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一章 戰場之外的博弈

話既然已經說到這裡,楊震也沒有在猶豫。有些話,還是說的前邊爲好。雖說自己的意圖中央已經知道,但是眼下畢竟兩位老帥都在。自己的真實意圖和想法,還是當着兩位老帥解釋清楚比較好,以免讓這兩位老帥有些不好的想法。而且這些事情,當着這二位也沒有什麼好隱瞞的。

楊震用極其堅定的語氣道:“老首長,形勢不等人。我們的工業基礎,是所有參戰國各方之中最薄弱的一環。甚至與重慶方面相比,也相當的薄弱。目前生產的武器裝備,還是以輕武器和彈藥爲主。”

“部隊真正需要的重裝備,暫時還無法形成量產。除了高射武器之外,其餘的武器裝備還多停留在仿製階段,產量也極低。這種情況,很不符合我們未來的戰略需要。也就是說在未來作戰之中,主要是重裝備方面,我們對美國援助的裝備依賴性恐怕會更大。”

“但美國人恐怕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不會將裝備援助的重點放在我們身上。在優先蘇聯和英國,以及國民政府,並還要自身擴充軍備的情況下,分給我們的裝備數量絕對不會太多。尤其是我們急需的重裝備,恐怕會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不會像我們這邊傾斜。”

“但危機,不代表着沒有機遇。美國人希望我們分散日軍的兵力,減輕他們在未來戰場上的壓力。而又在短時間之內,無法提供大量裝備的情況之下,那麼好,你給我們設備、原料和技術,我們自己生產。你不給我們所需的裝備,我們自己生產總該可以了吧。”

“所以我們要不惜一切的代價,利用這個機會,形成自己的軍工生產能力。至少要保證中型以下火炮的生產製造能力,坦克的仿製和生產能力,輕型作戰飛機的製造能力。除了滿足我們眼下的自身需要之外,還要爲未來做打算。”

“老首長,我們可以爲小米加步槍的艱苦自豪。但依靠小米加步槍,我們是無法將日本人趕出我們的國土的。我們不僅要有自己生產和製造的大炮、坦克,還要有自己生產的飛機。哪怕它並不是最先進的,但是有總比沒有要好的多。”

“蘇聯人的武器裝備,雖說有這樣和那樣的毛病。但威力大、結構簡單,很適合我們部隊整體文化程度較低的現狀。尤其是我們點名要的這種七十六毫米加農炮,不僅射程遠,精度高,結構簡單。而且可以作爲遠射程直瞄火炮,甚至是大口徑的反坦克炮使用。”

“其具備一炮多用的性能,可以有效彌補我軍無後坐力炮和火箭筒,這兩種主力反坦克武器,輕便是固然輕便。但是存在着在反坦克時候,穿甲彈的射程不足,遠射程的時候穿甲能力弱的缺點。”

“日本有完整的現代化工業體系,只要他們願意,隨時可以研製出裝甲更厚,火炮口徑新式的坦克。我們的確裝備了不少的野炮,可以作爲反坦克使用。但是我們不可能將有限的野炮,都放到反坦克上,而分散我們原本的支援火力。

“而且我們手中的幾款野炮,都缺乏專門的穿甲彈。雖說也可以作爲直瞄火力使用,但是威力卻是勉強。對付日軍老式的八九式坦克,九五式輕型坦克還勉強使用。但隨着日軍新式的九七式坦克投入戰場,現有的遠程反坦克火力越來越無法滿足需要。”

“急需補充這樣一款即能反坦克,也能提供火力支援的火炮。而在沒有自行研製能力的情況之下,選擇一款可以至少滿足未來幾年之內,我們在戰場上需要的武器,就成了當務之急。”

“蘇聯人在航空工業上的確落後於西方,但是火炮和坦克的研製上,與西方國家相比並不落後。而且在坦克和火炮的研製方面,還有自己獨特的方面。雖說其武器裝備的總體科技水平並不高,人機功能也相當的差,但是卻很適合我們這支整體知識文化程度也同樣不高,甚至可以說偏低的軍隊。”

“眼下這場幾乎已經將全球都捲入進去的戰火,是繼第一次世界大戰以來的新的一次世界大戰。相對於第一次世界大戰來說,這次大戰幾乎全新的作戰模式,打破並超越了原有所有的作戰模式。”

“在這場戰爭之軍事技術的更新和戰略、戰術的發展速度,幾乎是難以想象的快。如果我們不能在本就已經很有限的武器來源渠道之中,選擇上有一定的長遠眼光,我們將會很快被淘汰。”

