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

自荊州起。

或者說更確切的是從公安縣設工巧部起,冶鐵技法便時時革新,鐵匠鋪產量同樣也在穩步攀升。

冶鐵愈多,礦渣也就愈多。

不過根據過往經驗,礦渣的用途也早已規劃好。

要麼重新回爐復煉,以期將其中的殘鐵完全煉出。

要麼築夯土城牆時直接整筐加入以作築城材料。

要麼便是直接搗碎用來鋪路。

不過整體來說三個用途也算是大同小異,突出一個廢物利用。

畢竟如今江陵城早已竣工,礦渣已無築城之用。

公安以煤燒鍛礦石,以改進過的水排給爐臺送風升溫,最終也使得礦渣基本沒有復煉的必要。

用來鋪路的效果也難稱最好,畢竟無論是石條青磚還是石子,雖不及礦渣價廉,但論美觀勝逾千倍。

孔明還記得,去歲時夫人來信曾無意提過,說公安縣旁有專門劃出一塊空地用來堆放礦渣。

當時看到這消息只是笑了笑,順便感慨公安縣冶鐵之興盛。

而此時看到光幕上隨口說出的配方,再看看那古羅馬遺蹟之高大宏偉。

一時間孔明反倒是有點患得患失起來:

壞了,江東該不會竊取我等礦渣吧?

至於配方的另外兩物,漢長安等人只能說簡直不要太熟。

石灰築牆,周已有之。

黏土製陶,千年相傳。

相較於劉備孔明等人對這新配方的重視,馬超的反應就相當平淡了,畢竟技術這個概念對他來說還是太過陌生。

馬孟起的第一反應還是羨慕京畿地區完善的規劃,此等分工築城彼此互補,是他遠在雍涼鄉下所難以想象的。

而想想長安城數百年前宏偉完善的規劃,再回憶下這個聲音此前所說的漢長安最終因積污而廢,後來又移地築新長安,馬孟起頓時便覺得對長安的想象有點破滅:

“規劃再好又如何,最終不還得因糞……”

還不待其說完,張飛就已經眼疾手快的一托馬超的下巴讓其住嘴。

大哥軍師此時興致正高呢,怎能讓這西涼小兒給大夥添堵?

面對馬超不服氣的臉色,張飛顯得不以爲然,小聲道:

“若依咱這後輩所說,那羅馬弄個引水如此費勁,糞土恐怕更無計可施也。”

對此張飛想的很明白,大家雖外貌頗有不同,但終歸都是需要吃喝拉撒的人,漢長安需要面對的問題,這羅馬也一個都逃不掉。

……

“此物……着實精妙。”

第一個看懂壓水井原理的是閻立德。

這位曾仕隋朝,後投秦王府,如今掌將作監的中年人,曾以爲自己這一輩子最大的成就可能也就是修個帝王陵了。

但如今光幕一起,閻立德從其中看出了同一個由千萬工匠所捶打出來的世界。

曾經惦記在心裡的帝王陵規劃已經被閻立德扔得遠遠。

如今的他只想親眼見證見到將作監在自己手上發揚光大,並一步步將大唐捶鍛成全新的模樣。

閻立德驚歎的聲音不小,李世民第一時間將目光投了過去,雙眼當中寫滿了無知。

“陛下勿憂!”

如今胸有壯志的閻立德信心滿滿:

“今日不待金烏西落,臣便可將此物呈於殿前!”

“好!”

李世民一時間也是心情大好。

當皇帝最重要的是什麼?寬明仁恕,知人善任。

他不懂這匠造技法又如何?他提拔的人很懂就行了。

再加上此前閻立德的勇於請命,一時間李世民面色也是愈發顯得柔和:

“今日事繁,明日製備完善後呈於朕亦可。”

閻立德與李世民一副君臣相得模樣頓時讓閻立本有點心緒難平。

故而不由自主的將目光也投向了李世民,很想從陛下口中聽到讓他協助兄長的命令。

這個眼神被站在李世民旁邊的孫思邈捕捉到了。

孫太醫想想這兩月來閻郎中跟着他解剖的操勞,知其不易,故而也第一時間堆出一個自我感覺最和煦的笑容迎向閻立本。

這個笑容讓閻立本的身體晃了一下,想起來那新太醫署的所見所聞,尤其這孫太醫偶爾還嫌棄閻立本畫的不夠準確,讓他親手以掌丈量五臟六腑,那般感受如今想起來也是頭皮發麻。

只需稍稍回想,閻立本的臉色頓時都有點發白,趕忙撇過頭去再也不敢看。孫思邈摸了摸鬍子略有欣慰:

本來念在閻郎中多有不易,故而打算元正的十日休沐外,再多休沐五天。

但看這閻郎中的神色,與其兄長一般,也是個勇於擔責之輩。

那等過了十日休沐之後,便第一時間請閻郎中旁觀作畫,然後開刀吧!

