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四章 江淮戰役(一)

西方的基層軍事教育,軍校只是承擔一部分。戰時軍官的補充,除了軍校培養出來的人才之外,還有相當一部分是依靠大學後備軍官訓練團,以及從優秀士官之中選拔軍官。而國內在這一點,至少在短時間還是無法彌補的。

日本人的最基礎軍事教育,應該說做的相當不錯。至少在戰爭初期,他們後備軍官的水平還是相當高的。即便是到眼下窮途末路階段,後備軍官的水平也不差。但是他們過於區分軍官與士官之間的差別,那些經驗豐富的士官,百分之九十九隻能一輩子都當士官。

寧願選擇那些沒有任何經驗的,突擊培訓的軍官,日本人也不願意從大量經驗豐富的士官之中選拔軍官。這就是日本人在軍官培養方面最大的失誤。但這並不說明日本式的軍官培養理念,就真的一點無可取之處。

儘管蘇式的軍事教育體系,劃分的有些過細,並不有利於一個基層指揮官全面能力養成。至少在團一級以下部隊,甚至師一級的各級指揮員,也只能負責自己的兵種指揮。但畢竟在符合自己國情的基礎上,滿足了部隊最基本的需要。

他們更注重的是在合成部隊階段最基礎編制,也是中級軍官與高級軍官銜接最關鍵的團一級,以及團以上軍官的合成培養。在國內教育水平還遠不如,當初國內戰爭剛結束的時候蘇聯情況之下,這個體系至少在短時間之內,還是符合中國國情的。

而且郭炳勳也知道,楊震儘管支持自己去搞教育,但是不會同意自己去擔任一個步兵學校的校長。事實上作爲抗聯的參謀長,很清楚抗聯軍事幹部培養弱點的郭炳勳,也不得不承認楊震的這個着眼點很準確。沉思了好大一會,郭炳勳最終點了點頭。

郭炳勳的最終點頭,讓楊震暗自鬆了一口氣。郭炳勳要在戰後去搞軍事教育這一點,楊震還是很支持的。但郭炳勳心中想着什麼,楊震也大致能猜出來。畢竟是西方著名軍校出來的高材生,對於那個培養出法國最著名的軍事統帥的軍校,教育模式還是很信服的。

自己這個最得力的助手想去要辦軍校,楊震還是很支持的。建立正規的三級軍事教育體系,也是楊震一直追求的。但郭炳勳的想法,在楊震看來卻是很不現實。至少在相當長一段時間之內,國內是沒有那個基礎的。

楊震提出以蘇式軍事教育爲基礎,加上部分的日本軍事教育理念,這無疑相當符合國內的現狀。借鑑各方面,包括自己敵人的優點,在加上關內外的實際情況與經驗,拿出一個符合自身特點的軍事教育體系和理論,這是關係到全軍未來發展的戰略性問題。

而郭炳勳雖說有些理想化,但是無論是能力還是眼光都是有的,這一點楊震很清楚。而且在軍事教育體系上,楊震也不贊同全盤的蘇式化。蘇聯的軍事教育體系,雖說更符合中國的國情,但自身的缺點也在哪裡擺着。

軍事教育體系過於死板,劃分的也是過細。就像蘇軍之中大量存在的,培養機槍排長的機槍學校,楊震就不是很贊同。這些基礎的東西,完全可以併到步兵學校去培養嘛。還有蘇聯人的軍事師範學校,楊震也不是很同意。

各個兵種專業從基礎的兵種指揮學校,到培養本兵種高級指揮員的兵種學院,這就有些過於繁瑣了。雖說日本人是自己手下敗將,但至少軍事教育體系的某些方面,楊震還是很欣賞日軍的教育體系。

所以楊震提出了吸取日式軍事教育精華,根據自身特點完善預定採用的蘇式教育體系。取兩種截然不同,但目標卻殊途同歸的軍事教育理念和體系,創立符合中國人自己的軍事教育模式,

楊震認爲只要說服了郭炳勳,丟掉那些有些不切實際的想法,他會做好這項工作的。一手創立了抗聯高效而又簡練的司令部體系,以及紮實參謀工作的郭炳勳,究竟有沒有能力去辦好一所合成指揮軍校,楊震還是有這個底氣的。

搞定了郭炳勳,楊震還是將主要精力放在了自己的那幾個秘密計劃上。至於朝鮮戰場方面,他也只是坐鎮後方,而沒有親自到一線指揮。此刻就算杜開山調動了他可以調動的大部分兵力,但整個朝鮮戰場依舊只能算是局部戰場。

至少在朝鮮軍的主力全部投入進來之前,整體的規模也最多就算是一個集團軍級別的。楊震認爲杜開山的能力,至少現在看還是應對有餘。所以楊震沒有親臨朝鮮戰場指揮,而是就坐鎮在後方注視。

