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一章 頭疼的事

七七事變之前山西的工業,在中國內地是最發達的地區之一。其工業規模,僅次於九一八事變之前的南滿。而且工業基礎,一向是以重工業爲主。同時與日資佔了很大部分的南滿相比,整個山西境內的工業,都完全是中國人自己的。

僅僅太原城周邊以及城內,就有上百家的工廠。大型的重工業企業,在太原城周邊就有的西北鍊鋼廠、西北機車廠、太原兵工廠、西北育才鍊鋼機器廠、西北化學廠、西北發電廠、西北毛紡廠、西北洋灰廠等大型廠礦。

整個太原北郊工廠密佈,到處都是工廠巨大的煙囪。其工業規模,在整個國內絕對是處於一流。即便是以輕紡、建材爲主的上海與之相比,除了造船業之外,在重工業產業齊全方面也略微遜色一些。

太原兵工廠,在九一八事變之前與瀋陽兵工廠、漢陽兵工廠並稱國內三大兵工廠。其重武器生產能力,甚至在漢陽兵工廠之上。晉綏軍依靠這些兵工廠,不僅裝備堪稱國內諸軍閥之首,甚至還有餘力大規模的對外出售。

太原兵工廠僅僅子彈,一個月就能生產四百餘萬發。曾經每個月最高達到三十五門的火炮產量,除了瀋陽兵工廠之外,雄踞關內諸兵工廠之首。雖然質量因爲原材料和工藝方面,也顯得有些低劣。但畢竟在財力有限的情況之下,先解決了有無的問題。

再加上依靠因爲有大量號稱富甲天下晉商,而擁有雄厚民間資本興建的大量民營企業,整個山西到抗戰前,實際上已經是除了東北之外,國內工業最發達的省份。尤其是重工業,在全國絕對是排的上號的。

儘管在日軍佔領時期,太原以及山西日佔區大量的機器設備,被掠奪到日本國內以及中國東北。原來生產武器裝備的幾個工廠,基本上都被搬空了。抗聯的軍工製造能,實際上就是從繳獲日軍運輸到東北,作爲儲備的太原兵工廠機器設備起家的。但剩餘的工業規模,依舊很客觀。

僅西北機械廠和機械修理廠需要拆遷的設備,總數相加就達到了五百四十餘部。而西北鍊鋼廠和化學廠的那些設備,規模和噸位更是龐大。別說拆卸,就是運輸都是一個頭疼的問題。

火車的問題,到是好解決。抗聯在奪取太原火車站的時候,僅僅貨運列車就奪取了六列。貨運車皮一百七十多輛。正太鐵路中斷後,被困在山西境內的車皮,幾乎都集中在了太原城以及陽泉等周邊的幾個車站。

在攻佔太原火車站之後,困在太原的列車落到了楊繼財的手中。手中的車皮數量,足夠將這些機器設備全部運走。但有了運輸手段,卻不代表這個問題已經完全解決。從太原到大同的北同蒲鐵路,可大部分還控制在日軍手中。

而看着統計上來需要拆下來的設備,楊繼財也是頭大如鬥。儘管上級的命令只是拆卸西北鍊鋼廠、西北機械廠,以及西北化學廠新舊兩個廠的設備。總體數量在太原城內工廠之中,並不是最多的。

但眼下僅僅整理出來可用的設備數量,就遠遠多過自己當初的判斷。也超過了晉綏軍區敵工部交給自己數量。不算別的,單單就這些設備,完成拆卸到裝運。三天的時間,活見鬼去吧。三天的時間,能完成西北機械廠的拆遷就已經很不錯了。

至於工人之中願意走的數量,到是少於當初預定的人數。離開生長的地方,在這戰亂時期到處流浪,對於很大一部分已經拖家帶口,需要養家餬口的工人來說,明顯都是很不情願的。在淪陷區的生活雖然困難一些,但是至少保障上好一些。

掠奪那些工廠設備的小鬼子,雖說兇狠了一些。給的薪水也有些低,但是畢竟還是比去更加困苦,需要整天提心吊膽提防日軍掃蕩的根據地要好一些。所以出乎晉綏軍區敵工部的判斷,願意離開的工人數量,並沒有當初預計的那麼多。

而且聽說要去東北,很多工人自身也打起了退堂鼓。山西人雖說沒有闖關東的習慣,但是晉北人一向有走西口的習慣。在山西本地人看來,那都是生活不下去的人才會做的。這在山西人眼中,很是丟人的事情。

