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論劍(二)

“兩國陛下怎樣到會面場所來。騎馬還是乘輦?騎什麼馬,駕什麼車?你們的馬叫的聲音大了,驚了我們的馬怎麼辦?地上的安全要顧及,天上要不要管?天上來了一頭鷹,箭射不到,刀砍不着,這頭鷹內急,‘吧嗒’將那污濁之物撒到遼國陛下的頭上,我等豈不是犯了殺頭之罪?就是老鷹不內急,流口水也是萬萬不行的。所以說啊,不能爲了省事,傘蓋得帶着。那不是擺設,是有實際用途,老祖宗用了千百年,好不容易傳下來的東西,都是有深意的,您說是不是?”

“當然,當然!”

朱孝莊口若懸河,足足說了一個時辰,把大遼侍中、拔汗那王蕭刺阿不,徹底帶到溝裡去了。

臨了,孝莊道:“臨行之際,我國陛下說,人家遠來是客,能讓就讓一讓,讓了也扯不到丟臉面,失國體上面去。到現在我也沒弄明白,你說我國陛下這麼說是出於本意還是另有所指?你說,我們耗盡心力,做這些事情,兩國陛下在乎嗎?如果不在乎,我們歇一歇再來商量,行是不行?”

這時候,蕭刺阿不有點明白了:要是雙方計較起來,那就沒個完,兩國皇帝的會面就遙遙無期了。如果,皇帝陛下都不計較,咱們扯那淡作甚?

於是,談判終於走上了正確的軌道,有商有讓,你退一寸,我讓一尺,很快達成協議。

會面地點:甘州西門到遼國大營的中心位置,設立一座牛皮大帳,大帳最高的兩點,懸掛兩國皇帝的龍旗。

時間:大宋靖康九年,大遼康國元年,十二月十四日,巳時整。

陪同人員:八名儀仗:禁止鼓吹,不能少了明黃傘蓋,爲了那頭內急的老鷹,也要帶上。

更衣:於距離大帳東西十丈的位置,各設立一處小帳,作爲皇帝陛下更衣之所。

茶:各喝各的膳食:各吃各的一切準備就緒,只待那個萬衆矚目的時刻來臨。

早上睜開眼睛,立即發現,寢殿內站着很多人,來得這麼早,莫非又出事了?

秦檜笑道:“陛下早,今日天高雲淡,豔陽高照,難得的好天氣呢!”

張浚:“喜鵲枝頭叫,天地萬物都在爲盛會喝彩啊!”

朱孝莊:“聽說曹廂指給陛下準備了十分稀罕的東西,陛下一個人也吃不掉,Lang費了好東西,將與陛下一直所堅持的節儉原則相背離,臣的肚子是小,陛下的名節是大,所以,臣就來了!”

曹沅則還算說了一些有用的廢話:“一切準備就緒,請陛下放心!”

王德嘴笨,本來修煉得也能說上幾句不鹹不淡沒營養的廢話,但是自己能想到的都被這些人精說過了,王德無可奈何,只得什麼都不說。

這,不過就是與遼國的皇帝見見面,說說話,喝喝酒,用得着這樣?

趙桓懶洋洋地起來,道:“諸卿退下,朕要更衣!”

幾人同時搖頭,異口同聲道:“億兆黎民、萬里江山都繫於陛下一身,萬萬馬虎不得,伏請陛下聽臣等的建議,否則臣就不起來了!”

我就說嗎?說的輕飄飄的,還是有事吧?難道,朕要穿什麼衣服,他們都要過問?

趙桓猜對了,不僅穿衣服要過問,就連穿哪件靴子,騎什麼馬都不能自己做主呢!

今天的衣服,倒也簡單,按照秦檜的說法,遼國極盡華麗之能事,咱們就給他來個反其道而行之,簡單就是美,簡單就是力量!

臉上還略微撲了一點粉,不是爲了更白,而是爲了更黑。黑一點,陽剛之氣,皇帝之威就撲面而來了。

多餘的修飾全部去掉,只在玉帶上掛一塊玉佩,平日一直由內侍捧着的開疆劍,今天則懸在腰畔。朱孝莊千叮嚀萬囑咐,這就是一個擺設,即使非要出劍,也是不能拔出來的。您這麼一拔劍,全露餡了,甭說您,我們這些臣子的臉面都沒處放啊!

