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九章 按住脈搏的人

不知道是殺雞駭猴,還是真的爲了嚴肅軍紀。一向對自己的天子門生極其寬大,無論對戰局影響再大,最多也就換個地方當官的這位老先生,這次也絲毫沒有的留情。雖說並非沒有先例,但也極其罕見的將板子打向自己的黃埔學生。

就連戰區司令官求情都沒有起到任何作用,固守常德的這位師長,依舊被從重從快的判了兩年徒刑。至於表面上的原因,是未接到上峰的命令便突圍而出。實際上的原因,則根本就沒有這麼簡單。

其實最根本的原因,並不是常德丟不丟的問題,也不是守了多長時間的問題,更不是無令而突圍的原因。畢竟這個師長在常德防禦的問題上,也算是相當的盡到責任了。而且自七七事變以來,只要日軍想要進攻的話,國軍從來就沒有守住過任何一個城市。問題的根子,並不是出在這裡。

之所以堅持處罰的原因,主要是這個師長的運氣太背了,常德丟失的時間也有些過於湊巧。常德失守的時候,這位老先生正作爲中國政府元首,在開羅中美英三國首腦會談。對於第一次作爲中國國家元首,出席如此重要的會議自然是很重視。

這個時候常德的丟失,無疑讓他很是沒有面子。也正是這個原因,他才堅持要處理這個師長。尤其還是在那個英國大肚子首相,對中國人一臉看不起,很多事情壓根就不與他談,壓根就沒有把他當成大國領袖的情況之下。常德這座戰略重鎮的丟失,無疑真的很讓他很難堪。

不過這個結果雖說冤了一些,但與前年第二次長沙會戰之中,他在七十四軍的那位在戰前請假回家結婚。接到戰役打響的電報,剛一返回卻正趕上所屬部隊被日軍騎兵沖垮。戰後被直接逮捕,連申辯的機會都不給。便被直接槍斃的同僚相比,還算是相當的幸運。

有了一個倒黴蛋,震懾一下各方諸侯也就足夠了。至於其他的人心中存沒有存什麼私貨,也就沒有辦法追究太多。要是真的從根子上開始追究戰敗的責任,恐怕六、九兩個戰區,甚至重慶高層,牽扯的人就太多了。這麼大的牽扯麪,追究責任的事情也就到此爲止了。

此次作戰檢討會,除了敲定了大致的方針之外,對於各方面的諸侯並未過於追究太多的責任。參加此次作戰會議的各方面大員,心中都鬆了一口氣。當然除了那位一戰區現任司令長官心中不滿,以及苦守常德的那個師長,成了最終的替罪羊之外,別人也算是皆大歡喜。

二戰區的那位山西王,雖說也不得不參戰,但是卻撈取了大量的好處。之前補充一向摳的很緊的軍政部,這次一次就給撥了三萬的新兵。給他的晉綏軍,每個軍都撥發了一部分國造迫擊炮和輕重機槍。即便有些不滿意,但收了這麼多的好處,之前的不滿也就煙消雲散了。

至於對運城以及晉南中條山區的反攻,既然調配的中央軍歸自己指揮,那麼怎麼打還不是由自己說了算。這位與那位重慶第一人,在政壇和戰場上鬥了十幾年,對於自己的這位對手兼盟友,可謂是知根知底。他很清楚,人家是不會將中央軍交給自己指揮的。

自己這個二戰區司令官所謂的全權指揮,能指揮的只不過還是自己的晉綏軍。人家到時候,肯定會給自己派上一個前敵總指揮,來指揮中央軍的。到時候自己還是從善如流,讓八戰區的那位副司令長官,帶着他的中央軍在前面賣命。

自己還有自己的那點老本,敲敲邊鼓也就罷了。反攻成功那自然是皆大歡喜,如果失敗了,責任也還輪不到自己來背。到時候還是讓那位肯定會擔任這個前敵總指揮的,八戰區的那位天子第一門生,去背這個黑鍋吧。

這位老兄的算盤,打的是賊精。只不過他的那位盟友和對手,也不是簡單的人物。他想的是什麼,人家也不見得想不到。既然此次這麼大方,給了這麼多的裝備和補充,他的二戰區到時候真的想出工不出力,恐怕就由不得他了。

大致的事情既然已經敲定,重慶這次所謂的軍事檢討會,也就到了散會的階段。至於參加會議的各方面諸侯,心中究竟是怎麼想的,恐怕就只有他們自己清楚。但不管怎麼說,此次那位最高當局冒着多面作戰的風險,在晉西南與豫東、豫北發起反擊,可謂是決心相當的大。

