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6章 徐州變局

接到承德前線發來的電報之後陳鋒立即給八路軍總部發了一封電報,他依然堅持之前的意見,部隊必須留在冀東各縣區堅持鬥爭,絕對不能西撤,當然他也將自己的考慮詳細同八路軍總部說了一下。

其實八路軍總部也不同意西撤,現在聯合指揮部在冀東干得很不錯,雖然說日軍三大師團同時出現在的該地區,確實給聯合指揮部造成了不小的壓力,但是以冀東廣闊的地域而言,幾萬日軍扔進去不一定就能濺起一個水花。

雙方的意見既然是一致的,那麼這就好辦了,下面的分歧跟本就不算什麼,上面既然已經拍了板子,那麼下面儘管有分歧也得忍着。

意見統一了,那麼接下來的事情就好辦了,聯合指揮部按照上面的指示,立即抽調精幹力量對冀東現有的武裝進行整編,然後統一進行訓練。

現在各部隊人員龐雜成分複雜,紀律差戰鬥力也差,像農民多過像部隊。如果不加以訓練的話,等到日本人一來,這些人恐怕就得作鳥獸散了。

大敵在前,所有的事情都一切從簡。經過三天的努力,聯合指揮部終於完成了對冀東現有起義部隊的整編工作,經統計,此時冀東共有12萬起義部隊,熱河中東部有3萬多,加上第四十集團軍的6萬人和八路軍的一萬三千餘人,另外國民黨也在這次大起義中大放異彩,藍衣社和軍統局也拉起近四萬人的隊伍,如此一來夾在華北與東北之間的中國軍隊就多達27萬人之多。

經過商議,15萬起義部隊中的9萬人交予第四十集團軍訓練,剩下的六萬交予八路軍訓練,期間聯合指揮部暫時不解散,等打退了日僞軍的進攻再說。

結合第四十集團軍在塞北地區的作戰經驗,聯合指揮部決定不和日軍進行一城一地的爭奪,而是要和日軍玩藏貓貓,消耗敵人的精力。因爲施劍飛等人都清楚冀東熱東的這幾支日僞軍根本就呆不長時間,只要部隊由明轉暗,日軍短時間內殲滅起義部隊的企圖就得落空。

就在起義部隊緊急撤往山區以及蘆葦蕩的時候,承德前線的獨立第七師以及防空旅也開始交替掩護撤出戰場,並且在小鳳凰山一線駐紮了下來。

而日軍第八師團也不追擊,這段時間的交戰也讓日軍知道對面的那支支那軍隊戰鬥力並不比他們差多少,而且人家的武器裝備甚至於比他們還要好上不少,人家這是主動後撤,並不是逃跑,真要是上前追擊的話,惹惱了對方再打上個十天半個月,那第八師團可就麻煩了。

作爲大日本帝國關東軍的主力部隊之一,第八師團的高層很清楚眼下帝國所面臨的困局,如果只是一面作戰的話,他們巴不得中國軍隊和他們死磕呢,但是現在可是多面作戰,在華北、東北以及華中之間同時有十幾個戰場在開戰,這對兵力原本就捉襟見肘的日軍苦不堪言。

不過好在關東軍入關讓華北的日軍壓力減輕了不少,7月29日,第四師團以及獨立混成第十五旅團、僞蒙古軍步兵第三師、騎兵第八師等共計五萬三千餘人終於穿過左雲右玉進入了忻口日軍的地盤,不久之後大軍進駐太原城,綏中戰役結束。

與此同時,僞蒙古軍殘部也逃到了科爾沁草原,安德烈的騎兵集團以及塔娜的蒙古救國軍則是控制了整個錫林郭勒草原,綏東戰役結束。不久之後張家口前線的戰局也重歸平靜,雙方的戰線再次回到了戰前那樣。

由於有了第四師團的五萬餘兵力的加入,山西的日軍再次囂張了起來,第四師團只休整了短短兩天,便配合108師團向太原外圍的中國軍隊展開進攻。二戰區方面也知道,想要單憑二戰區的那些部隊擊垮近十萬日軍顯然有點不現實,所以閻老西命令二戰區的幾大主力部隊立即後撤。

就在幾大戰場都慢慢歸於平靜的時候,中國最高軍事當局卻令第五戰區集中兵力于徐州附近,準備再次聚殲日軍。而日軍則改以部分兵力在正面牽制對方,主力向西迂迴,企圖從側後包圍徐州,殲滅第五戰區主力。日軍第10、第5師分別從山東嶧城和臨沂西北的義堂地區南進,對守軍第2集團軍和第20、第3軍團及第27軍團第59軍實施牽制性進攻。守軍頑強抗擊,至月底,將日軍阻止在韓莊、邳縣和郯城一線。

