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9.第259章 大唐軍制

第259章 大唐軍制

看到光幕說的兵法之言,劉備則是想起來一件事:

“孔明曾言,欲修兵法?”

龐統警覺的支起了耳朵,孔明則是謙虛道:

“觀後世光幕偶有所得,對兵無常勢,與致人而不致於人之說有新解。”

“故而隨手著之,閒來讀之慢慢推敲。”

此前在荊州時孔明就與關羽討論過,當時便認爲那遊擊之法,本質便是《孫子》中的“致人而不致於人”。

後世有新詞名爲主動和被動,說白了就是要敵軍來應對你,而非你疲於奔命去應對別人。

龐統心中感嘆孔明真是一刻都不願閒下來。

並心中暗忖,既然如今他們內部的紙價已經愈發低廉,那是不是自己也沒事兒寫點東西?

畢竟若是按後世所說,哪怕記一下每天吃了什麼,只要能存至後世那也是文物呢。

再說了,如今已經幫主公謀取益州漢中,還在荊州與元直打了個配合。

那隻要平定關中,功績應該就有一些說服力了。

將來說不定這李衛公還得讀他龐統的兵書呢。

龐統看到了一個美好的未來,隨即就聽到孔明悠悠道:

“畢竟,等到授姜維兵法,總要有一些兵法見解吧。”

龐統感覺喉嚨有點發幹了。

同時還看到張飛對他擠眉弄眼,龐統回了一個警告的眼神。

隨即龐統故作鎮定道:

“孔明深思遠慮也。”

“惜哉如今韓遂佔據天水,因我軍與馬超略有親近,故而心生嫌隙。”

“不然定派精卒將那姜維一家接來成都。”

龐統的眼神對上了孔明似笑非笑的眼神。

眼神一觸即分,孔明嘴角噙笑,重新看向光幕道:

“士元有心了,不過成都路途遙遠,若真能提前接來,留於漢中便已足夠。”

“畢竟鳳雛之才舉世皆知,亦爲良師。”

張飛看了看兩位軍師,眼含笑意。

但桌子下面手正緊緊捏着自己大腿,生怕笑出聲。

劉備清了清嗓子,轉了個話題:

“這宋既有定這武經,亦有毗鄰之外敵可供練兵。”

“且還有如八牛弩之利器,如何能武德荒廢?”

龐統雖然覺得主公的清嗓子似是在掩蓋笑意,不過也順着轉話題道:

“兵法不缺,軍械不缺,既如此,或軍制有缺,或外敵強悍。”

荊州的軍報所有人都看得到的,最爲離譜莫過於樊城。

巨舟趨城便能壓制城牆,以特製鈍頭箭濫射,破其城頭與士卒銳氣,最終一攻而下,前後不過七日,超乎所有人的想象,而且龐統還記得後世宋朝滅前也是在襄樊苦戰:

“然那宋能與蒙古於襄樊僵持十幾年,可見這外敵即使強悍,也還沒到不敵的地步……”

搖搖頭,龐統只覺得這宋朝越看越讓人迷惑。

【相較而言,《李衛公問對》中最有價值的是牽涉到唐朝軍隊的部分。

軍隊的編制構成,對應的打法要領,以及步騎協同的玩法,這些都是能直接學習套用的。

這些戰法闡述的部分,作者很難塞私貨進去,因此其內容的精華得到了較好的保留。

在唐軍的編制上,李靖規定一個將軍將兩萬兵,戰鬥兵員一萬四千人,分七軍,並嚴格規定騎兵至少要佔據三分之一。

而其他兵卒上,李靖細分了弓手、弩手、馬步兵、跳蕩兵、預備奇兵等,按需選用。

一個常規的作戰軍團,基本上是跳蕩兵2900,步騎混合的奇兵2900,弩手2000,弓手2200,輜重兵6900。

以及最重要的,堪稱是軍團主力的至少名4000騎兵。

唐軍後來的軍制大差不差,而如何能將這四千騎兵玩兒出花,就是最能體現唐軍將帥戰術差距的地方。

縱觀初唐戰爭史,整體來說基本上就是幾大類作用:

滅突厥時長途奔襲,偷襲敵軍帥帳。

滅吐谷渾時的騎兵千里追擊,同樣喜歡用此法的還有李世民以及蘇定方,蘇定方滅西突厥時,從如今新疆的阿爾泰山一路追擊到如今的吉爾吉斯斯坦境內,從炎炎烈日追到天降大雪,四千裡奔襲最終滅敵凱旋,咱們後面有機會說一說。

