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第230章 《祭侄文稿》

第230章 《祭侄文稿》

【2004年時候,英國的一個考古座談會上,倫敦大學學院考古研究院院長彼得·烏科提出了一個議題:

大英博物館中收藏的中國文物是否應該歸還中國?

一個英國人起身反對:

шшш ☢тt kǎn ☢¢ Ο

文物是歷史的見證。文物存在的最大價值是記錄歷史。當年我們搶劫中國的一剎那,這些文物和大英帝國發生了聯繫。所以,它們既是中國的文物,也是我們的文物。我們有理由保存它。

這個觀點的後半句話只能說不要臉到了一定境界,前半句話說的倒是沒錯,文物既是歷史的見證,既見證當時的歷史,也會被後來的歷史賦予新的價值。

就如被譽爲“天下三大行書”的《祭侄文稿》,這篇祭文是顏真卿心懷悲憤直抒胸臆,其中雖有塗抹,但反而更顯感情之充沛與真摯。

這篇倉促行書的祭文見證了安史之亂,見證了顏氏的滿門忠烈,見證了顏真卿寧折不彎的一生,同樣還見證了顏真卿在書法上的精進。

《中國通史簡編》讚譽顏真卿,稱初唐的歐虞褚薛四人只是二王書法的繼承人,盛唐的顏真卿,纔是唐朝新書體的創造者。

顏真卿本人就猶如一支毛筆,用前半生在盛唐汲滿了墨水,後半生以身作筆,用自己文昭武烈的一生書寫了安史之亂的大唐傾覆。

顏公去世後,《祭侄文稿》歷經名家與皇家內府收藏,先後見證了宋破滅、元一統、明興復、清入關。

歷經千年,原帖75釐米長的字帖,硬生生被接續加長到了530釐米,新接的紙上滿是歷代收藏者的跋文序言印鑑,也讓這幅國寶本身就有的史料價值變得更加豐滿。】

“強詞奪理!”

魏徵敬重顏氏忠烈,故而氣的臉都有點泛紅:

“若循彼輩之蠻理,我等掠其財奪其民,彼輩亦不得討還?”

“彼輩真是好不要丁點顏面!”

侯君集倒是若有所思:

“若依彼輩之蠻理,我等以刀兵加其身,便可予取予求?”

一時間他更是想起來了那玄奘法師所說的西方寶主之國,人無禮義,惟重財賄,只覺得說得一點兒沒錯,且彼輩千年過去一點長進都沒。

“如此豈不方便征伐?”

長孫無忌舔了舔嘴脣冷笑。

只可惜這英雖不明地理,但應當離的頗遠。

李世民不說話,只是靜靜觀摩着這副泣血祭文。

如後世所說,這字帖被接上不同顏色的紙變得極長,那些個新添的序言和跋語比祭文本身更長,更“工整”,但這些字都謙卑的列於一邊,絲毫不能遮擋這有多處塗抹修改的祭文之光彩。

書法亦是李世民的興趣愛好之一,雖工二王字,尤善飛白體。

此刻親眼看着這副字帖,李世民面多慨然之色:

“顏家祭文,亦可作盛唐祭文。”

說着念出了這文稿上顏真卿的悲憤之問。

“父陷子死,巢傾卵覆,天不悔禍,誰爲荼毒?”

誰爲荼毒?後世沒有明說,但李世民有自己對於兵權的看法。

從金吾衛,到禁軍,再到攻頡利時的行軍總管。

離天子愈遠,自決之權也就愈大,好讓將帥能便宜行事。

盛世時的萬里疆域,所帶來的便是自決權不輸於前朝諸侯王的節度鎮守。

邊將坐大,朝廷糜爛,強枝弱幹,只需要一個別有用心的節度,叛亂必起。

由此李世民反而有點興致勃勃躍躍欲試了:

先祖理應爲後輩遮風擋雨纔是,怎能事事都求後輩的萬全之法?