“至於我從蘇聯人索要他們在戰場上繳獲的德軍坦克、一百毫米以上火炮、裝甲車輛,以及鋼盔,是因爲我們即便拿到了這些生產技術和全套圖紙,按照我們目前的技術能力,仿製的過程也會相當的緩慢。”

“而且我們的產能有限,如果集中生產七十六毫米野炮,勢必在短時間之內,其餘的裝備數量產量要維持在一個相對較低數量上。那麼我們急需的缺口怎麼辦?在美國人短時間之內,無法滿足我們需要的情況之下,他們在戰場上的戰利品,就成了解決我們燃眉之急的首選。”

“德軍的火炮性能雖說比不上蘇軍的,但是比美國人的火炮性能並不差。其坦克的性能,還在美國人之上。其三號、四號坦克的性能,雖然比不上T三四坦克,但是在人機功能方面卻還在蘇制坦克之上。對付日本人的坦克,無論是威力還是防護力,都是足夠了。”

“如果蘇聯人答應,那麼我們就可以使用較小的代價,換取可以滿足自身需要的裝備。而我們自己的兵工廠,則可以利用這個時間,有效的吸收蘇美德三國的技術,並最終形成自己的研發能力。”

“兩位老首長,並不是我楊震過於託大,而是形勢逼的我不能不這麼做。我們的技術底子太薄弱了,即便拿到目前還先進的武器裝備圖紙,吸收的也很緩慢。等到吸收了,完成仿製了,按照目前武器裝備的發展速度,這些裝備恐怕轉眼又變得落後了。”

“蘇聯人去年轉讓過來的T二六坦克圖紙,到現在我們也沒有能做到完全的吸收。除了四十七毫米坦克炮的技術,吸收的比較快之外。其餘的技術,吸收的異常緩慢。一個發動機的生產技術,到現在還沒有吃透。而這種坦克,在歐洲戰場實際上已經被淘汰。”

“還有蘇聯人前年提供的嘎斯三卡車技術,這種卡車在歐美已經是落後於世界先進水平。但對於我們來說整整兩年過去了,僅僅摸透了這種卡車發動機的技術。至於車輛的底盤,到現在也沒有能生產出合格的產品。”

“所以我的態度,並不是很着急,如果蘇聯人,包括未來的美英同意以繳獲德軍的火炮、坦克、鋼盔,衝抵援助裝備數目。那麼我們現在完全可以放緩一下仿製的速度,主要就是吸收他們的技術,培養自己的技術人員。爲今後真正的大發展,打牢並夯實基礎。”

“同時利用這次戰爭的機會,引進一批西方尤其是美英兩國的先進技術,以及工藝標準,最關鍵的是先進的生產設備。組建一批我們自己的現代化的國防工業企業,而不單單是將所有的希望都只放在武器裝備援助上,那樣我們纔是真正的目光短淺。”

“我更不想我們這代人捧着金飯碗去要飯,人家還帶搭不理的遭遇,在我們的下一代人身上重複。現代化的國防力量,不是單靠買就能買來的。國民政府抗戰爆發以來的遭遇,已經是我們的前車之鑑。我們不能在這個坑裡面,再摔倒一次了。”

“這次戰火已經燃遍全球的世界大戰,即帶給我們中華民族一場空前的災難,但也給我們一個難得的機遇。戰場上對我們有所求的美國人,爲了自己的利益,對我們不會太過於吝嗇。只要牢牢把握住這個機遇,我相信皇天不會辜負苦心人的。”

“這是一場戰場之外的博弈,也是一個擺在我們面前極其艱難的選擇。在這場博弈之中,我們能不能取得我們想要的,取得我們能取得的最理想結果,就看我們從現在開始,到未來幾年之內的怎麼去走了。”

兩位老帥聽到楊震的這番話,在對視一眼之後不約而同的點了點頭。楊震的這番苦心,他們到此時才真正的明白和理解。兩位老帥都不是目光短淺之輩,楊震說到這裡,他們就已經全部明白了。

至於楊震口中的機遇是什麼,兩個人心裡都明白,說穿了不過是利益交換四個字而已。抗聯在東北拖住關東軍這個日軍最大,也是裝備最好,兵力最雄厚的戰略集團,減輕未來美國人可能在太平洋上的壓力。而美國人,則必然要爲了自己的戰略利益付出一定的代價。