香積寺之戰的迂迴夾擊戰術。

李世民滅竇建德的騎兵奔襲切斷補給線打法。

而最有技術含量的當屬唐軍的步騎協同戰術。

唐軍列陣後,敵軍接近到220米時弩手開始放箭,90米時弓手開始放箭,30米時弓手退後繼續遠程壓制,弩手棄弩換刀,準備作爲預備部隊接敵。

正式接敵後首先頂在前面的是前鋒軍與中軍,若是未能滅敵,軍陣兩側的騎兵和預備隊會衝上去,讓主力撤下休息輪換爲預備隊。

也正是靠着這一套完善科學且省錢的打法,唐初纔不至於陷入窮兵黷武的境地。

就如李靖滅吐谷渾一般,後來蘇定方滅西突厥長途奔襲也不過花了四個月,可以說相當有李靖風采。】 甘露殿衆人看的聚精會神,光幕上用非常粗糙的一些方塊圓圈,配合文字說明來回移動,給他們展示了唐軍的戰法。

李靖同樣也看的饒有興趣:

“此戰法,與此時頗不同也。”

李世民倒是很理解:

“後輩亦說,此書乃託藥師之名僞作,多半亦是成於那玄宗的開元前後。”

“那撰書之人,所知曉唐軍軍制自是與此時大不相同。”

李靖同意:“但依然價值非凡。”

幾位將軍都同意李靖的判斷,但更感興趣的還是後面具體的戰役案例。

李世民倒是看的很開心:

“李老將軍滅突厥與吐谷渾兩戰,可爲後世用騎兵之垂範。”

李靖趕忙推辭:

“滅突厥乃是陛下廟算在握,方能一戰顯功。”

“而吐谷渾如今尚存,不敢此時邀功。”

而也就在君臣相互謙讓時候,蘇定方的名字跳了出來。

正在乖乖聽講,打算將這些乾貨牢牢記在心裡回去琢磨的蘇烈一時間有點難以置信:

我也能滅國?而且還是久踞西域的突厥汗國?

李世民的眼睛亮了起來,光幕此前說的初唐零散事情他記得老清楚了。

西突厥滅於高……哦不對,滅於兒子李治在位時候。

而此滅國戰的操刀者此刻就站在自己面前!

因此皇子治那剛學會走路的身影在李世民心裡轉了一圈就被扔到扶餘國去了。

這蘇定方如今正是大好年華,合該重用,給他天可汗的功勞本上再添一筆!

何必要蹉跎上二十年以後呢?

而且最重要的是,這蘇定方比他李世民還小上一歲,正適合拿來培養爲良帥。

看光幕前面的消息李世民是鬱悶的。

段志玄領軍,無功而返徒耗糧草。

侯君集滅國,居功驕矜最終謀反。

甘露殿的李世民是能夠推測出來光幕歷史中自己的想法的。

因爲這兩人都是秦王府舊人,而且都比較年輕。

後來重用兩人應當是爲了培養出來一個能接替李靖的帥才,但是都失望了。

而如今看着這個比自己還小一歲,但行事頗有李靖之風的蘇烈……李世民眼光炙熱。

他大唐皇帝似乎有希望在貞觀一朝完完整整滅了突厥了。

一旁的李𪟝則在盤算。

都不用去仔細看地圖,閉着眼就能回想起來:

從長安往西,能稱國者不過吐谷渾、高昌、龜茲、西突厥、吐蕃。

如此說來,無主之功居然僅剩龜茲?

不不不,李𪟝在心裡搖了搖頭,高昌原本是侯君集功勞,如今可就未必了。

他李𪟝好歹初唐三戰神,而且後世評他知忠義,怎麼看應當都要比那侯君集靠譜吧?

完全沒有看到李𪟝熱切的眼神,李世民龍行虎步過去,非常不避嫌的拍了拍蘇烈的肩膀:

“定方少年英才,宜當勉之。”

“明日起便隨藥師多覽察吐谷渾之近況。”

李靖自然懂得陛下意思,但看着不過三十一歲的陛下拍着三十歲的人誇少年英才,感覺還是怪怪的。

蘇烈沒空計較這個,當即大喜應下。

……

張飛和趙雲感覺今天這一趟算是來對了。

光幕上那簡單的戰陣演示,對兩將來說重逾珍寶,當即都用紙筆盡力繪了下來。

同時趙雲也在心裡感嘆這唐朝的豪橫。

一個所謂的集團軍下轄七軍,騎兵加上馬步兵,至少有五六千匹良馬。

而主公現在有多少良駒呢?

