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楊震的態度

說到這裡,楊震頓了一下之後道:“不過,即便面對再多的困難。但是如果中央堅持要打,也沒有什麼好說的。軍人服從命令爲天職,命令就是號令。只要中央下命令,我們就是付出再大的代價,也要完成中央交給的戰略任務。”

“請老總回去上報中央,東北抗日聯軍以及我個人保證服從主席的命令。只要主席認爲有必要,那麼我們將會不惜一切代價完成中央交給我們的任務,這沒有什麼好說的。服從命令上,抗聯絕對沒有任何的含糊。”

聽完楊震的這番話之後,老總皺着眉頭沉思了良久,卻沒有發表任何的評論。猶豫了一下,最終還是道:“這樣,你們拿出一份詳細的報告。將今天你和我談的這些東西,都要詳細的寫出來。在史迪威中將走後,你要做好回中央彙報的準備。”

“如果按照中央的想法和思路,整個戰局的變化很有可能會超出中央控制的範圍,我想主席會做慎重考慮的。有些事情,最好還是你親自返回中央彙報,比較能夠清楚的將意圖表達明確一些。”

“不過,在中央批覆之前你們還是要做好準備,拿出一個詳細的計劃。一旦中央真的下定決心,那麼你們要在最短的時間入關。如果有必要,你們駐紮在陝甘寧留守兵團的那兩個旅,也隨時可以東調。”

“另外還有一件事情,是主席讓我私下和你交待,這件事情你要做到嚴格的保密。蘇聯方面已經決定全部解散共產國際,而且是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完成所有的解散工作。此事在國內外勢必要引起政治上的動盪,此事你們要有一個心理準備。”

對於參謀長的這番與其說是轉達,還不如說是摸自己底子,讓自己表態的話,楊震只是笑笑道:“老總,我們服從的是自己中央的命令,不是這個所謂國際的命令。共產國際,不過是蘇聯人搞出來的太上皇而已。共產國際解散與否,與我們半點關係都沒有。”

“這個所謂的國際在,沒有給我們提供過任何的幫助。我們所有從蘇聯搞到的物資和裝備,都是一分錢不差的用真金白銀交換來的。沒有,對我們也沒什麼大不了的,反倒是少了一個整天指手畫腳的太上皇。”

“我們是中國人,當然只聽中國黨的。別說這個所謂的國際即將解散,就算不解散,與我們也沒有半點關係。作爲東北軍區司令員,我只聽主席的。至於美英方面,他們是利益至上者。只要我們能在戰場上拖住日本人,他們不會因爲這個國際解散,改變對我們的態度。”

“更何況蘇聯人在這個時候解散共產國際,無非也就在向美英表現出一個善意的態度而已。至於我看來共產國際,這個蘇聯人用來控制各國黨的提線木偶還是早點解散爲好。什麼共產國際,不過是按照蘇聯人的指揮棒轉而已。”

“中國人鬧革命,要按照自己的國情來,跟他們有個屁關係。那個一切圍着蘇聯人指揮棒轉的東西,早解散早拉倒。中國人的事情,還得中國人自己來。獨立自主,搞我們自己的事業。這個所謂的國際我看不是解散的早了,是解散的晚了。”

“請老總轉告主席,我楊震是中國人,只聽延安的。過去是,現在是,將來也是。至於蘇聯人,我從來就沒有在乎過他們的想法。共產國際的命令,過去我沒有服從過,現在解散了更是跟我屁點關係都沒有。”

楊震這番話是實話,他與蘇聯人的關係搞的並不像是表面上這麼融洽。很多原因之一,就是他對那個共產國際下達的命令,從來就沒有搭理過。蘇聯人無數次的通過這個國際指手畫腳,他都當做沒有聽到。

別說共產國際的命令,就是斯大林的命令,對於楊震來說屁都不是一個。蘇聯人有段時間給楊震的壓力很大,甚至讓他有些喘不過氣來的感覺,但是他從來就沒有服過軟。軟磨硬抗的讓蘇聯人,對這個始終不聽話的傢伙最終還是無可奈何。

儘管蘇聯人試圖將楊震變成喬巴山一類人物的企圖,最終沒有得逞。甚至爲東部邊境的穩定,避免處於兩面夾擊的態勢,還始終處在被動的配合之下。但是有些時間蘇聯人採取的各種手段,也讓楊震苦不堪言。

扛下來是扛下來了,但是那段心酸恐怕只有楊震自己知道。如今聽到這個太上皇手中的指揮棒終於解散了,有些推到大腿上的褲子可以提上了,楊震心中反倒是鬆了一口氣。如果不是時間不太合適,他恐怕要起立鼓掌了。

