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三章 于謙祠中明心志(上)

即便心中有再多的不捨,可楊震即將離開杭州,離開浙江,前往北京的事實卻已無法更改。要不怎麼說,人生不如意者十有八九呢?

唯有知道分離後的惆悵,楊震和洛悅潁才更珍惜眼前相聚的日子。在還未正式出發前,楊震便陪着她遊遍了杭州各處名勝與風景絕佳處,西湖畔、孤山上、林隱寺、嶽王廟……都留下了他們的身影與腳步。

眼見三月將了,唐楓等人已把一切都準備妥當,就要出發了,洛悅潁這日又把楊震約到了一座氣派遠不如旁邊嶽王廟恢宏,遊人更是少之又少的小小祠堂之前,這或許是他們在楊震去京前最後一次相聚了。

看着祠堂上方所題的于謙祠三個蒼勁有力的大字時,楊震心中不覺產生了一個古怪的念頭:“怎麼後世與郭德綱同臺表演,喜好抽菸、喝酒、燙頭的於老師居然會被人供起來?”當然,他心中其實很明白,此于謙必然不是彼于謙。

洛悅潁可不知他的想法,神色有些複雜地看了一眼那祠堂,眼中既有崇敬,亦有無奈,隨後纔對楊震道:“二郎,你可知道這祠堂供奉的是什麼人嗎?”

“這……你是覺得我連於謙兩字都不認得嗎?”楊震半開玩笑地說了一句,隨後才搖頭道:“說實在的,我確實不知這位先賢究竟是何身份。”既然能被後人立祠供奉,顯然是青史留名的英賢,只是楊震無論今生前世都沒有這方面的記憶。

洛悅潁聽了後,雖感失望,卻也能理解。或許如今大明天下,也只有那些當官的或是讀書人,或者杭州當地百姓還記得這位救大明於危亡之際的大英雄了吧?所以楊震身爲湖廣的一名武人,不知于謙爲何人倒也不是不能理解。

“咱們進去一看,你就能知道他的身平了。”洛悅潁也不直說,和楊震手挽着手就進了祠堂大門。在走過植有蒼松翠柏於兩旁的走道之後,他們便瞧見了一座大殿矗立於眼前,只見殿門兩邊寫有兩句對聯——“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

楊震一見這對聯,心中就是一動:“這聯,我以前似乎在哪見過。”

“這是於少保少時所作的一首明志之詩,名爲石灰吟,全詩只有四句:千錘萬鑿出深山,烈火焚燒若等閒。粉骨碎身渾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間。此處只是摘取了後面明志的兩句爲聯而已。”洛悅潁對此顯然很是瞭解,清楚地解釋道。

楊震聽了這首詩,才依稀記得這是自己小時候唸書時曾讀過的,當然這個小時候指的卻是前世了。他沉吟着品味了這首詩半晌,才點頭道:“此詩雖然沒有如李蘇般的宏大氣魄,也無多少優美的辭藻,但讀來卻有一種叫人動容的無懼無畏之氣勢。這位於少保既然能做出此詩,想必一定是個心志堅定的大英雄了。”

“正是,他確是我們杭州城,我們整個大明天

下的大英雄。”洛悅潁毫不掩飾自己對於謙的崇拜之情,說着和楊震一起走進了殿門。

殿內是一座丈許來高的文人官員塑像,只見他面容剛毅,目光深邃,穿着一襲紅色官服,端然而坐,自然就是于謙的神像了。

進門之後,洛悅潁的神情變得更加肅穆,也不再與楊震說話,先在神像前的蒲團上跪下,恭恭敬敬地磕頭行禮。楊震見狀,也不幹站着,與她一道並排向于謙行了一禮。雖然他現在都不知于謙到底有何功績,但看洛悅潁這模樣,自然知道此人之偉大了。

