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 一鼓作氣的戰略設想

郭邴勳建議楊震,無論如何在明天上午八時之前,也要爲陶淨非至少調集一個團的援軍。否則按照眼下他那裡幾乎一小時一個營的傷亡速度,如果再不能獲得援軍,陶淨非根本就無法堅持二十四小時。而且此時陶淨非的最後防線,距離杜開山那邊的直線距離已經不足五十公里。

看着地圖上第八師團已經進抵的地域,和目前其進攻路線。楊震很難想象他們是如何將這兩門笨重的要命,整體重量近四噸,一發炮彈重達一百五十四公斤的炮彈怎麼運到這裡的。

至於這兩門大炮楊震閉着眼睛也能想到是從那裡來的。應該,不是絕對從距離寶清戰場不遠,爲了所謂的對蘇作戰,切斷烏蘇里江東岸蘇軍交通線而裝備了大量種類齊全重炮裝備的虎林要塞調過來的。

爲了切斷烏蘇里江東岸蘇軍生命線烏蘇裡大鐵路,那裡裝備了日軍可以製造的威力最大的九六式二百四十毫米重榴彈炮、明治四十五年式二百四十毫米重榴彈炮和專門在戰時,爲了打擊烏蘇里江東岸蘇軍重要目標,射程高達五十公里的九零式二百四十毫米重加農炮、射程在二十六公里的九六式一百五十毫米重加農炮。

調出來兩門重炮,絕對不是什麼難事,甚至可以說輕而易舉。兩門二百四十毫米重榴彈炮,加上八門八九式一百五十毫米加農炮。僅僅十門重炮,居然就給自己帶來這麼大的麻煩。要是自己的航空兵已經訓練完畢,可以參戰的話,這些笨重的傢伙,那裡還會這麼的猖狂?

只是感慨歸感慨,但出現了問題還得去解決。至少陶淨非那邊的援軍是必須要派的。而且不僅要派,還要以最快的速度派。因爲楊震對陶淨非爲人還是很瞭解的,知道他不到山窮水盡,是不會叫苦的。他若是叫苦了,那說明情況的嚴峻性已經遠超出自己的想象。

在經過仔細考慮後,楊震親自給張鎮華、劉長順分別起草了一封加急電報。命令劉長順無論遇到了什麼困難,必須在四個小時之內準備兩個團立即全部車運南下,調歸陶淨非指揮。同時命令張鎮華,立即將軍區後勤部汽車第一團全部調往富錦,準備裝運部隊南下。

本來由生產建設兵團編成,應該在戰前就已經完成動員並編組完成的預備部隊。但現在卻因爲春耕的原因,編組的工作不得不拖延了整整半個月的時間,直至戰役全面打響還沒有完成最後的編成。

眼下正在抓緊時間補充裝備和幹部的預備役部隊,至少還需要兩天的時間才能完成轉換工作。但這個節骨眼上楊震已經顧及不到這些了,前線的戰局比什麼都重要。

一旦陶淨非堅持不住,不能將第八師團以及配屬部隊阻擊住,讓第八師團與第十師團匯合,那麼整個東線將全部糜爛。已經取得的主動權,將全部喪失不說,杜開山指揮的部隊也將被日軍重創甚至合圍。

本來楊震以爲會很順利的臨戰之前動員生產建設兵團中編制預備隊工作,卻沒有想到遭遇到了不少的困難。第一個困難就是預定的集結編成時間,正好趕到春耕時候。一旦大量的年輕勞力被調走直接影響的春耕的生產。

春耕則直接關係到上秋根據地內的糧食問題,十餘萬部隊,上百萬人口吃飯的大事情。涉及到這個關鍵問題,就算楊震再怎麼着急,也只能讓路。等待春耕完畢後,再行集結部隊。這一拖就是半個月。

現在生產建設兵團各部裝備實際很充足。每個營級編制的大隊,都有一個武器庫,全部都是清一色的意大利步槍,法式輕重機槍和日式八十一毫米迫擊炮。適齡人員利用去年的冬閒時候,也已經完成了基本的單兵訓練和連以下戰術訓練。

只是作爲團級編制的支隊,缺少與野戰部隊團級編制內的高射機槍、步兵炮和反坦克炮。另外,所有的通訊工具裝備的還是野戰軍已經淘汰的五瓦收發報機,沒有和野戰軍一樣裝備兩瓦步談機。即便是五瓦收發報機也只是裝備到營一級。