而在關內戰場,準備了已經整整兩個月的江淮戰役,於四月二十一日全面打響。抗聯入關部隊以及晉察冀軍區、晉冀魯豫軍區各一部,並山東軍區大部,在新四軍蘇北軍區、淮北軍區主力,以及活動在豫東的新四軍五師的配合之下,對日軍淮河防線發起全線攻擊。

在此次戰役之中,林總表現了他一貫縝密的心思。在戰前就不斷的出動偵察部隊,在新四軍淮南和蘇中軍區的配合之下,對淮南日軍防禦體系進行了詳細的偵察,以彌補空中偵察的不足。同時在戰場部署的時候,也詳細的考慮到了地形上的特點。

在兵力和火力的部署上,以地形比較適合坦克突擊作戰的東線爲主。至少在表面上看,這個部署是中規中矩的。不過楊震也清楚,以林總自身的指揮風格,他絕對不會採取這種平庸的戰術部署。否則在部署階段,也不會多次來東北取經。

不僅要走了自己指揮坦克集羣的經驗,還要走了抗聯總部總結的蘇軍在蘇德戰場上,大規模裝甲部隊使用的經驗,以及一些特殊戰例。還要走了陳翰章,這個抗聯最好的裝甲部隊指揮員。對林總究竟暗藏了什麼手段,楊震倒是有些拭目以待。

在四月二十一日江淮戰役全面拉開帷幕後,林總親自指揮的一個裝甲師,四個裝甲旅外加五個獨立坦克團,並第一機械化步兵師、十一個步兵師,外加山東軍區四個師,以及蘇北軍區主力組成東線兵團,率先於漣水、阜寧正面發起強渡眼下作戰。

漣水、阜寧一線正面的率先打響,也正式拉開了此次江淮戰役的序幕。在密集的炮火與空中掩護之下,經過五個小時的反覆突擊。作爲第一波強渡部隊的五個步兵師,在山東軍區一個師以及蘇北軍區主力的配合之下,率先於漣水正面打開一個十五公里長的缺口。

當然這段河道已經不能再稱之爲黃河,自七年前花園口決堤,黃河沿着潁河與渦河河道南下多淮入海後,這段河道已經成爲黃河河道。此次江淮戰役至少在東線,稱之爲黃淮作戰更應該恰當一些。

眼下正值枯水期,在加上洪澤湖的分水作用,這段黃河奪淮後的河道水量並不大,河面也不算太寬。林總選擇這個方向,作爲主攻方向倒也算是中規中矩。相對於西線來說,集中了主要力量東線的突破口,打開的速度要快的多。

在東線率先打開缺口之後,林總除了命令第一波登陸部隊立即向縱深發展之外。快速的投入後續兵力,尤其是裝甲部隊向兩翼展開以擴大灘頭陣地。同時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向南岸調動了部分炮兵部隊。

經過十八小時的激戰,在第一批渡河裝甲六旅的掩護之下。第一輪強渡的部隊經過苦戰,先後打退日軍十餘次反突擊。相繼收復淮河下游南岸重鎮漣水、阜寧,並在淮河南岸建立起一個縱深三十餘公里,南北百餘公里的灘頭陣地。

在擴大並穩固灘頭陣地後,參戰部隊隨即在後續渡河的裝甲一師,外加兩個坦克團的配合之下,對日軍整個縱深防線,實施穿插、分割作戰。前鋒直指蘇北重鎮鹽城,並以一部兵力向寶應方向快速穿插。

就在日軍手忙腳亂的向漣水、阜寧正面,被抗聯打開的突破口發動反擊,試圖重新封閉被打開的突破口時。山東軍區兩個師並晉察冀軍區一個縱隊,由山東軍區統一指揮,在晉察冀軍區直屬坦克團的配合之下。

利用整個戰線日軍注意力,都被於阜寧正面戰場潰敗吸引過去。整個阜寧以東戰線,兵力已經相當空虛的機會。在阜寧以東北蔡橋一線突然再次發起強渡作戰。在完成渡河之後,向鹽城方向發起強行穿插。

在這支部隊渡河並向南全線展開之後,預示着日軍在淮河南岸的防線被徹底的打垮。分別從漣水、阜寧以及北蔡橋一線發起突擊的三路攻擊部隊,就像三把尖刀一樣,將整個江淮之間日軍防禦體系徹底的打亂。

爲了保證東線攻擊重頭戲的裝甲集羣,能夠快速渡河以及在水網地帶的突擊速度。在戰役發起階段,林總在整個東線集中了投入工兵部隊的六成。攜帶了全軍近一半的門橋和舟橋,以及三分之二的衝鋒舟。

在突破口被打開之後,六個小時之內參戰工兵,在漣水至阜寧的河面上,快速架設起二十餘道浮橋。在十一個小時之內,東線集羣主力包括大量參戰的坦克部隊在內,所有的重裝備全部完成渡河。

