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

張伯苓:學行合一

張伯苓(1876—1951),原名壽春,字伯苓,天津人,著名教育家、西方戲劇以及奧運會在東方的最早倡導者,被譽爲“中國奧運第一人”。他一生致力於教育救國,創辦了南開中學、南開大學、南開女中、南開小學和重慶南開中學,接辦了四川自貢蜀光中學,先後培養了大批人才,被譽尊爲“中國現代教育的一位創造者”。

我以爲最低限度,即使“行”不比“學”更重要,也應當“學”“行”並重,不可偏廢。

上期週刊登了陶行知先生爲本校教職員演講的一篇稿子,題目是《教學合一》,大家想都看過了。陶先生的意思,說教學應當合一。他的理由是:一、先生的責任在教學,在教學生學;二、教的法子必須根據於學的法子;三、先生不只是教學生學,並且同時自己也要學。我對於他第一個理由,還有些意見,陳先生已約略地寫了幾句登在週刊上。現在,用這幾十分鐘,我再和大家講講。

我的意思,以爲以前的“教書”、“教學生”,固然是不對;但是“教學生學”就能說是已經盡了教之能事了嗎?這個,據我看,還是不夠,應該再進一步,“教學生行”。中國古代的教育的特點,“教學生行”也可算是一個。我現在可以舉幾個例,來證明孔子的“教學生行”。

《論語·學而》章有幾句話:

子曰:弟子入則孝,出則弟,謹而信,泛愛衆,而親仁;行有餘力,則以學文。

這裡所謂的“孝”、“弟”、“謹”、“信”、“愛衆”、“親仁”,不都是關於“行”的方面的嗎。你看他底下接一句說,“行有餘力,則以學文”。他對於“行”,是何等的重視!反觀現在的知識階級裡的人,多半是學有餘力,則

以求行;只顧求學求文,反把“行”一方面視爲次要,甚且毫不注意。這是什麼道理呢?難道說古人須講“行”,而今人可以不顧嗎?

再看《中庸》上的一段話:

博學之;審問之;慎思之;明辨之;篤行之。

這幾句話將我們求學的步驟指點得清清楚楚。我們要博學,但是僅僅聽受得很多,而不加以討慮,他人怎樣說,我們怎樣聽,沒有絲毫懷疑、思索和辨明的功夫,那又有什麼益處?所以那“審問”、“慎思”、“明辨”三步是必需的了。這幾步功夫都有了之後,可以說聲“知道了”就算完事嗎?僅僅“知道了”有多大好處?所以“明辨之”之後,接着就是“篤行之”。着重還是在一個“行”字。

再舉一個例來說吧,《論語·雍也》篇說:

哀公問:“弟子孰爲好學?”孔子對曰:“有顏回者好學;不遷怒,不貳過……”

哀公問的是誰好學,孔子答了顏回好學,似乎就可接說“不幸短命死矣”。可是他卻插入“不遷怒,不貳過”兩句,這是論他的“行”的。由此可見孔子心目中的好學,乃學行並重,而不是死捧書本的。

有些人以爲“教學生行”很困難,在現在這個時代,無從着手。譬如你教代數,教他行x呢?還是行Y呢?並且,現在學科這麼繁多,顧功課還來不及呢。誠然,現在的社會,比從前的複雜得多。一個人的知識,也應當比前人的多,才能處在社會裡頭。所以“知”的方面的科學等等,應當多多教授。但是,僅僅得了許多的知識就能滿足了嗎?“學”的一方面即使十全十備,而“行”的一方面絲毫不注意,這樣能算是個完人嗎?這當然不對。所以,我以爲最低限度,即使“行”不比“學”更重要,也應當“學”“行”並重,