而作爲非野戰全訓部隊,這些人之前還要承擔大量已經開墾出來荒地的播種工作。還未來得及完成防空、反坦克訓練。如果提前集結,那些已經開墾出來的農田將會因爲缺少人力,而無法播種。

就算當時已經聞到濃重的戰爭氣息的楊震心中再急,也不敢停止春耕,將這些人全部提前進行動員,只能耐心的等待。等到春耕全部完成後,距離戰役爆發已經不足半個月時間了。

眼下這批人雖然已經完成編組,但因爲新補充的裝備還需要時間,並且掌握還要熟悉一陣子,所以目前還無法前開參戰。

裝備補充,主要就是對其補充通訊裝備以及少量的高射機槍和反坦克火箭筒。至於反坦克炮,因爲儲備不足,一個團只能先裝備四門。眼下這些部隊正在富錦、蘿北境內進行熟悉這些武器操作訓練和完成最後的合成訓練。

本來楊震也沒有打算現在就將其投入到戰鬥中。在戰役爆發前,楊震額外給了劉長順七天的時間,進行最後的整訓。卻沒有想到這才戰鬥全面打響的第四天就要他們提前上了戰場。儘管這顯得很殘酷,但楊震也別無選擇。

給兩個人發完報後,楊震沉思了一下,又在地圖上仔細看了一下陶淨非與杜開山的周邊態勢後,拿起電話分別要通了在一線指揮的軍區炮兵副司令馬其昌和在蘭棒山的杜開山。命令馬其昌立即將全軍區射程最遠的兩門八九式一五零加農炮調給陶淨非。

並將原配屬給杜開山的軍區一二二火箭炮團的一個營也調過去,由馬其昌親自指揮,不惜一切代價,務必要將日軍對陶淨非威脅最大的那兩門二百四十毫米重榴彈炮和八門一五零加農炮打掉,減緩陶淨非那邊的壓力。

放下手中的電話後,楊震將目光又轉向了面前的地圖。心中在不斷的盤算着:“這些炮兵即便現在調過去,抵達時候也要天亮了。而援軍即便現在出發,抵達寶清與密山交界的時候,恐怕也得小半天的時間。按照目前日軍火力強度以及兵力來看,陶淨非已經很難守住現有的陣地。”

楊震仔細覈對了一下杜開山之前的戰況彙報,又在地圖上幾乎是一毫米一毫米的測量,一公里、一公里的盤算後,拿起專門架設的長途野戰電話要通了眼下在寶清縣城四分區司令部坐鎮的郭邴勳:“老郭,我看是不是讓陶淨非向後收一收?再這麼打下去,陶淨非那裡就算派過去多少增援部隊,也填不滿。”

“與其這麼白白的消耗在日軍炮火之中,我看是不是讓他們逐次收縮一下防線。將主力逐步西撤老黑背至金沙河一線。以靠山、富屯兩個自然村落爲核心,重新構築防線。以那裡的地形爲依託,採取逐步阻擊。並將日軍的進攻線路拉長,分散他們的兵力。”

“杜開山那裡已經將第十師團殘部合圍在以七裡嘎山爲中心的方圓不足三平方公里的地域。”從目前的態勢來看,如果不出意外,他們最遲明天中午便可以解決掉第十師團被合圍的所有日軍。”

“我的意思是等杜開山那邊結束戰鬥後,不做任何的休整。立即調頭向東,由七裡嘎山一線全力東進。既然第八師團已經全部出動,就連第十一師團也已經過來湊熱鬧,那麼我們不趁着日軍後邊兵力空虛,搞點熱鬧,我們都對不起梅津美治郎和波田重一的這個部署。”

“我想以杜開山所部強行向東南方向強行穿插,直取密山縣城。將寶清、密山、虎林之敵與穆棱之日軍二十九師團之間的聯繫分割開來,並從側翼向第八師團發起攻擊。如果能切斷第八師團與第十一師團之間的聯繫是最好不過。”

“同時以生產建設兵團二期編組的預備隊九個團編成三個獨立旅,由劉長順指揮。配屬軍區預備炮兵一團、三團以及裝甲旅,軍區直屬工兵三團,組建預備縱隊。秘密部署於同江、饒河交界處。如果部署在虎林至密山一線的十一師團全力西進增援第八師團,他們全力沿饒河至虎林所謂的僞滿國防公路南下。”