足足收拾了半個時辰,其實沒什麼麻煩的,完全是因爲出主意的人多,內侍們根本不清楚到底應該聽誰的,他們早已經糊塗了。

早膳也不能多吃,湯能不喝就不喝,免得剛說幾句話就出恭。理由更是充分:您看哪,把人家晾在那等您,您自己痛快去了,人家好歹也是皇帝,不能太不當回事了不是?

今天的靴子,非常擠腳。趙桓眼睛一瞪,剛想發作,裴誼陪着笑臉道:“陛下,是朱學士的建議,在靴子底下墊些軟紙,不是可以看着高些嗎?”

再看朱孝莊,人家雙手一攤,一副無辜的表情,分明在說,臣都是爲您好,您也要爲大宋負責啊!委屈一小會兒,換來千古流芳,您自己掂量掂量吧!

不用想,也是這些話,唉,不知道把他帶來到底是福還是禍啊!

御馬呢,因爲性別的原因,最鍾愛的赤電馬被第一個淘汰,只剩下一匹“玉追”馬。玉追馬也不錯,趙桓還喜歡,這一點倒是沒怎麼在意。

一路上,朱孝莊不厭其煩,在趙桓耳邊嘮叨着,就連前幾句話該說什麼都說到了。哎呀,難道朕連話都不會說了?大冬天的,耳邊飛着一隻蒼蠅,比夏天還煩人!

吉時已到,大宋皇帝趙桓率領尚書右丞秦檜、籤豎樞密院事張浚、翰林直學士朱孝莊、虎賁軍團都指揮使、駙馬都尉王德,兩名班直岳雲、鄭七郎,再算上裴誼和一名內侍,正好八名隨從,出城會晤大遼國皇帝耶律大石。

遠遠地就看到了會面的大帳,大帳東側,還矗立着一個小一點的帳篷,雖然是帳篷,可是從外觀來看更像是一座雅緻的亭閣,嗯,這個東西建得不錯,既實用又突出了民族特色,好!

卯時末,巳時起,趙桓自大帳之東,踏着猩紅地毯,轉向正南,行十九步,一步不多一步不少,正好是事先標定的雙方會面之地。幾乎就在同時,耶律大石也出現在視野之中。

看耶律大石,年紀在四十歲上下,面貌儒雅,如果再配上一身漢服,那就是一名風流瀟灑、學富五車的俊朗翰林了。

大石今天穿一身契丹本民族服裝,披朱紫色大氅,鯊魚皮大帶,腰懸寶刀。頭頂中部的頭髮剃得光禿禿的,兩邊的髮髻自然垂下,編成整齊的小辮子,耳垂金環,金環上掛水晶玉串。下身着朱紫長褲,蹬烏皮靴。一身再平常不過的打扮,不過,人卻非常精神,全身上下充滿了力量,如同蓄勢待發的豹子一樣。而今靜靜地立着,一旦發作起來,必是雷霆之威。

趙桓抱拳拱手,率先說道:“久仰陛下大名,只恨未曾謀面,今天一見,平生之幸也!”

這些都是雙方使臣事先商量好的,將來要載入史冊的,一個字都不能差呢!

大石抱拳回禮,道:“聞名不如見面,很好,當得起我耶律大石的對手,請!”

嗯?這個耶律大石怎麼不按套路出牌啊!這些話可不是孝莊說的那些話。

轉念一想,這樣才更合乎大石的性格。象他這樣的開國皇帝,整個世界都被踏在腳下,自然不肯受他人擺佈。僅從這一點來說,我不如他!

趙桓暗叫慚愧,表面卻不露聲色,道一聲“請”,兩人聯袂而入。

大帳內很暖和,飄散着淡淡的沉香的味道,趙桓坐在東方,大石據西而坐,有人獻上香茶,趙桓喝的是最喜歡的顧渚紫筍,大石喝的則是奶茶。

接下來該說什麼,該由誰先說話,趙桓一時竟然忘了。

大石忽然說道:“夏國又有何失德之處,毀人家園,絕人宗廟,使黎民塗炭?”

