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節 四請聖賢

千牛衛請常何進兩儀殿,趾高氣昂,不可一世。出了兩儀殿,千牛衛態度大變,對常何鞍前馬後,極盡獻媚之能事。日日呆在李世民身邊,他們千牛衛深知,皇帝不輕易表態。今天爲儘早見到馬周,態度大大反常,已顧不得皇帝身份。

馬週一進朝堂,表現不差勁,等着他的就是火速提拔升官。他由常何舉薦上去的,常何也水漲船高,跟着風光無限。千牛衛見風使舵的功夫爐火純青,當然明白,這個時候巴結常何,日後等他放了外官,又多一處玩耍取樂的好地方。

鎮守玄武門,掌管皇城安全,常何的身份也不算低了。可見千牛衛,得陪着笑,有氣不能撒。現在受他們恭維,常何才覺得心裡的氣順了。歸根結底,這些事情還來源於馬周的諫書起到良好效果,心裡對馬周愈加敬畏!

一行人回到常府,見到馬周,把事情講一遍。馬周聽了大喜,沒有跟着千牛衛立刻進宮,而是沐浴更衣。常何一瞪眼:“讀書人就是麻煩!直接進宮不就得了!”馬周正色以告:“前段時間,爲熟悉宮中禮儀,常中郎還四處找讀書人傳授。現在輪我自已,怎能不收掇乾淨體面面見聖上?”

“此一時,彼一時!聖上還在兩儀殿候着,你在家裡磨磨濟濟洗澡更衣?讓陛下等着你,你好大的架子!”常何有些不滿。

“沒有規矩就不成方圓,禮是家國之根本,見聖上必需隆重對待。滿朝文武兩隻眼睛都盯着咱們,任何一個小小的失誤,都被無限放大。指不定哪裡不留神出了差錯,被御史撞見參一本,吃不了兜着走!”馬周仍然不慌不忙,整理着自已的衣服。

約一頓飯功夫,終於收拾停當。一行人剛出常府,又遇到一拔千年衛。這幫人見到常何,苦笑一下,言稱常何等人剛出宮門,陛下就又派他們來催促。趕緊上殿面見聖上,千萬別再耽誤了。

兩幫人合成一夥,把沿途百姓趕得遠遠的,火速趕往皇城。還沒到皇城前,又遇到一拔人,這幫人也是來催促馬周的。三夥人覺得非常滑稽,又不敢取笑,只是一個勁催馬周加快步伐。

好不容易趕到皇城門口,第四拔人早候在這裡。一見人到了,他們二話不說,架起馬周放在步輦上,就往兩儀殿奔跑。步輦是皇帝專用,任何人來到皇城,都必需步行,也不允許帶刀劍。可爲了及早見到馬周,李世民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

馬周心裡非常感動,坐在步輦上,打量皇城兩旁。寬敞的大道約有二百步寬,簡直就是一個廣場,又兼兩側宮殿巍峨,一個人走在這裡,只顯得單薄而瘦小。皇家氣派,就是這般宏大而崔嵬。

通道兩邊雖然寬闊,也不植一棵樹,就這麼光禿禿的。其實,這都是有非常深刻的含義的。

皇城代表着一個國家的威嚴和風度,建得小了,顯得國力虛弱。外官進京,外邦參見,難免小看大唐和皇帝的威嚴。皇城建得越宏大氣派,越證明大唐國力鼎盛,威不容侵。兩邊不種樹,是擔心萬一有人造反攻入皇城,蓬鬆的枝葉遮擋視線。這麼寬闊的廣場上一根草木也沒,叛軍攻進來,只能以血肉之軀抵擋皇城守衛的反擊。對叛軍來說,這是極爲不利的局面。

正想着,來到兩儀殿,馬周趕忙下步輦,進了殿門,立刻跪在地上,高呼萬歲。

“上前二十步!”殿內當值的千牛衛接到李世民的命令,一層層傳下來。

馬周起身,目不斜視,昂道闊步,邁了二十步,又跪倒請安。

“爲何去了這久纔到?”居中正前方皇帝龍椅前傳來一聲威嚴的問話,不用猜,這就是一代大帝李世民在問。

馬周再拜:“回陛下的話,聖命傳至常府,草民頗爲驚訝,沐浴焚香,收拾利索才趕到。是故耽誤了一些時間。”

“唔?——”李世民對馬周的回話不置可否,卻發出疑問的聲音。這個年輕人說話的聲音好生熟悉,似乎在哪裡遇到過一樣:“擡起頭來!”

“回陛下,草民不敢擡頭!”馬周聲音宏亮回道。

殿前上朝,有着極爲嚴格的規定。每人站在哪個位置,是提前安排好的,不允許私自調換,更不允許交頭接耳。違者以大不敬之罪懲罰,輕者杖刑,罰俸幾個月,重者流一千里,永不錄用。也不允許私自擡頭看皇上在做什麼,違反規定的也是大不敬之罪。

“孤讓你擡頭,你就擡頭,何錯之有?”李世民問道。

“是,草民遵命!”馬周這才擡起頭,看向皇帝寶座。

馬周發現跪的地方處在最低層,再向上三臺階,纔是李世民放置御案的地方。自上向下,第二個臺階前,站立兩名身穿紫袍的官員,估計丞相一級的高官,纔有資格站在離李世民最近的地方。第三個臺階上,站着一羣官員身穿紅色官袍,大概他們都是六部官員,以及身有軍功和大理寺丞等。第四個臺階前,有穿紅袍的也有穿綠袍的。這些人可能就是長安城內的小官員,臨時有事才招集過來。

李世民打量馬週一會,看不大清楚,把眼前的珠簾掀起來打量,覺得相貌和新豐客棧見到的丁男非常相似。可是二人離得太遠了,看不清楚,又下令讓馬周往前十步走。

這次,李世民終於看清楚了,眼前跪着的不正是他!心裡雖然一陣激動,臉上並不表現出來,問道:“諫書二十一條,是你親自書寫?這些內容,你是從哪裡聽來的?”