不過楊震這番話下來,讓面前的軍委參謀長這位經歷過無數風雨的老帥,也不禁目瞪口呆。雖說這件事情,蘇聯方面已經通知中國方面,但畢竟還是相對秘密的事情。對共產國際有意見的人不少,但是像眼前這位主這樣直接乾脆了事的說解散晚了的,還是第一位。

這位年輕的將領,可真的是膽大包天。不過在想想他每次去延安開會,從來不去那位共產國際代表那裡彙報工作,甚至見都不見,就好像延安沒有這個人似的。那位代表幾次要來東北視察工作,也被他直接拒絕的經歷。對於他臉上如釋重負的表情,老帥也就瞭然了。

看着眼前這位老帥的神色變化,楊震笑了笑沒有在這個問題上繼續糾纏下去。而是對老帥道:“老總,您這個時候來,可正是來的是時候。咱們中國人自己製造的第一架轟炸機,明天正式下線。正好您在東北,咱們一起去取個頭彩?”

“咱們自己生產的第一架戰鬥機,您是沒有趕上,這次正好您該剪個彩。不過這架仿造的蘇聯伊爾四轟炸機的發動機,還是使用的美國貨。咱們自己製造的發動機,還在測試之中。但整個機體和所有的機載設備,都是咱們自己製造的,而且完全達到了原產品的質量。”

對於楊震的這個邀請,讓這位老帥不由的眼前一亮。自己製造的轟炸機,這對於一個軍人來說,無疑是一件激動人心的事情。尤其對於一支曾經長期因爲缺乏空軍,無論是內戰還是外戰,只能被動的挨炸,全無還手之力的的軍隊來說,這架飛機的意義更是非比尋常。

楊震的這個邀請,老帥很興奮的點頭答應了。在第二天那個簡單的秘密下線儀式之中,老帥看着抗聯自己製造的飛機,雖說沒有表現的太多。但是臉上的激動,卻是每一個在現場的人都能夠感覺出來的。

其實老帥並不清楚,在得到美製B二五轟炸機之後,抗聯之中很多人建議直接仿製性能優秀的多的B二十五轟炸機,以及改型轟炸機使用的大功率賴特型發動機。但這個建議,楊震在經過深思熟慮之後,最終還是決定放棄。

蘇制伊爾四轟炸機,雖說性能不如美製B二十五轟炸機,但是工藝相對來說簡單的多,很符合抗聯仿製飛機的起步階段。美製轟炸機性能再出色,但是製造工藝的複雜性,對於現在的抗聯來說,還是有些不太現實。

而且蘇制發動機雖說有一萬個不好,哪怕是粗製濫造也好。但是有一點卻符合中國國情。那就是工藝和生產技術同樣簡單,很適合作爲起步仿製階段的產品。當然蘇聯人的工藝,楊震並不欣賞,但符合戰時純消耗品的標準。

再加上蘇制伊爾四轟炸機,雖說速度不如B二十五轟炸機,自衛火力也有些太弱。但是三千多公里的最大航程,足夠滿足抗聯對日轟炸的需要。與其相比美製的中型轟炸機,基本上航程都要差上很多。

雖說這些伊爾四轟炸機,在美英兩國大批重型轟炸機抵達之後,已經因爲載彈量和自衛火力的原因,不再承擔一線空襲的任務。但是作爲一款輕便的多的中型轟炸機,卻在抗聯足夠滿足航程的中型轟炸機匱乏的情況之下,可以用來壓制地面高射炮火對轟炸機羣的威脅。

而且有詳細的圖紙可供參考,再加上生產工藝比較簡單,有作爲飛機制造工業啓動機型。所以在經過多重考慮之後,楊震最終拍板在改進防護性能以及加裝自衛火力的情況之下,還是繼續小批量生產。

當然抗聯生產的伊爾四轟炸機,與原來的蘇制轟炸機在內容上已經根本就不一樣。因爲任務的變化,對機體也進行了一定的改進。機體防禦力,不僅有了大幅度的改進。而且機頭的機槍,由一挺改爲四挺。機體上的自衛火力,也增加到了八挺。

在配合重轟炸機羣對日轟炸的時候,專門用來作爲對日轟炸的導航、壓制,以及部分特種作戰飛機使用。按照楊震的要求,這種蘇制性能還是比較優秀的中型轟炸機,年產量要保持在三百架左右。但是不再用於國內地面作戰的空中掩護,而是專門用於對日轟炸。

而與這批飛機同時下線的,還有抗聯自行製造的第一批五十架伊爾二攻擊機。相對於因爲要做遠距離飛行,爲了保險起見使用的還是美製發動機的伊爾四轟炸機,這款伊爾二強擊機所有的發動機,則已經全部實現自產。

至於米格三戰鬥機,雖說已經完成了試製,但是生產速度並不快,只是在小批量的維持生產。畢竟作爲一種空防戰鬥機,腿過短的米格三戰鬥機的用途太過於狹窄了。有限的發動機製造能力,還是放在了前線目前最急需的戰術支援飛機上。

