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月二十五這一日,秋光明媚,金色的光芒直射大地,落在起伏的青山上,泛着微微的淺碧。微風輕輕的吹拂,將大興宮城內的旌旗吹得獵獵作響,百官們皆在宣武門前等候,身穿戎裝盔甲的京衛,神機營也肅穆的列陣於前,陽光落到盔甲之上,反射出更爲奪目,也更爲凜冽的光芒來。
樂聲漸漸響起,衆人神情不由一凜,隨之便能看到數千孔武有力,體貌雄偉的錦衣衛列隊於前,皆身穿盔甲,持傘蓋,舉旌旗,由高坐馬上,着飛魚服,腰配繡春刀的韓振帶領,漸漸進入人們的視線。
而在莊穆而磅礴的儀仗之後,便能隱隱看到以建恆帝爲首的皇子皇孫們皆着戎服,英氣勃勃的坐於馬上,而在其後跟隨的便是後宮隨行眷屬的宮車。
當來到宣武門前,春風得意的淮王站在最前,帶領留守京城的百官恭然送行,高坐馬上的建恆帝略囑咐幾句,在一陣又一陣的山呼萬歲中,前往京郊的鑾駕緩緩遠去。
不知過了多久,顧硯齡稍稍挑起了一角的簾子,當看到滿目的青山時,這纔將簾子挑高了些。
“這便出了京了?”
聽到少女興奮的聲音,顧硯齡笑然頷首,看着綺陽趴在小窗上,掀着轎簾,眸中滿是好奇的模樣,便不由想到了如意,原本應隨行的如意在臨走前夜陡然生了病,便不得不遺憾地留在宮中。
寧貴妃因念着她與綺陽出了京,隨行更有成貴妃母子,終究不放心,斟酌之下,便將如意託付給了元皇后,還是跟着她們一同出京。
當掀起的轎簾被吹得微微翻飛,顧硯齡隱隱能看到行在前面的那些皇子皇孫,想到那一身戎裝,英姿勃發的少年,不由脣角微微勾起,這當是她第一次看他不同以往的裝扮。
這一路上伴着車輪聲,馬蹄聲,還有綺陽興奮的說話聲,在第三日的戌時,鑾駕便到了京郊的狩獵苑,漫天晚霞之下,重重的樹林中漸漸響起鳥的啼鳴之聲,偶爾一陣風來,吹得樹葉颯颯作響,極目望去,是層巒疊嶂的青山綠林,隱約間能夠聽到林中瀑布磅礴而下的聲音,隨着走進苑中,這一處皇家園林完美的將自然之境與宮苑閣樓融爲一體,讓人覺得二者融洽和諧,相得益彰。
在這個苑中,修建了三十六苑,十二宮,與大興的皇宮不同,這裡的宮苑更多了幾分自然,別緻的氣息,少了幾分莊嚴,肅穆。
無論是聽賞歌舞的宣曲宮,觀看賽狗、賽馬和觀賞魚鳥的犬臺宮、走狗觀、走馬觀、魚鳥觀,或是飼養和觀賞大象、白鹿的觀象觀、白鹿觀。(注:整理修改百度裡的上林苑景色。)
都能讓人覺得神經一鬆,難得的欣然。
當顧硯齡行在純木製的遊廊之上,轉然間便來到了另一處僻靜而別緻的宮苑,穿過花影,方走了幾步,陡然前面響起孩子興奮的聲音,而下一刻,一個小小的身軀便撞入了她的懷裡,讓她不由退了幾步。
當顧硯齡低頭一看,那身穿軟甲的孩子手中捏着一柄以布帛作箭頭的小型弓箭,看起來倒頗有幾分氣勢,因着兩人之間撞得力度大,雖然一屁股坐了下去,卻是不哭也不怒,只好奇的打量着她。
顧硯齡笑着上前蹲下,溫柔地將他扶起來,拿帕子的手輕輕替他拍了拍身上沾染的泥土,隨即耳畔便響起稚趣的童聲。
“你是誰?”