解釋起來雖然很麻煩,要想實現他的目標,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但是真實的過程和結果,實際上說穿了也就是這麼簡單而已。利益交換這個四個字,足以清楚的表達了這場博弈的真實意義。

不過雖說現在還不知道楊震心中的計劃究竟有多大,但是這兩天的經歷也告訴他們,要想達到這個目標,即便是像他說的那樣是一個難得的機遇,其中的艱難恐怕也非簡單的勾心鬥角這四個字可以形容的。

中國是這場各方利益博弈之中,實力最弱的一方。而眼下處在整個博弈戰場之中核心的抗聯,更是弱中之弱。眼下幾乎同時要承受美英蘇三方壓力的抗聯,要想在這場博弈之中獲得更大的收益,付出的代價和艱辛,註定了就要更大。

今天對付有着相同信仰的蘇聯人已經如此難啃了,在不遠的未來對付現實利益至上的美英兩國,恐怕這過程只能更加的波折,承受的壓力也會更大。尤其是美國人,他們的東西可不是那麼容易搞到手的。如果說這次對蘇談判是老虎嘴裡拔牙,那麼在面對美國人的時候,就是狼嘴裡面搶食了。

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十五章 處 置第二百五十五章 貓是不會輕易教會老虎上第247章 您必須休息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三百五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五十一章 空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六十九章 奔襲(2)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煙霧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九十八章 軍歌嘹亮(1)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二百二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師團餘部的爭執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二百六十九章 調整戰術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一百四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14)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一百五十章 楊繼財的麻煩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一百二十一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三百一十七章神似舊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一百一四章 英國人的垃圾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看該處分的是你們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
第五十章 關心則亂第一章 楊震的秘密行動第三百四十一章 真的很累第一百九十九章 被矇住的西山福太郎第三百四十四章 手伸出去更合算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第四十五章 處 置第二百五十五章 貓是不會輕易教會老虎上第247章 您必須休息第四百二十一章 百鍊才能成鋼第一百五十二章 新的敵情第三百五十三章 歸心似箭第四百一十二章 義務不等於餓肚子第五十一章 空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以磨滅的印象第二百九十章 穿插(二)第五百五十九章 突破城牆第三百三十七章 人事調整第四十一章 發現目標第六十九章 血戰金沙崗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八十一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 (4)第五百二十四章 沒有也無所謂第五百零八章 還是算了吧第二百四十七章 隔閡第一百六十九章 烽火羣策山(1)第一十三章 大戰前的諜影第五百二十章 移交時的勾心鬥角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一百三十九章 輝煌的開端(7)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一百六十六章 圖窮匕見第六十九章 奔襲(2)第二百八十九章 機會到了第二百九十四章 煙霧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六章 防微杜漸第二百二十七章 複雜的三路軍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七十八章 清風店(二)第七章 軍婚保護法第一百零一章 不是一個好的選擇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三百六十二章 兩個女兵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一百六十九章 鐵路輸送第二百九十五章 附加裝甲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二十二章 我們的力量很充足第九十八章 軍歌嘹亮(1)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一百章 餘波之妥協第二百二十章 戰場的選擇第四百六十四章 第七師團餘部的爭執第八十章 活人不能讓尿憋死第二百六十九章 調整戰術第三百五十六章 不能打架的部隊還能打仗?第一百四十六章 輝煌的開端(14)第一百三十章 血戰天津(三)第二百一十一章 消耗品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二百七十章 野地支隊的覆滅第五十五章 馬春生的三個要求第一百五十章 楊繼財的麻煩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一百四十章危局第十三章 吞噬關東軍的黑洞第二百三十二章 表白第十五章 不速之客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四百四十七章 終究還是慢了一步第一百二十一章 這個惡人我來做第三百四十四章 仗打好了纔是硬道理第五十二章 還算靈敏的直覺第三百四十七章 固執與堅持第三百一十七章神似舊人第二百一十三章 未雨綢繆第一百五十四章 圍魏救趙的日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三百九十四章 一木清直的雄心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二百三十三章 形勢惡化第一百八十三章 歸綏之戰(三)第一百一十八章 出關部隊的困境第五十章 日軍的增援第一百二十三章 東進(2)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一百一四章 英國人的垃圾第一百三十四章 輝煌的開端(2)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看該處分的是你們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一百八十五章 日軍真正的戰略意圖第一百八十二章 火海戰術第一百八十四章 血肉雙城(五)第一百九十七章 反擊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一百五十章 損失和代價第八十七章 人怎麼可如此的無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