趙桓微微一笑,道:“往歲,遼帝先徵高昌,再伐黑漢,朕亦聞黑漢、高昌之主,非無道昏君也!”

大石還未說話,趙桓又道:“我軍大張旗鼓,以正道臨天下,光明正大;遼帝暗度陳倉,不宣而戰,似乎非君子所爲也!”

趙桓的意思很清楚,大家誰都別說誰,討伐哪個與誰盟好,都是從國家利益出發,和對方國君的道德水平,扯不上關係。況且,我們大宋還光明正大的進攻,你遼國卻是偷偷摸摸地進來的啊!

大石不動聲色,道:“宋帝知兵乎?”

趙桓道:“好戰者未必知兵,知兵者絕非好戰。孫子吳起都是知兵之人,卻當不得皇帝;我軍吳階、岳飛、種無傷都是知兵之人,遼帝若是有意,朕可招一二人來與陛下論兵,相信一定不會讓陛下失望的!”

大石再問:“既非知兵之人,如何擅入刀兵之境?”

“朕雖手無縛雞之力,只要三軍用命,天下不足平也!”趙桓道,“朕若不來,遼帝豈不寂寞?”

兩人交鋒移時,針尖對麥芒,卻是鬥了個半斤八兩,不分高下。

兩位皇帝相視大笑,大石道:“朕一向隨便,卻不想今日落到這般境地。宋帝感覺如何?”

“與遼帝一般無二!”趙桓道,又指着面前的大臣,“這些人在這裡,看着可是好受?”

“不勝其煩啊!”

“隨便一點?”

“原該如此!”

兩人起身,回到偏帳更衣,換了舒服的衣服,又回來坐了。

趙桓道:“聽着另一個人嘴裡說出‘朕’字,感覺怪得不行,不如兄弟相稱,來得舒服些!”

大石“哈哈”大笑,道:“賢弟?”

“大哥?”

幾句話下來,竟認了兄弟,現場形勢的變化,實在是令人想象不到,就連聰明人裡的聰明人,朱孝莊、秦檜等人,都想不到呢!

兩兄弟將所有人都趕了出來,大帳內只剩下二人,大石喝着趙桓的顧渚紫筍,趙桓喝着奶茶,大石眼中精光如電,道:“賢弟身邊一個人都不帶,難道不怕爲兄……”

趙桓卻道:“作爲皇帝,有時覺得,自己就生活在高高的雲端,天下萬萬人,卻沒有一個可以完全相信的,孤家寡人的滋味,不好受啊!想必大哥也是一個樣子。今天看到大哥,兄弟當即斷定,大哥是可以信任的人。呵呵,我趙桓別的本事沒有,識人之明還是有一些的,我絕不會看錯大哥!”

“好!”大石道,“我也信你!這個時候,豈能無酒?來人,拿酒來!”

大宋的皇家御酒“薔薇露”搬上來,大遼國都虎思斡耳朵最好的葡萄酒,香飄大帳。三杯酒下肚,趙桓捂捂肚子,有些餓了,不由得說道:“無菜不成席,弄點吃的吧!”

大石笑道:“兄弟這麼一說,朕,我還有些餓了!今天,讓賢弟嚐嚐我們大遼的手藝,如何!”

“好!動作要快,餓得不行了!”不說還好,提起這茬,餓得愈發厲害!

皇帝說一句話,那就是聖旨,下面的人需要竭盡全力去做,做的不好,龍顏大怒,一句“抗旨不尊”那可是抄家滅族的大罪!這也是做皇帝的好處之一,如果沒有好處,爲何大家都想當皇帝呢?

一張大桌子搬進來,燒得正旺的木炭上面坐一個銅鍋子,鍋子裡面都是水。一盤盤的菜餚擺上來,都是生的,難道這也能吃嗎?

“唉,少見多怪,這叫火鍋,將芝麻醬、辣椒、蔥花、蒜末、鹽等放在一起攪拌均勻,肉片、蔬菜放進滾燙的水裡稍稍涮一下,蘸着醬吃,味道好極了!火鍋啊,難道竟是契丹人發明的不成?”