顧硯齡並未回話,只等拍的差不多了,才轉而看着眼前的十四皇子蕭澤。
“顧,顧姑娘?”
一個試探又遲疑的聲音響起,顧硯齡擡起頭來,隨即便看到一身家常裙子的和妃站在那,懷中的人兒當即喊了一身“母親”,便直直地跑過去,抱住了和妃。
顧硯齡從容地站起身來,撫了撫裙上的褶皺,隨即微微一笑。
“和妃娘娘。”
和妃見眼前的少女果然是寧貴妃的侄女時,不由心下微跳,更多了幾分緊張,當她看到少女裙上的點點塵土時,當即明白過來,滿懷歉意道:“澤兒調皮,弄髒了姑娘的裙子,實在抱歉。”
顧硯齡聞言毫不在意的看了眼身上的裙子,隨即擡起頭來,看着和妃懷中的小人兒,眸中微含笑意。
“無妨。”
話音一落,周圍便陷入了尷尬的寂靜,和妃原本不善言談,看到眼前的顧硯齡更是覺得有些緊張,而她又一向聽聞眼前的少女喜靜,便更不好輕易開口。
“硯齡無意走走,偶入了娘娘的宮苑,沒有打擾娘娘歇息吧?”
和妃聞言微微一愣,隨即便看到少女眸後的意味,當即明白過來,略有些不安道:“姑娘言重了,既是到了門口,姑娘便進宮歇歇罷。”
少女聞言並不推辭,反而欣然接受,二人推卻之下走了進去,隨即便有宮人送上茶點來。
“母親,她是誰?”
湊在和妃身邊的蕭澤好奇地看着眼前的顧硯齡,和妃聞言微微一頓,不知道該如何回答,該說是長孫蕭譯的未來妃子,還是——
“回十四皇子,臣女顧硯齡,是寧娘娘的侄女。”
話音一落,和妃與蕭澤都隨聲看去,只看到燈下少女難得溫和的笑眸,蕭澤一雙葡萄般的眼睛轉了轉,似是在思索什麼,隨即興奮道:“我想起來了,你就是顧閣老的孫女,將來要嫁給皇長孫的?”
小孩子稚嫩而有趣的聲音響起,和妃微微一怔,顧硯齡卻是不置可否的一笑。
“你比我大,原本我想喚你姐姐——”
說到這兒小孩子陡然驕傲地一擡頭,興奮地笑着道:“不過我也是皇長孫的十四叔,那日後也是你們的長輩了,這樣喚着不妥。”
“澤兒,不得無禮。”
和妃微微有些慌張的低聲斥責,卻換來顧硯齡溫和地話語道:“十四皇子說的無錯,這宮中的輩分的確亂不得。”
蕭澤見眼前的顧硯齡贊同他的說法,不由撫掌一聲,隨即眼中泛着亮晶晶的光芒道:“那我便喚你名字好了。”
顧硯齡看着眼前可愛的稚子,也難得拋去了從前的種種規矩,順着笑道:“長輩們都喚臣女阿九,十四皇子也這樣喚便好。”
“阿九——”
蕭澤沉吟了下,隨即開心的擡頭道:“好,不過你是我的侄媳婦,便是一家人,一家人便不要用臣女這樣生分的字眼了。”
看着眼前故作老成的孩子,顧硯齡不由輕笑出聲,隨即點頭道:“好。”
和妃見眼前的顧硯齡並未有生氣的意思,一顆懸着的心漸漸放了下去,隨即又擔心孩子口無遮攔說的太多,便遣來宮女將蕭澤帶下去沐浴,重新換上乾淨衣裳。
當殿內漸漸安靜下來,顧硯齡看着那漸漸遠去的小小背影道:“皇后娘娘和姨母總說,十四皇子很是可愛——”
說到這兒,和妃兩手漸漸不安地握着,而下一刻,少女便轉過頭來,狀似無意道:“聽宮裡的老人講,除了長孫殿下,就屬十四皇子長的最像陛下了。”
“顧姑娘——”
和妃一雙手猛地一握,卻是分外冰涼,看着少女平靜的神色,卻是覺得自己心裡越發不平靜起來。