不可偏廢。

“學行”並重,我們知道是應該的了。但是,怎麼“行”呢?是否教工程學的除了課本上的知識而外,還教學生實地練習就叫做“行”?這個,並不是我所謂的“行”,也不是古人所謂的“行”。我所謂的“行”,是行爲道德。提起道德,我又有些意見。近來一般人以爲人類是動物的一種,他能夠生存,他當然不免有慾望;可是一人能力有限,要合多少人,才能使生活的慾望滿足;在這共同的努力的關係上,發生出公共的道德信條。這種說法,是從利害上着眼的,而不是從是非上着眼的。現在的人,可以說他們是智者,因爲“仁者安仁,智者利仁”,他們都是從利害方面去觀察的。這個,固然也是一時的潮流所趨,不易避免。但是我們既然覺出他的錯誤,就應該力自拯救像《論語》裡曾子所說:“吾日三省吾身:爲人謀而不忠乎?與朋友交而不信乎?傳不習乎?”那麼自己監督着自己。對於學的一方面,也同樣的重視努力,使學行兩方,平均發展。世界上的人全能如此,那麼,現在的那些奇形怪狀的事情,早就不致發現,而我們的生活也早就安寧而美滿了。

時間匆促,不能多說。現在,讓我把我的意思總結起來說吧:現在社會上的變遷很大,而多流於偏廢,只重物質,不重道德。儘管“學富五車”,而行爲可以私毫不顧。這種錯誤,我們既已覺察出來,就應極力矯正,學行並重,纔可免畸形發展的弊病。所以,現在的教育者,不但是不能以“教書”、“教學生”爲滿足,即使他能“教學生學”,還沒有盡他的教之能事。他應該更進一步,“教學生行”。“行”些什麼?簡言之,就是行做人之道。這樣,才能算是好的教育。

(《南開週刊》第1卷第16號,1925年12月)

(本章完)