除了大量的舟橋部隊參戰之外,從抗聯調到華北的二百輛美製LVT兩棲登陸車,也全部投入到這個方向。也正是在這個基礎上,第一波的突擊纔可以一口氣投入五個師。在漣水與阜寧方向同時展開的時候,還有能力在北蔡橋一線,實施二次強渡作戰。

而爲了支援此次渡河作戰,在漣水、埠寧正面,林總部署了九個直屬一百五十毫米榴彈炮團,兩個一二二火箭團,全部的二百毫米以上口徑火炮。抗聯調往關內的航空兵部隊,也投入了兩個攻擊機大隊和一箇中型轟炸機大隊。

在加上大量的師屬火炮和隊屬迫擊炮,以及山東軍區參戰的一個山炮團、一個野炮營。晉察冀軍區直屬野炮團,外加一個日式榴彈炮營。參戰部隊強大的炮兵以及航空兵,爲突擊部隊儘快打開缺口提供了充足的火力支援。

第一天參戰部隊炮兵,即發射各種口徑炮彈十餘萬發。將漣水、埠寧一線日軍縱深二十餘公里的陣地,炸成了一片廢墟。強有力的炮火與空中掩護,保證了強渡的順利進行。

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零二章 跑掉一個算一個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開面紗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九十三章 攻堅戰術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一百四十二章輝煌的開端(10)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九十九章軍歌嘹亮(2)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亡羊補牢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掉最致命的威脅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七十二章 蘇聯人的出賣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一百零三章 餘波之再交換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是我們的作風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槍的命令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
第三十八章 不會改變決心第三百五十四章 殺一儆百第三百零二章 跑掉一個算一個第五十六章 醋性子喬第四百七十二章 作繭自縛的日軍第二百八十一章 悲催的關東軍第三百三十四章 揭開面紗第二章 一場豪賭第二百八十四章 老總的拍板第一百八十九章 值不值得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九十三章 攻堅戰術第二百九十五章 是時候發起總攻了第262章 也曾和你一樣第一百四十二章輝煌的開端(10)第一百八十六章 沒有選擇的選擇第九十九章軍歌嘹亮(2)第二十二章 行動(2)第四百七十六章 已經打草驚蛇了第一百九十三章 態勢很不好第四十九章 試探一下第一十九章 與初衷不相符第一百三十章 正式宣告第五十三章 遇險(2)第七十二章 凝固汽油彈的威力第二百五十五章 楊震的爲難第三十三章 我們不能連鍋都端走第三十六章 諸葛亮會第二百三十四章 這些東西都是給你們的第一百九十三章 亡羊補牢第十九章 計劃 (4)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砸鍋賣鐵第二百九十二章 失利第三百五十八章 馬春生的想法第二百六十一章 拼了老命的王光宇第三百零三章 心狠手辣第一百一十七章 統一思想和認識第三十一章 全線出擊第三十一章 用好第二梯隊第二百零九章 激動與等待第三百七十章 有沒有你們都是一樣的第三百九十一章 選址的問題第四十六章 極有創造力的襲擊第233章 自信的美國人第三百三十五章 不會干涉第一百四十七章 打掉最致命的威脅第四十三章 越快越好第二百一十二章 這個任務我接了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力迴天的日軍第七十二章 蘇聯人的出賣第七十四章 不動如山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四百六十九章 你要有心理準備第一百七十九章 海軍派來的刺頭第一百三十二章 沒有資格按部就班第一百四十九章 四一年的寒冬第一百零三章 餘波之再交換第四百五十八章 背後的陰影第三百六十五章 大相徑庭的楊震第三百三十八章 勾心鬥角第三百二十六章 艱難的遷移第一百一十四章 楊震的怒氣第三百八十九章 什麼叫蹬鼻子上臉第一百四十三章 沒有辦法的辦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楊震的最終目的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三百二十三章 投降第三百九十二章 總動員第一百五十五章 豫中之戰(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秋風掃落葉第九十六章 楊震不滿意的原因第五十九章 你站着說話不腰疼第一百一十九章 選擇東京的原因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三百八十章 一個硬幣的兩面第一百章 總指揮 (1)第一百九十九章 殺氣第一百八十五章 歸綏之戰(五)第四十五章爲什麼你們沒有那些毛病第三百零四章 意外中的意外第十九章不退則進的日軍第一百四十一章 毒狼第五十三章 酒井康的野望第七十二章 猶豫的不僅僅是他們第二百一十章 蘇英奇的感受第五百一十七章 不是我們的作風第三百四十九章 對關東軍的最終要求第三百九十六章 臥榻之側第二十七章 人在做、天在看第一百六十一章 黎明的心思第四百三十章 憑着的是直覺第十章 幸虧有了你第二百六十五章我只給他們三天時間第三百五十四章 噩耗與慎重第三百七十章 十年空軍第五百零一章 楊震的長遠規劃和目標第一百四十八章 雛鷹初啼第三百七十八章 政委做的很好第一百三十一章 擦槍的命令第230章 發了瘋的日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