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

但面對眼下的這個三十七師團,超出平常編制將近一半的兵力,以及山野炮外加重炮齊全,所帶來的絕對火力上優勢。手中的兩個軍以晉造槍械爲主,手中只有十幾門晉造十三式山炮,以及六門老式滬造克式七十五毫米山炮的他,在戰場上打的相當吃力。

該部自太原失守後,一直固守無任何工業的後套地區,雖說多次與綏遠日僞軍作戰並取得勝利。但長期處於第一線作戰,武器裝備損毀嚴重。儘管也從僞軍和日軍手中,繳獲了不少的武器和彈藥,但並不足以補充損耗,以及從一個軍擴編爲三個軍所需。

雖說其主力三十五軍,曾經長期是晉綏軍的主力軍,依託太原兵工廠裝備也算齊全。但再齊全的裝備,也經受不起連年的消耗,以及擴充建制所需。即便爲了拉攏這位一向能打硬仗的雜牌軍將領,再加上某些不太好的心思,重慶方面雖說也給予一定的補充。

但在庫存有限,後套方向又不是戰略重點的情況之下,能夠給予補充的裝備數量有限。這個戰鬥力相當強悍的部隊,從後套調到河南戰場之前,兩個軍的裝備還不如九十軍那樣的軍一個。

該部兩個軍的三十五軍以晉造六五步槍爲主,配備有部分繳獲的日製三八式步槍。暫編第三軍,則是以繳獲僞蒙軍的遼十三步槍爲主,以及部分重慶配發的漢陽造步槍爲輔。兩個騎兵旅,則是清一色的漢陽造步槍,甚至還有部分老套筒步槍。

輕重機槍雖說爲數不少,但大多以質量較差的晉造機槍,以及繳獲的東北造機槍爲主。兩個軍加在一起只有十一挺日造十三毫米高射機槍,五門早在七七事變之前,重慶撥發的蘇羅通二十毫米高射炮。繳獲的九門奉天仿造的大正十一年式三七平射炮,五門九四式三七速射炮。

雖說此次南下一戰區,在經過陝西的途中,那位山西王不知道出於什麼樣的心思。從其設置在陝西固城的兵工廠內,給這位前部下補充了五百支晉造六五步槍,三十挺晉造捷克式輕機槍,以及二十萬發六五子彈。但該軍的裝備水平,依舊在重慶方面算的上二流。

儘管就在他背後的洛陽城內,就有一個意大利造一百零五毫米野炮營。但那位被嚇破了膽子的戰區長官,卻死死的扣在手中,根本就不交給他。不僅如此,還將一旦擔任洛陽城防的十五軍,也扣在身邊爲自己保駕護航。

這位戰區長官唯一的支持,就是告訴戰區兵站部門,給他補充了二十挺重機槍,五十萬發子彈。只是他的兩個軍之中的主力三十五軍,還是以晉造六五步槍和繳獲的三八式步槍爲主。一戰區的倉庫內口徑繁多的子彈之中,就是沒有這種晉造步槍彈藥。

這個主力軍在作戰之中,只能使用從綏西調來時自身攜帶的彈藥,以及那位山西王給撥付的二十萬發六五子彈。但對於一個軍來說,這麼一點子彈數量,遠遠不能滿足高強度的使用。

火力上,主要是炮兵火力上相差的過於懸殊,彈藥也略顯不足。後邊那位明哲保身的戰區長官,在自己兵力只能勉強應對、火力不足,卻扣着一個齊裝滿員精銳軍,以及一個野炮營爲自己保駕護航的變相掣肘。甚至這位老兄忙着轉移財產,以及遷移他的長官部所引起的軍心躁動,都讓這位虎將戰役打的異常艱難。

但整體大局觀還是很強的他,知道自己撤退回洛陽讓開通道後,整個河南戰場會變成什麼樣子與剛抵達一戰區的自己無關,但對整個戰局影響甚大的他。依靠着這些多年的老部下對自己的信任,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安撫住軍心,始終在頑強的堅持着。

他以在後套與日軍多年作戰的經驗來判斷,知道如果自己按照戰區長官的要求,一味死守洛陽只能是被動挨打。他堅持與日軍打對攻,就是要利用自己在後套地區,與日軍蒙疆軍多年摸索出來的經驗,利用自己部隊長於機動作戰的優勢。

在野戰之中拖住這個無後援、無側翼支援,無補給,眼下只能靠繳獲一戰區儲備在新安、繩池的物資,才能夠堅持作戰的三十七師團。逼着他們在繳獲的物資消耗乾淨之後,自己支撐不住向北退過黃河。

