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八章 生產建設兵團

對於易建平調走後,三分區政委的人選,楊震也是頭疼之極。原來在後世看史書的時候,還對那位趙副司令的結局感到氣憤。但自從兩個個人搭班子,一起工作的後,楊震卻發現這位脾氣太有個性的老兄有的時候真的很難相處。

楊震一向認爲軍事指揮員必須要有一定的個性。在楊震看來,沒有個性的指揮員,只會盲目的服從上級領導的人,也就是一個平庸的指揮員。而自己現在的部隊,恰恰就容不得那些平庸、不思進取的人。所以他以前纔會一而再的容忍杜開山擅自行動的行爲。

這位趙副司令儘管軍事才能突出,但這眼睛裡面不容沙子,聽不得不同意見,對一切人都抱着懷疑態度的個性很多時候很難讓人難以接受。要不是總指揮有先見之明,只同意他擔任分區司令員,而不同意他兼任分區黨委第一書記,還不知道要出什麼大亂子。

如果不是易建平爲人謙和,大多數的時候對他很包容。加上是中央派來的人,身份有些特殊,讓這位吃過大虧的趙副司令多少有些顧忌。否則這三分區的工作恐怕什麼都別做了,整天就是吵架吧。而且按照他在三路軍的經歷來看,還很容易吵成上綱上線,成爲你死我活的政治鬥爭。

曾經與他有過配合作戰經歷的杜開山,在戰鬥後幾次找到楊震。說寧願和鬼子去拼刺刀,也不願意在與這位趙副司令搭檔。

在杜開山看來,這位趙副司令爲人太過固執。只要他認定的事情,執行起來必須不容出現一絲的差錯,稍作變通都不行。你要是對他的思路有不同的意見,搞不好就給你弄一個什麼帽子戴戴。

而杜開山又恰恰不是那種打死仗、腦袋一根筋的人。配合作戰時間不長,杜開山差點沒有被逼瘋。要不是易建平、陶淨非從中圓和,加上楊震在其臨行前的再三叮囑,以及形勢的嚴峻讓杜開山有所顧忌,那裡還能完成楊震交予的任務。都在戰鬥之中都有些獨斷專行個性的兩個人不大打出手就不錯了。

儘管這位趙副司令的個性很強勢,但楊震是軍區司令員,不是他三分區的政委。考慮事情要從軍區的整體出發,不能事事都遷就一個人。調易建平即是全面工作的需要,也是爲了部隊整體的穩定。所以楊震經過短暫的考慮後,還是決定不改變原有的決定。至於李延平那裡,等會後再解釋吧。

對於楊震堅持調易建平出任一縱政委,李延平儘管多少有些不理解。但爲了維護楊震這個軍區司令員、黨委第一書記的權威還是沒有再堅持自己的想法。至少在會場上沒有堅持。他決定等會後,在與楊震討論。

見到李延平默認,從來不插手政工工作的郭邴勳自然不會反對。而高禹民基於某些特殊的原因,則是壓根就不想表態。

倒不是他滑頭,只是在涉及到自己這位老上級的事情上他有些顧忌過多而已。在熟悉這位趙副司令風格的高禹民看來,誰與這位趙副司令搭檔都行,只要不是自己就行。

郭邴勳與高禹民沒有反對,一邊因爲常委的身份還沒有上報,只是列席的張鎮華更不會表態。他不僅沒有表態,生怕沒有合適沒有合適人選的司令員、政委點將點到自己頭上,甚至還將身體向後縮了縮。

在楊震的堅持之下,在李延平變相的默認之下,對於易建平的任命也算勉強的通過了。只是現在還遠在三分區的易建平若是知道自己的任命之所以出現波折,毛病出在自己搭檔身上,跟自己的自身半毛錢關係都沒有會不會感覺到哭笑不得?