宋強又蹦出來說事,這一次倒是乾脆,說完就去了。

兩個人吃太冷清,又擺了幾桌,兩國隨駕的大臣,都進來一起熱鬧熱鬧。

鍋裡的水還沒開上來,大石夾起一片肉片,蘸了醬,香香地嚼起來。嚥下還不忘爲兄弟介紹一番:“這是兔肝,非常新鮮,蘸着鹿舌醬一起吃,味道很好,賢弟要不要試試?”

趙桓連連搖頭,道:“我吃生東西不行,還是大哥自己享受吧!”

水開了,裴誼還想過來伺候官家用膳,趙桓眼睛一瞪,將裴誼嚇得夠嗆:陛下莫非要殺人嗎?

鍋子裡的羊湯,散出誘人的香氣。

趙桓沒吃過這東西,爲了不出醜,有樣學樣,夾起一片羊肉,伸進鍋子裡涮那麼三下,夾出來蘸一點醬,試探着放進嘴裡。嗯,味道還不錯啊!很嫩,很滑,不需要怎麼咀嚼,順利地嚥了下去。狗肉、鹿肉、貔狸肉、魚肉,幾乎什麼都可以放進鍋子裡涮一涮;蘑菇、肚片,就連很普通的白菜,都很好吃啊!

趙桓吃的很舒服,肚子裡有了東西,全身暖和起來,喝了酒,額頭已經見了汗,精神一爽,似乎剛纔喝的不是酒而是水呢!

“祝大宋皇帝陛下萬壽無疆!”

“祝大遼皇帝陛下萬年無期!”

你祝願我,我祝願你,其樂融融,這樣多好,不是遠勝於打打殺殺?

興濃處,耶律大石和着音律,拔劍而歌:

“契丹家住雲沙中,耆車如水馬若龍;

春來草色一萬里,芍藥牡丹相間紅。

大胡牽車小胡舞,彈胡琵琶調胡女;

一春Lang蕩不歸家,自有穹廬障風雨。

平沙軟草天鵝肥,胡兒千騎曉打圍;

旌旗低昂圍漸急,驚作羊角凌空飛。

海東健鶻健如許,雲上風生看一舉;

萬里追奔未可知,劃見紛紛落毛羽。

平章俊味天下無,年年海上驅羣胡;

一鵝先得金百兩,天使走送賢王廬。

天鵝之飛鐵爲翼,射生小兒空看得;

腹中驚怪有新姜,元是江南經宿食。”

趙桓取過洞簫,輕揚慢送,一時間,歌曲中平添了許多殘陽的悲壯,與眼下情景非常吻合呢!

“今日盛況空前,賢弟豈能無詩以和之?”耶律大石閃掉大氅,只着內衣,嘴裡噴着酒氣,臉上透着赤紅,已是半醉了。

趙桓急中生智,順手拈來一首名篇,對不住那位正在童稚之年的陸放翁了:“壚頭酒熟葡萄香,馬足春深苜蓿長;

醉聽古來橫吹曲,雄心一片在西涼。”

陸游還不過是一個十歲的孩子,呵呵,諒他也不能來找朕理論。

剛剛吟罷,滿堂喝彩聲,趙桓連連擺手,非常謙虛,更是令人敬佩得不行了。

火鍋裡的香氣還濃,上來一些水果。一種叫做凍梨的,據說爲了保存時間長一些,到了冬天將一些吃不掉的梨凍起來。吃的時候,將凍僵的梨,取冷水浸泡,待到梨外面結了冰,將冰敲掉,這樣才能吃的。不想,這樣的梨吃起來,也是別有風味!

酒宴直到明月高懸,方纔散去。大石醉中相邀,明日出獵。趙桓醉中應答,不見不散。陛下勉強算是會射箭,打獵能行嗎?這可是耶律大石的最擅長之處,陛下以短擊長,可怎麼好啊?

