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三十一章 攪動一池死水(上)

後世不少對明代歷史有所瞭解的人都會產生一個疑問,爲什麼這麼一個強盛一時的朝代會因爲幾支突然冒起的農民起義軍,以及東北的辮子一族就突然滅國呢?

要知道,即便是被後人視作諸多中原王朝裡軍事力量最弱的南宋,在抵抗蒙人大軍時也足足擋了六十多年,可大明卻在短短十多年時間裡就分崩離析,盡歸外族之手了。而且,真論戰鬥力,當時橫掃天下,席捲歐亞大陸的蒙人騎兵可比那白山黑水間的辮子族要犀利得多了,這實在叫人困惑。

對此,有人歸結爲外因,比如氣候的變化,小冰川時期的突然到來導致農作物銳減,百姓流離失所,只有造反。再比如土地兼併嚴重,使得朝廷民心俱失,終至再無肯爲國效力的地方力量。

也有人總結了內因,比如最後幾任君主的一連串錯誤決定,以及朝中黨政不斷,內耗嚴重。但這一切,都似乎依然無法完全解釋前面的這個問題。

至少楊震覺着這些都不是大明朝就此被滅的直接原因。本來,他還有所疑惑,但在得知此次宣府之事,又着重叫人追查北地軍中的情況後,一個結論已從他的心裡成形——大明所以連區區幾路泥腿子組成的起義軍都滅不了,連剛從山林間冒出來的幾萬辮子軍都抵擋不住,追根究底是軍隊作不了戰的緣故,而軍隊所以失去戰鬥力,則是它徹底糜爛的表現!

其實大明建國之初時的軍力可是相當強盛,不但能從中原數路義軍中脫穎而出最終問鼎天下,而且在成祖皇帝時深入草原,直殺得以前不可一世的蒙人分裂逃竄。要知道,這時他們的對手可不再是當初還在中原時被酒色掏空的蒙人貴族,而是重新恢復了野蠻和活力的蒙族戰士。

可就是這麼一支強大的軍隊,經過兩百年,甚至不過一百五十年後,便完全變得極其軟弱可欺了。正德嘉靖朝時,一些從海上流竄而來的倭寇就殺得東南各府人心惶惶,最終只能靠着數年生聚教訓纔將之剿滅;而後北邊和東北的邊患又不斷出現,刺激着滿朝君臣的精神。

這一切,固然有土木堡之變後朝廷重文輕武的緣故,但真正導致這一切的,還是邊軍將領們只是一味追求利益而不思練軍報國。邊軍,到了眼下這個時候,早成了那些手握軍權的將領們斂財的籌碼了。

真要論起來,這一切的根源又在大明的軍制上。太祖皇帝在創立衛所制時,爲的是穩定,就如他稱帝后所頒佈的一系列其他詔令般,它們都限制了整個天下的變化。匠戶、軍戶、民戶的身份劃分,讓某一類人的子孫只能生活在這個圈子裡,卻再無跳出去的可能。

相比起來,匠戶和民戶的子孫還稍微靈活些,他們至少能通過科舉來改變自身,但軍戶,這個存在於更加刻板的軍隊中的人羣就幾乎看不到半點改變的可能了。你爺爺是校尉,只要沒犯什麼過錯,又沒立什麼

功勞,到了你孫子那一輩時,他依然只會是個校尉。

同樣道理,將領的子孫也將一直都是帶兵的將領。如此一來,處於邊關的將門世家也就出現了。雖然在名聲上,他們比不了地方上的科舉大家族,但真論實惠,他們其實是要高過那些大世家太多了。

上百年,幾代人的經營,讓這些將門世家在邊軍中擁有了極大的勢力。而爲了發展鞏固自己的勢力,他們就得收買身邊的親信兵馬,於是名義上屬於朝廷,其實卻更多聽從這些邊關將領的私兵就大量出現。這些私兵在軍餉等各方面待遇上要遠超過一般的兵卒,至於他們的這些多出來的收入打哪兒來?自然是從別的衛所官軍口中奪出來的,而他們在無法反抗的情況下,只得逃出軍隊另謀生路。