定下了兩個縱隊軍政主官的人選後,對於後面的各旅旅長、政委的人選倒是沒有出現什麼波折。郭邴勳拿出的幾個旅長、參謀長,以及最關鍵的三個影子旅旅長人選。以及李延平拿出的政工幹部人選,倒是沒有什麼太大異議的便通過了。最激烈的爭論反倒是出現在幾個軍分區司令員,特別是一分區司令員的身上。

在部隊拿下同江、富錦地區後,而剛剛解放的饒河、樺川、寶清地區已經決定準備成立的第四軍分區。而西線的依蘭、依東則劃歸三分區建制。這個態勢的變化,也就意味着一分區成爲幾個分區內唯一一個不與日佔區接壤,完全處於後方的軍分區。

一分區的轄區,實際上已經成爲整個軍區的大後方。雖然地位的重要性看似下降了,但因爲整個軍區的後勤、兵工全部位於一分區的轄區內,實際地位卻是上升了。

尤其是按照楊震的思路,準備擴大,在楊震的整體構思之中將佔有相當重要地位,實際上集中了根據地大部分農業人口,以及所有煤礦、林業、副業生產,並承擔了整個軍區後勤供應生產基地以及預備兵員基地的生產建設兵團,幾乎全部位於一分區的轄區內。一分區的地位自然而然的水漲船高,實際上已經不能按照一個分區來對待了。

按照楊震的意思是讓劉長順調任一分區司令員,兼生產建設兵團司令員。擔負整個軍區預備兵員的訓練以及生產建設任務。同時爲了解決生產建設兵團少部分位於一分區轄區外的問題,楊震還準備給劉長順在總部掛一個副參謀長的職務。

但李延平對於調劉長順去分區工作卻是很是反對。在他看來,劉長順從主力旅的旅長,調任到分區部隊自己有沒有想法另說。

在軍區合格的高級軍事主官人才還顯得不足的情況之下,單單就是將一個經歷過戰火考驗,已經成熟起來的人才放在這麼一個在他看來就是一個農場頭子的位置上,也是對人才的浪費。

聽罷李延平反對的原因,知道他誤解自己意思的楊震道:“政委,這個一分區的位置很重要,而且這個生產建設兵團也不是你想象中的那麼簡單。”

“我的思路是這個主要位於蘿北、綏濱、富錦、湯原、鶴立地區的生產建設兵團不僅要建設成爲我們部隊糧食、棉花以及肉食的主要供應、生產基地,更擔負着部隊預備役兵員培養與訓練的工作。”

“僞滿三江省到我們攻佔全部爲止,共計下轄有通河、湯原、方正、蘿北、綏濱、富錦、同江、撫遠、鶴立、佛山、樺川、依蘭十二個縣,省轄一個佳木斯市。面積九萬多平方公里。人口除了尚在敵佔區的方正、依蘭南部地區之外,位於根據地內的大致在一百三十多萬。”

“加上我們控制的僞滿黑河省的烏雲以及東安省勃利全部,寶清、饒河部分地區,根據地內的總人口已經達到了一百六十多萬。這一百六十多萬人口之中,其中農業人口至少佔據了六到七成。我估算一下,在不影響農業整體生產的情況之下,可以爲我們提供十餘萬後備兵員。而且這個數字還只是大致的估算一下。”

“所以我準備在今冬、明春將與敵接壤的樺川縣人口的全部,寶清、饒河、依蘭、勃利我軍控制地區的人口,尤其是農業人口全部北遷移至松花江以北。與現在已經在蘿北、綏濱兩縣的湯原,以及新解放的撫遠、富錦、同江地區的農業人口組成生產建設兵團。”

“按照這個數量來看,整個生產兵團最終的人口數量將達到幾十萬人。而這幾十萬人將全部實行軍事化管理。按照原屬籍貫一個縣編成一個旅級總隊,以適合服兵役年齡段的男性人口爲基準,分別編製成團級的支隊、大隊、中隊等建制。”

“各總隊、支隊組建正常的地方黨委政府,在平時由地方黨委、政府領導。但由主力以及各分區抽調部分現役人員組成武裝工作部,作爲黨委的一個工作部門。平時負責對各自轄區內的適齡男子進行軍事訓練,戰時直接就地擔任各級指揮人員。”

“這些人平時從事農業以及各種生產建設,爲根據地內提供糧食、棉花等必須的生產、生活資料爲主,農閒時候進行軍事訓練。在必須的時候以平時爲建制單位,抽調適合服役的人員,經過短期訓練後就可以大批的補充部隊。這也是藏兵於民的一種方法。”