第四篇 修身篇_辜鴻銘:何謂文化教養(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倪羲抱:愛國爲研究國學之本第八篇 問學篇_章衣萍:“不通曰通”解第五篇 齊家篇_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梁漱溟:佛法大意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六篇 史鑑篇_張舜徽:漫談讀史(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五篇 齊家篇_林語堂:中國人的家族理想(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吳晗:談骨氣第一篇 概覽篇_李大釗:今與古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十篇 交流篇_梁啓超:在中國公學之演說第七篇 藝文篇_沈尹默:書法散論(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周汝昌:詩的存在(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一篇 概覽篇_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第八篇 問學篇_馮友蘭:我的讀書經驗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一篇 概覽篇_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七篇 藝文篇_王國維:人間詞話(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周汝昌:詩的存在(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一篇 概覽篇_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一篇 概覽篇_曹聚仁:春雷初動中之國故學(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任繼愈等:21世紀的中國:國學和我們在一起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一篇 概覽篇_許嘉璐等:甲申文化宣言第一篇 概覽篇_許嘉璐等:甲申文化宣言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二篇 明德篇_豐子愷:殺身成仁第四篇 修身篇_陳子展:說“忍”第六篇 史鑑篇_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第四篇 修身篇_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點第七篇 藝文篇_周汝昌:詩的存在(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第十篇 交流篇_魯迅:看鏡有感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五篇 齊家篇_南懷瑾:孝與愛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七篇 藝文篇_朱光潛:文學的趣味(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第四篇 修身篇_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點第十篇 交流篇_張東蓀:現代的中國怎樣要孔子(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蔡元培:東西文化結合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七篇 藝文篇_施蟄存:漫談古典散文(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魯迅:看鏡有感第一篇 概覽篇_聞一多:論振興國學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三篇 資政篇_朱自清:不做自家人的好官第九篇 宗教篇_胡適:儒教第七篇 藝文篇_施蟄存:漫談古典散文(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二篇 明德篇_豐子愷:殺身成仁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唐君毅:說讀書之重要第六篇 史鑑篇_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第六篇 史鑑篇_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第六篇 史鑑篇_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第七篇 藝文篇_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梁啓超:私德之必要(節選)第五篇 齊家篇_黃炎培:怎樣教我中學時期的兒女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第三篇 資政篇_葉聖陶:獨善與兼善第一篇 概覽篇_聞一多:論振興國學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五篇 齊家篇_嚴北溟:今天還應不應該談“孝”?第七篇 藝文篇_施蟄存:漫談古典散文(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梁漱溟:佛法大意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七篇 藝文篇_施蟄存:漫談古典散文(節選)第五篇 齊家篇_嚴北溟:今天還應不應該談“孝”?第五篇 齊家篇_南懷瑾:孝與愛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八篇 問學篇_唐君毅:說讀書之重要第八篇 問學篇_章衣萍:“不通曰通”解第二篇 明德篇_梁啓超:私德之必要(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
第四篇 修身篇_辜鴻銘:何謂文化教養(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倪羲抱:愛國爲研究國學之本第八篇 問學篇_章衣萍:“不通曰通”解第五篇 齊家篇_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梁漱溟:佛法大意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六篇 史鑑篇_張舜徽:漫談讀史(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五篇 齊家篇_林語堂:中國人的家族理想(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吳晗:談骨氣第一篇 概覽篇_李大釗:今與古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十篇 交流篇_梁啓超:在中國公學之演說第七篇 藝文篇_沈尹默:書法散論(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周汝昌:詩的存在(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一篇 概覽篇_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第八篇 問學篇_馮友蘭:我的讀書經驗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一篇 概覽篇_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七篇 藝文篇_王國維:人間詞話(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周汝昌:詩的存在(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一篇 概覽篇_成仿吾:國學運動之我見第八篇 問學篇_梁啓超:治國學雜話第一篇 概覽篇_曹聚仁:春雷初動中之國故學(節選)第一篇 概覽篇_任繼愈等:21世紀的中國:國學和我們在一起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一篇 概覽篇_許嘉璐等:甲申文化宣言第一篇 概覽篇_許嘉璐等:甲申文化宣言第二篇 明德篇_任繼愈:中國傳統道德的繼承問題第二篇 明德篇_豐子愷:殺身成仁第四篇 修身篇_陳子展:說“忍”第六篇 史鑑篇_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第四篇 修身篇_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點第七篇 藝文篇_周汝昌:詩的存在(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六篇 史鑑篇_白壽彝:《史記》所揭露的危機(節選)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第十篇 交流篇_魯迅:看鏡有感第九篇 宗教篇_任繼愈:中國的宗教與傳統文化第五篇 齊家篇_南懷瑾:孝與愛第八篇 問學篇_毛子水:怎樣讀中國古書?第七篇 藝文篇_朱光潛:文學的趣味(節選)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第四篇 修身篇_章太炎:今日青年之弱點第十篇 交流篇_張東蓀:現代的中國怎樣要孔子(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蔡元培:東西文化結合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七篇 藝文篇_施蟄存:漫談古典散文(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魯迅:看鏡有感第一篇 概覽篇_聞一多:論振興國學第八篇 問學篇_張伯苓:學行合一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三篇 資政篇_朱自清:不做自家人的好官第九篇 宗教篇_胡適:儒教第七篇 藝文篇_施蟄存:漫談古典散文(節選)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二篇 明德篇_豐子愷:殺身成仁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八篇 問學篇_唐君毅:說讀書之重要第六篇 史鑑篇_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第六篇 史鑑篇_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第六篇 史鑑篇_郭沫若:《中國古代社會研究》自序第七篇 藝文篇_宗白華:中國藝術意境之誕生(節選)第二篇 明德篇_梁啓超:私德之必要(節選)第五篇 齊家篇_黃炎培:怎樣教我中學時期的兒女第四篇 修身篇_梁啓超:孔子之人格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三篇 資政篇_任繼愈:墨子尚賢第三篇 資政篇_葉聖陶:獨善與兼善第一篇 概覽篇_聞一多:論振興國學第七篇 藝文篇_吳調公:古典詩詞與風景欣賞第三篇 資政篇_韋政通:以力服人與以德化人第五篇 齊家篇_嚴北溟:今天還應不應該談“孝”?第七篇 藝文篇_施蟄存:漫談古典散文(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湯一介:禪師話禪宗(節選)第九篇 宗教篇_梁漱溟:佛法大意第二篇 明德篇_張岱年:人的社會責任第四篇 修身篇_老舍:充實我們的學識第七篇 藝文篇_施蟄存:漫談古典散文(節選)第五篇 齊家篇_嚴北溟:今天還應不應該談“孝”?第五篇 齊家篇_南懷瑾:孝與愛第十篇 交流篇_陳獨秀:東西民族根本思想之差異第一篇 概覽篇_蔡尚思:國學二字之解釋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第十篇 交流篇_李大釗:東西文明根本之異點第九篇 宗教篇_蔡元培:以美育代宗教說第八篇 問學篇_唐君毅:說讀書之重要第八篇 問學篇_章衣萍:“不通曰通”解第二篇 明德篇_梁啓超:私德之必要(節選)第十篇 交流篇_嚴復:論世變之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