但在朝廷兵部的簿冊上,這些名字卻依然還在,朝廷還是得每年發放軍餉等各種補給給他們,而這些就全落入了地方將領的腰包之中。於是,邊地軍隊的真實數量越來越少,但朝廷的支出卻並未有任何減少,便宜的只是那些貪婪的將領。

待到強敵真正出現時,這些將領爲了保存自己的實力,往往只是稍作模樣便帶兵罷戰,一如後世倭人入侵中原後的各大軍閥的表現一般。

這纔是擁有上百萬軍隊的大明爲什麼會在短短十幾年裡就被徹底顛覆的直接原因了。至於這些將領,有部分爲了苟活而投敵賣身,剩下的則被人一一擊破。

不過覆巢之下豈有完卵,這些人的最終結局都很是悽慘……

其實這些將領所做的事情並不隱蔽,朝中那些掌權的官員也是有所耳聞,只要肯用心去查,一定能查出證據,從而在徹底無可挽回之前改變這一切。

但偏偏這些朝中高官在此事上又畏首畏尾,投鼠忌器起來。

他們所擔心的有二,其一便是那些將領已略成氣候,若自己真向他們下手,狗急跳牆下他們帶人投敵或是造反兵變了怎麼辦?到那時,先不說朝廷的損失,光是責任就夠自己喝一壺的。

其二則是,其實大多數邊關將領也和朝中官員有着利益上的勾連。如楊震他們查出來的,關於部分官員的子侄親人就是被派去邊地鍍金領軍功,隨後纔好做進一步的安排。這樣一來,他們就完全成了利益共同體,誰又會害自己呢?

隨着時間的推移,這種損公肥私,同時挖空邊軍實力的弊病越來越嚴重,而整個軍隊系統則成了一潭發臭的死水,看着沒什麼問題,但只要攪動一下,其中的種種便會徹底浮現在人們面前。

只是在原來 的歷史上,終明一朝,都沒有哪個人有這個能力和勇氣來攪動這潭死水,直到最終那個時刻的到來……

但現在,情況顯然不同了,因爲有了楊震的出現!

在從鍾裕口中得知了某些原委後,楊震便已下定了決心,要把這靜止的死水徹

底攪動起來。哪怕因此會樹立許多敵人,他也無所畏懼。而且,他並不認爲那些人能真正威脅到自己這個錦衣衛都督。

不過在做此之前,他還得做些準備,至少要掌握到足夠多的實證,才能讓身居皇宮大內的天子相信自己的一番苦心。

好在,錦衣衛最擅長的就是這個,楊都督一句話下去,隱藏在各大衙門,甚至是邊軍中的密探們就迅速動了起來,不過六七日,他手頭就已獲取了大量這方面的信息,這讓楊震知道,時機已然成熟。

皇宮大內。

面前的御案上依然堆積了不少的奏疏等待着自己批閱,但心神躁亂的當今天子萬曆卻實在靜不下心來處理這些瑣碎的事情。

今天距離宣府的八百里加急已過八天,但除了決定從附近州縣調遣一部分兵馬過去支援外,朝廷就再沒有拿出個像樣的章程來。而更叫他感到煩躁的是,到了今日的朝會上,羣臣對此事依然是三緘其口,非得自己點了名,他們才說幾句話,而且這話也都是沒什麼用處的虛話空話。

這些臣子都這個時候了,居然還在瞻前顧後,生怕因爲說錯話而影響了自己的前程。這些傢伙,還是不是我大明的官員了,怎麼就沒一個肯替朕分憂的呢?