“政委、參謀長、老高,說實在的將這幾個地區的居民全部北遷,我也心很心痛。作爲三江省最早開發的農業地區,這些沿江平原是整個三江省的主要農業產區。三江省已經開墾的熟地之中,六成以上集中在這幾個縣沿松花江地區。而主要的人口更是七成集中在這些地區。”

“放着有現成的熟地不用,這麼多的人口北遷,要開墾生地不說,預定的開墾區還有很大一部分現在還是渺無人煙的荒原,甚至是大片的沼澤地,其難度可想而知。但這麼做,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

“寶清、依蘭、勃利北部,饒河西部地區位於現在是我軍與日軍對峙的一線。今後相當長的一段時間之內,很有可能會成爲我軍與日軍拉鋸的主戰場。如果放任這些居民留在當地,一是即便種了莊稼,在戰火之中也很難有收穫。今年作爲我軍與日軍主戰場的湯原南部幾乎是顆粒無收的現狀已經證明了這一點。”

“另外,我們不遷移這些人口,日軍一旦北上,爲了切斷我們的兵員補充,以及爲了困死、餓死我們,也會將這些人口南遷,甚至是屠殺掉。日軍一向爲達到自己的目的不擇手段,經常動用屠殺手段鎮壓對其進行抵抗的地區。”

“這種情況在關內很普遍,在我們抗聯的各個游擊區也沒有少見。當初在五道嶺子鐵礦,張婷曾經和我說過一句我至今難忘的話。日軍在南京的作爲她不知道,她知道的是爲了鎮壓羣衆對抗聯的支持,抗聯游擊區內的百姓經常被一條溝一條溝的殺絕。”

“整個抗聯游擊區有多少人家被殺絕,全部都被殺光的村鎮有多少,恐怕再也難以統計清楚了。當我們面對的是一支爲了鎮壓反抗,不擇手段經常以屠殺作爲主要手段的禽獸軍隊時,爲了避免這些百姓同樣遭到日軍很可能存在的大規模屠殺,將其遷移到較爲安全的江北地區,還是很必要的。

“而且就算日軍爲了所謂的統治而有所顧忌不這麼做,,那麼在遍地戰火的情況之下,這些位於戰區的百姓生活也會極爲艱難,甚至是很難的生存下去。與其放任其或是被屠殺,或是自生自滅,還不如北遷爲好。”

“將其北遷,即是對他們的安全負責,也是爲了保證我們短時間之內的兵員補充。按照這個思路,這個一分區司令員的責任很重,因爲他要訓練的不僅僅是幾千人,而是幾萬,甚至十幾萬。”

“劉長順與王光宇、杜開山相比,穩重勝之,但靈活性卻顯得不足。縱隊司令員是負責一個方面作戰的指揮員,缺乏靈活性這很難勝任。而他的性子穩重,對於組建並訓練這個全軍總預備隊的工作來說還是很恰當的。”

讓李延平吃驚的不是楊震對劉長順的評價,而是他這個構思。原本李延平以爲楊震以解救的勞工中不適合參軍的人以及勞工家屬,組建這個什麼生產建設兵團只是負責開荒種地,供應軍區機關、部隊所需的糧食以及生活物資,必要的時候也可以組建民兵部隊參戰。

人員的規模也就是被杜開山強制北遷的依蘭北部居民,和之前北遷至蘿北境內的湯原居民爲主。那裡想到楊震卻是不僅僅是準備以現有人員爲基礎,甚至還要將於日軍交界地帶的所有居民全部北遷。按照這個數字,再加上原有人數可不是幾十萬那麼簡單,足足有上百萬的人口。這麼大規模的遷移這要涉及多少事情?

想到這裡,李延平突然想起在安置依蘭北遷居民,以及戰前爲了堅壁清野將湯原地區居民北遷的時候,集中了全軍幾乎所有在短時間之內沒有作戰任務的部隊,集中在蘿北、鶴立北部,綏濱西部地區蓋了大批的房子。超過了需要安置人口所需的幾十倍。雖說磚瓦房子蓋不起,但東北地區特有的土坯房子還是建設了相當大的一個數目。

在生產建設兵團剛剛開始組建的時候,他還專門交待兼任兵團司令的彭定傑,今年生產建設兵團的任務除了在已經開墾的熟地上種植生長期短,早熟的糧食之外,主要就是在蘿北、綏濱、鶴立地區開墾荒地,建設房子。能開多少就開多少,房子能建多少就建多少。這個數字是不受限制的。

