方面至少眼下還無從借鑑。自己現在沒有那個資本打的贏就打,打不贏就走的本錢。

至於後來蘇軍將領那些經歷過四年浴血奮戰,取得的已經到了爐火純青地步的裝甲兵作戰經驗,更是與自己眼下不相匹配。要想借鑑人家的作戰經驗,至少也得等自己有了人家那個一場中等規模的戰役,便出動幾千輛坦克、數千架作戰飛機外加上萬門大口徑火炮、幾十萬人的實力再說。

所以楊震對這次裝甲兵首次參加實戰看的很重。說實在的,如果這個裝甲旅真的打光了,楊震也心疼。但捨不得孩子套不到狼的道理他還是懂得的。對於一個全新的陌生領域,只有通過實戰去摸索並積累經驗,才能讓自己真正的成長起來。

至於坦克的補充問題,楊震相信麪包會有的。就算江北的坦克生產線和技術轉讓的問題談不下來。但隨着今後戰爭的發展進程,自己軍工產業的發展,總有一天可以自己製造坦克的。

發展自己的坦克工業和航空工業,這是楊震早已經下定決心的。否則,他也不會拿出那麼大的精力,幾乎掏空了家底去選派大批的留學生去江北留學。楊震要的不僅是簡單的生產仿製的能力,他的目的最終是有自己的設計與發展的能力。只是簡單的邯鄲學步,不是他楊震的風格。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震重視的原因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七十九章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2)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第七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2)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七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九十三章 對策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縝的雙簧第二百九十四章 煙霧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失去的更多第八十九章 毒計(2)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肉雙城(四)i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一百零三章 餘波之再交換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營的判斷失誤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一百一十六章 轟炸前的準備第二百七十四章 調整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九十三章 缺乏經驗的新部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三十五章 到了調整計劃的時候第六十七章 瞬息萬變的戰局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軍要跑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
第三百七十二章 一枝獨秀不是春第二百四十三章 更深的層次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三百一十四章 攔截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震重視的原因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二百四十六章 交換的想法第十章 含糊其辭的解釋第三百四十八章 唯一的選擇第七十九章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2)第三百四十章 心理戰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一百四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決心第七章 惡魔城堡七三一(2)第二百五十七章 思路和建議第三百三十六章 遼西之戰(四)第五百六十六章 沒有後退過第二百零六章 尾巴收斂一些第七十四章 這纔是真正的你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一百三十二章 這只是一個引子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九十三章 對策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縝的雙簧第二百九十四章 煙霧第二百九十五章 鞍山大空降第三百四十五章 渡辺洋的判斷第245章 當務之急第二百五十九章 態度堅決第八十四章 第六感做出的決策第一百二十八章 失去的更多第八十九章 毒計(2)第二十九章 蘇聯人更着急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一百三十五章 日軍之應對策略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四百二十九章 制裁帶來的衝擊第一百八十三章 血肉雙城(四)i第三百三十四章牆頭草的危害第五百三十一章 自己不會動腦子了第七十六章 清風店(一)第五十六章 陳翰章的意圖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三百零四章 飯村穰的計劃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三百二十六章 梅津大將的危機意識第一百一十一章 南下(2)第三百八十三章 必須遵循科學規律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三百三十一章放下架子的關東軍第一百七十五章 楊震南下第一百一十二章 都有各自的理由第八十八章 人選第一百零三章 餘波之再交換第三百二十四章 大本營的判斷失誤第八十四章 眼光的問題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一百六十六章 最新的情況第二百一十一章 斯大林的答覆第一百一十六章 轟炸前的準備第二百七十四章 調整第三百三十三章 談話之束星北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六十三章 不歡而散第一百一十五章 石頭落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南下(3)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三百七十三章 是我們與日本人拼命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二百三十二章 暴躁的上月良夫第九十三章 缺乏經驗的新部第一百五十章 楊震的思路第一百零五章 斬草除根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三十五章 到了調整計劃的時候第六十七章 瞬息萬變的戰局第四百三十三章 突如其來的空中打擊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八十五章 我們不挑食第二百七十八章給我一點時間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四百五十九章 越快越好第三百二十章恐怕是來者不善第三百一十三章 第四軍要跑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一百零七章 一戰區的行動第四百一十四章 梗阻第一十四章 陳泊的推斷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四百三十二章 二十三師團的困境第一十二章 臨陣磨槍第一百六十五章 別無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