在默默祝禱之後,洛悅潁才起身,帶着楊震從大殿後門而出,來到了一條迴廊之上。這回廊牆上,掛着好些幅圖畫。洛悅潁引着他來到最開始的那一幅畫前,這纔開始講解起來:“于謙,於少保,乃是我杭州錢塘縣人,生於洪武三十一年,年少苦讀不輟,於永樂十九年中進士,其後於宣德初年授官御史。他曾在宣德帝平定叛王朱高煦之亂中立過些功勞,並在平叛後,以言數朱高煦之罪而被天子賞識。其後,官運一路平穩,待到正統年間,因爲得罪了大權監王振而下獄,險些遇害。這一路走來,於少保爲官清正,也確實立下了不少的功勳,爲官場中人所稱頌,但卻並非人們建此祠堂的原因。”

“哦?難道他之後又做了什麼驚天動地的大事嗎?”

“就是用驚天動地也未必能形容他之後所做的事情,能用的,只是救危存亡,解黎民於倒懸這樣的字眼。”洛悅潁一面說着,一面引着楊震在迴廊中緩步走着,指這一張張畫,告訴他這是少年苦讀,這是金榜題名,這又是指斥奸邪……

待畫過三分之一,她才指着一張上面畫着一座城池,外面卻被無數士兵包圍的畫道:“正統十四年,發生了我大明立國以來最大的一件險事,土木堡之變。英宗皇帝因爲受權監王振的蠱惑御駕親征瓦剌,結果卻被瓦剌也先所敗,數十萬大軍毀於一旦不說,就連英宗天子也落入敵手。”

“竟還有這等事情?”楊震有些難以置信地說了一句。

洛悅潁看了他一眼,輕聲道:“這畢竟是我大明朝開國以來最大的恥辱,官府也不會提及,就是這兒也沒有提到土木堡的圖畫,所以並未有多少尋常人知道此事。不過這事,也不是他們能掩蓋下去的,後世史書中總會留下一筆。”

在說了這兩句後,她才把話題重新扯回到于謙的身上:“天子身陷敵手還不是最危險的,更可怕的是,瓦剌大軍趁機襲破北方重重關隘,大兵直指我大明都城北京,兵臨城下。

“當是時,朝中羣臣皆已膽寒,又沒了做主的天子,一時間,有人提議遷都,甚至有人提議行賄投降的,眼看着南北宋被外族所滅的故事又要再一次上演了。”說話間,她已和楊震走到了下一幅畫前,那上面所畫,是一人在大

殿之上慷慨陳詞,直說得其他衆人都無言以對。

“好在我大明還有於少保,使舊事無法再生。少保在此危亡時刻,不惜自己的身家性命與名聲,毅然決然地挺身而出,指斥那些想要遷都或投降的乃是誤國誤民,堅決要求出兵與敵一戰。同時,他還將英宗之弟朱祁鈺立爲天子,以穩固國本人心,然後以兵部尚書的身份指揮全國大軍與瓦剌在北京城下一戰。

“黃天不負苦心人,在於少保的指揮下,此一戰,盡破瓦剌大軍於北京城下,從而化解了一場巨大的危機,使我大明得以延存至今。而於少保之功勞,也足以彪炳史冊,爲後世萬人景仰。”

聽完她這一番講述,就是楊震,也不覺對於謙肅然起敬。覺得自己剛纔在其神像前的叩拜還不夠虔誠,恨不能再回去重新叩上一次。畢竟,像這等能在國家危亡關頭不顧自身挺身而出,而且還把事情辦成了的,確實是史書上都少有的。他在沉默半晌後,才道:“想不到於少保竟如此了得,實在是我等後來之人的楷模哪。”

洛悅潁沒有接他這句話,而是輕輕一嘆:“二郎,你覺着於少保與嶽少保相比,哪一位的功績更大呢?”所謂的嶽少保,自然就是一旁嶽王廟的主人,宋朝大將岳飛嶽鵬舉了。

“當然是於少保了。”楊震想都沒有多想,就給出了自己的看法:“因爲他真正挽救了一個國家。嶽少保雖然也戰功卓著,可終究無法使宋中興,只出了個南宋苟且偷安……”

洛悅潁看了他一眼,又拋出了另一個問題:“那爲何如今的于謙祠卻遠不如嶽王廟?而且嶽王爺是婦孺皆知之人,而於少保卻知者寥寥呢?”