不過在開完軍事會議之後,這位最高當局自己沒有出面。立即派那位軍政部長出面,與控制着美國援華物資分配大權的那位美國陸軍中將談判。要求美國方面立即增加援助裝備的數量,以保證此次反擊戰的順利進行。

倒不是他自己不想親自出面,而是眼下的他已經與那位美國陸軍中將,幾乎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了。見面除了吵架,就沒有求同存異的時候。認爲與那個粗魯的美國老牛仔吵架,實在有失他大國領袖風範的他,還是派出了軍政部長與其談判。

開什麼玩笑,他是中國的最高領袖。談判的對象,應該是美國總統和英國首相。而不是在這裡,與一個美國陸軍中將沒完沒了的扯皮和吵架。派出軍政部長與其談判,這才叫做對等談判。

至於要求的裝備,則從輕武器到火炮,從卡車到坦克,從戰鬥機到轟炸機,拉了長長的一張清單。其中步槍的數量,就達到了十五萬支。再加上兩萬挺輕機槍,林林總總達一千門的火炮。數量之巨大,差點沒有把那位美國陸軍中將給噎的翻了白眼。

重慶方面態度很強硬,這是你們美國人之前答應的,卻始終沒有做到的。眼下我要發起全線反擊,你們應該給予補足。可那位將本應該給重慶的援助,都給了英國人和浪費在緬甸、印度的陸軍中將,上哪兒去滿足這麼巨大的胃口去?

經過幾番爭執與爭吵,再加上華盛頓居中的協調和點頭。最終美國人答應,在一個月之內運到一萬支卡賓槍、五萬支步槍,三千支湯姆遜衝鋒槍,五千挺加拿大製造的布倫輕機槍。外加給了七十門的一零五榴彈炮,以及一部分戰防炮和二百門七五山炮。

同時在三個月之內,在給一百二十架戰鬥機和五十架B二十五型轟炸機,再給一批軍工器材以及軍工原料。並答應考慮提供B二十四大型轟炸機,以及在四四年上半年的援助之中,將答應的第一批三十九個美械師所需裝備補足。

英國人最終也答應給了一個炮兵團的二十五磅榴彈炮,以及一部分的司登衝鋒槍。一向對中國人吝嗇異常的英國人,此次大出血可真的是不容易。儘管這批裝備大部分抵達的時間,已經是戰役打響之後。但還來拖拖拉拉的不管怎麼說,還是按時的運到了。

只是參加這次所謂軍事檢討會的各方面諸侯,誰都沒有想到。擔任此次會議速記的那位樣子清秀的女人,手中的筆此時不僅在飛速的記錄着會議紀要。同時在腦袋裡面,也不斷的在重複着筆尖上的記憶。

這邊的軍事會議剛一結束,爲選派去北平和東北的人選,各方面的勢力還在明爭暗鬥與扯皮。重慶還沒有和美國人以及八辦交涉,所有相關的情報,便已經在第一時間送到了延安。對於重慶此次傳回來的情報,延安也異常的重視。

雖說對於重慶方面的反攻作戰,延安並無太多的擔心。但是關於委派北平以及東北行政長官的事情,卻是讓中央多少有些措手不及。中央一邊將情報通報給老總,一邊將整個形勢可能會出現的變化,在第一時間通報給此時已經趕到任丘縣城的楊震。

中央在電報上,叮囑楊震視戰場形勢的變化,儘可能的在不影響戰局進展,不冒進的情況之下,適當的加快戰役的進程,以避免給其他方面插手的機會。如果重慶出兵豫東、豫北,那麼要儘可能避免與之發生衝突。

接到中央的通報之後,正在根據形勢的發展與變化緊張軍事調整部署,卻並不知道擔任此次會議記錄的那位美女速記員,就是後世被稱之爲按住重慶第一人脈搏,抗戰期間中央安插在重慶內部最出色特工的楊震,卻在暗自驚歎中央的情報居然如此的靈通不說,而且效率如此的高。

重慶方面如此重要和秘密的軍事會議,那邊的決心剛一下來,這邊就已經獲得了其大致的部署與方案。這種情報效率對於任何一次的軍事行動來說,無疑對於指揮員準確的判斷與把握整個戰局的發展態勢,起到了甚至可以說是決定性的作用。

不過除了驚歎中央的情報系統靈敏度之高之外,楊震對於重慶方面準備在豫東發起反擊的部署,到是並沒有太過於在意。因爲楊震認爲,想要趁着華北日軍注意力,都集中在冀中的時候,在華北戰場上撈一把的重慶方面。