至於光幕中後輩稱讚的城市羣規劃,甘露殿的衆人反倒是沒啥驚訝的,多覺理所當然。

畢竟後輩都說了,自商周起便有對城之規劃。

那秦漢唐這些商周的後輩能規劃城市羣,豈不是理所當然?

將心中對於遠方那羅馬的期待稍微下撥一點之後,貞觀羣臣也是饒有興趣的擡頭,很想再多聽一點與這羅馬相關的。

但很可惜聞莽並沒有滿足他們的願望。

【至此,咱們再次回看近兩千年以來的氣候變化圖。

文明雖不全是氣候的提線傀儡,但氣候對文明的巨大影響也是沒辦法否認的。

也是因此,華夏先輩一代代爲了生存,對氣候的抗爭也愈發顯得難能可貴。

但實際上,對古代王朝的興衰來說,氣候變化雖然是很大的一個影響因素,但絕非全部,而其中最典型的莫過於廣神。

隋煬帝執政時期是華夏近兩千年以來氣候絕無僅有的三個高峰期之一。

另兩個高溫期,一個締造出了以強漢聞名的西漢,一個締造出了元朝絕無僅有的龐大版圖。

站在風口上不僅沒飛起來還把自己摔了個粉身碎骨,這就是隋煬帝,歷史大勢都捧不起來。

也就好在後面李二鳳生的及時,以前所未有的高效率外掃天下和內掃父兄。

隨後馬不停蹄的西征北拓,開貞觀之治,締盛唐之風,讓中國沒有錯過這個千年一遇的窗口期。】

李世民本來還頻頻點頭,但光幕猝不及防一個“內掃父兄”讓他的笑臉登時有點掛不住了。

甘露殿內的羣臣也頗爲懂事,此刻皆目不轉睛緊緊盯着光幕閉口不言,脖子更是沒一絲轉動的幅度,好似皆在聚精會神的聽着後世講述。

這種態度也讓李世民一時間難以發作,胸膛劇烈起伏了兩下之後也只能沉默下來。

忍了!

【因此對隋唐這個高溫期來說,李世民的作用幾乎是無可替代,也稱得上是人與自然抗爭的典範。

畢竟抗爭抗爭,既要抗衡惡劣的低溫期,也要爭取豐裕的高溫期,並不衝突。

雖然近年來也有李唐得天下多賴李淵的論調,但這個說法實在是經不起推敲。

此處就不擺歷史學者們高屋建瓴的論調了,咱們不妨用如今最流行的穿越來假設一下供大家討論:

如果李世民與朱祁鎮互換位置,會如何?

好了,那麼咱們這一期的《漢唐氣候之變》也就此結束。

點贊關注不迷路,咱們下週同一時間再見!】

“無可替代”四個字的評價迅速沖淡了那差點印在李世民心裡的“內掃父兄”四個大字。

於是這位之前還氣咻咻的帝君轉眼也就眉開眼笑。

這後世雖然對他偶有調侃,但至少對他的對大部分功績還是很肯定的嘛。

於是甘露殿內的氣氛也輕鬆了起來。

李世民輕咳了一聲有點好奇:

“這朱祁鎮又是誰?”

至於中間的那一句對老爹的臧否,李世民只能當做沒聽到。

畢竟此刻李淵並不在場,而且《禮記》也有言,父不言子德,子不言父過。

太上皇的功過,豈是他們甘露殿內的人能評判的?

杜如晦輕咳一聲,心中也是讚歎陛下將太上皇這一掛事兒直接略過,讓衆人省了個難題。

此時面對李世民的疑問也是迅速回答了出來:

“後輩曾有言,稱這朱祁鎮與那完顏構有的一拼……”

好在此時不需李世民繼續糾結,光幕上密密麻麻的文字就已經解決了他的部分疑問。

〖我曹,李二要是坐到了朱祁鎮的位子,上有永宣盛世,下有五十萬禁軍,估計要樂得不知道怎麼輸了。

朱祁鎮要是換到李老二的位置,那不得竇建德王世充李密狂喜:老子的機會來了!

講道理,這個假設雖然腦洞大開了一點,但確實挺好展示了李二鳳的作用,沒了這個戰神,大唐就算靠着李靖等人統一了,那玄武門李建成多看朱祁鎮一眼,都算李建成心胸狹隘了。

不是,你說的是哪個戰神?朱祁鎮這個也先的戰神怎麼就不算戰神了?