和妃似乎明白少女有話要說,而如今的她也如同走入了漫天迷霧的森林,急於尋找一條能保全她們母子的活路。
在和妃的示意下,大宮女懷袖忙帶了其餘的宮人退了下去,當殿內再一次陷入寂靜,少女的聲音漸漸變得認真了幾分。
“夜深了,硯齡不打擾娘娘休息,便長話短說了。”
話音一落,少女陡然站起身來,在和妃詫異地隨之起身時,少女已然不緊不慢地走了過來,從袖中抽出了一封信來,遞到了和妃的面前。
和妃遲疑地接過,看到信封上的空白,才緩緩打開,當看到隨着信箋滑落到掌心的一枚瓔珞,許是因爲年代久遠,那枚瓔珞已經掉了幾分從前亮麗的色澤,明明下面的流蘇有些脫了絲,卻並不像是爲人遺棄,反倒是佩戴了許久。
和妃看到這枚瓔珞不由眼眶一紅,近乎激動地打開了信箋,看着上面熟悉的字,眼前漸漸變得模糊,隨之一滴熱淚滾燙地落在信箋上,印的墨跡糊成了一團。
“這是數月前,臣女託遠在蘇州的二舅舅送來的。”
和妃聞言當即手中一緊,緊緊地捏着那張薄薄的信箋。
顧硯齡看着如此的和妃,也不再拖延,只用二人能夠聽到的聲音平靜道:“娘娘的爲人,皇后娘娘清楚,姨母清楚,東宮也清楚,身在宮中,人人都有身不由己之時,十四皇子是個好孩子,這是皇后娘娘的原話,也是太子妃的原話。從始至終,錯的沒有娘娘,娘娘無需擔憂,如今您位列妃位,又有皇子傍身,日後只有走的更好。”
說到這兒,少女的聲音漸漸變得溫和而緩慢,猶如循循善誘的長輩般從容道:“娘娘一生所求的,不難,如今這些東西實實在在的擺在娘娘的面前,謝家的誠意至此,娘娘是玲瓏心,不會感受不到。”
話音一落,少女微微站直了身子,眸中一如既往地平靜,淡然,可和妃卻從中看到了真誠。
和妃手中緊緊捏着手中的信箋與瓔珞,淚水不住地滑落,而在下一刻,她卻是毫無預兆地便要感激地下跪。
顧硯齡並不意外,只從容地將其扶了起來,語中勸慰了幾句,便轉而離開了。
和妃看着少女遠去的背影,捏着手中的東西,一直懸而不下的心終於安定了。
當她看到幼弟寫給他的信,看到她進宮前夜親手給幼弟繫上的那條自己親手打的瓔珞便知道,昭懋逼迫她的那把刀終於落下了。
如今的昭懋被禁在府中,她的家人都得到了謝家的庇佑,而澤兒就在她的身邊,便再沒有了後顧之憂。
少女的話仍舊盤旋在耳邊,而從那些話中她得到了希望,只要在皇后與東宮面前,澤兒仍舊是個好孩子,她仍舊是那個安守本分的人,便會如少女所說的那般,她想要的平安一點也不難。
而最重要的,便是少女臨走前在她耳邊看似無意的一句話。
“聽聞臨安是個好地方,日後十四皇子若能封個臨安王,接娘娘一同前去,也算是天倫之樂了。”
……
這不是一句笑語,而是一個承諾,或者說是未來大興真正掌權人給予他們母子的承諾。
不論是下一朝,再下一朝,坐上皇位的終究是東宮。
她如何不期盼,日後遲暮之年能夠離開那重重深宮,隨着自己的兒子去一個平靜的封地過上後半輩子。
而最重要的,臨安與她的孃家毗鄰,有什麼比一家人在一起,更圓滿的。
從前軟弱了一輩子,躊躇了一輩子,這一次,她要爲澤兒,爲自己賭上這一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