在蘇軍已經開始陸續將米格三戰鬥機退出一線的情況之下,楊震還是想辦法從蘇聯購買了一批二手米格三戰鬥機。而抗聯目前有限的飛機制造能力,還是重點放在了轟炸機和強擊機的生產上。以及爲生產遠程護航戰鬥機,騰出生產線做好準備。

相對於興趣並不是太高的楊震,老帥到是對這兩種中國人自己製造的第一架轟炸機,以及對地攻擊機表示了很濃厚的興趣。原來在延安是聽彙報,現在親眼看到了自己製造的實體機,老帥的興致明顯是很高昂。再三詢問了的確是抗聯自己製造的之後,老帥顯得異常的興奮。

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民幣之困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九十七章 思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縝的雙簧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副暴發戶的做派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軍到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248章 勸解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雙城(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貓是不會輕易教會老虎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戰的風險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們共同承擔第三百六十九章 值得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一百二十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百一十六章 祁口之戰之釜底抽薪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236章 不幹點什麼對不起自己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八十三章 突破
第五十三章 婆婆該如何去當第八十二章 一場經典的夜間伏擊戰(5)第二百六十三章 不能太明火執仗第二百三十四章 孽緣第四百二十二章 人民幣之困第一百七十章 王光宇的不同意見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二十四章 不妨賭的大一些第三百九十二章 防人之心不可無第九十七章 思路第一百五十六章 鏖戰湯原(3)第一百一十四章 秘書第二百七十四章處置第三百一十五章 吃撐到了第三百七十九章 熊大縝的雙簧第一百二十二章 反登陸作戰準備第一百二十四章也算歪打正着第二百六十八章 打蛇不能打五寸第三百七十五章 我們的手太短第三百六十二章 零戰的登場第九十七章 楊震的警覺第三百六十八章 你是我們全軍的恩人第五百三十二章 一副暴發戶的做派第三百三十六章 不能原諒的原因第二百八十二章 漏算的一點第一百九十五章 援軍到了第二百四十七章 理解不同第二百零三章 植田謙吉的結局第二十八章 只能口頭傳達的密令第一百九十五章 有這個底氣的第二百九十一章 英雄惜英雄第三百一十七章 外強中乾的關東軍第六十八章 留一手的三浦聞多第一百零一章 活要見人、死要見屍第三百三十三章 遼西之戰(一)第四百二十八章 發了瘋的梅津大將第248章 勸解第七章 兩頭冒尖的刺頭部隊第二十六章 日軍內部的分歧第三百五十五章 代號一零一第三百六十一章 戰後影響(二)第二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心病第九十一章 一語雙關第八十五章 先打好預防針第八十七章 英國人的雞肋第一百七十五章 岡村寧次的苦心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六十八章 不服氣的牛島滿第一百二十一章 老帥們的不贊同第一百一十五章 南下(5)第一百四十章 輝煌的開端(8)第十七章 退一步海闊天空第一百八十二章 血肉雙城(三)第二百五十五章 貓是不會輕易教會老虎上第三百三十七章 到此爲止了第一百七十四章 烽火羣策山(6)第二百五十九章 東施效顰的日軍第十七章谷壽夫的下落第三百二十五章 全線撤退的第三軍第一百二十九章 軍火倉庫(2)第四百七十四章 這就是性格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一百九十四章 放在一起打第一百九十章 拿鬼子步兵開刀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五百三十八章 通遼外圍爭奪戰(二)第三百七十四章 楊震的算計失誤第五十二章 英國人的想法第六十四章 政委第二百五十七章 量力而行第二百四十章慎重、再慎重第八十二章 出乎意料的戰果第二百五十二章 內戰的風險第三十章不能說的秘密第二百七十四章 他們不配作爲軍人第一百一十四章 我們共同承擔第三百六十九章 值得第二百五十三章 決戰序幕第一十五章 腐敗帶來的危害第一百二十章 脣槍舌戰第一百五十章日軍手中的英軍饋贈第一百九十五章 楊震的感覺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三百四十六章 最嚴厲的處罰第二百一十六章 祁口之戰之釜底抽薪第六十三章 秘營(2)第二十章 新裝備的作用第四十一章 龍入大海 (8)第一百三十五章 手短的日本炮兵第一百一十九章 並不被楊震看好第二百九十一章 穿插(三)第一百七十七章 摸一摸他的底牌第二百七十六章 談興正濃第二百二十二章 隋長青的猶豫第一百一十五章 壓力與陰影第236章 不幹點什麼對不起自己第四百九十六章 下定了決心第三百三十四章 李梅的心思第一百六十八章 釜底抽薪的毒計第八十三章 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