想着這些,萬曆的臉色就顯得越發的陰沉了,這讓侍候在旁的那些內侍一個個更是連大氣都不敢喘上一口,生怕惹怒了天子,遭無妄之災。要知道,就是幾天前,連孫海孫公公這樣深得陛下寵信的人也因爲一點小事而險些領了廷杖呢。

他們正想到孫海呢,就見他小心翼翼地打開殿門走了進來,來到天子跟前後,便小聲道了聲:“陛下……”

“唔?”萬曆正想着心事呢,聽得招呼,便下意識地應了聲,擡眼見是孫海,神色倒是一緩:“什麼事?”前兩日因爲自己心情煩躁所以訓斥了孫海一番,差點讓他去受廷杖,這讓皇帝心裡不覺對其有了一絲歉疚。

孫海見天子顏色和緩,提着的心算是放了大半,這兩日他可着實夾緊了尾巴做人,不敢有絲毫放肆。不過,剛纔有人來報是楊震在宮外求見,他自然不好不幫着來稟報一聲了:“陛下,楊都督在宮外求見,說是有要事稟奏。”

“嗯?楊卿他有要事稟奏?”萬曆稍微愣了一下,隨即又想起了什麼:“是啊,他都有好幾日未進宮來了,朕也正想找他呢。去,把他宣進來說話。”

孫海忙答應一聲,退了出去。

過了一陣子,楊震便在其引領之下走進了殿來,在行了君臣之禮後,萬曆頗有些感慨地道:“楊卿,你最近可有些時日未來見朕,卻是在忙什麼哪?”

“回陛下,臣因爲得知北邊戰事而心下不安,故而多日來一直在查相關之事,今日終於有了些眉目,特來稟奏陛下!”楊震當即說道。

(本章完)