“關東軍爲了保證其所爲的滿蘇邊境安全,在烏蘇里江以西修建了大量的所謂國防公路。第十一師團如果全力西進,正好給了我們可乘之機。在預備隊方面軍攻佔饒河南部重鎮五林洞後,向第十一師團側後推進。爭取一鼓作氣將日軍第八、第十一師團合圍在虎林、密山境內。”

“眼下既然已經打成這個樣子,我們的實力已經沒有再繼續隱藏的必要性了。我的想法是既然已經打了,那麼就打到底。一鼓作氣,爭取徹底的解決東滿的問題。來他一個驚天動地。”

“我看按照現在生產建設兵團來說,再動員十個團南下參戰也並非是什麼難事。如果我們全力以赴的話,實現這個戰略預想並非是不可能的事情。勝了,我們可以大大的拓展我們的空間。敗了,大不了退回松花江以北死守。”

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三十四章 這場戰鬥來的晚了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三百零二章 戰局如棋盤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線轉入防禦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三百二十五章 日軍的反常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費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四百五十三章 徹底搞殘他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貞一的警告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三百零四章 太急躁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震曾經的隱憂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一百八十章 陳翰章的精心準備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與難題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一百四十四章 消失的四十八師團部第二百二十章 老鐵山水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們做的
第四百三十四章 細菌戰部隊的覆滅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六十五章 敲山震虎的戲第三十四章 這場戰鬥來的晚了第六十七章 首戰(3)第二百五十七章 政委的擔憂第三十六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三百三十一章 裝備調整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四十九章 日軍援軍的抵達第五百三十章 原因要從自身找起第二百二十一章 楊靖宇的疑惑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三百三十三章 先做小人、後做君子第一百五十八章 準備第一百四十一章 兩部日軍內部的紛爭第一百章 超出預想的結局第三百七十一章 不一樣的中途島第三百二十三章 讓他們多流一些血第一百六十三章 馬春生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三百四十三章 平手亦是輸第一百九十四章 有心算無心第一百一十七章 編筐窩簍全在收口第一百四十章 捍衛尊嚴第八十三章 不幸中的萬幸第一百五十六章 熱情高漲的炮兵第三百零二章 戰局如棋盤第一百三十七章 輝煌的開端(5)第一百九十章 苦口婆心第三百五十九章 全線轉入防禦第二百七十七章 防腐拒變第三百二十五章 日軍的反常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六十一章 血戰的開端第一百三十二章 楊震的無奈第一百八十七章 苦心白費了第一百四十八章 戰鬥小結第四百五十三章 徹底搞殘他第一百八十二章 吉本貞一的警告第二百八十七章安全第一第一百六十四章 黑巖少將的悲歌(1)第三百八十五章 煮酒論飛機第三百零四章 太急躁了第一百二十二章 美國利益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四百九十一章 我認爲是不恰當的第四百一十章 我只聽延安的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三百一十章 三十軍的覆滅第三百八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二百一十章 艱苦的東線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四百三十一章 蘇英奇的三條路線第二百四十五章 先機以失第三百零三章 不知所措的片山少將第一百八十六章 楊震的野望第一百九十八章 日軍的苦心佈置第二百四十八章 意外事件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九章 無線電干擾飛機第三百二十七章 絕對不能離開這裡第二百八十四章 滾刀肉似的刺頭第二百二十章 按時起爆第三百五十一章 楊震曾經的隱憂第八章 打懵的宮下大佐第一百八十章 陳翰章的精心準備第二十章 計劃(5)第一百七十二章 有得有失的開局第五百三十六章 解救與難題第二百零五章 丟卒保車第二百二十三章 建議第四百六十二章 突襲與斬首第一百二十一章 重任第二百六十七章 殺人機器第四百五十三章 王光宇的擔憂第三百五十二章 暴怒的梅津大將第一百零二章 出乎意料第三百九十一章 不中用的颶風第三百六十二章 影響之內部傾軋第一百五十七章 火力伏擊戰四百八十四章 其實已經很不容易了第228章 地下隧道第一百五十七章 鏖戰湯原(4)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二百八十二章 秦彥三郎的準備第一百四十七章 前兆第四百三十四章 趕他們跳湖第三百六十章 狗急跳牆的日軍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三百三十一章 談話之超常待遇第243章 今昔類似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一百九十四章 顛倒的資源優勢第四十四章 不要讓悲劇重新上演第一百四十四章 消失的四十八師團部第二百二十章 老鐵山水道第二百四十一章 我需要他們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