“回陛下的話,諫書上的字,確實草民一筆一畫寫下的。有常中郎將可以作證。諫書第一條內容是:節儉治國,力戒奢侈。夏、商、週三朝國祚數百年,而魏、晉、隋治不過百,皆緣於‘節儉於身,恩加於人’,天下百姓對朝廷“愛之如父母,仰之如日月,畏之如雷霆”……

第二條:以‘百姓苦樂’爲國家興衰之標準。自古以來,國之興亡,不由積蓄多少,而在百姓苦樂也。隋朝雖積蓄用不完的倉米、布帛、金銀,但這些卻成爲造反者的財物。而今,戰亂剛息,百姓積蓄無多,再強斂暴徵,則人有怨言,重蹈覆轍。故此‘百姓苦樂’纔是決定‘國家興亡’的唯一標準。”

馬週一邊朗聲背誦,李世民一邊仔細聆聽,背得果然一字不差!但這並不排除別人代筆,馬周背下來的嫌疑。必需親自問一問,不在諫書上的事,才能分辨出,馬周是不是有真本領!

...??

第118節 秦瓊倒黴第48節 一波三折第88節 石化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11節 竹林約會第42節 靈魂飛昇第64節 爬升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99節 惡戰第39節 一敗塗地第42節 靈魂飛昇第152節 大明宮第166節 刺殺第154節 吃醋第152節 大明宮第89節 過山車第23節 必有迴響第39節 一敗塗地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181節 陰謀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72節 掌櫃聽房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50節 學霸第90節 絕妙之計第75節 美人計第177節 減法第54節 倉猝之事第71節 敲竹槓第136節 公主求婚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18節 秦瓊倒黴第154節 吃醋第90節 絕妙之計第172節 培養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77節 減法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79節 吵架第38節 文人決鬥第32節 投送懷抱第89節 過山車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9節 敵我不分第17節 出氣筒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95節 別開生面第79節 吵架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31節 橫刀奪愛第183節 繫鈴人第34節 走馬燈第16節 第一桶金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65節 榮歸故里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95節 別開生面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23節 必有迴響第19節 強人所難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46節 新龍椅第47節 雙料忽悠第66節 交椅之變第185節 殺與藏第82節 地包天第26節 下崽兒的錢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95節 別開生面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22節 刺探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54節 倉猝之事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152節 大明宮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39節 一敗塗地第84節 淮安王
第118節 秦瓊倒黴第48節 一波三折第88節 石化第68節 真假倆騙子第11節 竹林約會第42節 靈魂飛昇第64節 爬升第141節 審查魏徵第33節 殺人不見血第100節 餘音嫋嫋第99節 惡戰第39節 一敗塗地第42節 靈魂飛昇第152節 大明宮第166節 刺殺第154節 吃醋第152節 大明宮第89節 過山車第23節 必有迴響第39節 一敗塗地第30節 活潑的玫瑰第11節 竹林約會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11節 血雨腥風第181節 陰謀第104節 棒槌娘子第115節 百鳥朝鳳第109節 宇文士及第186節 事了拂衣去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72節 掌櫃聽房第107節 四請聖賢第50節 學霸第90節 絕妙之計第75節 美人計第177節 減法第54節 倉猝之事第71節 敲竹槓第136節 公主求婚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18節 秦瓊倒黴第154節 吃醋第90節 絕妙之計第172節 培養第53節 不信你不笑第96節 短兵相接第177節 減法第8節 奇怪小娘子第79節 吵架第38節 文人決鬥第32節 投送懷抱第89節 過山車第188節 艱難修道第9節 敵我不分第17節 出氣筒第101節 一字之差第95節 別開生面第79節 吵架第170節 馬拉火車第31節 橫刀奪愛第183節 繫鈴人第34節 走馬燈第16節 第一桶金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125節 城門作亂第27節 夜半怪異聲第51節 新四大發明第65節 榮歸故里第122節 喝酒撒潑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132節 反打一耙第168節 用藥如用兵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95節 別開生面第155節 金童玉女第117節 一杆打淨第23節 必有迴響第19節 強人所難第140節 洞房花燭第190節 功德大圓滿第146節 新龍椅第47節 雙料忽悠第66節 交椅之變第185節 殺與藏第82節 地包天第26節 下崽兒的錢第93節 專等爾來鑽第130節 移花借木第95節 別開生面第138節 赤誠相見第22節 刺探第83節 風雲變幻大王旗第54節 倉猝之事第169節 木牛流馬的啓示第152節 大明宮第145節 重操舊業第143節 打抱不平的太子第39節 一敗塗地第84節 淮安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