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四百三十章 歸京(下)第九百八十五章 宿命之戰(上)第七百零六章 張文明之死(終)第八百八十九章 漫長一日之申時(下)第三百十七章 西行路上之夜殺(上)第十五章 登門第五百零四章 水患亦人患(六)第四十七章 突襲(上)第八百九十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獲利者第七百五十三章 幫手第一百五十三章 軟紅樓風波(三)第二百十四章 揚威(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雨不眠夜(五)第三百八十章 陷阱第七百六十五章 反客爲主(下)第九十七章 雨澆梅花(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毒計(中)第二百十四章 揚威(五)第七百八十九章 五日後(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的後招(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幕後黑手(下)第五十二章 到達第八百四十章 逝去第四十九章 突襲(下)第四十二章 大幕將落第九百四十一章 變卦第一百五十三章 軟紅樓風波(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季(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中秋殺人夜(二)第七百八十章 西南大亂(上)第九百三十章 亂不得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回杭州城第八十九章 瘋狂推理第一千零三章 獻槍第二百四十五章 世事總難料(上)第三百章 人心惶惶(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會試風波(九)第七百六十八章 一網打盡(上)第九百七十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七十一章 公然爲敵(中)第九百三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幫手 (七夕快樂~)第一百八十一章 非常手段第九百四十四章 故地故人(下)第九百十六章 大有蹊蹺第三百十七章 西行路上之夜殺(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塵埃落定(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九百十一章 進宮陛見第七十章 故伎難再施第四百零六章 變生肘腋第九十八章 真相(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零八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零九章 越活越回去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事皆備第四百三十五章 新家(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酈家困境(下)第八百十二章 出人意料(下)第四百零八章 趁勝追擊(上)第九章 賭一把第一百七十章 抗災(上)第八百章 暗夜殺機(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能和你一起睡嗎?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大婚(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禍水東引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離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毒攻毒(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京營軍演(終)第八百十七章 意外收穫(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八百九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上)第九十八章 真相(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五日後(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操練(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京營軍演(上)第四百一十章 主持大局(上)第五百一十章 打草驚蛇(下)第五百十八章 勢同水火(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七百九十一章 以血還血(上)第九百九十二章 捷報傳來(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發難(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宮前夕第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中)第六百一十章 聯手(上)第六百零七章 瘋子縣令(中)第九十八章 真相(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正面相抗(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促膝長談(下)第八百零九章 剿賊白家村(下)第六十八章 話不投機第一千二十三章 錦繡大明第六百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雲密佈第六百八十五章 倒黴的刑部和天牢
第一百四十章 真相背後的真相第四百三十七章 兄弟相見第四百三十章 歸京(下)第九百八十五章 宿命之戰(上)第七百零六章 張文明之死(終)第八百八十九章 漫長一日之申時(下)第三百十七章 西行路上之夜殺(上)第十五章 登門第五百零四章 水患亦人患(六)第四十七章 突襲(上)第八百九十章 漫長一日之酉時(上)第五百三十六章 獲利者第七百五十三章 幫手第一百五十三章 軟紅樓風波(三)第二百十四章 揚威(五)第三百四十三章 雷雨不眠夜(五)第三百八十章 陷阱第七百六十五章 反客爲主(下)第九十七章 雨澆梅花(下)第三百六十九章 毒計(中)第二百十四章 揚威(五)第七百八十九章 五日後(上)第五百六十四章 各自的後招(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幕後黑手(下)第五十二章 到達第八百四十章 逝去第四十九章 突襲(下)第四十二章 大幕將落第九百四十一章 變卦第一百五十三章 軟紅樓風波(三)第七百八十五章 請君入甕第二季(上)第三百七十二章 中秋殺人夜(二)第七百八十章 西南大亂(上)第九百三十章 亂不得第五百三十九章 重回杭州城第八十九章 瘋狂推理第一千零三章 獻槍第二百四十五章 世事總難料(上)第三百章 人心惶惶(上)第六百七十四章 會試風波(九)第七百六十八章 一網打盡(上)第九百七十章 大局已定第四百七十一章 公然爲敵(中)第九百三十六章 殺雞儆猴第二百四十四章 新的幫手 (七夕快樂~)第一百八十一章 非常手段第九百四十四章 故地故人(下)第九百十六章 大有蹊蹺第三百十七章 西行路上之夜殺(上)第四百二十八章 塵埃落定(下)第二百八十三章 一語驚醒夢中人第九百十一章 進宮陛見第七十章 故伎難再施第四百零六章 變生肘腋第九十八章 真相(上)第七百五十八章 左右爲難第七百零八章 艱難抉擇第一百零九章 越活越回去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事皆備第四百三十五章 新家(上)第一百五十七章 酈家困境(下)第八百十二章 出人意料(下)第四百零八章 趁勝追擊(上)第九章 賭一把第一百七十章 抗災(上)第八百章 暗夜殺機(下)第二百八十一章 我能和你一起睡嗎?第五百零三章 水患亦人患(五)第六百六十一章 天子大婚(上)第七百五十七章 禍水東引第八百三十一章 將離第六百四十八章 以毒攻毒(中)第四百九十五章 京營軍演(終)第八百十七章 意外收穫(上)第二百四十二章 他鄉遇故知第八百九十二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上)第九十八章 真相(上)第七百八十九章 五日後(上)第四百五十三章 操練(上)第四百九十二章 京營軍演(上)第四百一十章 主持大局(上)第五百一十章 打草驚蛇(下)第五百十八章 勢同水火(五)第一百六十九章 禍不單行第七百九十一章 以血還血(上)第九百九十二章 捷報傳來(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發難(上)第二百四十七章 入宮前夕第七百六十二章 借刀殺人(中)第六百一十章 聯手(上)第六百零七章 瘋子縣令(中)第九十八章 真相(上)第四百七十四章 正面相抗(二)第七百三十六章 促膝長談(下)第八百零九章 剿賊白家村(下)第六十八章 話不投機第一千二十三章 錦繡大明第六百十五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下)第七百七十五章 戰雲密佈第六百八十五章 倒黴的刑部和天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