不過他這個雜色義從的三百駿馬而已。

並且就這三百騎當中,正經的幽州馬也不過百餘騎,剩下的都只能說是北地馬,在荊州和益州用用還行,對上握有河北的曹賊,是定然不夠用的。

而這唐朝呢?趙雲私下算過,安史之亂前後的參戰的唐軍至少有實打實的四十萬人。

按兩萬人爲一軍,置五千良駒來算,這盛唐時單單常備的駿馬就有至少十萬匹。

而養馬場並不可能全部都是駿馬,在算上概率……

趙雲已經不想去算了。

此時他對這安史之亂也感到了心疼。

四分豔羨,三分嘆息,兩分痛心,還有一分惋惜。

便是趙雲對那滅於內亂的大唐精軍最真切的感情。

(本章完)

第47章 武廟傳世第577章 家與天下272.第272章 以德服人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第605章 十世明君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顏氏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41章 江東舊夢第3章 阿斗也是不爭氣的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193.第193章 科舉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198.第198章 世家跪族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第108章 一年始動136.第136章 斷頭將軍第435章 荒唐一夢第414章 爛攤子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175.第175章 徵人與火鍋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第493章 迎送一宵中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640章 有羨慕但不多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550章 奪淮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50章 水師與推演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第619章 經典換經典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第574章 天賜寶地第544章 管不管第459章 酸鹼中和第560章 就是大送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第470章 北狩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第592章 大炮開兮310.第310章 大唐宰相與美婦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563章 歌未竟140.第140章 臉探草叢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207.第207章 南下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258.第258章 大唐國師李靖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350.一日請假條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264.第264章 遲來的戰後350.一日請假條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第26章 想當先鋒 先學罵人第484章 豆粕第406章 夜復長安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397.第396章 自斬命脈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186.第186章 洛水放屁第509章 版本迭代第505章 餘壽十七第521章 請客吃飯第29章 科技樹第526章 志在安民第471章 那就謀反122.第122章 大陳設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第639章 幸災樂禍第514章 雍熙北伐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49章 農家少閒月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207.第207章 南下275.第275章 制衡之道
第47章 武廟傳世第577章 家與天下272.第272章 以德服人333.第333章 西極道九千九百里144.第144章 大漢脊樑317.第317章 鬼子拜壽329.第329章 三千年未有之變局第605章 十世明君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327.第327章 某不具名的完顏氏226.第226章 四萬義軍第416章 東有舊人慾相見第656章 大豬蹄子錦衣衛第41章 江東舊夢第3章 阿斗也是不爭氣的360.第359章 銀鈴響,錦帆揚193.第193章 科舉311.第311章 貞觀第一大噴子第536章 北宋與政治正確198.第198章 世家跪族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第108章 一年始動136.第136章 斷頭將軍第435章 荒唐一夢第414章 爛攤子312.第312章 朕沒生氣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第597章 地方割據政權293.第293章 烽火臺與信號塔175.第175章 徵人與火鍋260.第260章 妖道徐茂公第493章 迎送一宵中第398章 兩大一小同生死第640章 有羨慕但不多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第550章 奪淮183.第183章 豪強進化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第50章 水師與推演380.第379章 是歲大疫第619章 經典換經典第410章 你一直在笑根本沒停過370.第369章 幽並爭鋒第574章 天賜寶地第544章 管不管第459章 酸鹼中和第560章 就是大送374.第373章 簡雍上京記160.第160章 痛擊我的隊友第470章 北狩384.第383章 威恩大行魯子敬300.第300章 拿什麼換回你,我的愛徒129.第129章 魔法晉書目錄第592章 大炮開兮310.第310章 大唐宰相與美婦第516章 兒孫自有兒孫福第563章 歌未竟140.第140章 臉探草叢第454章 請魯子敬題字207.第207章 南下322.第322章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252.第252章 爲國不惜身第474章 長安有二怪359.第358章 突入江東第476章 打西邊來了個太陽372.第371章 士別一日,魂斷江陵258.第258章 大唐國師李靖363.第362章 荊南變第424章 一握一帶一同一觀350.一日請假條第409章 我們之間有可喜的厚障壁了264.第264章 遲來的戰後350.一日請假條123.第123章 出祁山(35K)第26章 想當先鋒 先學罵人第484章 豆粕第406章 夜復長安256.第256章 隋唐嘉話397.第396章 自斬命脈159.第159章 生子當如孫仲謀186.第186章 洛水放屁第509章 版本迭代第505章 餘壽十七第521章 請客吃飯第29章 科技樹第526章 志在安民第471章 那就謀反122.第122章 大陳設367.第366章 鼠輩何足道哉392.第391章 人類根深蒂固之疾第639章 幸災樂禍第514章 雍熙北伐378.第377章 人生贏家劉勝第549章 搜山檢海求和第49章 農家少閒月121.第121章 大漢忠良馬滅爸第404章 爐渣的另一種用法207.第207章 南下275.第275章 制衡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