隨後,日軍開始從南北兩個方面向徐州西側迂迴包圍。在南面,第9、第13師團從蚌埠地區分別沿北淝河、渦河西岸北進,陷蒙城、永城後,向江蘇蕭縣、碭山(今均屬安徽)進攻;第3師團則是由蚌埠進入大營集地區,向宿縣(今宿州)進攻。

在北面,第16師團由山東濟寧渡運河,連陷鄆城、單縣、金鄉、魚臺後,向江蘇豐縣、碭山推進;同時,第10師團將韓莊、臺兒莊地區的作戰交由新登錄的第114師團接替後,在夏鎮附近渡過微山湖,向沛縣(屬江蘇)進攻。

日軍深以臺兒莊戰役爲恥,決心不惜一切代價擊垮徐州方向的中國軍隊,一雪前恥。爲了打贏這一仗,日軍將華中方面軍所有能動用的資源全都動用了起來,在徐州方向集結的日軍總數多達8個野戰師團另3個獨立混成旅團以及2個支隊計23萬人,另外還有300多架戰機、350輛戰車以及80多艘軍艦炮艇。

得知徐州前線事態越來越嚴重之後,陳鋒立即給武漢的最高當局發了一封緊急電報,建議最高當局立即放棄徐州,把部隊撤到河南。蓋因現在的徐州已經沒有守下去的價值了,當然更沒有守下去的能力了。雖然說徐州前線現在還有五十多萬大軍,是日軍總兵力的兩倍還要多。

但是第五戰區的部隊原本就沒有多少精銳,全都是國民政府雜牌軍,經過這幾個月的戰鬥,各部隊損失都極其慘重。最有戰鬥力的張自忠第59軍在戰鬥之初雖然大量斃傷日軍,但自身“傷亡也不下六、七千之多”。在第五十九軍發往第五戰區的戰報上明確寫有:“至17日晨,我軍統計傷亡人數,第三十八師自投入臨沂戰役以來,傷亡近四千人,第一八0師也傷亡了二千餘人”。到再次增援臨沂的第59軍在城西北一帶集結時,全軍可戰之兵僅有1.3萬人,而該軍一戰臨沂前卻有戰鬥兵員2.1萬人,減員8000。

第2次臨沂戰役後,第59軍於麟章部減員萬餘人,不得已張自忠遂決定將該師合併編成一個旅,約千人,歸軍直接指揮。而59軍的另一個師180師也損失慘重,主力第39旅只剩下200多人,其餘3000餘人皆傷亡。第59軍在兩次臨沂戰役中傷亡數約在1.3萬-1.4萬之間,加上在淮河阻擊戰中傷亡的2000人,整個臺兒莊戰役,第59軍傷亡約在1.5萬人以上。

作爲第五戰區另一支主力,龐炳勳第3軍團也損失慘重,龐炳勳致軍委會的密電稱“總計戰鬥兵,現不滿千人”。

另外孫震的第22集團軍同樣損失慘重,單單一場藤縣保衛戰就讓第22集團軍第四十一軍守城部隊的第一二二師損失了五千餘人,自師長王銘章以下全軍覆沒,全師只逃出十幾人。在滕縣以北界河、龍山一帶作戰的第四十五軍,自一二七師師長陳離以下傷亡亦達四五千人。

除了這些戰鬥力較強的雜牌軍以外,老蔣嫡系之湯恩伯、封裔忠的第二十軍團及臨時配屬部隊同樣傷亡不小,在最初三天的作戰中,僅第85軍2個師即陣亡營長三員,傷二員,傷團長一員,傷亡連排長廿餘員,士兵二千餘人。在臺兒莊戰役結束之時,湯恩伯第20軍團及臨時轄屬各部總傷亡在萬人左右。

孫連仲第2集團軍的廿七師在臺兒莊戰役開始之前就僅餘戰鬥員二千名,31師一千四百餘名,另,臺兒莊守軍6日傷亡亦“在二百名以上”。至日軍從臺兒莊退卻時,第30師師長張金照稱所部全部兵力只剩下四千多人。臺兒莊戰役結束後,第2集團軍所轄第27、30、31三個師所餘戰鬥員僅七八千名左右,加上獨立第44旅,最多也就在萬人左右。該集團軍損失應在1.4萬人以上。

池淮阻擊戰中,劉士毅第31軍、于學忠第51軍合計傷亡近6000人,孫桐萱第3集團軍之谷良民第56軍參與的濟寧戰役,自進攻到退卻,歷時約半個月,傷亡約2000餘人。可以說經此一役,第五戰區所有有戰鬥力的部隊都減員過半,剩下的部隊雖然不少,但是卻沒有多少真正能和日本人面對面拼刺刀的。