如果據城死守,放任日軍在洛陽周邊攻略。在洛陽城周邊偃師、伊川境內,僅僅麪粉就囤積了百餘萬袋,還有儲備有大量軍械、彈藥等物資的大量戰備倉庫落到日軍手中,這一戰恐怕就更難打了。

最關鍵的是他就整個戰場態勢來看,這個三十七師團的目標,不見得會是工事齊備的洛陽城。在無側翼支援,孤軍突入的情況之下,貿然攻擊堅城是相當危險的。日本人雖說動不動愛頭腦發熱,其高級將領一向以攻取中國著名城市爲自豪。

但這並不意味着日軍的高級將領,都是一羣蠢貨。這個時候攻取洛陽城的利弊,明顯在哪兒擺着呢。所以他斷定日軍此次孤軍深入一戰區腹地,絕對不是爲了拿下洛陽城。其真正的目標,應該是鄭州一線。

也就是說其真正的目標,是在豫東激戰的一戰區各個集團軍的背後。一旦讓該師團越過嵩山一線,進逼鄭州、新鄉一線,那麼即將面臨着三面合圍的,一戰區在新黃河以東的參戰部隊,就真的危險了。

所以他堅持認爲,這個時候絕對不能被動的死守洛陽。那樣就等於將主動權交給當面的日軍,讓他們在整個一戰區腹地,想打哪裡就打哪裡。不管那位戰區長官願不願意,眼下最好的辦法就是以攻代守,死死的將這股日軍纏在洛陽城下。

即便吃不掉這個三十七師團,也要消耗他的補給,逼着他自己北撤。才能保證豫東作戰部隊的側翼,以及背後的安全。如果固守洛陽,那纔是真正的正中長野佑一郎的下懷,如他的心意。

更何況他心裡很清楚,以那位戰區長官的爲人。只要自己撤回洛陽城內,有自己這個新上任的戰區副長官替他背黑鍋。他這個戰區長官,肯定會腳底下抹油開溜。眼下他只是忙着轉移財產,就已經引起了洛陽城的恐慌,並引起了軍心浮動。

一旦這個傢伙真的開溜了,那麼整個戰場軍心肯定會徹底的陷入崩潰。就算自己對這兩個軍的控制力再強,恐怕也要重蹈當年固守太原的覆轍。一旦全軍離心離德,這仗也就沒有辦法打了。這個傢伙死不足惜,但整個戰場的結局就難以預料了。

這位新調任到一戰區的副司令長官,這個判斷還是相當精確的。他放棄了固守洛陽,而是利用洛陽以西地形,採取與三十七師團打對攻戰術,死死的纏住三十七師團部隊。使得其根本就無暇對洛陽城周圍,大量戰備倉庫下手,也無法越過洛陽一線。

他的嫡系部隊戰鬥力也的確強悍,以不過兩個軍的兵力和簡陋的武器。從隴海路兩翼死死的纏住三十七師團,讓長野佑一郎多次想要擺脫,卻都無可奈何。其所部的兩個騎兵旅,還多次繞到日軍身後,突襲其炮兵陣地和補給點。

正如他所料,幾天的激戰下來,他的部隊傷亡的確不輕。但幾天的激戰下來,讓從新安、繩池繳獲的物資,基本上已經消耗一空之後,尤其是炮彈補充困難的三十七師團,自己就有些堅持不下去了。

同時這位老兄的對攻戰術,給那位戰區長官乃至重慶,調集援軍也爭取了大量的時間。他以攻代守打響的第七天,在那位戰區長官的再三催促之下。一戰區派往晉西南的三十六集團軍,總算在恆曲以西渡過黃河回援。儘管拖拖拉拉,但總算來了一部分。

之所以該集團軍動作磨蹭,還是有原因的。該集團軍建制內一共就兩個軍,可在運城戰場戰火平息後,其所屬十四軍就地被剝離該集團軍建制,被重慶方面給留下了防守運城。現在全集團軍,就剩下一個下轄兩個師建制的四十七軍。

這個四十七軍原本是屬於川軍內部一個小系統,屬於川軍中的雜牌部隊。雖說比二十軍被趕出四川,連沒有地盤的系統要好一些。但與那位四川王生前嫡系的二十一軍、二十三軍、四十四軍這幾個軍相比,還是相差太過於懸殊。

全軍出川作戰時無一門火炮,只有幾門迫擊炮。輕重機槍加在一起,不足中央軍一個團的數量。到眼下距離當初出川已經數年,多年血戰下來原本就低劣的武器,在補充不足的情況之下,經過連年損耗之後更差。

作爲沒有太強硬後臺,也就是說上邊沒有人說話的雜牌軍,在補充上一向都是就低不就高。能不給堅決不給,能少給也絕對不會多給一發子彈。這個軍的裝備在整個一戰區所轄各軍之中,僅比新八軍和暫十五軍,那種雜牌中的雜牌好一些。