甚至爲了保證對荒地的開墾,還專門從江北進口的糧食中抽調將近三分之二,作爲口糧。自己當初還和他開玩笑說,他蓋這麼多的房子,開墾這麼多的荒地,是準備給每一個戰士都找一個媳婦,準備升級當集團軍司令了。現在想起來,他早就已經有了這個設想。

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訊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看該處分的是你們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縝的雙簧第一百一十二章 堅守八個小時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瘋了的土肥原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開場白第四百五十三章 徹底搞殘他第三百二十章 意志崩潰的日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襲開始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副暴發戶的做派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擊時機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四百五十四章 漂亮與敗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個男的多好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十四章 誓言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三百七十六章 楊震的苦心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震重視的原因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奈的航空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值得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局的走向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會是一個機遇嗎
第八十六章 吃不了那就兜着走第五百五十八章 不能撒的太開第三百七十六章 他們也有熱血第六十二章 秘營(1)第三百零七章 以牙還牙、以眼第一百零一章 總指揮 (2)第四百二十三章 老而彌堅第一百零八章 日落冀中(一)第二百三十八章 是驚喜還是驚嚇?第三百四十二章 以萬變應萬變第四百四十三章 警訊第三百三十九章遼西之戰之調整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三百五十七章 我看該處分的是你們第二百二十八章 麻煩解決、任務失敗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縝的雙簧第一百一十二章 堅守八個小時第二百七十一章 快要瘋了的土肥原第四百三十八章 易建平的看法第五十五章 用足突出部第二百五十二章 新京戰場上的絞肉機第四百二十五章 一個承諾第三百一十六章 第四師團的整頓計劃第一百五十四章 鏖戰湯原(1)第三百零五章 證實了判斷第六十二章 最難纏的對手第三百七十一章 來龍去脈第二百八十九章 意外的開場白第四百五十三章 徹底搞殘他第三百二十章 意志崩潰的日軍第二百八十四章 嚴格保密第三百二十章 暫停攻擊的原因第一百五十九章 突襲開始第二百五十一章 水到渠成第二十七章 迫在眉睫第一百八十六章大西瀧治郎的心態第五百四十章 海敬清的底氣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副暴發戶的做派第三百八十章 人才第一百三十八章 刺激第246章 零式的憂慮第一百五十三章 傾巢而出第三十七章 鬱悶的手冢仲一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一百一十三章 自私自利的英國人第二百八十章 最好的反坦克武器第二百八十六章 反擊時機的選擇第三百三十二章 未雨綢繆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八十五章 王光宇的思路第二百九十一章 陳翰章的錯誤第八十二章 聽聽他們的建議和想法第十六章 豬一樣的隊友第四百零一章 是爲了報復你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拒絕第三百零五章 騎兵營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四百五十四章 漂亮與敗家第一百一十三章 日落冀中(六)第三百六十三章 查看地形第五百七十二章 要是個男的多好第四百二十四章 趁你病要你命第四十五章 日軍炮兵的戰鬥力第三百三十五章 美國人的意圖第二百九十章 只能內線作戰第一百零五章 餘波之百年海軍第十四章 誓言第227章一個煙霧彈而已第二百八十三章我可以跳傘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三百二十八章 遠水救不了近火第三百七十六章 楊震的苦心第八十三章 定策(1)第二百九十九章 杜開山的及時雨第一百八十四章 歸綏之戰(四)第五章史上最黴的穿越(5)第二百二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一百二十八章 我們更需要錢第三百七十九章 屁大點的事情第一百零四章 只想做你身後的小女人第三十八章 龍入大海(5)第三百二十三章 事後餘波之爭吵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二百九十七章 楊震重視的原因第八十章 急轉直下第三百九十二章 無奈的航空兵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三百六十七章撿洋落第三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失落第一百二十五章 東進(4)第三十九章 就按照你的思路打第二百一十三章高田泰宏的思維第五十六章 敵蹤初現第七十六章 部署與期望第三百五十九章 新京是臺絞肉機第二百三十九章 還是值得的第三百一十四章 焦頭爛額的澤田茂第一百七十四章 戰局的走向第二百五十五章 西線第一百八十二章 這會是一個機遇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