【但也許顏真卿自己本人都想不到的是,到了現代後,他曾經遭受過的不公待遇,在這幅國寶上又重新遭受了一遍。

《祭侄文稿》被譽爲天下第二行書,考慮到第一行書《蘭亭集序》據說被二鳳帶到了棺材裡,那說《祭侄文稿》是存世的第一行書也未嘗不可。

而且文物上有個說法,紙壽千年,絹本折半。

一千多年前的紙質祭文,展一次傷一次,看一次少一次。

如此的天下至寶反而被夷州主動借出送往倭國展覽,說的好聽叫文化交流。

但,盧浮宮不會把《蒙娜麗莎》外借,埃及不會將圖坦卡蒙的黃金面具外送。

《祭侄文稿》見證了一千多年前的一段國仇家恨,如此重逾泰山的至寶卻被夷州幾個別有用心者主動送到小日子展覽。

小日子與我們之間有着同樣的國仇家恨。

顏公自己定然無法想到,時隔千年,他的祭文還能見證賣國賊的醜惡嘴臉。

這讓人不禁想起來前面奸相盧杞惡意構陷讓顏公身赴險境時,另一宰相李勉對德宗的勸告:

失一元老,貽朝廷羞。

時過境遷,千載悠悠,以國重寶媚外,何不以溺自照?】

衆人首先回頭去看他們的陛下。

李世民耳根微紅,振振有詞道:

“朕乃愛寶心切!後世不亦有說,紙壽僅千年。”

“若無朕之愛惜,寶帖或喪於戰火,辱沒於賊人之手。”

“大家愛惜國寶,當受讚譽!”

長孫無忌跳了出來。

外戚之輩!魏徵心裡吐槽一句,隨即也不再在意。

貞觀臣子也多是比較驚訝,畢竟陛下如今還是龍精虎猛,驟然提起陪葬云云,便忍不住讓人多看兩眼罷了。

更爲關心的還是這《祭侄文稿》的遭遇。

魏徵皺眉,直覺得這後輩看來亦有自己的難處:

“看來即便過千年,寡廉鮮恥之輩亦不少也。”

“此顏公稿,文有悲憤,字字泣血,以此媚奴,數典而忘其祖。”

“夷州……”李靖坐的位置離地圖頗近,伸手便能觸碰到:

“陛下欲揚海軍,當取夷州珠崖。”

後世地圖之精確,匪夷所思,故而李靖依其而算,從泉州至夷州不過四百里遠。

侯君集跟上老將軍的想法,接着道:

“且從這夷州往東北,海上每隔二三百里便有島嶼,或可爲中繼,而趨倭奴國。”

李靖捋捋鬍子感覺這思考的有點遠,但亦不失爲一個方向。

從去歲新設海政起,各州便有張貼告示便尋造船大匠欲圖海船,明州與登州萊州等地也有了新的調命。

至去歲冬,將作監的中校署增設一位中校令,下轄二丞十監作,掌供海師諸事。

杜如晦對這些清楚的很,同樣點頭:

“海師今歲新設,用取夷州,恰如其分。”

……

對於《祭侄文稿》,張飛的感嘆簡簡單單:

“這後世,寫字還怪好看。”

“俺有空也要練書法。”

糜竺笑道:

“這歷代書法之變,看來亦暗含科學之道。”

“造紙之術愈好,紙價愈低,識文寫字之人方有餘裕精研書體。”

張鬆對此感慨頗深,拿起面前的一疊紙用手指撥了一下,感受着手感道:

“若非主公入益州,我等何從得知好紙之便利?恐還爲竹木簡牘之累。” 雖然早就知道京城有一位寫字很好看的大家蔡邕,但對於絕大多數只能用用得起簡牘,咬咬牙才能用得起絹的人來說,買不暈墨的左伯紙練書法?多多少少有點奢侈了。

糜竺笑眯眯:

“紙乃佐世之物,能興文,能利民,能開民智,能造社稷,亦能滅敵討賊,後世之讚譽,名副其實。”

早就對紙的前景有所預判的孔明徐徐出了一口氣:

“這唐有顏真卿,何其幸也。”

劉備搖頭,看着孔明真誠道:

“百年遺澤,顏真卿乃唐應得之人。”

“吾逢亂世,遇孔明方可嘆,何其幸也!”

兩隻手握在了一起,孔明暢快一笑:

“主公何必自謙?”

“亂世梟傑何其多也,存仁德察民心者,何其少也?”