“這……或許是因爲嶽王爺死得太冤,百姓們總是同情這等大英雄的悲慘遭遇吧。”楊震猜測道。他也知道,華夏民族一向都有個同情失敗者的傳統,從項羽到文天祥,再到後來的袁崇煥,以及眼下提到的岳飛,都因爲他們最終的失敗而被百姓們津津樂道。至於那些通過自身的努力把事情辦成,取得天下的人,卻不被人所喜,這確實是個古怪的邏輯。

洛悅潁倒沒有看得這麼深,聽他這麼說來,明顯是愣了一下,但隨後還是道:“這或許只是一個原因。但最關鍵的是,嶽少保被冤殺後,有後來的天子爲其平反昭雪。而於少保,雖然朝廷不禁百姓對他的供奉,但卻也在極力把他的影響去除掉。因爲,把他害死的,正是大明天子。”

“嗯?於少保也是被人害死的嗎?”

“嗯!”洛悅潁點頭,帶着他來到之後的幾幅畫前,向他解釋道:“北京之圍解除,於少保自然功勞極大,新任天子也對他信任有加,一時權力之大,無出其右者。但偏偏這時候,瓦剌卻將英宗皇帝給放了回來……”說到這兒,她的聲音便是一頓,眼中滿是哀傷。

(本章完)