大宋重臣,還在爲陛下擔心,而他們的陛下已經酣睡不醒了。

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八章 宋州(一)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十章 驚心(一)第五章 打援(二)第十五章 觀潮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九章 驕傲(五)第五章 冷夏第九章 綢繆第一章 夢想(一)第五章 火藥(三)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七章 護軍第七章 戰火(一)外篇 望燕雲(一)第三章 南洋(二)第四章 升龍(四)第一章 盟好(一)第五章 爲雲(一)第四章 折衝(二)第二章 春雨(七)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六章 屠龍(一)第九章 驕傲(四)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四章 廟算(一)第六章 私奔第六章 曙光(三)第六章 君臣(一)第八章 對壘(一)第二章 春雨(四)第八章 無主(一)第一章 魂傷(一)第九章 生根第三章 遠航(四)第二章 護花(二)第五章 夢蝶外篇 陽關曲(四)第四章 平安京(四)第一章 天道外篇 紫電獸(二)第四章 折衝(二)第七章 蘭若第三章 心意第八章 兒山城(四)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八章 變革(二)第三章 遠航(一)外篇 望燕雲(四)第六章 武尊第五章 火藥(三)第十二章 行獵第四章 升龍(五)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九章 驕傲(一)第九章 驕傲(六)外篇 望燕雲(一)第四章 平安京(四)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四章 親征(一)第一章 夜花(一)第六章 交趾(五)第八章 對壘(五)第四章 死鬥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十章 驚心(二)第十一章 北客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一章 心路(二)第四章 廟算(二)第十二章 上京第五章 縱橫(三)第七章 血光(六)第一章 疾苦第六章 屠龍(二)外篇 陽關曲(一)外篇 望燕雲(六)第三章 凱旋第一章 中宮(二)第七章 雲頂(一)第五章 天意(二)第三章 初戰第七章 光復(二)第七章 蘭若第七章 勇氣(二)第三章 武威(三)第五章 江寧(二)第三章 巨匠(一)第九章 天使(二)第七章 血光(一)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三章 涼州(一)第八章 虎鬥(一)第五章 播種(一)第六章 武尊第五章 江寧(一)第八章 常日(一)第五章 爲雲(一)
第十三章 大圓滿(二)第八章 宋州(一)第十章 小町王(一)第十章 驚心(一)第五章 打援(二)第十五章 觀潮第十三章 天火(三)第九章 驕傲(五)第五章 冷夏第九章 綢繆第一章 夢想(一)第五章 火藥(三)第九章 天照神(一)第七章 護軍第七章 戰火(一)外篇 望燕雲(一)第三章 南洋(二)第四章 升龍(四)第一章 盟好(一)第五章 爲雲(一)第四章 折衝(二)第二章 春雨(七)第十二章 海戰(二)第六章 屠龍(一)第九章 驕傲(四)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四章 廟算(一)第六章 私奔第六章 曙光(三)第六章 君臣(一)第八章 對壘(一)第二章 春雨(四)第八章 無主(一)第一章 魂傷(一)第九章 生根第三章 遠航(四)第二章 護花(二)第五章 夢蝶外篇 陽關曲(四)第四章 平安京(四)第一章 天道外篇 紫電獸(二)第四章 折衝(二)第七章 蘭若第三章 心意第八章 兒山城(四)七月軍史頻道獲獎感言第八章 變革(二)第三章 遠航(一)外篇 望燕雲(四)第六章 武尊第五章 火藥(三)第十二章 行獵第四章 升龍(五)第十一章 論劍(一)第九章 驕傲(一)第九章 驕傲(六)外篇 望燕雲(一)第四章 平安京(四)第三章 太聰明(一)第十二章 淳和院之變(二)第四章 親征(一)第一章 夜花(一)第六章 交趾(五)第八章 對壘(五)第四章 死鬥第十四章 落日(二)第十章 驚心(二)第十一章 北客第十四章 盛宴(一)第一章 心路(二)第四章 廟算(二)第十二章 上京第五章 縱橫(三)第七章 血光(六)第一章 疾苦第六章 屠龍(二)外篇 陽關曲(一)外篇 望燕雲(六)第三章 凱旋第一章 中宮(二)第七章 雲頂(一)第五章 天意(二)第三章 初戰第七章 光復(二)第七章 蘭若第七章 勇氣(二)第三章 武威(三)第五章 江寧(二)第三章 巨匠(一)第九章 天使(二)第七章 血光(一)第四章 平安京(一)第三章 涼州(一)第八章 虎鬥(一)第五章 播種(一)第六章 武尊第五章 江寧(一)第八章 常日(一)第五章 爲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