眼下全軍雖說有兩萬餘人,看起來人數不少。但步槍全部加在一起不過三千餘支,輕機槍二百餘挺,重機槍只有六十挺。迫擊炮的數量雖說多了一些,可也不過四十多門六零炮、十三門八二迫擊炮,至於山野炮還是一門都沒有。

此次會戰之前一戰區纔給這個軍,補充了五百支意大利造步槍,六十挺中央軍換裝下來的捷克造輕機槍,十四挺重機槍外加兩門八二迫擊炮、十門六零炮,外加上一批中央軍已經淘汰下來的擲彈筒和百餘支衝鋒槍。

儘管出發之前,得到了自出川抗戰以來最大的一批武器補充。可在之前的運城作戰之中,即便是整個運城作戰,裝備最差的一個軍。但卻一直實打實的被當做主力使用的該軍,在作戰之中傷亡三分之一。在十四軍這個中央軍系統的軍調走後,這個集團軍就剩下一個裝備差,損失不輕的四十七軍。

這個情況無疑讓那位集團軍總司令,對立即返回一戰區作戰,心存很大的顧慮。這不是逼人跳井嗎?這個節骨眼上,將裝備比自己好的多的十四軍調走。剩下自己一個殘缺不全,還未來及整補的軍,孤軍南下作戰這幾乎是等於羊入虎口。自己的嫡系部隊,可就剩下這麼一個軍了。

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樣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戰術與打法的不同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二百一十二章 難堪的第一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頭那個打人疼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纔有得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九十九章軍歌嘹亮(2)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一百四十六章 戰術與打法的不同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壯大聲勢的打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二百零四章 楊震的決定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戰術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三十章 毀滅 (2)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三百五十八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三十章 毀滅 (2)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與難題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三十二章絕望的和知鷹二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二百八十六章 順勢而爲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戰(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調整
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四十二章 冀中之戰(二)第二十七章 大戰的陰雲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二百七十六章 全面反擊的前兆?第三百一十四章 大家都一樣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一百七十二章 悲催的艦載航空兵第一百四十六章 戰術與打法的不同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二百一十二章 難堪的第一天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二百零九章 巴掌和手指頭那個打人疼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三百七十八章 有舍纔有得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九十九章軍歌嘹亮(2)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一百四十六章 戰術與打法的不同第二百六十一章 更要算經濟賬第六十章 我比你心裡有數第三百零一章 不要再討論了第二百零一章 關心則亂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二百六十五章 楊震感興趣的東西第四十七章 你們是種子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四百零九章 太不地道了第三十二章 毀滅 (4)第八十三章 突破第二十九章 變陣選將第四百三十二章 壯大聲勢的打第二百七十七章 要主動出擊第三百六十七章 日軍唯一的好消息第三百四十三章 砸鍋賣鐵第二百二十六章 暫停攻擊第二百零四章 楊震的決定第二百八十一章 有些代價註定是要付的第一百八十七章 血肉雙城(八)第四百零四章 搜救戰術第五百七十一章 後悔不迭的李賀第二百零二章 是戰是撤第二百一十九章 毒計?第三十章 毀滅 (2)第一百五十七章 楊震的評價第三百五十八章 意外發現第一百二十八章 去大鬧天宮第三百六十八章 站多高、望多遠第二百六十章 強光震撼彈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四百七十二章 意外順利的敲竹槓第三百零三章 牛奶也會有的第三百五十八章 雪崩與落幕第十二章 不想多出一雙眼睛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四百零六章 這一仗我打定了第六十七章 心懷各異第二百二十四章 奇怪的命令第二百五十章 首戰第三十六章 重點放在北平第三十章 毀滅 (2)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五百七十五章 日軍傘兵第六十一章 兩個人之間的戰爭第一百零八章 難得的機遇第二百八十五章 西原貫治不一樣的感覺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與難題第三百九十九章 什麼是正確的戰術第九十九章 你將來可以做外交部長第一百三十章 借窩孵蛋 (1)第二百二十八章 救援(二)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一百五十一章 面和心不合的僞蒙軍第一百四十五章 燈下黑第三百一十六章 是一個訓練有素的對手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三十二章絕望的和知鷹二第二百五十章 但求問心無愧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269章 親切的感覺第二百四十二章 損失慘重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二十八章 真的很不容易第九十四章 蘇聯人低頭的原因第三百四十八章 田中新一的答覆第二百八十六章 順勢而爲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一百六十五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 (2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二百一十七章 祁口之戰(四)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一百八十七章 都在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