有的本已經答應走的,在家屬的拉扯之下,也出現了退縮。但這對於楊繼財來說,倒不是什麼大問題。西北鍊鋼廠、西北機械廠、西北化學廠,這幾個上級點名要的工廠,這些工人能動員走,他就算完成任務。

至於那些鐵廠、捲菸廠、火柴廠、毛紡廠、造紙廠的工人,願意走的,他自然高興。不願走他楊繼財也就不勉強了。不過晉綏軍區敵工部之前的動員,還是很給力的。即便願意走的工人數量低於原來的預期,但總體願意跟隨撤離的,還是有兩萬多人。只是相比動員的工人數量,真正讓他頭疼的還是上級指名三個工廠的設備的拆卸和安裝。

按照自己的計劃,將拆卸下來的設備全部由鐵路輸送。利用北同蒲鐵路沿線各站的日僞軍,不會認爲自己會膽大包天,不顧北同蒲鐵路大部分的路線還控制在他們手中,採取鐵路強行通過的心態,以及大同火車站已經控制在抗聯手中的機會。利用北同蒲鐵路,動用火車以最大速度強行通過沿線日軍各個據點。

但是這種鐵路輸送只能進行一次,第二次在想這麼做。有了警備的日軍,只要扒掉一段鐵路,自己就將困在鐵路線上無可奈何。大同戰場現在已經成了日軍整個華北方面軍都在關注之地,自己如果被困在在鐵路沿線,越是往北恐怕就越危險。

而更讓楊繼財頭疼的是,不僅僅是太原兩萬工人、幾萬家屬,外加上數量增多一倍的戰俘要撤退。在抗聯打進城之後,目前整個太原城內僅存的日僞設立的太原師範、太原女子師範、太原工業職業學校、太原商業新民學校、太原初級農業職業學校。

以及日僞剛剛組建的立桐旭醫學專科學校,新招來的二百餘名學生以及中國籍的教師。再加上太原城內僞省立的太原中學、太原二中的幾千名師生,也吵吵嚷嚷的要一同撤退。別說去東北,就是去再荒涼的地方也要走。

自己沒有辦法決定是不是帶上這些學生的楊繼財,只能請示上級。無奈在接到楊繼財的請示電報後,楊震在自己弟弟的這封報告上大筆一揮,直接讓他將太原城內的百姓能帶走的,儘可能的帶走。看着總部的批示,楊繼財是倍感壓力。

這麼多的人,在加上大量的機器設備,別說三天就是三十天也很難撤完。根據地的現狀,他不是不清楚。人口數量不足,已經成了根據地發展和壯大最大的困難。可帶上這麼多的學生,讓他怎麼辦?太原周邊現在可還都是敵佔區。

在與八分區司令員幾經商議之後,兩個人來一個分工合作。決定除了留下來拆卸工廠的工人與戰俘之外。其餘撤離的工人與學生,連同所有的家屬,先集中一百五十輛卡車向古交八分區司令部所在地進行搶運。

至於設備拆卸方面,全力先集中力量拆卸西北機械廠和西北機械修理廠,以及西北化學廠、汽車修理廠的設備共計八百九十四臺。這些設備比較輕便,拆卸速度應該可以很快。至於西北鍊鋼廠的那些設備,集中全部工人外加上部分戰俘,先行拆卸高爐的配件,以及相對輕便一些的電爐。

尤其是總部點名要的那臺由原育才鍊鋼機器廠,合併到西北鍊鋼廠的德制一點五噸電弧爐,這個育才鍊鋼機器廠被日軍整體掠奪後,唯一剩下的高爐。以及那座四十噸的平爐、發電設備、六五零中型軋鋼、五千馬力電動機、七座鼓風爐。

整個人員撤離,設備的拆卸和裝運的工作,以及人員撤離的問題由八分區負責。八分區一直就活動在太原周邊,這裡的所有敵情都在他們的掌握之中。由他們搞這個,還是比較合適的。

而楊繼財負責指揮整個太原周邊作戰,尤其是準備與日軍援軍作戰,並儘可能的對太原城內的日軍殘存力量進行削弱。所有太原城內的部隊,統一由楊繼財指揮。至於北同蒲路沿線的敵情,則由晉綏軍區負責在最短的時間之內摸清。

實際上摸清這一線的敵情,也不用晉綏軍區費多少事情,整個北同蒲鐵路的敵情都在晉綏軍區情報部的腦袋裡面。需要摸清楚的只是大同方向打響之後,北同蒲鐵路沿線敵情出現的一些變化。