另外徐州本就無險可守,日軍又集中了那麼多的戰車飛機,在平原商上用血肉之軀同敵人的鋼鐵武器硬抗實屬不智,到時候被日本人困在徐州,這五六十萬部隊可就上天無門了。

想一想此時的國民政府一旦一下子損失五六十萬大軍,那後果將會是什麼,所以陳鋒不得不建議老蔣立即撤兵。

同時陳鋒命令綏中的部隊立即返回南線,各部隊隨時做好南下作戰的準備,一旦老蔣一意孤行,陳鋒也只好拼出大出血和日軍周旋周旋,以減輕徐州方面的壓力。

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113章 救援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50章 魂祭作戰計劃(一)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1章 陳家大少第634章 大東北戰略——捷報與風靡世界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149章 戰車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105章 調虎離山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651章 大東北戰略——晉綏軍的出路第189章 不能讓權利失去制約第130章 陳鋒的怒火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566章 海軍雄起(六)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635章 大東北戰略——遠征軍的同古會戰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547章 來自海軍部的電報第540章 大戰風雲再起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685章 大決戰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700章 投降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149章 戰車第199章 鼠疫危機第423章 好日子來了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435章 日本要找小夥伴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700章 投降第一百二百零一章 救治措施求各種第660章 統一軍令至關重要的一步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241章 虎!虎!虎!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262章 缺糧了第2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日軍炮兵陣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427章 恐怖的軍費預算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戰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328章 憤怒的日本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566章 海軍雄起(六)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312章 戰雷(六)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663章 秀肌肉與大整編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88章 軍校建設令第97章 教導旅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355章 南洋領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3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506章 破高邑第115章 大搜山第307章 戰雷(一)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89章 糖衣來襲(一)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416章 逼蔣抗日(下)第587章 夫妻夜話
第421章 小鬍子的“惡魔鐮刀”第113章 救援第216章 徐州變局第568章 海軍雄起(八)第172章 妻妾會面第50章 魂祭作戰計劃(一)第145章 寺內壽一的決定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1章 陳家大少第634章 大東北戰略——捷報與風靡世界第555章 一條不一樣的路(二)第149章 戰車第184章 粉墨登場的康兆民第415章 逼蔣抗日(中)第142章 不靠譜的第四師團,第105章 調虎離山第302章 小姨子的三個條件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374章 序幕——特混三旅的危機第651章 大東北戰略——晉綏軍的出路第189章 不能讓權利失去制約第130章 陳鋒的怒火第623章 大東北戰略——作戰計劃第400章 劍指北歐——威塞爾演習第333章 購島計劃與驚喜第345章 冀南大捷第566章 海軍雄起(六)第177章 韓復渠伏法、、求各種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449章 陳鋒的想法第635章 大東北戰略——遠征軍的同古會戰第548章 黑龍江艦隊的危機第547章 來自海軍部的電報第540章 大戰風雲再起第602章 組建文工團第377章 序幕——逐鹿空戰第545章 奇襲海拉爾第531章 崗村赴任第289章 恐慌的日軍第685章 大決戰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700章 投降第589章 南下重慶第155章 揚帆遠航第149章 戰車第199章 鼠疫危機第423章 好日子來了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656章 大東北戰略——老頭子的遺囑第173章 齊人之福不好享第435章 日本要找小夥伴第371章 序幕——待宰的肥豬第582章 血戰鄭州(五)第700章 投降第一百二百零一章 救治措施求各種第660章 統一軍令至關重要的一步第45章 豐厚的獎勵(二)第585章 美日開戰前奏(三)第125章 刺殺進行時(五)第372章 序幕——前途未卜的特3旅第241章 虎!虎!虎!第581章 血戰鄭州(四)第262章 缺糧了第27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偷襲日軍炮兵陣第664章 軍政分離第427章 恐怖的軍費預算第612章 亞洲—只有中國在抵抗第517章 1940—豐收之年第667章 珊瑚海海戰第458章 攻佔扎門烏德第56章 喋血孤城之炮戰第580章 血戰鄭州(三)第328章 憤怒的日本第92章 糖衣來襲(四)第538章 岡村的“戰果”第566章 海軍雄起(六)第198章 疫情初現第312章 戰雷(六)第645章 大東北戰略——兵臨伊春第663章 秀肌肉與大整編第2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暴怒的東條英機第88章 軍校建設令第97章 教導旅第128章 刺殺進行時(八)第355章 南洋領第638章 大東北戰略——進攻還是防守第270章 四:劍指晉冀第38章 興和縣保衛戰之全殲本田聯隊第15章 葉赫莉娜的條件第263章 甲賀千代子第506章 破高邑第115章 大搜山第307章 戰雷(一)第508章 日本媒體的法西斯化以及日本民意論調第89章 糖衣來襲(一)第338章 嚴重的問題第416章 逼蔣抗日(下)第587章 夫妻夜話