選擇這個時候發起反擊,結局很有可能會得不償失。眼下在華北戰場,表面上看的確是其反擊的最佳時機。但是這個時機,最多也就適合山西戰場。至於豫東和豫北戰場,恐怕就很難說是一個好的時機了。

儘管可用的情報不是很多,但是楊震以在戰場上養成的直覺,敏銳的察覺到,日軍調動的援軍,絕對不會只有當面的這麼多。他們的後續援軍,不僅還會有,甚至已經有可能在路上,或是說已經接近中國沿海。

而從眼下整個中國戰局來看,關東軍那裡雖說形勢有些緊張。但是與當面的抗聯,你來我往打的雖說很熱鬧,但那只是表面的現象,形勢發展還是相當的平緩,至少眼下還看不出來有大規模的增援的需要。

至於其他的華中和華東戰場,一箇中國方面還是以守爲主。一個大家剛剛熱戰一把,都在蹲下來舔舐傷口,雙方都不可能有什麼太大的動作。楊震可以肯定,如果日軍繼續增援中國戰場,最終的目標只有一個,那就是現在唯一進行大戰的華北。而作爲冀中戰場的大後方,豫北和豫東,必然是日軍重點控制的區域。

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師團地獄之旅開端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並奪回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他們不會殺你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線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機到了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靜的背後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與堅韌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們已經盡力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九章 以己度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二百九十七章 壓力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七十九章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2)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三百六十五章 摸到弱點
第三百九十一章 第七師團地獄之旅開端第二百二十九章 太原城下第三百五十六章 砸鍋賣鐵的關東軍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256章 天大的任務第一百七十六章 要有足夠的耐心第一百四十六章 進退維谷第三百八十九章 借窩下蛋第一百八十八章 馬春生的慶幸第二百章 日軍的反應第三百三十二章缺點和優點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第二百零九章 虧了大本的日本海軍第四百零八章 部署第四百四十一章 找到並奪回來第一百九十九章 改變計劃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二百九十二章 考慮的詳細一些第一百三十六章 任重而道遠第四百一十八章 岌岌可危第八十五章 定策(3)第三百零六章 無兵可調的吉本貞一第三百二十二章 他們不會殺你的第一百六十三章 楊繼財眼中的日軍戰略第三十九章 生死之線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二百二十三章 巖淵三次的想法第一百零三章 後手如何第二百九十八章 血色本溪湖(三)第三百四十章 徹底的消失第三百一十四章 穩重一點應該的第二百四十三章 困境只是一個開始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一百八十六章 血肉雙城(七)第三百八十四章 楊震的新要求第五十六章 被困(2)第三百五十五章 爭吵與分歧第三百九十章 書到用時方恨少第二百三十三章 不滿意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一百六十七章 軍人一諾重千斤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一章 史上最黴的穿越者(1)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二章 終止攻勢第三十章 接二連三的打擊第三百八十九章 千里眼第三百三十八章 國之利器第二百零四章 遇襲第一百三十章 苦怕了的關內部隊第九十七章 到此爲止第二百三十五章 南下第九十章 下一步戰局發展的可能第三百零九章 進攻、進攻、進攻第一百七十五章 烽火羣策山(7)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五百四十三章 時機到了第六十五章振奮人心第二百八十三章 平靜的背後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六十五章 首戰(1)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250章 棘手的戰場第一百六十二章 自己釀下的苦果第一百九十八章 一場難啃的戰鬥第一百七十二章 先解決你的燃眉之急第239章 最後一次機會第二百一十五章 完成徹底分割第九十五章 小分隊第三百六十二章 需要的是耐心與堅韌第六十八章 最瞭解楊震的人第二百一十九章 我們已經盡力了第二百一十三章 上月良夫的堅持第九章 以己度人?第一百六十五章 說服我要有足夠的理由第二百三十六章 沉重的壓力第二百九十四章 艱難的東線第九十六章 前有狼、後有虎第九十四章 巧妙的戰術第三百一十五章 自作孽的大阪師團第五百六十二章 就這麼散着打第二百九十七章 壓力第七章 虛張聲勢第十三章 束手無策第二百六十一章 總撤退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三百六十九章 戰略調整第三百三十九章 失望的美國人第二百七十章 真正的釜底抽薪?第七十九章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2)第一百三十六章 我留在這裡堅持第五十六章 就用二十六團第二百四十六章 不詳的前兆第一百一十二章 時不我待第三百六十五章 摸到弱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