劉備拍拍孔明的手背,感慨道:

“此乃備立身之本,亦乃後輩偏愛之本,不敢忘也。”

法正在一邊笑道:

“如今既有良紙,亦有裝裱技法,軍師當爲後輩多留真跡。”

孔明笑着一攤手:

“此前通光幕送後輩真跡,後輩不信罷了。”

並道:“書體非亮所長也。”

“與之相較,不如爲後世開科學之途,此乃足用萬世之良方,勝亮真跡千萬倍。”

“若是有生之年再能復西域,除倭患,則亮此生無憾矣。”

法正有點羨慕,自己還在爲漢中之功沾沾自喜呢,人家已經在考慮……

搖搖頭,法正決心不管其他了。

爲今之計,先保證不早死,然後復漢室之基,再去爭後世之名。

不過隨即法正想起來一件事,道:

“軍師,歸成都前,龐軍師在漢中收了個弟子,名喚姜維。”

孔明的笑容凝滯下來:

“啊?叫什麼名字?”

【安史之亂中,本是回京述職的封常清被捲了進去,潼關被斬。

而被他鎮守的安西,則是留下了他的功績與英名。

在此長大的張議潮就是聽着封常清的傳說長大的,年輕時的張議潮經常手抄封常清的遺書,奉已故的封常清爲師,並以學生自稱。

在潼關被斬之前,封常清冷靜的寫下了《封常清謝死表聞》。

在這封絕筆奏章中,封常清簡單回顧了平叛的戰役,不甩鍋,主動攬責,表示自己被殺是應該的。

即使“所將之兵,皆是烏合之徒”,即使“漁陽突騎之師,尚猶殺敵塞路”。

但封常清覺得,只要自己死的有價值就行,他希望自己之死能讓諸將引以爲戒,從而能順利平叛。

並在遺書中做了最後一次勸諫:望陛下不輕此賊,無忘臣言。

身亡作尸諫之臣,魂死作聖朝之鬼,是封常清最後的感慨。

而後來的事情咱們就都知道了,封常清的擔憂成真,潼關長安接連陷落,不知玄宗在惶惶驚逃的時候有沒有後悔過斬封常清?

這封遺書被封常清的副官抄寫帶回安西,廣爲人知。

七十年後張議潮一邊看着安西的危局,一邊手抄封常清的遺書,立志歸唐。

被張議潮手抄的《封常清謝死表聞》最終被其侄張淮深封於敦煌莫高窟。

又過了千年之後,十九世紀初莫高窟遭難,大批文物外流。

張議潮手抄《封常清謝死表聞》流入法國,如今藏於巴黎國立圖書館。

這封遺書也是如《祭侄文稿》一般,見證了安史之亂以及晚唐衰落。

同樣還見證了兩位忠臣的武烈平生,希望它有歸家的一天。】

“這玄宗定然一個字兒都沒看。”

張飛替這個名將不值得。

隨即便是感嘆:

“還好被這張議潮看到了。”

“這對師生,都是好漢子!”

“唯嘆惜封常清死的太過冤屈!”

光幕上展現的是張議潮手抄的版本,字跡清晰工整,讀起來也非常順暢。

劉備也嘆惜:

“誰說不是?如此名將,從容擔責,能識危難,臨終亦規勸。”

“這玄宗能將時局敗壞至此,實乃驚人。”

不過隨即就皺眉:

“一書見封常清之心與張議潮之志,如此至寶依舊流於異國,實乃憾事。”

張鬆趕忙安慰道:

“我等這後輩,登天亦可做得,或應其所言,至寶歸家之日,不遠矣。”

劉備認真道:

“若能如此,再好不過。”

另一邊孔明還在拉着法正詳細詢問:

那姜維怎麼就悄無聲息被接到漢中去了?

一時不察,竟被龐統捷足先登?

……

“尸諫之臣…聖朝之鬼…”

即使是魏徵,也被這封常清之心動容。

隨即他低聲道:

“此將待上實乃剖肝瀝膽。”

“唯望我唐,少一些如此枉死之忠烈。”

杜如晦則是另一個看法:

“這封常清,應稱得上後世那文山公所說的正氣之臣。”

“唐之尊立,唯賴此輩,武烈磅礴之心,凜冽萬古。”

兩人的看法有了微妙的差別,彼此對視了一眼。

房玄齡在一旁若有所思,私下裡更贊同杜如晦多一點。

畢竟這張議潮自出生起,安西就已經被吐蕃佔據。

不受唐澤,不見唐皇,但依然有歸唐之心,若說是忠君,似乎牽強了一點。

李世民則是沒想到,觀光幕所說,這兩個被他所記得的武將,竟還有這樣一層關係。

故而灑然笑道:

“如此看來,這張議潮確實稱得上盛唐一分氣象。”

“百年安穩之遺澤,至此方終。”

補上昨天的,今天的又踩線了故而修修改改。

(本章完)

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第766章 聽牆角345.第345章 馬良第29章 科技樹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第688章 恰逢好時255.第255章 留在人間第506章 終須一試第406章 夜復長安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第15章 吾弟字幼常第611章 國體不足惜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709章 一門三賢帝第46章 虎卒禁衛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632章 搖搖擺擺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491章 近代曙光356.第355章 擊砲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第431章 最“好”的時代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550章 奪淮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246.第246章 誓殺汝第708章 封建國有經濟第428章 沒錯,我真的謀反了(感謝roadwin大第457章 八百不同十萬同第420章 正主277.第277章 王玄策第813章 秦漢七璽第575章 異國故江第555章 父愛如山第800章 吾亦欲除吏第784章 留個體面356.第355章 擊砲172.第172章 一脈相傳235.第235章 偃月刀118.第118章 圓車船第718章 可憐哉第42章 殺人誅心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592章 大炮開兮267.第267章 閻行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41章 江東舊夢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206.第206章 同病相憐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152.第152章 升級咯第750章 別來無恙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603章 耶律約翰第457章 八百不同十萬同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第450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61章 二千斤第85章 玄德念陸遜第716章 明合漢風第42章 殺人誅心287.第287章 大非川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第731章 雙帝同輝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第732章 謝謝大哥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525章 改弦易撤130.第130章 獨眼龍李二鳳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第518章 稍遜風騷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268.第268章 插足雍涼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第682章 臨河叫罵
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第766章 聽牆角345.第345章 馬良第29章 科技樹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615章 君不見霍驃騎第688章 恰逢好時255.第255章 留在人間第506章 終須一試第406章 夜復長安208.第208章 天下江陵第15章 吾弟字幼常第611章 國體不足惜228.第228章 食盡鳥投林358.第357章 江東弟子多才俊第709章 一門三賢帝第46章 虎卒禁衛377.第376章 算學治國351.第350章 街亭大舞臺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371.第370章 陌刀立功第632章 搖搖擺擺162.第162章 燕雲十六州第667章 生不五鼎食死即五鼎烹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375.第374章 八百里秦川盡安387.第386章 太平道第491章 近代曙光356.第355章 擊砲第425章 與魯子敬同觀第431章 最“好”的時代第452章 苦一苦兄弟第600章 合算不合算第550章 奪淮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第408章 元卓穿珠算盤246.第246章 誓殺汝第708章 封建國有經濟第428章 沒錯,我真的謀反了(感謝roadwin大第457章 八百不同十萬同第420章 正主277.第277章 王玄策第813章 秦漢七璽第575章 異國故江第555章 父愛如山第800章 吾亦欲除吏第784章 留個體面356.第355章 擊砲172.第172章 一脈相傳235.第235章 偃月刀118.第118章 圓車船第718章 可憐哉第42章 殺人誅心369.第368章 喚我徵東將軍第592章 大炮開兮267.第267章 閻行第441章 秀下限的皇帝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41章 江東舊夢145.第145章 魏延之死206.第206章 同病相憐第499章 煤炭抗寒第593章 貢獻罄竹難書197.第197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595章 錙銖必較伶俐人第442章 衆愛卿爲何發綠?152.第152章 升級咯第750章 別來無恙第768章 請至華蓋殿第400章 論敗家沒輸過第603章 耶律約翰第457章 八百不同十萬同119.第119章 兵進益州第450章 玄宗青春限定版325.第325章 海權時代第645章 風流之譽第61章 二千斤第85章 玄德念陸遜第716章 明合漢風第42章 殺人誅心287.第287章 大非川第655章 Judy自是讀朱標第731章 雙帝同輝第629章 天下必有知我者第732章 謝謝大哥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第508章 燭影,斧聲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第525章 改弦易撤130.第130章 獨眼龍李二鳳389.第388章 佛道攻訐第518章 稍遜風騷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268.第268章 插足雍涼117.第117章 輕重緩急第662章 他說的好有道理第682章 臨河叫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