第七百九十二章 以血還血(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事皆備第九十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二十七章 訊問(上)第五百二十章 弄巧成拙(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外援第七百九十六章 立竿見影第七百七十七章 攻與防(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將欲南下第五百十三章 御前官司(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一)第七百八十二章 西南大亂(下)第七百章 無處下手第七百十六章 師生(上)第六百五十章 趕盡殺絕(上)第五百零四章 水患亦人患(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平倉的貓膩第二章 事有蹊蹺第六十三章 元宵節(三更九千求票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擊(上)第二十一章 氣運與算計第五百五十七章 陰謀與陷阱(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捕(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有旨意第一百九十七章 鎮撫司第六百十九章 原來是個坑(上)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二更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九章 溫馨的初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九十三章 意外收穫(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攻與防(中)第五百十三章 御前官司(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震的選擇(下)第四百零一章 “不忠不義”鍾欽差第一百五十三章 軟紅樓風波(三)第八百四十五章 契機(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雨夜說客第一百十七章 查案陳家坳(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入播州第九百五十三章 聯手上架感言第四百八十八章 反攻倒算(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發難(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別有內情(上)第七百十七章 師生(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君臣對話(上)第四百十九章 轉機與算計(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軟紅樓風波(二)第九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六百十三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中)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下)第三百五十章 借刀殺人(上)第五十九章 青龍堂(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促膝長談(中)第七百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舉兩得(下)第四百十二章 真實身份(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司會審(上)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六百五十章 趕盡殺絕(上)第八百十七章 意外收穫(上)第九百七十六章 衆矢之的第七百二十六章 擒獲第三百二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結果第八百九十四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下)第四十四章 各向南北(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叛變緣由(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水來土屯(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興師問罪(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糧荒(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捉之後(下)第一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舉兩得(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朝野震驚第五百五十七章 陰謀與陷阱(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陛下錯了第五百章 水患亦人患(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請君入甕(上)第七百一十章 丁憂與奪情(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息第一千零一章 解決之道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查的案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王蓋地虎(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上)第七百零六章 張文明之死(終)第三百六十一章 來遲一步第九十七章 雨澆梅花(下)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平倉的貓膩第九百十三章 關鍵線索(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與臣(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漫長一日之亥時(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凱旋(下)
第七百九十二章 以血還血(下)第五百九十八章 諸事皆備第九十章 圖窮匕見第七百二十七章 訊問(上)第五百二十章 弄巧成拙(中)第一百三十四章 外援第七百九十六章 立竿見影第七百七十七章 攻與防(中)第五百三十八章 將欲南下第五百十三章 御前官司(下)第一百二十九章 不速之客(一)第七百八十二章 西南大亂(下)第七百章 無處下手第七百十六章 師生(上)第六百五十章 趕盡殺絕(上)第五百零四章 水患亦人患(六)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平倉的貓膩第二章 事有蹊蹺第六十三章 元宵節(三更九千求票求收藏)第一百三十八章 回擊(上)第二十一章 氣運與算計第五百五十七章 陰謀與陷阱(中)第二百八十八章 圍捕(中)第五百八十八章 有旨意第一百九十七章 鎮撫司第六百十九章 原來是個坑(上)第三十二章 錦衣衛(二更求收藏)第二百六十九章 溫馨的初一第三百九十二章 主動出擊第六百八十九章 驅虎吞狼第五百九十三章 意外收穫(上)第七百七十七章 攻與防(中)第五百十三章 御前官司(下)第八百六十九章 楊震的選擇(下)第四百零一章 “不忠不義”鍾欽差第一百五十三章 軟紅樓風波(三)第八百四十五章 契機(上)第五百四十四章 三道難題之河中除樹(上)第四百九十八章 雨夜說客第一百十七章 查案陳家坳(下)第八百四十二章 入播州第九百五十三章 聯手上架感言第四百八十八章 反攻倒算(上)第七百二十九章 發難(上)第一百三十五章 別有內情(上)第七百十七章 師生(中)第四百八十七章 三司會審(下)第二百五十六章 君臣對話(上)第四百十九章 轉機與算計(下)第一百五十二章 軟紅樓風波(二)第九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六百十三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中)第五百三十四章 樹倒猢猻散(中)第九百五十五章 兵臨城下(下)第三百五十章 借刀殺人(上)第五十九章 青龍堂(上)第七百三十五章 促膝長談(中)第七百九十四章 冤家路窄(中)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舉兩得(下)第四百十二章 真實身份(上)第四百八十五章 三司會審(上)第七百十四章 四面楚歌(上)第六百五十章 趕盡殺絕(上)第八百十七章 意外收穫(上)第九百七十六章 衆矢之的第七百二十六章 擒獲第三百二十三章 西行路上之結果第八百九十四章 漫長一日之戌時(下)第四十四章 各向南北(上)第三百四十八章 叛變緣由(上)第四百七十八章 水來土屯(上)第五百七十二章 興師問罪(下)第一百七十二章 糧荒(上)第二百二十九章 被捉之後(下)第一更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舉兩得(下)第二百七十三章 朝野震驚第五百五十七章 陰謀與陷阱(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窮途末路馮雙林(上)第二百六十三章 陛下錯了第五百章 水患亦人患(二)第七百六十六章 請君入甕(上)第七百一十章 丁憂與奪情(中)第七百二十二章 平息第一千零一章 解決之道第六百四十一章 震動朝野第四百四十六章 難查的案子第一百六十一章 天王蓋地虎(上)第五百四十二章 三道難題之斷繩取佩(上)第七百零六章 張文明之死(終)第三百六十一章 來遲一步第九十七章 雨澆梅花(下)第五百十五章 勢同水火(二)第八百三十六章 遇襲(下)第九百三十五章 顛倒黑白第一百四十九章 常平倉的貓膩第九百十三章 關鍵線索(上)第二百六十五章 君與臣(下)第八百九十六章 漫長一日之亥時(下)第九百九十五章 凱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