拉倒吧……沒了二鳳根本不可能走到玄武門這一步,第一個秦王破陣的劇情估計就要寄了。

拉倒吧X2,就豬騎陣這素質,能不能得秦這個王號都兩說。

兩人互換位置估計互相都想不明白,天策上將:你五十萬大軍都能被俘虜?朱戰神:你三千兵馬就敢衝十萬?

朱祁鎮這劇本,別說李家老二了,我上我真行,外事不決問于謙,內事不決問于謙,人在後宮坐,賢名天上來。〗

第434章 十日動天下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第663章 欲圖東進當北上第588章 屏風說書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第464章 送人頭188.第188章 佛本是道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206.第206章 同病相憐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313.第313章 破百濟者好皇孫也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第642章 洪武帝你在嗎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第15章 吾弟字幼常第517章 但無能118.第118章 圓車船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191.第191章 萬王之王109.第109章 上架感謝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155.第155章 一騎當千第586章 北定中原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第626章 唐風圖冊第506章 終須一試247.第247章 晉龍游淺水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101章 發狂而終第581章 徐州故人第567章 天策府寶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249.第249章 大唐軍神第18章 雲妹350.一日請假條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54章 甘露殿看客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35章 正旦(續)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103章 白羆通好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第58章 侯音之憾第403章 百萬曹公390.第389章 醫科教條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第466章 生死抉擇第52章 江陵之謀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212.第212章 一歲除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第589章 去病棄疾第504章 鮮花着錦道267.第267章 閻行第47章 武廟傳世227.第227章 香積寺第498章 千秋畫卷第543章 共勉海疆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577章 家與天下第103章 白羆通好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第12章 划水的士燮第98章 全軍覆沒第507章 什麼叫兄友弟恭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284.第284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第650章 最好的事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525章 改弦易撤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212.第212章 一歲除第403章 百萬曹公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390.第389章 醫科教條135.第135章 來信去信240.第240章 十軍而圍第498章 千秋畫卷116.第116章 志若鴻鵠第436章 不給的你不許爭第631章 清脆巴掌175.第175章 徵人與火鍋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434章 十日動天下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第645章 風流之譽
第434章 十日動天下132.第132章 破滅的三興之火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第663章 欲圖東進當北上第588章 屏風說書第659章 咱大明國祚幾何第464章 送人頭188.第188章 佛本是道270.第270章 侯君集沒有休息日206.第206章 同病相憐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313.第313章 破百濟者好皇孫也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110.第110章 千古一相335.第335章 賊軍技窮,優勢在我第642章 洪武帝你在嗎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第15章 吾弟字幼常第517章 但無能118.第118章 圓車船302.第302章 割大姓以補百姓第405章 真有人在風口摔死的啊?361.第360章 蘿蔔開會191.第191章 萬王之王109.第109章 上架感謝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155.第155章 一騎當千第586章 北定中原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489章 仇讎奉爲神第626章 唐風圖冊第506章 終須一試247.第247章 晉龍游淺水178.第178章 誰爲名將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第101章 發狂而終第581章 徐州故人第567章 天策府寶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249.第249章 大唐軍神第18章 雲妹350.一日請假條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第54章 甘露殿看客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35章 正旦(續)190.第190章 不夜長安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第103章 白羆通好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7章 尊劉但不貶曹第58章 侯音之憾第403章 百萬曹公390.第389章 醫科教條156.第156章 忠誠的成都第423章 大炮開兮轟他第466章 生死抉擇第52章 江陵之謀157.第157章 我有大軍名仁德212.第212章 一歲除第490章 勒名悠悠衆口第589章 去病棄疾第504章 鮮花着錦道267.第267章 閻行第47章 武廟傳世227.第227章 香積寺第498章 千秋畫卷第543章 共勉海疆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365.第364章 一路向北第577章 家與天下第103章 白羆通好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第12章 划水的士燮第98章 全軍覆沒第507章 什麼叫兄友弟恭第598章 不如走於胡284.第284章 將軍三箭定天山第650章 最好的事379.第378章 推動歷史的隱形巨手第525章 改弦易撤383.第382章 疫間多少事212.第212章 一歲除第403章 百萬曹公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390.第389章 醫科教條135.第135章 來信去信240.第240章 十軍而圍第498章 千秋畫卷116.第116章 志若鴻鵠第436章 不給的你不許爭第631章 清脆巴掌175.第175章 徵人與火鍋238.第238章 巨舟橫江第434章 十日動天下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第645章 風流之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