考慮到目前尚不清楚太嶽部隊能夠拖住日軍多長時間,爲了穩妥一些考慮楊繼財抽調出兩個連,外加晉察冀四分區兩個營,加強兩門加農炮,迅速的搶佔太原南面的雙塔寺、老軍營、狄村一線,在太原城南建立一條防線。

楊繼財將在太原車站,以及武宿機場繳獲的大量武器裝備,全部移交給了晉綏以及晉察冀部隊。至於繳獲的大量汽油和其餘的物資,則除了留下自己作爲備用之外,全部也一樣運往古交。

考慮到增強關內部隊相對薄弱一些的火力,楊繼財特地派人將日軍丟在武宿機場的那幾架破飛機上的機槍全部拆卸下來,也一併移交給了晉察冀四分區部隊,他只要了機場內儲備的汽油。

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僞鈔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國土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一百零五章 按照你的思路來第九十章 這次發大發了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一百九十九章 沉不住氣的第九師團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勢突變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楊震心中的壓力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一百七十章 事在人爲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四十三章 咬牙階段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三十一章 詭異的毒品發作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恥之極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擊得手立即脫離第三百零七章 自己的屁股自己擦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賀搞不懂的日軍傘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
第三百三十五章 勝利者是不受懲罰的第一百四十二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四百七十八章 敲山震虎也是一種手段第三百八十二章 不要把我架在火上烤第三章 郭邴勳的不同建議第三百一十五章 倒打一耙的大西少將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三百七十四章 苦口婆心第二百五十四章 僞鈔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三十九章 政委的不滿第265章 那一片失去的國土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一百零五章 按照你的思路來第九十章 這次發大發了第三百零六章 詭異的日軍援軍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三百零七章 馬家寨之戰(二)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四百一十四章 無法壯士斷腕第三百零七章一切必要手段第一百九十九章 沉不住氣的第九師團第二百五十四章 敲掉小鬼子的門牙第四十六章 他是怎麼做到的第二百三十七章 形勢突變第四百七十一章 機會難得第238章 趁火打劫的第一百八十一章 楊震心中的壓力第一百三十一章你有些過於機械第五百七十六章 激勵士氣的獎與罰第一百六十三章 陳翰章的擔心第二百七十八章 永失吾愛第三百一十八章 狗急跳牆的梅津美治郎第二百零七章 臨陣易將第三百六十五章 江淮戰役(二)第三十二章 他是怎麼撐下來的第四百一十章 並非最佳時機第五百零四章 後續發展的影響第七十九章 糜爛的戰局第一百七十章 事在人爲第四十三章 補給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一百五十六章 狗咬狗第二百八十九章 穿插(一)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三百四十六章 我只不過是一個過客第三百八十六章 這終歸還算是好消息第二百四十一章 拉開序幕第一百四十三章 咬牙階段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一百零六章動作一定要快第五百六十八章硬骨頭第三百章 隋長青的野望第四百八十二章 漏洞百出的夜間攔截空戰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二百五十一章 我親自掛這個帥第241章 真正的基礎第二百八十一章 平靜的不正常第二百六十章 沒有過夠癮的杜開山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三百四十一章 最適合的部隊第四百三十章 木村兵太郎的看法第二百九十二章 收穫第一百九十六章 交換條件第三百四十二章 因爲我們都是軍人第一百二十一章 要做就做好第五百六十九章 手榴彈還能這麼用?第八十九章 誘餌第一百六十七章 只是表面第三十一章 詭異的毒品發作第三百四十一章 刨日本人的祖墳第四百四十四章 向西疾進第一百二十二章 穩 準 狠第四百四十八章 無恥之極第一百一十章 貼近實戰的新兵訓練第四百四十四章 要求和自信第三百零二章 新戰法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二百二十五章 一擊得手立即脫離第三百零七章 自己的屁股自己擦第二百四十章 離別贈言第五十九章 打死都不出去第二十八章 決斷第三百四十七章 別樣的味道第二百零一章 整編會議第十章 關東軍最佳的選擇第五百七十七章 李賀搞不懂的日軍傘兵第二百九十四章 突襲機場第一百三十四章 餘波第一百九十一章 接受與調整第四百二十六章 真的決定錯了?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三百三十章 談話之不擇手段第三百八十七章 你們同意我就認賬第一百一十三章 特批強買強賣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